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第5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豁然发现,只有现在的李利才能成就功名霸业,而此前的阳光大男孩虽然更容易让人接近,却终究难成大事。
    而现在的李利才是一位真正的枭雄,胸怀凌云壮志,腹有包藏天地之智谋。能升能隐,能屈能伸。乍眼一看,他便如邻家大男孩一般阳光灿烂。温和随性,让人不由与之亲近。然则,靠近接触之下,才能发现他智谋深如浩海。性情多变。时而颟顸,时而睿智,时而通情达理,时而霸道无匹,令人无从捉摸,高深莫测。
    恰恰因为这样,西凉军一众将领对这位三军主帅敬佩有加,且心怀敬畏。甘愿任其驱使,却不敢有丝毫轻视犯上之心。而全军将士则是对主帅李利忠心耿耿。愿意为其效死命,浴血沙场,死而无悔。
    这一点,周瑜此前并未切身体会到,下意识认为主公李利或许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强大,或许他能牢牢掌控军中将领,却断然做不到牢牢掌控全军将士的地步。毕竟西凉军兵纶多,主力战营和郡府兵加在一起,足足四五十万大军,主公李利纵有通天之能,也无法掌控这么多将士。
    然而,安邑城中的一幕让周瑜深刻体会到自己错了,太过想当然了,把李利看得太简单了,错误估计了西凉军的形势,更轻看了李利对军队的掌控力度。纵然是刚刚接收过来的降兵,都有着对李利惧怕到骨子里的敬畏,从而断然不会违背李利的意志。是以,当他违背李利的意愿下令进攻杨丑帐下降兵时,阎行当众出示兵符,轻而易举地从他手中收回兵权,继而毫无阻滞地指挥大军进剿盟军残余人马。
    要知道,这些兵马都是周瑜从北伐大战时就一直统率的大军,其中大部分兵马都是平定并州时收降的降兵,等同于他一手组建起来的嫡系人马。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大军却随着李利的兵符出现而改弦易帜,自然而然地被阎行接管,使得他周瑜就此失去兵权,沦为被软禁的存在。而后,随着李利一纸调令,他就从曾经威震天下的安北将军降为处理琐事的随军主簿,其实就是毫无实权的一介文官属吏。因为大军主簿是由军师郭嘉兼任的,掌管着全军将士的功劳簿和所有缴获账簿,而他周瑜则是负责整理这些账目的属吏。
    这一升一降之间的巨大落差,弄得周瑜差点当场崩溃,颇有心灰意冷之感。为此,这半个多月来他一直意志消沉,整日醉生梦死,无所事事,以致回到长安后,不免冷落了娇妻大乔。正因如此,才有大乔清早乘坐马车前去郿邬探望小乔之行,实际上大乔根本不是前去看望妹妹,而是替周瑜鸣不平,好让小乔吹吹枕边风,将此事告之李利。
    大乔此举,若说周瑜毫不知情,那绝对是自欺欺人。不过,却也不是他授意的,只能说他默认了大乔的行为,藉此试探李利的真实意图。
    事实证明,夫人外交确实很有成效,很多周瑜自己不便说出口的话,都被大乔通过妹妹小乔间接地传到李利耳朵里。由此,才有了今日杏林煮酒之事,只是让周瑜颇感意外的是,刚刚加入军中的赵云竟然也在邀请之列。
    对于赵云这位新近加入军中的将领,周瑜了解不多,不过却也知道此人很受主公李利器重,且与少将军李暹关系不一般,他的妹妹赵雨即将成为李暹的正室夫人。与此同时,周瑜还听说赵云在军中根基颇深,与桓飞、许褚和陈到三人是结义兄弟,并且是主公李利作为见证人。
    因此,军中传言,赵云将是军中新一轮的五虎将之一,而此前的五虎将都将在此次封赏中晋升为秩同九卿的四平或四安将军,这才是真正的拜将封侯。此外,历来五虎将的人选不仅武艺高强、勇冠三军,而且都是主公李利的亲信将领,而这才是众将领最为看重的无上荣耀。
    怔怔失神之中,诸多思绪一股脑地涌现在周瑜脑海里,让他一瞬间想清楚了很多曾未想过的事情。至于李利所说的让他和孙策撇清关系,这其实是李利故意给他一个台阶,让他借坡下驴,多少挽回一些颜面。
    事实上,自从安邑之战过后,周瑜就知道自己与孙策的昔日情谊已经终结了。战前他便与孙策秘密达成协议,约定各取所需,可是一战下来,孙策不仅什么也没得到,反而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如此一来,孙策必定以为是他周瑜设局算计江东军,所谓密议不过是刻意麻痹孙策之举,其目的便是一举歼灭江东兵马。是以,经此一役孙策必定怀恨在心,再不会将他周瑜视作兄弟了。这样以来,再说什么撇清关系已属多余,早已不复兄弟之情,遑论撇清关系?
    可这句话从李利嘴里说出来,那就不是多余的废话,而是另有用意。而周瑜聪明绝顶之人焉能不知其中深意,是以他理清思绪后,当即正中表态,欣然接受了李利的提议。
    “诚如主公所说,安邑之战后,末将与江东孙策之间的纠葛便彻底断绝了。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末将都已经做了,问心无愧。而今,末将唯一对不住的人便是主公,临阵助敌乃不赦之大罪,可主公却并未重处末将,这让末将于心难安,深感自责。是以,末将请求主公从严从重处罚末将,惟有如此才能严明军纪,以警示众将不得逾越半步!”
    在周瑜蹙眉沉思之时,李利则是低声对赵云说着什么,此时听到周瑜的话后,李利欣然笑道:“从重处罚倒还谈不上,毕竟公瑾所犯之过错,仅是过失而已,并非不可饶恕的大错。何况,公瑾平定南匈奴、收复并州全境,又率军出征河东郡,战绩卓著,功不可没。尽管自古以来没有功过相抵之说,但纵观公瑾立下的战功与过失相比,显然是功大于过,理应奖赏。不过、、、有过也不能不罚,否则军纪何在,军规何存?是以,此番要委屈一下公瑾,官爵不会再次晋升,不过却能独领一营人马。如此安排,不知公瑾意下如何?呵呵呵”
    “多谢主公宽宥,末将定当以死报效主公!”周瑜闻言大喜,想也不想地起身拜谢道。兵权才是他最希望得到的,毕竟他一身抱负都在沙场之上,自身更是擅长统兵征战的将领,只要手上有兵,其它事情皆不足道。与之相对的是,对他来说升不升官都无所谓,因为他已经十分显眼了,以短短一年时间便后来者居上;若是再次晋升,难免让众将领不服,心生芥蒂。
    是以,李利此番安排无疑是正合周瑜之心,给他执掌一营人马的权力,就等于给他提供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恭喜公瑾将军!”眼看周瑜如此高兴,李利颔首而笑,而一旁的赵云则是揖手祝贺,从其话音中不难听出羡慕之情。
    眼见于此,李利笑容满面地说道:“白马河之事,我早已知晓,是以子龙大可不必忧心。昔日子龙与刘备同在公孙瓒麾下效力,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难免有些交情,何况刘备此人积善笼络人心,必然多番招揽子龙。因此,此番白马河之事正好让子龙偿还刘备的人情,省得日后再生羁绊。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情有义才是人,无情无义那是畜生。此外,此次大战中子龙斩杀陈留张邈、袁绍次子袁熙,并突袭敌军粮草在前,正面攻打盟军大营在后,战绩斐然。所以,我意子龙也提领一营人马,跻身五虎将之列,而后还有随我出征汉中。
    只是,正式军令待明日李暹成婚之后才会下达。届时帅府点将,奖赏全军将领,重新整编大军,重整旗鼓,继司隶之战结束后再战汉中!”
    

第814章 出将入相
    镇南将军府,毗邻大将军府而建,坐落在大将军府右侧。
    最近半个月,这座崭新的府邸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既是乔迁新居,又有大婚之喜。
    镇南将军这个封号最早是荆州刘表的官职,去岁刘表升迁征南将军,领荆州牧,自此这个官爵便空置下来。
    两日前,天子下诏,敕封李暹为镇南将军,武乡侯,自此这座新建于骠骑大将军右侧的府邸便挂上了镇南将军府的门匾。
    与李暹同时受封的将军不在少数,仅秩同四平将军及以上的将军便有六十余位,余下杂号将军、中郎将和裨将等职位的将领多达两百余位。也就是说,此次得到封赏的将领遍及西凉军所有中高级将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敕封的将领之中,真正拜将封侯之人便有七十二位,而文官之中加官进爵之人同样多达五十余位。
    而这些文臣武将的新晋官职有一部分是各路诸侯现有的官爵,也就是所谓的重复官职,或者说西凉文武官员取代了某些诸侯的官职。对此,朝中老臣曾当堂提出质疑,可是李利却置若罔闻,不予理会,于是这些重叠的官职仍旧有效,敕封诏书依然如期颁布。
    经过这次大范围的封赏,西凉军中上百名文臣武将有入朝参政的资格,并且品阶不低,秩同九卿的文官和武将便有二十余人之多,近乎完全取代了朝中现有的文武百官。唯一例外之处便在于。三公之位无人敢于僭越,目前朝中三公仍旧是司空李傕、太尉朱儁和太傅马日蝉。
    然而,此次却有一人凌驾于三公之上。正式晋升大将军之位,录丞相事,总揽天下一切军政要务。不言而喻,当今天下能够位居如此显赫高位者,有且仅有一人,这便是原骠骑大将军李利李文昌。
    也就是说,时至今日。李利终于从幕后走向前台,正式入朝理政,替天子治理天下。发号施令。而曾经掌管朝政的李傕则功成身退,仍然担任司空之职,兼领车骑将军之职,掌管长安禁军。
    至此。东汉王朝被李家叔侄二人牢牢握在手心里。正式进入李氏外戚独揽大权的时代。李傕掌管京师内政,负责城门守卫和进出长安的所有关隘禁令;李利总揽大局,执掌西凉大军,重心仍是领兵征战在外。叔侄二人,其叔主管内政,其侄则是掌管兵权与战事;不同于以往的是,此后所有内政要务必须得到大将军府(即丞相府)首肯后方能得以实施。
    今天是李利的胞弟李暹大婚之日,同时也是新任平东将军桓飞、五虎将之一的虎卫将军许褚和军师将军、大将军府主簿郭嘉。以及新任凉州刺史、丞相府长史李玄四人的大婚吉日。
    这是一场迟来的大婚,本来早在去年秋天便该成亲。却因司隶战事骤起,使得五对新人不得不推迟婚期,直到今年二月中旬才得以结成连理。李暹的新婚妻室是赵云的妹妹赵雨,而李玄、郭嘉、桓飞和许褚四人的妻室则是甄家四女。此次姻亲过后,甄家便是李利治下新兴的第一大家族,也是长安新贵,门庭之显赫直追北地郡李氏宗族,也就是李利的本家。
    成婚大礼定在镇南将军府一起举行,由李利亲自主婚,并邀请四位重量级的长者前来做证婚人。这四人分别是:太学院院长蔡邕、儒圣孔子后裔的大儒孔融、司空李傕和医学院主事、太学士华佗。除此之外,还有太学院一百零二位大学士(即名师)前来观礼,代表人物便是郑玄、皇甫嵩、朱儁、张机、国渊、邴原、崔琰、管宁、华歆、王越、史阿等人,而这里面的大多数人都是李利麾下文武官员。
    当然,如此热闹的场面自然少不了西凉军将领的身影,数百名裨将军及以上的将领悉数前来观礼,以致于婚礼尚未开始,整个府邸便已沸腾起来。很多偏院和侧堂内都已摆上筵席,一众将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大块朵颐,一大早便开怀畅饮起来,使得府邸内一众扈从杂役忙碌不堪,侍婢们把腿都跑细了,却还是忙不过来。不得已,老管家李富只好求助于大将军府内府管家邹静,从大将军府临时抽调三百名杂役和两百名侍女前来帮忙。此外,大将军府别院中的一应家具也悉数搬过来,致使驻守大将军府的上千甲士也跟着忙碌不停。
    是以,整个镇南将军府从清早开始便忙碌起来,内院中扈从侍婢们脚步匆忙,进进出出;前院正门车水马龙,一辆辆马车将正门外大街堵得水泄不通,前来送礼祝贺之人接踵摩肩,排队进府。眼见如此盛况,历来很少抛头露面的甄氏张蔼不得不组织大批内务府女官前来帮衬一二,登记造册,疏通人群。
    然而,就在府邸内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大将军李利却在正堂与岳父蔡邕悠闲品茶,堂下两边还有十余人作陪,左侧坐着孔融、华佗、张机、皇甫嵩和朱儁,右边则是李玄、李儒、贾诩、郭嘉和周瑜。
    说起来,李利这两年很少有暇与这些当世大儒和名将坐在一起品茶叙谈。尤其是坐在他身边的岳父蔡邕,这个老泰山可是让李利又敬又怕。敬他是因为蔡邕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曾经帮过李利的大忙,可以说是恩同再造。想当初,若不是蔡邕在董卓面前大力举荐他出任武威太守,李利焉有出人头地之日,何来今日位极人臣之地位?而李利之所以害怕蔡邕,并不是真的畏惧,而是害怕蔡邕在他耳边不住地唠叨,反复念叨忠义礼仪、臣子之道。
    当年董卓身死时,蔡邕整天缠着他念叨着给董卓收尸,弄得李利是一个头两个大,苦不堪言。最后被逼无奈之下,李利只好让蔡琰把他拉走,而后每天陪着他说话,看书、练字,如此才让耳根子清静下来。
    自此以后,李利对岳父蔡邕便有些害怕,轻易不愿和他坐在一起;即便是每年过节前去探望,也是匆匆一晤,而后立即溜之大吉。为此,蔡琰和一众姐妹常常以此取笑他,有时候还以邀请蔡邕过来小住几日威胁李利乖乖就范。
    时节如流,光阴荏苒。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自从蔡琰给李利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后,蔡邕便经常前往郿邬看望外孙,有时候一来便是半个月,颇有些流连忘返的势头。不过有一点很奇怪,那便是蔡邕自从有了外孙之后,便很少再与李利单独叙谈,偶尔见面也只是说几句关心的话,此外再不多言,再不提及臣子之道了。为此,李利起初还很不习惯,下意识认为老泰山又在酝酿什么长编大论,等到适当的时候一起爆发。
    然而,几年下来,蔡邕除了宠爱外孙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话,一心钻研学问,教书育人。三年间,他再不过问朝堂政事,也不提君臣之礼和臣子之道,似乎一下子变得安静许多,亦或是转过弯了,知道自家女婿志向远大且心志坚韧,多说无益,便索性不再唠叨了。
    直到不久前蔡琰跟李利说起一件事,让李利彻底对自己这位岳父彻底改观,真正打心眼里敬重他。那是三个月前的事情,蔡邕和孔融在太学院当众翻脸,两个年逾六旬的当代大儒争执不下,吵得面红脖子粗,险些大打出手。而事情的起因便是,孔融不知从何处得知李傕大肆削减皇室供给,以致于饿得天子刘协面黄肌瘦,经常无力上朝。为此,孔融便找蔡邕发牢骚,其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蔡邕知会女婿李利一声,善待天子。
    不承想,蔡邕闻言后勃然大怒,声称前方战事胶着,西凉本就粮草短缺,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做出表率,节衣缩食,以供大军征战,岂可借机生事,扰乱后方安定。而后,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便争执起来,互不退让,弄得整个太学院都为之哗然,继而分成两拨势力,大肆辩论,却谁也说服不了谁。此事随之愈演愈烈,传得沸沸扬扬,使得李傕不得不亲自出面,领兵进入太学院,俨然是文的不行就要武力解决。而这时蔡邕却站了出来,阻止李傕领兵进入学院,而孔融也眼见事态不妙,再不敢多说什么。
    至此,这件源于两个大儒之间的争端便渐渐沉寂下去,直到西凉军在前方大获全胜,曾经的争执也消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