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第6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见状,不禁眉开眼笑的微微颔首,遂起身扶起吕蒙,开怀大笑道:“子明不必如此,日后切记不可行此大礼,否则难免遭人非议。实不相瞒,主公不久之前曾与我提及此事,奈何近来军务繁忙,我便将此事抛之脑后了,实是不该啊!”
    吕蒙闻言神情微变,恭声道:“主公对末将恩同再造,末将铭感五内,时刻不曾或忘。然则,都督之言却让末将惶恐,都督执掌十余万大军,日理万机,末将此生能够跟随都督已是万幸,焉能再有其他奢望?”
    周瑜欣然点头,笑道:“子明聪慧好学,短短一年多时间便能识文断字,足抵常人数年之功,此等聪明之人实乃我生平仅见。何况,子明在领兵征战方面悟性极高,精进神速,令人惊叹。而这正是我看重你的地方,须知学习兵法韬略首重资质悟性,有些人看了一辈子兵书也无法领兵打仗,可是有些人即便不读兵书,也照样能打仗,而且能打胜仗;子明便是如此。是以子明只需稍加雕琢,改掉冲动暴躁的脾气,他日必有所成,甚至成就尚在我周瑜之上。呵呵呵!”
    这番话让吕蒙甚为振奋,脸颊涨红,激动之情无以复加,随即又是一番感谢,说是感激涕零亦不为过。
    通过这番深入的交谈,周瑜和吕蒙之间再无隔阂,虽是隶属关系,却有师徒之实。正所谓师徒如父子,此刻他们可以毫不保留的彼此信任,可以毫不避讳的坦诚相待,无话不谈,无事不谈,无须隐瞒。
    “末将有一事不明,恳请都督明示。”确立师徒关系之后,吕蒙再无隐瞒,脸上再次浮现之前欲言又止的神色。
    周瑜见之心中了然,微笑道:“子明想问方才正堂议事上发生的事情吧?”
    吕蒙闻声点头,肯定道:“正是。不知都督对上将军为何如此忍让,难道只因他是主公的弟弟吗?”
    周瑜笑着摇头,道:“当然不是。我是主公委任的三军主帅,只听命于主公,岂能受他人干扰?如果说上将军李暹是主公的弟弟,我便处处礼让于他,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我周瑜岂是屈服于权贵之辈!”
    吕蒙点头表示认可,但脸上的疑惑之色却愈发浓烈,诧异道:“既如此,都督何以不惜自降身份为上将军树立威信呢?”
    “子明可知此番我等出征益州目的何在?”周瑜问道。
    吕蒙不假思索道:“自是为了攻取益州,稳定后方,为我军进取中原做准备。”
    周瑜闻声点头,随即却又微笑摇头,道:“子明所言不错,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攻取益州乃是主公早已确定下来的战略规划,志在必得,决计不容有失。然则,攻占益州之后由谁坐镇益州呢?”
    “这末将不知。”吕蒙神情愕然,思索着道:“我军之中文臣武将颇多,能够治理州郡的文官和坐镇一方的将领亦不在少数,是以末将不敢妄自揣测主公的心思。”
    周瑜笑道:“子明是当局者迷呀!难道你忘了上将军李暹的官职便是征南将军,而且已经担任了数年之久。之前这个职位一直是虚设的,有名无实,然而上将军李暹是何人,他可是主公唯一的弟弟,一直被主公视为臂膀,他怎会长期担任有名无实的虚职呢?”
    
    
   

第137章 李文昌的坚实后盾
    “上将军?”
    吕蒙闻声诧然,既而若有所悟的轻轻点头,道:“确是如此。上将军跟随主公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我军能够发展到今日这般强盛,上将军厥功甚伟,鲜有败绩。迄今为止,他唯一的败绩便是出任北地太守时遭遇南匈奴寇边,致使北地郡半数城池沦陷。
    但这并非他指挥无方,而是蛮军出其不意的伺机偷袭,且拥有十几万大军,因此单凭一郡之力确实无法抵挡凶猛如虎的蛮军。”显然,吕蒙对李暹过往战绩知之甚详,对李暹的统兵征战能力钦佩有加。
    周瑜道:“上将军的战绩是有目共睹的。最为难得的是,其人沉稳大度,老成持重,可堪大任。多年以来,他一直留守后方,既能稳定局势,又要为大军筹措粮草,因此主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常年领军征战在外。”
    这是周瑜有感而发的由衷之言。
    事实亦是如此。纵观李利多年征战生涯,每当遇到强敌来犯或决定生死命运之际,他领兵征战在外,坐镇后方老巢的一定是他的弟弟李暹。武威起兵时,面对马腾、韩遂联军气势汹汹而来,李利率领大军倾巢而出前往黑龙岭与之决战,当时坐镇后方的正是李暹。长安之乱时,李利率军奔袭千里赶往长安,替他坐镇后方威武郡的还是李暹。司隶大战之际,李利率军与中原诸侯鏖战将近两年,而替他坐镇长安的并不是李傕,而是屯军郿邬的弟弟李暹。
    最为令人瞩目的还是,讨袁联盟征讨淮南和冀州的中原大战。为了这场大战,李利事先将麾下最早跟随他的一大批将领悉数调离主力战营。改任各州郡的守城将领或戍边将军,而他的李暹则坐镇凉州。如此安排,看似毫不相干、形同虚设,实则用意深远,老成谋国。
    尽管李暹手里并无大军。可是他却留在李利的起家之地凉州。而镇守各州郡的将领则是最早跟随他们兄弟打天下的嫡系将领。这就意味着,一旦李利率军征战中原落败,即便是遭遇空前惨败。其后方仍有李暹和一众老将坐镇,危急时刻李暹可以直接调集各州郡的郡府兵参战,或率军驰援。再不济,纵然司隶沦陷,只要李暹替他守住凉州。就能确保后方根基不失;这样以来,他早晚还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这般精密而隐晦的布局,使得西凉文武大多数人都被蒙在鼓里,浑然不知李利于战前便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留守凉州的李暹看似有名无实,毫不起眼,实际上坐镇各州郡的将领和他们帐下的郡府兵都是听从他调遣的大军。这支郡府兵单兵战力不强,却胜在数目庞大、人多势众,其综合战力丝毫不逊于西凉军主力战营。
    毫不夸张地说,李利每次率军征战都留有后手,这便是他的弟弟李暹。
    然而李暹在西凉军中虽然长期身居高位。却并没有直接掌握哪支主力战营,给人一种没有实权的错觉,仿佛他之所以能够身居高位,全是仰仗其兄李利的偌大威名,靠的是同胞兄弟的情份。可是谁又知道,正是因为李暹性格内敛、沉默寡言,从不出风头的秉性,让他成为李利藏于身后的最牢固的坚实后盾,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却又无处不在的幕后英雄。
    这一切都隐藏在暗处,从李利起兵的那一刻起便已存在,可是很多人却对此毫无察觉,这些年来一直被蒙在鼓里。以至于,现如今李利麾下的许多文臣武将都误认为上将军李暹是个平庸无能之辈,若不是有个权势滔天的哥哥,他焉有位至三公的权势地位?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一无所知,毫无察觉。时至今日,的确有很多人都无视李暹的存在,可是真正的智者却从来没有轻视过这位沉默寡言、不爱出风头的上将军,时刻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从而渐渐发现李暹绝非平庸之辈,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智若愚的当世强者。其才能或许无法与其兄李利相提并论,却是足堪大用的将帅之才,多年来一直担负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李利交给他的重托,并且出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使命。
    这些时刻关注李暹的人,就是李利麾下的五大谋主和四位将帅,周瑜便是其中之一。
    周瑜早先并未留意到李暹的特殊地位,不知道他在历次大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更不知道李暹其实就是李利镇守后方的坚实后盾,根本没有察觉到李利对这个弟弟有多么看重。
    直到此次出征益州,周瑜竟然出乎预料的出任三军统帅,而跟随他一同出征的赫然就有李暹在内。当他知道大军出征的全部阵容之后,心中便隐隐感到此次出征与以往大不相同,而李利让他担任主帅似乎另有深意。
    有鉴于此,周瑜便将帐下诸将逐一摸底排查,经过长达四个月的了解观察之后,他得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
    首先,此次随军出征的四营主将统领就很值得推敲。四名统领之中除了李暹之外,排名第一的便是赵云,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李暹是他的亲妹夫,他是李暹的大舅哥。其二是龙骧营统领马超,除了官职之外,马超是李利的大舅哥,与李暹之间同样有着极其亲近的亲属关系。最后一位是老将黄忠,他是四营统领中唯一与李暹没有亲属关系的统兵将领,只听命于主公李利。
    从这里面不难看出,四个主力战营中有三个是听命于李暹的。如果周瑜和李暹之间发生分歧,并且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话,那么周瑜根本指挥不动这三营人马,由此他这个三军主帅就会沦为有名无实的傀儡。
    其次,周瑜发现李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领军出征了。此次是他时隔多年之后第一次率军出征,并且还担任着第一副帅的职务。这就是说,隐藏幕后的李暹终于重新走出来。不需要留守后方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从前他之所以留守后方,那是因为李利还没有子嗣或孩子太小,亦或地盘很小,战略纵深极其有限。这就需要后方稳固。有一个强有力的臂膀替他镇守后方。但是,如今李利的孩子慢慢长大了,其长子李昊现年已有七岁。已经懂事了;此外,李利治下州郡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已然拥有足够广阔的战略纵深,后方相对稳固。不需要时刻提防死守了。如此以来,李暹便被解脱出来,可以外放任职,镇守一方。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周瑜最终得出结论:此次出征益州的主帅本来应是李暹,奈何李暹蛰伏多年,在军中威信不够。恐怕掌控不了十几万大军;这就需要重新选一位主帅接管大军,但实际上却是从旁辅佐李暹,助他攻取益州。等到攻取益州之后,将来坐镇益州的正是李暹,因此他需要在此次征战中建立功勋。为随后镇守益州夯实基础,在益州百姓心目中树立威信。
    听了周瑜掐头去尾的简略解释一番之后,吕蒙恍然大悟,终于知道周瑜为什么要对李暹一再忍让,为何不惜自降身份而替李暹树立威信。
    “既如此,主公为何偏偏挑选都督出任有名无实的主帅,而不选其他将领?还有,都督既然早就知道此次出征的真正目的是辅佐上将军,为何还要接受任命,何不请辞,让主公另选旁人呢?”很明显,吕蒙这是在替周瑜鸣不平,心中颇为不忿,是以言辞颇为激烈,话里话外透漏着对李利任人唯亲的做法颇为不满,认为这么做有失公允,对周瑜很不公平。
    出乎预料的是,周瑜闻言后,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笑道:“子明有所不知。主公之所以让我辅佐上将军,是因为我同样需要一场大胜替自己正名,在这一点上,我和上将军的需求是一致的。上将军需要为日后坐镇益州打下基础,而我则需要借助这场胜利洗刷冀州惨败的耻辱,重新回到三军主帅的位置上。”
    “呃!”吕蒙神情错愕,不解地道:“都督方才不是说,此次出征只是辅佐上将军吗?这样以来,即便能够一举夺取益州,只怕战后的功劳也全是上将军一个人的,都督又能从中得到什么?”这话问得简洁且直白,却并无恶意。不仅如此,还说明吕蒙真心替周瑜着想,是真正站在他这边的。
    周瑜轻轻一笑,一边端起茶盅示意吕蒙饮茶,一边慢条斯理的微笑道:“子明终是武将出身,擅长沙场征战,却不谙为官之道。我此番虽是辅佐上将军出征益州,却终究是名义上的三军主帅。这就够了。
    事成之后,上将军自然是厥功甚伟,继而坐镇益州,牧守一方,此为实利;而我却从中获取攻占益州的荣耀,藉此弥补之前冀州战败的过失,将功折罪,功过相抵,从而重新接管军权,同样获得坐镇一方的资格。这是两全其美之事,彼此通力协作,互助互利,最终各取所需。况且,上将军终归是主公的胞弟,我等身为臣子,理应遵从主公的命令,辅佐上将军亦是份内之事。如此公私兼顾、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原来如此!末将明白,多谢都督教诲。”吕蒙恍然大悟道。
    恰在此时,一壶茶喝完,他二人随即起身离开后院,亲兵卫队已经整装待发,于府门外等候多时了。天色已至傍晚,正是大军起行出征之时
    (。(lw0。))
    ps:衷心感谢:“ranky”书友的月票支持,新春快乐,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第138章 风浪起,力挽狂澜
    风雨过后,晴空万里,湛蓝如洗。('。
    只可惜,这场大雨并未冲散笼罩在蜀郡上空的密布战云。
    雨过放晴之际,烽烟再起,战火重燃,厮杀声直冲云霄。
    益州,蜀郡。
    平叛之战已经持续了半个月,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不遂人愿。
    自从得知赵韪拥兵反叛之后,近半个月来,刘璋相继抽调五万大军前去拦截叛军,试图将其挡在蜀郡之外,然后再调集其它郡县的兵马前去驰援。
    这样以来,便形成了前有大军阻击,后有援军源源不断抵达前线的战略格局,双管齐下,稳操胜券。等到后续援军与前线大军合兵一处,总兵力便有近十万之众,必将一举剿灭叛军。这就是州牧府一众僚属群策群力之下制定的平叛策略。
    却不料,愿望十分美好且丰满,现实却是干瘪又骨感。
    为期半个月的平叛之中,各郡平叛兵马先后失利,被赵韪率领的叛军逐一击破,无一例外。以至于,先后抵达广汉前线的三路援军轮番遭遇惨败,使得源源不断的后续援军沦为添油战术;平叛大军非但没有阻止叛军的进攻步伐,反而损兵折将,一败涂地。
    据战后探报,刘璋派遣平叛的三路兵马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军中五成左右的统兵将领临阵倒戈。这些将领早已暗中投靠赵韪麾下,于是在两军激战厮杀当中突然改弦易帜,公然率众投向赵韪的大纛之下。如此方才招致平叛失败。而且,败得一塌糊涂,如同肉包子打狗一般有去无回。最终血本无归。
    此消彼长,伴随平叛大军相继败亡,赵韪率领的叛军愈发强大,士气高涨,兵锋强劲,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半个月下来。叛军一路高歌猛进,一鼓作气攻陷了大半个巴郡,而后径直取道西南。攻打广汉郡。而刘璋帐下各郡援军则连番失利,节节败退,抵抗力极其微弱,俨然不堪一击。一击即溃。非但无助于剿灭叛军。反倒是火上浇油,数以万计的兵马倒向赵薇麾下,使得叛军越战越强,兵马越打越多,霍然是一发不可收拾,声势滔天。
    时至今日,广汉郡治下数十座城池迅速沦陷,而后赵韪挥师蜀郡。兵临成都,直捣黄龙。
    就在叛军对成都城形成合围之势的时候。州城危在旦夕之际,蜀郡境内接连爆发叛乱,许多世家大族纷纷起兵响应叛军,旗帜鲜明地投靠赵韪麾下。而成都城内同样暗流汹涌,各大世家、士族和缙绅豪强们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大肆招募私军,名义上是为求自保,实则行迹鬼祟,居心叵测。
    一时间,成都城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形势危如累卵,朝不保夕。
    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一直疏于政务的刘璋忙得焦头烂额,恍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忧心如焚,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最为无奈的是,眼下他手中已是无兵可用,无计可施,有心剿贼却无能为力。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之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