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话三国-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公孙瓒三个字,吕布眉毛一挑,没有再坚持。
    公孙瓒被刘辩委以镇守辽东的重任,在此之前还肩负着守护弹汗山的任务,对吕布等人触动非常大。公孙瓒的功劳并没有他们大,却先被委以重任,和公孙瓒率领三千骑兵追击和连有关。这体现了公孙瓒在遇到敌情的时候勇于承担责任,不局限于无过即有功,同时又有一定的大局观念。与此相比,勇敢善战却不是最重要的特性。正因为如此他展现出的这些素质,刘辩才能将辽东交给他负责。
    通过对公孙瓒的任命,刘辩告诉吕布等人,他不仅需要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猛将,更需要能坐镇一方的将才。只要有这样的特质,他可以越级提拔。吕布希望有朝一日像公孙瓒一样拜将封侯,就不能不向这方面努力。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戒骄戒躁,虚心学习。”
    “希望如此。”刘辩举起酒杯,冲着吕布示意了一下:“奉先,陈留王写信来,又一次提到了你的女儿。虎父无犬女,你闺女在洛阳可是惹了不少事啊,要不是朕有先见之名,把皇后留在洛阳,还真没人镇得住她。”
    吕布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尴尬不已:“这个都是臣太宠着她了,回到洛阳,臣一定好好管教她。”
    
    濯龙池。
    四个火炉散出热气,密室中暖意融融,宛如仲春。
    皇后唐瑛穿着轻薄的小袄,俏脸含愠的坐在榻边,瞪着吕绮玲。吕绮玲一脸的假笑,绕着唐瑛转圈,一边转圈一边拱手作揖:“皇后,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我帮你捏捏肩,要不捶捶腿,再不行的话,我让你打两拳好不好?你别绷着脸啊,你一绷着脸,就不好看了。到时候陛下回来了,看到他最心爱的皇后长了皱纹,我可担当不起啊。”
    “噗哧!”唐瑛忍俊不禁,伸手拧着吕绮玲的脸颊:“你从哪儿学来的这些花言巧语?都以为你是个夯货,马骑得好,戟使得妙,却没想到还长了一张巧嘴。”
    “唉哟”吕绮玲虚张声势的叫了起来:“皇后,你轻点,你轻点。我的脸皮粗啊,把我的脸拧坏了没事,可不能把你的手磨粗了,陛下会怪罪的。”
    “咄!越说越没谱了。”唐瑛松了手,瞋了吕绮玲一眼:“以后别去招惹陈留王了,要不然,我也救不了你,听懂没?”
    “皇后放心,我没事的。”吕绮玲嘻嘻的笑了起来:“陈留王再尊贵,他也是王,有陛下和皇后护着,我不会有事的。再说了,我闯到他殿里去,也是想看看他们在议什么,看看他有没有对陛下不利嘛。皇后,我总觉得,有人在暗中教导陈留王。”
    “哦?”唐瑛不冷不热的应了一声。“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陈留王的境界提升得太快。”吕绮玲收起了笑容:“以前,我要走到门口,他才能发觉,现在,我一进宫门,他似乎就知道了。而且”吕绮玲皱了皱眉:“有一次,我听他们说到了龙。”
    “什么龙?”
    “我不知道。”吕绮玲苦恼的摇摇头:“另外,我还听到了曹操的名字。”
    “龙?”唐瑛沉吟不语,眼神冷峻:“曹操?他也配?”(未完待续。。)

第251章 起点
    南宫,长秋殿,云台。
    陈留王刘协负手站在云台二十八将的画像面前,个头虽小,尊贵气势却不可轻视。
    陈登、陈群站在他的两边,拱手而立,神情恭敬。
    刘协侧着,面露矜持的笑容:“元龙,长文,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像诸位前贤一样,图形于世,供后人瞻仰?”
    陈登朗声道:“臣愚昧,焉敢与诸位前贤并肩。”
    陈群也说道:“臣不敢,只愿能奉明君,树正气,尽人臣之礼。”
    “你们会如愿的。”刘协转过身,缓缓而行,陈登、陈群连忙跟上,亦步亦趋。“我皇兄就是一个难得的明君嘛。尚未弱冠,就已经北伐草原,解除了数十年的边患。元龙,你有些可惜了,如果能早点入朝,以你的能力,应该不亚于我皇兄麾下的任何一人。”
    陈登眼神一闪,笑道:“大王过奖,臣不敢有此野望。”
    “莫要妄自菲薄,你们都是难得的人才,等我皇兄回来,我一定会将你们推荐给皇兄。我相信他也一定会欣赏你们,重用你们的。”
    “那臣就先谢过大王了。”
    “呵呵,为国举才,也是我的本份嘛。”刘协转身对陈群说道:“长文,你对举荐制的改革,我皇兄应该也会大感兴趣。能将举荐之权从世家手中夺回来,可是我父皇、皇兄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陈群微微欠身。含笑不语。
    三人在殿中坐定,重回正题。
    “元龙,长文。陶谦及徐州士绅不愿附逆,心存忠义,这自然是极好的。不过,你们也知道,陛下远征,主力基本上都被他带走了,现在洛阳的兵力有限。根本不足以救援徐州。”
    陈登和陈群肃立不动。到洛阳之后,他们并没有闲着。特别是陈群的父亲陈纪,已经拜访了钟繇等人,对洛阳的情况有所了解。皇甫嵩手上只有两万兵,要守洛阳诸隘已经捉襟见肘。更不可能出兵救援徐州。换句话说,他们现在能从朝廷得到的东西只有名份,要对付曹操,只有靠徐州人自己的力量。
    虽然这也是计划之中,但终究有些遗憾。没有援兵,徐州将承受重大损失。
    刘协将二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我与太傅商量之后,想了一个补救的办法。能不能用,现在还想听听二位的意见。”
    陈登立刻抬起了头。目光炯炯。他是徐州人,当然比陈群更希望得到切实的援助。
    “大王,不知是什么样的办法?”
    “洛阳无兵可派。可是青州有兵。”刘协顿了顿,又道:“青州黄巾与黑山黄巾、白波黄巾皆是黄巾余部,尊奉同一种道义,如今黑山、白波诸军已经归顺朝廷,青州黄巾又与袁绍恶战一场,想必他们不会与袁绍同流合污。如果能和他们合兵一处。徐州可立得精兵数万,对付曹操。应该是绰绰有余。”
    陈登一愣。他知道黑山的张燕、白波谷的郭泰等人投降了朝廷,但他一直以为这不过是战败投降而已,可是听刘协的意思,似乎朝廷和黄巾之间有什么联络,以至于刘协有信心直接说降青州黄巾。
    “元龙通晓兵法,有统兵之能,如果愿意,我可以安排你和张燕将军见面,不知道元龙意下如何?”
    陈登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看向刘协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刘协这么轻飘飘的几句话,却可以影响他的一生。刘协让他和青州黄巾联络,将来青州黄巾与陶谦合作时,他就是中间人,只要处理得当,他很可能成为统领青州黄巾的将领。如此一来,他不仅可以和陶谦分庭抗礼,制衡陶谦,而且将成为朝廷埋在徐州的一个重要棋子。
    或者更准确的说,他将成为刘协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在他之上,只有两个人可以指挥他:天子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一旦天子刘辩去世,他就成了刘协的亲信。
    这样的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现在却突然之间摆在他的面前,他岂能不心动。
    短暂的思索之后,陈登做出了决定:“唯大王之命是从。”
    刘协满意的点点头,又接着说道:“虽然你还没有明悟命格,可是以你的天资,明悟是迟早的事。我本该赐你一份导引图谱,可是导引图谱是宫中之物,未请示皇兄之前,我不能擅作主张。我会向皇兄请诏,请他赐一份图谱给你,相信皇兄不会拒绝的。你就耐心的等着吧。”
    “谢大王。”陈登喜不自胜,躬身再拜。
    一抹笑容,从陈群嘴边一闪而没。
    
    “陛下,太尉已经派人清查过直道,虽然有些损坏,可是并不影响通行,陛下可以经由直道入关中,如果昼夜兼程,不过五六日便可到达甘泉宫。”
    “当真?”刘辩有些不敢相信。直道从秦朝开始修筑,后来虽然也经过几次整修,毕竟经过了这么多年,那些路还能走,而且可以保持这样的畅通?这哪里是直道,简直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啊。
    “当然。”荀攸笑道:“太尉这次从关中来的时候就曾经取道直道的南段,亲历直道的存留,他又派人实地查勘了直道的北段,确信可以通行,这才让臣来向陛下汇报。”
    “既然派人勘查过,那朕就放心了。”刘辩非常满意,董卓虽然生性凶残,毕竟是征战多年的将领,又曾经在并州征战过,对地理情况还是很用心的。“太尉用心了,公达,你也费心了。”
    “这是李儒的功劳。”荀攸连忙说道:“臣对北疆的地理并不熟悉,提不出什么好建议。不瞒陛下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走过直道呢。”
    刘辩莞尔一笑,看来荀攸在定襄呆得并不安心,他按捺不住的请令随行了。不过,有李儒在董卓身边,足以控制董卓这头猛兽,比荀攸有用多了。
    “你很快就会有机会见识一下这条直道了。”
    “谢陛下。”荀攸如释重负。他从怀里掏出一叠书信,双手奉到刘辩面前:“陛下,这是臣叔荀彧最近写给臣的信,其中论及龙凤者甚多。臣已经按时日整理好了,奉与陛下,供陛下余暇之时消遣。”
    刘辩看了那些书信一眼,却没有去接。“交给蔡琰吧,有什么有趣的事,她会知会朕的。公达,㭎鼓阵演练得怎么样?”
    “回陛下,臣已经掌握了《波荡壑》的大义。不过,臣有一点担心。”
    “担心什么?”
    “㭎鼓曲似乎也要有牺牲,才有进阶。”
    刘辩一愣,眉头皱了起来。匈奴人的神鹰咒需要牺牲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㭎鼓曲怎么也需要有牺牲?莫非这些失传的阵法都需要牺牲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据说㭎鼓有十曲,《波荡壑》只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首曲子,如果没有牺牲连这一步都跨不过出去,就算得到整个曲谱又有什么用?
    “贾诩也在研习㭎鼓曲,等到了关中,问问他的情况再说吧。”
    荀攸点头答应。
    
    刘辩率军进入高阙塞,与太尉董卓会师。
    董卓接到命令之后,立刻率军出城,可是他一路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和连。刚到半路,他就收到消息,和连攻鸡鸣塞不成,跑了。
    “鸡鸣塞都尉谢广隆有功。”董卓赞不绝口,一提起谢广隆就连挑大拇指。“边疆多健儿,连一个小小的都尉都有这样的本事,让和连碰了一鼻子灰。如果他不是出身太差,臣估摸着,他早就应该升职了。”
    刘辩笑笑:“能得到太尉如此夸奖,想来真是一个人才。既然如此,那就拨到太尉麾下吧。”
    董卓迟疑了片刻:“陛下要让臣移镇朔方?”
    刘辩点点头:“是,太尉可有异议?”
    董卓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臣求之不得,焉敢有什么异议。陛下,与入朝为官相比,臣其实更愿意镇守边疆。”
    刘辩微微一笑。他知道董卓说的半真半假。董卓一把年纪,要说他不想回老家安享富贵,那肯定不是真相。可是他不愿意回洛阳为官,也不全是假话。对他们这些厮杀了一生的武人来说,朝廷上的那些礼仪实在太繁琐了。别说董卓,就连他这个皇帝一想到回洛阳都有些犯憷。
    边将希望入朝为官,一方面是希望功成名就,锦衣还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边将远离权力中心,地位太低。除了那些想割据一方做土皇帝的人,没几个愿意呆在边疆苦熬却得不到别人的尊贵,出生入死,还不如权贵之家的一个小儿活得滋润。
    在帝国的权力体制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付出越大得到的越多,而是看你离权力中心的距离。边将付出最多,但是离权力中心太远,心理难免失衡,所以很多名将最后都希望回到朝廷任职。但是他们习惯了军营的生活,未必能适应朝廷的勾心斗角,往往晚景凄凉,甚至晚节不保,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一败涂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太尉放心,你不会孤独的,朕很快就会回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朕希望有一天,寒苦的边疆会成为年青人成就梦想的出发之地,英雄传奇的诞生之地,大汉脊梁的锻造之地。”
    刘辩抬起头,看向远方:“这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完待续)

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
    蹄声特特,车声辚辚。
    刘辩坐在大车之中,靠在车窗边,目光透过车帷,打量着直道两侧的高山深谷,感慨万千。
    南起关中,北至阴山,穿山越谷,长达一千八百里的巨大工程,即使是后世有现代工程机械的施工队伍来修建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真不知道四百年前的蒙恬是怎么修成的。
    说起来,蒙恬就像是秦始皇的影子。秦始皇的两大工程——长城与直道都与蒙恬有关,而秦皇的两大功绩中的驱逐匈奴更与蒙恬密不可分。可惜,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名将却死得很窝囊,胡亥、赵高只用一封诏书就将他冤杀在狱中。
    抢在他前面死的,还有公子扶苏。
    如果扶苏不死,蒙恬不死,大秦帝国会不会亡?这个问题恐怕谁也说不准。
    不过,刘辩此刻身在直道之上,没有猜想大秦帝国的命运,也没有想什么历史走向。他只是想,蒙恬主持了长城和直道两大工程的修建,他如果像后世的官员那样贪污,能贪污多少钱?
    历史上,即使是要致他于死地的胡亥、赵高也没有说他有贪污的劣迹,可见蒙恬的手是干净的。
    刘辩突然问道:“蒙恬能不能算圣人?”
    正在翻阅书籍的蔡琰一愣,仰起头,不解的看着刘辩。
    “蒙恬手握雄兵三十万,没有造反,没有克扣军饷。主持长城、直道两大工程,没有贪污的劣迹。这样的人能不能算圣人?”
    “不算。”蔡琰摇摇头:“圣人天生聪明,蒙恬不识大势,最多只能算贤人,算不上圣人。”
    “蒙恬还不识大势?”刘辩不以为然:“阿琰,你这个标准太高了。”
    “怎么能说标准太高呢。”蔡琰来了精神,放下书卷,挺起了身体:“圣贤本非常人可及,以子产之能,夫子也只称为他贤人,区区蒙恬又怎么能称为圣人。且秦并天下。当务之急是与民休息。而不是穷兵黩武,南征北战。长城、直道两项工程,更是耗尽了民力。秦二世而亡,与这两项工程有莫大的关系。蒙恬不能辞其咎。”
    “没有长城。没有直道。不驱逐匈奴,天下不安。”刘辩不紧不慢的反驳道:“是时匈奴人侵占河南地,马蹄旦夕入咸阳。不征伐,岂能与民休息?长城、直道工程浩大,的确耗费了民力,可是如果没有长城,没有直道,后来武帝讨伐匈奴能那么顺利吗?今天朕回长安能这么便捷吗?依朕看来,长城、直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值得修。”
    蔡琰语塞,眨巴着眼睛,眼珠直转。
    窗外一声轻笑。
    刘辩转过头,撩起窗帘,打量着含笑的荀攸:“公达,你有何高见?”
    荀攸在马背上欠身施礼:“陛下,臣有子二人,次子适今年已经五岁了。臣想请陛下恩准,让他到宫中为郎,操弓执戟,侍奉陛下左右。”
    刘辩眉头一皱,觉得荀攸有些神经病,表忠心也不能这么急吧。“你儿子才五岁,到宫里来是为郎,是不是太早了?”
    “陛下所言甚是。”荀攸笑笑:“秦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统一天下,帝国初生如婴孩。六国虽亡,人心未一,这时候就急着北讨蛮越,北驱匈奴,建长城,修直道,是不是也有些太早了?秦亡汉兴,孝武皇帝以七十年之积储,再续秦始皇之赫赫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