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回忆-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中山先生与越飞君的联合宣言上说得最清楚:“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 
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此项 
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 
的独立之获得。”概括言之,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全民性的国民革命,任务是内求统一,外求独 
立,而就革命动力言,城市市民与乡村中小地主及自耕农都占极大数量,这些阶层对外积极 
反对侵略,对内并不代表妨碍统一之封建势力,所以除去封建的旧势力而外,广大国民群众 
都是这一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拥护者。  

    中国共产党虽亦见到这些基本问题,而并没有深切的了解;因此,经常以急进的主观上 
之幻想,代替中国社会发展之客观条件,机械地了解民主革命的阵容,只有循着苏联十月革 
命的唯一途径。更错误的是不了解革命客观形势,基此而采用诸多错误政策,客观上对于可 
能参加的广大革命力量,竟予以过当的摧折,直至九一八民族危机之严重性明显呈现时,仍 
是如此,而在今天,亦未曾表里一致地改正过来。  

    复次,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对内统一运动,其目的原为反对封建割据,亦系形成全民对外 
之先决条件,应当确认其为进步的革命步骤。中共昧于此义,贸然将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 
勉强地予以联系,并强调阶级斗争愈深入,民族解放愈迫近成功之说,处处以阶级利益抹杀 
民族利益。这一切与国民革命不能调和之基本观点,在理论与事实两方面,均已确证其误。  

    第二,以上是说明中共对于国民革命理论的错误见解,基于此种见解,于是对于中国国 
民党之认识,亦极不正确。中共初则认三民主义为反动思想体系,而认国民党只是代表地主 
资本家的阶级政党,继又认国民党为法西斯主义之分派,国民政府为亲日卖国政府,但就三 
民主义的本质言,就国民党的组成成分而言,就国民政府及蒋先生之过去政策而言,此诸估 
计显非事实。中国国民党实继承中国革命史上之优良传统,它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创立中华 
民国,北伐后逐渐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迄今尚担负着神圣抗战建国的重任。即以此次抗战 
而论,举国上下,一致奋起,为中国历史上所仅见,将士牺牲者为数在五十万人以上,尤复 
再接再厉。此诸明显事实,无论何人,均不得不承认此为蒋先生领导成功之明证,国民党革 
命精神发扬之实例。尤有进者,蒋先生为举国一致所公认之最高领袖,当此国本飘摇,千钧 
一发之际,挺身肩负此民族兴亡之重责,忠诚谋国,中外同钦;凡我国人均不应借口某些枝 
节问题,吹毛求疵,别谋发展,以快私图。所以那些认为国民党具有两面性,在目前抗战是 
革命的,抗战胜利后是不革命的谬误观点,不仅否认由抗战胜利而展开之革命光辉,而且对 
于正在进展中的抗战建国之伟大工作,亦必然予以严重损害,此则可以断言者!  

   第三,中共对于中国革命之错误判断,对于三民主义国民党及其领袖之固执成见,于是形 
成其一般策略路线的连串错误,中共本身组织之缺陷与退化,亦随此错误路线而愈益充分暴 

                                   164/166 

… Page 501…

                               《我的回忆》第三册  

露出来。  

    中共策略路线错误之具体表现,即为不顾革命所需要的客观条件而争取领导权的斗争。 
自民国十六年以来,中共更提出苏维埃政权口号,采取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暴动政策,争取所 
谓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十年以来,现已证明,所谓苏维埃口号完全与民族利益背道而驰。就 
共产党本身组织言它久已退出产业区域,走向偏远地带,失其应有之群众基础,它已起了质 
的变化,已经不是甚么无产阶级的政党,不断的在进行军事阴谋与暴动,以从事持久的阻挠 
内求统一与外抗强敌的斗争。  

    第四,抗战发动以后,全民族之迫切要求,为精诚团结,一致抗日,中共主张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在形式上改编红军,取消苏维埃政权,停止土地革命,表示服从中央政令,但实 
际上仍然因循其固有错误思想与派别成见,严格维护其小组织的利益,因而减弱现阶段抗战 
建国的神圣工作。自中共牢不可破的成见看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个以上不同政治团体 
的暂时联合,此政治团体乃基于其社会基础之不同而所代表之阶级利益亦异,“国民党是代表 
地主资本家的政党,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两者间之利害毕竟是不能调和的,这里 
便隐藏着过去历史重复的根源。吾人进来习闻的中共宣传,有所谓“共同领导,共同负责, 
共同发展,共荣纲领”等说话,仍不免是一种争取领导权之陈旧思想,毫无放大眼光以维护 
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之气魄。保存实力,保持边区政府与某些游击区域的特殊地位,以徐图 
发展,乃其真正目的所在,抗战合作不过为达到此目的之宣传手段。据中共之意见,所谓民 
族统一战线,诸凡与其意见向左之抗日分子,皆放在统一战线之外,而一切打到;所谓合作, 
凡中央政府管辖之地,皆任其作误谬宣传,而陕北边区则视外人租借封锁尤严。如斯作法, 
其以为人民可欺耶?窃意中共诸君如果承认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与目前民族危机的严重, 
统一意志,抗战建国之万分必要,则应毅然决然放弃这些成见与作法,开诚布公,与国人相 
见,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人站在抗战建国的基本观点上,愿作下列提议,希望中共同人予以 
善意考虑。  

    第一,中共同人只有在确认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之原则下,真诚拥护蒋先生领导的抗 
战建国运动,毫无保留地实行三民主义,务必言行合一,不再作与此相违反的宣传和组织; 
基此立场,中共同人应自动破除门户之见,泯灭界限,与国民党党员同在蒋先生领导之下携 
手前进!  

    第二,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国民政权和军队应完全统一。第八路军,奋勇杀敌,深为 
国人所赞许;但望中共同人能根本破除“抗日联军”之成见,使八路军国军化,如此一面可 
增强抗战建国力量,减少一切不必要之顾虑,一面与彼此融化之过程中,互相交换经验,则 
今后裨益抗战实力,当非浅鲜。边区既不可当作中共之根据地,也不应形成特殊区域,更不 
宜自定法律,深闭固拒,排除异己,效法军阀割据;总之,边区政府现已无存在之必要,应 
即还政中央,以昭大信于天下。在中共所领导之游击区域,亦应秉命中央,充分发挥其抗战 
作用。  

    第三,一致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从事实践中央之外交政策。  

    以上三点,即本人前次申明所谓“更进一步之精诚团结”的具体内容。  

    本人与中共历史关系甚深,由于近廿年之经验教训,愈使我深刻地理解中共政策之不当, 
尤其是抗战发生以来,国家民族危如累卵,更不愿躬睹此错误政策之继续存在。尤忆民国二 
十四年夏毛泽东领导之一方面军与本人所领导之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合时,当时曾发生不同意 
见,毛泽东等估计长征是胜利,主张应北进出陕西,形成川陕甘根据地,重建所谓中华苏维 

                                   165/166 

… Page 502…

                          《我的回忆》第三册  

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本人彼时估计长征是失败,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前途早成过去,吾人应在 
川西和西康地区域或甘肃西北部之甘凉肃一带,首先求得与中央军之休战,再图举国一致抗 
日方针之实现。因为两种主张未能一致,遂致形成中共之分裂。是年十二月间由于共产国际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之决定,遂使此种争论渐次减少,终于形成一、二、四方面军在陕 
北的会合。  

    本人到达陕北时,恰是西安事变前十天,西安事变是由于中共“抗日反蒋”之宣传主张 
而来,其实质则系军事阴谋,本人事先并未与闻。西安事变发生后,延安方面中共负责诸人 
均不免有情感冲动之主张,当时特别冲动者,另有人在,事实昭然,当可覆按。嗣后决定采 
取和平方针,本人与中共其他负责人均一致赞成。而且基于此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方针, 
使本人与毛泽东等的意见接近起来,这是一贯的事实。与此可见中共公表文件,所谓本人当 
时坚决主张内战方针之说,完全是别有企图之造谣。在这一期间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本人曾在原则上表示完全赞成,但认为更须彻底执行,方能挽救民族于危亡,因而认中共彼 
时所执行者仍感不够。  

    由于统一战线方针,致使本人与毛泽东等的意见接近起来,又因为毛泽东等对于此一政 
策之执行,仍系深怀成见,貌合神离之作法,致使本人深为不满。特别是抗战发动后,毛泽 
东等所保持的独立自主,别立门户,不以国家民族为重之精神,引起本人与毛泽东等之间, 
许多争执。故此次毅然离开延安,来到武汉,这完全是基于共赴国难之坚强信念,光明正大 
之举动,中共同人原无所用其疑虑。乃中共负责人不加深察,对于本人此次参加抗战建国之 
积极行动,妄肆攻击,横加诬蔑,充分发挥其非政治的,偏狭自私的,阴谋煽陷的宣传,企 
图对内压制中共党内之自我批评,对外敌视一切拥护中央领导,努力参加抗战建国之分子。 
凡此一切,均可视为中共对于团结抗战缺乏诚意之表示。至于其劫持本人之种种非法企图, 
原属陈周秦等少数人之无理举动,识者自有公论,不足深辩。  

    总之,本人自弱冠以来,目击国事凌夷,奋起救国,不计其他。献身革命,垂二十年, 
对于中共政策之形成,未能及时纠正,自然亦负有某些连带责任。然生平言论行动,素为国 
人共见共闻,此次举动,纯出爱国至诚。为爱护中国同人,更为爱护中国革命起见,本人赤 
诚披沥所抱之见解,深愿社会人士予以明察,更愿中共同人本自我批评之精神,弃文过饰非 
之谬习,憬然自悟,纠正中共现行一般政策之错误,在国家民族至上之原则下,努力抗战建 
国,庶中国革命大业,迅底于成,此不仅个人之幸,抑全体民族之福也。  

                                                                                  
                                                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六日  

                              166/166… Page 1…

             《我的回忆》第一册  

        《我的回忆》第一册  

               著者:张国焘 

                   东方出版社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3 册 

                       1/151 

… Page 2…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我的回忆 

五四时期的张国焘 

         张国焘在北大 

               2/151 

… Page 3…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在莫斯科。 

    张国焘在延安。 

                   3/151 

… Page 4…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在延安 

            毛泽东与张国焘 

红军时期的张国焘 

                     4/151 

… Page 5…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晚年照 

张国焘撰写《我的回忆》 

                             5/151 

… Page 6…

                           《我的回忆》第一册  

               张国焘晚年在加拿大全家照 

张国焘与妻子杨子烈的合葬墓 安葬在加拿大 

                                  6/151 

… Page 7…

                                                《我的回忆》第一册  

 目录  

编辑说明 

出版说明 

出版者的话 

张国焘先生的略历(杨子烈) 

第一篇 生长于革命动乱之中 

第一章 洪江会造反 

第二章 在萍乡小学校 

第三章 民国成立以后 

第四章 与革命党人的最初接触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大 

第六章 “救国第一” 

第七章 五四运动 

第八章 为维护北大而奋斗 

第九章 第一次会晤孙中山先生 

第十章 在北大图书馆中 

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章 陈独秀的最初策划 

第二章 北京小组的组成 

第三章职工运动的最初发动 

第四章 与威金斯基的初步接触 

第五章共产运动的嫩芽到处滋生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篇 万事起头难 

第一章 中共中央第一次大争吵 

第二章 被捕、谅解和团结 

第四篇 远东劳苦人民大会 

第一章 第一次踏入苏俄国境 

第二章 在伊尔库次克 

第三章 莫斯科与列宁格勒 

第四章 我对这次大会的观感 

                                                      7/151 

… Page 8…

                                《我的回忆》第一册  

    第五篇 国共合作的开端 

    第一章 中共开始了实际政治活动 

    第二章 在广州的会议93 

    第三章 从联合战线到加入国民党 

    第四章 孙中山与越飞 

    第六篇 国共合作的发展 

    第一章 二七罢工的失败 

    第二章 第三次代表大会 

    第三章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章 国共初期的纠纷 

    第七篇 五个月的监狱生活 

    第一章 被捕后第一道鬼门关 

    第二章 受军法审判 

    第三章狱中的见闻与苦思 

    第八篇 孙中山北上及逝世 

    第一章 党内对孙北上的争执 

    第二章 国民党在北京的政治会议 

                                 编辑说明  

    一九六六年,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的张国焘《我的回忆》,是中共重要的历史资料。 
一九八零年三月,现代史料编刊社曾以内部发行形式出版,共分三册。东方出版社一九九八 
年、二零零四年,又以《现代稀见史料书系》丛书系列重新出版,分成三册和上下两册。目 
前,该书早已脱销。网络上能见到的,仅是本书港版及东方出版社的扫描本。为让广大读者 
阅读方便,特将其加工为 pdf格式电子书,并附部分图片,以餐读者,若有网友感兴趣者, 
可以将其反编译进行进一步精编。  

                                                    编辑者:乡村骑士 000217  

                                                               二零一零年七月  

                                 出版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