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滕霄和徐荣二人惊愕之余,欣然大笑:“主公来得这么快,如此甚好。哈哈哈!”
    正在这时,从大帐门口走进一个身姿挺拔的高大身影。人未至笑先闻:“呵呵呵!快吗,我倒是感觉太慢,没能赶上诸侯会盟的热闹场面,甚为遗憾哪!”
    “主公!”只闻其声,滕霄、徐荣和郭嘉三人便知来人是谁。不过来人出现得实在是太过突然。让他们三人顿生措手不及之感。
    “我等拜见主公!”惊愕之中,帐内三人疾步迎上去,惊喜莫名地躬身施礼。
    李利伸手扶起郭嘉,随之抬手示意滕霄、徐荣起身,笑道:“来得有些突然,没有打扰你们商议军情吧!”
    “主公说笑了。我等可是天天期盼着主公早点前来安邑大营坐掌中军,主持大局。可谓是望眼欲穿哪!”滕霄笑呵呵地说道。
    李利闻言失笑,指着滕霄说道:“这话我相信。你这家伙是个好战之人,这两年驻守司隶,我每次巡视到此,你都要请缨出战,此次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这次可是一场空前大战,说不定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鏖战,再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喽!”
    说话之间,李利缓步走上帅位坐下,正在这时大帐门口又走进一群人,赫然是以贾诩为首的随军将领,足有三十余人之多,且大多是各主力战营的统领,余下便是新近崛起的将领。
    于是,刚刚走空的大帐顿时又来了一批将领,并且都是西凉军中屡立战功的得力战将。
    待众将相互见礼之后,李利摆手示意众人不必拘礼,各自落座。
    “刚才奉孝下达的命令是正确的。眼下诸侯盟军刚刚结盟,势头正盛,兵锋强劲,因此我军不可与之正面对战,应暂避锋芒,固守城池,以守代攻。”
    说话间,李利看着滕霄和徐荣二将,笑声道:“你们二人久居司隶,当是此地的地主,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现如今盟军进入你们的驻地防区,如何抵御敌军,如何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敌人,这都是你们两个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防守城池和阻击敌军前进步伐的重担就落在你们二人身上,具体如何布防,如何对敌,我不过问,一律交给你们。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半个月内务必将敌军拖在安邑城以东,尽量消耗他们的粮草军械。当然了,你们若有难处或是遇到犹豫不决之事,可以直接告诉我,也可以请教两位军师。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防守任务?”
    “呃!”滕霄闻言愕然,疑声道:“怎么又是防守?主公素来主张以攻代守,为何此次却是以守代攻?”
    “呵呵呵!”李利闻声失笑,“刚才我还说你这厮是个十足的好战分子,现在看来,还真是一点不错。你率军驻守河东已有两年多了,应该对河东各县地形十分熟悉,那么你来告诉我,安邑城以东的各县之中,哪里适合近百万大军正面对决,又有哪里适合我军十余万战骑展开冲杀?”
    “这、、、”滕霄闻言语塞,一时间还真是想不出合适的决战地点。
    河东郡地处黄河北岸,多为丘陵地势,山脉起伏,远不如河南各郡地势平坦。何况滕霄跟随李利多年,深知自家主公所说的合适地点并不是单指平原地带,而是既要有利于战骑厮杀。又要便于战骑追杀,并且不给敌军留下设伏的有利地势。惟有如此,才是李利所说的合适决战之地。但有一条不能满足条件,都谈不上合适地点。
    片刻后。滕霄似有所悟地说道:“就目前形势而言,符合主公所说的合适地点正是安邑城。末将明白了,谨遵主公军令!”
    滕霄欣然领命后,徐荣同样恭声领命:“末将遵命,一定配合滕霄将军固守城池,不负主公重托!”
    “嗯,如此甚好。”李利微笑颔首。说道:“眼下诸侯盟军士气高涨,人多势众,若想将他们挡在河东郡以外,我军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盟军兵锋正盛,我军不可与之争锋相对,理应避其锋芒,随后积极寻找有利战机。继而给予敌军强力还击。
    此次盟军号称七十万大军,实际也有四十七万兵马,兵力之多,两倍于我军。尽管盟军良莠不齐,战力有强有弱。但其中不乏战力强悍的精锐之兵。有道是:蚁多咬死象。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适当防守是很有必要的,断不可一味地猛冲猛打。因此,大家不要气馁,不要以为防守很窝囊很丢人,我们为什么要筑造城池,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范来犯之敌。
    更何况,我早已说过,此次与诸侯盟军对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战事,也不是取得一两场胜利就能彻底平息战事的战争,而是一场不亚于五年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相国的大战。遥想当年之战,前后鏖战一年有余,历经大小数十战,最终方才各自罢手,平息战事。此次我军与盟军开战,战况之剧烈、历时之长,恐怕都在昔日陈留会盟之上。所以,诸位不必过于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要急于求战,急功近利。”
    说到这里,李利语气突然加重,朗声道:“还是我先前说过的那句话: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只要我们兵力不损,即使丢掉一城一地,哪怕连续丢城失地,亦不足惜,也不必气馁;等到合适的时机,我们转手就能重新夺回来。故此,而今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保存实力,把伸出去的拳头收回来,一旦战机成熟,即可重拳出击!”
    “主公英明!”帐下众人躬身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面带笑意道:“是否英明,此时言之尚早。只有最终取胜的一方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在此之前,一切都是虚幻泡影,小胜固然可喜,夺取最终的胜利才是可喜可贺的大喜事!”
    帐下众人若有所悟地欣然点头,随之李利对贾诩微笑说道:“文和,这几日你负责巡视安邑周边各处城池的防御情况,五日后你与各营统领返回大军驻地。河东战事仍由奉孝负责,一切都像往常一样进行,半个月内我只看不说,更不会下达任何出战命令。此外,安邑大营仍旧悬挂帅旗和主将旗号,其他将旗暂时不要挂出去,切莫让敌军知道我已经抵达安邑大营。好了,夜已深沉,诸位早些安歇吧。”
    随着李利话音落下,帐下众将躬身行礼离去。这个时候最为忙碌的人还是滕霄和徐荣二将,他们作为地主,理应提前安排好众将营帐,岂料今夜李利突然率众而来,让他们措手不及。
    “主公今夜并未率领大军进驻大营,莫非我军尚未到达河东?”待众人离去后,郭嘉轻声问道。
    李利微笑颔首:“奉孝一语中的。此番大军出征,粮草辎重颇多,行军速度缓慢,眼下大军屯兵函谷关内。而我因为放心不下河东战事,便带上贾诩和各营统领星夜兼程赶来,今夜随行人员不过区区五百余人。随后龙骧营和各营抽调出来的部分将领会陆续进驻大营,如此安邑大营就有十万兵马,够用了。”
    “如此说来,主公方才所言却是另有所指?”郭嘉诧异问道。
    李利微笑摆手,“战局瞬息万变,且战且看,此时言之过早,随后奉孝自可知晓。”
    郭嘉心有所感地轻轻点头,沉声道:“眼下战局对我军颇为不利,孙策率领先锋前军日行一百余里,一天之间竟然就深入我河东境内,而袁绍则亲率大军随后跟来,前后相距不过五十里。可谓是一鼓作气势如虎,步步紧逼呀!”
    “孙策?”李利神情微变,轻笑道:“我原以为他还要蛰伏两年,不成想他现在就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此子勇猛果敢,有胆有识,其才能比之其父孙坚有过之而无不及,确实是个极为难缠的江东猛虎。不过他此番前来会盟,很有可能是特意前来找我寻仇的,这倒是可以利用一番。呵呵呵!”
    “寻仇?孙策与主公有何仇隙,为何不远千里赶来寻仇啊?”郭嘉神情愕然地诧异道。
    “是啊,寻仇!”李利轻叹一声:“本来我和他素未谋面,自然没有仇怨。这不是前番到扬州游历一番吗,经子敬介绍认识了周瑜,随之费尽心力将周瑜收入麾下。殊不知周瑜竟与孙策是总角之交,情同兄弟?这样一来,孙策岂能与我善罢甘休!”
    说到这里,李利思量着说道:“孙策其人别看在袁术帐下处境艰难,困顿不堪,实际却是个骄傲到骨子里的家伙。这厮生性刚烈,眼睛里不容半点沙子,说好听点算是宁折不弯的倔强之人,说得直白些就是个眦眦必报、目空一切的傲慢之徒。如今周瑜在我麾下效力,他岂能忍下这口恶气,势必要来寻衅报复。最为让人苦恼的是,周瑜一直念及与孙策的兄弟之情,曾与我许诺,若有机会定当补全与孙策的兄弟情义。不知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闻言轻笑,“主公是当局者者迷,否则翻掌之间即可收拾孙策,且又能成全周瑜的兄弟情义。正好此番孙策前来会盟与我们为敌,趁早了解这段恩怨,这次就将他们之间的事情彻底解决。”
    随即郭嘉低声轻语一番,继而恭声道:“主公意下如何?”
    “这、、、倒是个上上之策,只是未免有失光明,而且运作起来颇为不易,分寸不好把握。”李利迟疑道。
    “主公尽管放心,此事由我亲自筹办,定然办得妥妥当当。”郭嘉欣然笑道。
    李利微微颔首,自此不再提及此事,转而与郭嘉商议战事,一直持续到深夜方才作罢。
    

第620章 成败得失两相随
    随后三天,诸侯盟军先锋大军凶猛如虎,势如破竹,一路横扫而来。
    安邑大营败报频传,一次比一次败得快,败得惨,使得西凉军人心惶惶,茫然失措。
    恰在此时,主帅李利坐镇中军帅帐,爽朗洪亮的大笑声充斥在帅帐周围,绕梁不绝。但凡经过帅帐周围的将士都能清晰听到,随之他们心中大定,继而口口相传。是以尽管前方战事接连失利,但安邑大营一切如常,军心稳固,坚若磐石。
    在所有西凉军将士心目中,主公李利就是一面矗立不倒的大纛,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无敌统帅,料事如神,无所不能。
    区区几年时间,李利从龙骧营别部司马开始,迅速崛起,继而一发不可收拾,实力一天天壮大强盛,蒸蒸日上。自平定长安之乱后,李利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西凉全境,而后厉兵秣马,休养生息。短短两年之内,西凉二州旧貌换新颜,集市一天天热闹繁华起来,官兵百姓的日子天天向好,各州郡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宁祥和,人人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全军将士的食宿条件和军饷待遇也在渐渐提高,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上行下效。这让很多老兵恍如隔世,不敢相信西凉军也能变成这样一支精锐之师,而主帅李利对待麾下将士之优厚,全军将士都能切身感受到;从之前一日两餐变为一日三餐,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全军将士对主帅李利敬若神明,牢牢记在心里,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换句话说,两年之间。李利虽然没有率领大军打过大仗,却在悄无声息中收拢军心。两年来,全军大多数将士都亲眼见过主帅李利,甚至很多人还与李利说过话,被李利笑呵呵地夸奖一番。毫不夸张地说,西凉统兵将领无论谁想背叛李利,所部将士懵然不知还自罢了,一旦被将士们得知实情,其人必定自食恶果,死无葬僧地。
    与此同时。两年间,原董卓麾下的西凉旧部与李利麾下武威军彻底融合为一军。很多原本对李利抱有怀疑观望态度的中低级将领也随之收心,心悦诚服地尊奉李利为主公。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尊敬李利,心甘情愿为其卖命,至死不悔。当然。其间也难免存在一些贪心不足之人,不过这终究是一小撮人。不足为道。
    上下一心的一支军队无疑是很强大很可怕的存在。只要李利出现在军营中、战场上,全军将士就能嗷嗷叫地往前冲,奋勇拼杀,悍不畏死。因为战死沙场就是为主帅李利尽忠,死后妻儿家小仍然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子女还能进入太学读书。谋个好前程。
    这对经历过先秦时期“重大夫、轻士卒”的老秦人来说,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好光景。老秦人生来就是战士,敢打敢拼不怕死,却惟独害怕自己死后子女无人照料。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忍冻挨饿,四处流浪。
    但凡是人,都有护犊之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从李利决定厚待全军将士及其家属且严格执行落实的那一刻起,他就赢得了全军将士的强烈拥戴,已然走在天下各路诸侯前面。而两年减免税赋,大力屯田发展农桑,就是稳固根基和收取民心之举。
    事实证明,李利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两年来西凉军没有扩张疆域,也没有大肆扩军,却赢得民心和军心,战斗力与日俱增。当今世上,军队训练松弛、装备不好,随后就可以补充,唯独人心难买,收拢人心不易,只有团结一心的军队才是一支打不垮、摔不烂的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中军大帐内,李利端坐帅位,神色自若地低头翻看战报竹简。虽然案头上堆放的都是败报,可他却看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脸上没有丝毫不悦之色。
    嗵嗵嗵!
    大帐木质地板上响起清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没有经过通传,来人便大步走进帅帐。
    听到脚步声的李利没有抬头,丝毫不感意外,因为他知道来人是谁,并且能够自由进出帅帐之人屈指可数,都是他身边亲信之人。
    “主公恕罪,这又是一卷败报。”躬身递上一抉简,贾诩面带愧色地低声说道。
    李利闻声抬头,随手放下竹简,微笑道:“文和回来了,一路劳顿,快坐下说话。”
    贾诩躬身一礼,随之退到左侧帐下落座,这时李利起身走到他身边,缓缓落座后,不以为意地笑声道:“败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防守嘛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久守必失,丢失几座城池也在所难免。自古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文和不必介怀,尽管安心坐下歇息便是。呵呵呵!”
    贾诩闻言错愕,诧异道:“主公啊,截止现在,诸侯盟军四日内攻取我军六座城池,势不可挡啊!这个时候,老臣岂能不急,如何还能坐得下来?若是任由形势发展下去,五天之后敌军先锋部队就要兵临城下了!”
    李利摇头轻笑道:“不,十日之内敌军都到不了安邑城,最起码也要等到半月之后才能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此外,文和有一点说错了,那就是攻取我军六座城池的军队不是诸侯盟军,而是孙策率领的六万先锋前军。
    据战报上说,孙策所部四日内攻下六座城池和营寨,尽管势不可挡,但其自身也伤亡上万名将士,如今已经不满五万人马了。也就是说,孙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要付出不下于两千人的伤亡代价,并非不费一兵一卒地轻取我军城池。另外,敌军进兵三天以来,袁绍中军与孙策所部相距一百四十里,这一点也很值得关注。照此下去,再有两天,敌军先锋部队与袁绍中军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大到两百里。可谓孤军深入。
    所以,我刚刚传令滕霄、徐荣二将,从第十天起我主力战营正式参加战斗,阻击孙策所部先锋大军。区区四五万余人马而已,就敢孤军深入我河东腹地,这个孙策还真没把我李利放在眼里,是时候给他迎头一击,给他败败火,清醒一下。”
    “哦?”贾诩闻言错愕,若有所思问道:“如果孙策突然止步不前又当如何?”
    “你说孙策会止步不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