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生铁产量增加了,炼钢产量亦随之增加,可是炼钢车间的150吨混铁炉,恐怕就很难满足炼钢的需要,如果要满足平炉炼钢的用料,恐怕就需要大量使用冷料,也就是生铁铸锭作为原料,而冷料炼钢耗费焦炭不说,而且冶炼时间长、产量有限,所以,为保证未来工厂正常生产,公司需要在明年的投资中,增加两座200吨混铁炉的投资。”
    增加投资,只是这四字,就让管明棠的眉头一跳,现在为了改造一个3号高炉,就已经把自己逼的接近破产,再增加投资即便是到时候有银行贷款,恐怕也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四座高炉的全面改造、改造热风机、添制热风机、再加上运矿船之类的设备,都是大额开支,更何况,那边公司还要入股淮南煤矿,以平衡焦炭支出,再加上轧钢车间想着未来几年汉阳铁厂一系列的投资,管明棠便只觉一阵头大,自己只想着增加钢铁产量,怎么把相应的配套设施给忘了,就在眉头紧锁时,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在搜索炼铁技术资料时,看过的一个资料。
    “冷料炼钢的确很费时,而且还会增加炼铁成本,除了混铁炉之外,咱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热装的问题,比如,通过调整高炉出铁的时间,用高炉铁水直接供应平炉!然后再配合混铁炉铁水?”
    “高炉铁水直接供应平炉!”
    管明棠的建议,只让严恩棫、周仁、王之玺等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严恩棫更是眉头一扬,添加混铁炉的原因是未来铁厂产量的增加,尽管混铁炉可以降低炼钢成本,但是其使用成本依然会添加到钢材成本之中,如果使用高炉铁水直接炼铁,便可以省下混铁成本。
    “我看这点子不错,就是,这铁水怎么”
    话只说了一半,周仁却是自嘲一声。
    “瞧我这脑子,仿着混铁炉的炉体,建铁水料车就是了”
    “还要在铁水料车上加上盖子,防止温度降底,我算了一下,从最远的4号高炉,到炼钢车间,距离不过只有260公尺左右,用不需要加温的铁水料车运料,到达炼钢车间,温度绝兴地降下来,若是铁水直接入炉,我看一吨钢的成本至少能降低3个百分点!”
    听着他们的讨论,管明棠却是笑而不言,他知道,这些人无一不是大师级的人物,甚至就是在那些年青的学生中,其中也有一些未来知名的大师,自己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点技术资料,一丁点提醒,他们便可以举一反三的,迅速将几句简单的提醒,变为现实,将那些简陋的技术资料变成实际生产技术,看着周仁和严恩棫这两位大师极的人物,竟然直接在地上用小砖块代替铅笔,像孩子涂鸦似的在地上规划着运铁水的厂内轨道的样子,管明棠甚至有些庆幸,庆幸自己能身处这个时代,与如此之多的大师合作。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佳人送信已心惊
    第138章佳人送信已心惊
    一如往日,隔着汉江,汉阳铁厂上工的汽笛声如雷鸣一般传了过来,对于这与其它工厂截然不同的,更为响亮许多的汽笛声,汉口江畔一带居住的人们,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间,似乎已经习惯了,这老铁厂复工,对于绝大多数武汉人来说,都是好事,在许多老武汉人的眼中,这汉阳老铁厂,似乎和武汉城的红火有关连,打从汉阳老铁厂熄了炉,似乎武汉就没有过去的红火了,甚至一天天的衰败起来。
    在汽笛响之前一小时,陶菊隐便就起床了,虽说一直的熬夜工作的习惯,可是他却习惯于早起,和往常一样,在起床后,简单梳洗一下,刷牙洗脸,不过只是几分钟的事情,随后,他便打开公寓的门,先看信,没有;然后再就是取出报纸来,扫了一眼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虽说作为一名记者,不过他并没有看自己的文章,而是看其它的文章,当然,更多的时候,他是关注时事,毕竟,作为一个知名记者,因在“二次北伐”时,冒枪林弹雨发回大量战时消息,因其准确报道和深入评述分析,而赢得极高声誉,与天津《大公报》的张季鸾并称为中国报界“双杰”的他,对于任何时事新闻都颇为关注。
    武汉的报纸同全国的一样,充满着各种倾向。倾向政府的报纸总会报道一些关于浙江、江苏省实施“二五减租”的消息,当然也免不了会有一些军队从江苏等地的调往赣湘以及在两省剿匪的新闻,当然免不了对政府的一些批评与建议;而倾向**的报纸,一定会有指责官员贪污、苏浙两省“二五减租”近乎夭折以及批评**不与日本决战的新闻,总之,各有各的说辞,各有各的立场,报纸从来都是如此,尽管报界号称“立场中立”,但实际上,报人却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的立场导致报纸的立场发生了变化,而对于陶菊隐来说,他相信自己一直都持以相对公允的立场。
    不过或许正因为这种公允的立场,才会使得他受到很多来自外界的指责,似乎就没有多少人喜欢他,因为他从不会主动为任何一方说话,更多的却是善意的批评,不过,读者却喜欢他,因为他的文章立场非常公允。
    终于在翻看了十余份报纸的新闻时事,政经新闻之后,他把视线投向自己的新闻——“汉阳铁厂重开与中国之意义”。
    在新闻中陶菊隐非常难得的对北方公司以及管明棠个人大加赞誉,当然这些赞誉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拿事实说话,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点评汉阳铁厂复工对中国的益处。
    “民国20年,中国海关进口143348。8万关两,出口90947。6万关两,入超52401。3万关两,至今年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发展更为恶化,而今年中国外贸状况更进一步恶化,出口因各国经济危机锐减,但进口却有所增加,截止至11月,入超总值即超过民国20年”
    边吃着饭,边看报纸,在吃完饭后,陶菊隐抬腕看看表,时候不早了。
    “中午,我不回来了,今天汉阳铁厂开炉,我要去那做采访”
    临出门时,陶菊隐对太太说道,从他所住的汉口到汉江对岸的汉阳有直达班轮,而码头离他住的地方同样也不选,走路也不过只是十几分钟的路程。
    “民国二十年,我国进口8888万关两钢铁金属,占当年进口总值6。2%之高,以此足以料见,若汉阳铁厂重开,完善钢铁生产品种,即将大为扭转我国入超恶化之趋势,避免贵金属外流,又可减少列强之盘剥”
    坐在曾属于盛宣怀的办公室中,管明棠看着报纸上赞誉,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看着周仁笑说道。
    “子竞,你看这句“他日美国意发展钢铁工业,政府首先行以关税保护,先有三十年钢铁关锐保护,方才有今日美利坚钢铁第一大国之发展,而中国钢铁业欲谋未来之发展,政府除应需给予减税之内部优待,更应给予关税保护,通过提升钢铁制品关税,扶持汉阳铁厂之发展””
    “关税?你的生意还没做起来,倒想起来关税了!”
    娇滴滴而不失清脆的话声由外而内,觉得那声音有些耳熟,管明棠便朝着门外看去,只见一头戴呢绒小礼帽,身着花呢短大衣,脚上穿着一双小马靴的女孩走了进来,看到进门的女孩,管明棠便是一笑。
    不是李秋怡还能是何人!
    “你怎么来了?”
    语中带着几分惊诧,却又难掩神情中的喜色,可这话听起来,却不怎么招人喜欢,果不其然,这话一问出口,原本面上带着喜色的李秋怡头一皱,头一扭。
    “你以为谁都想来你这厂子啊,还不是”
    这会李秋怡才注意到这屋子里还有其它人,而且还是中央科学院工学院院长,于是连忙恢复那淑女状,恭敬的行了个礼。
    “秋怡,见过周先生!”
    回过礼,虽对这女孩有些陌生,但周仁却知道,现在应该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了,于是便笑着说道。
    “哲勤,我先去高炉那边看看,做开炉前的准备,你们慢聊、慢聊”
    周仁离开后,管明棠和都不自然起来,一时这办公室内的气氛显得有些怪异。
    “伯父来武汉了,我陪他一起来的,他一会才会到铁厂,我自己先过来了!”
    如连珠炮似的,李秋怡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饮光先生来武汉了?”
    双目微睁,虽说给张静江发了请帖,可管明棠却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来了,即便是他不来,自己离开武汉之后,也会去南京拜访他,不为其它,就是为了关税保护,仅只有民间的呼吁还不行,最重要的还是像张静江这样的“朝中大员”的支持。
    “不仅伯父来了,一同来的还有其它人,就连国民政府主席也派人给你送了贺礼,”
    眯着眼睛,李秋怡看着面前的这个男人,过去只是觉得他很帅气,却又不见寻常男生的文弱,现在她到是觉得这个男人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
    “还有其它人?”
    对于蒋介石的贺礼,管明棠倒是不觉意外,毕竟这汉阳铁厂重开,在中国工业界也算是一件大事,而且他也明确表示过会支持自己,可其它人是谁?
    陈公博?
    管明棠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这么一个人来,这位实业部长对汉阳铁厂,甚至对自己可都没什么好感,像南京的那些大员,自己都派人送了请帖,可自己从未想过陈公博会来这。
    “是陈公博?”
    “嗯,还有!”
    在管明棠的这间办公室内溜转着,李秋怡轻应一声,心下却是有些得意,伯父让自己提前来,就是给他提个醒。
    “还有?还有谁?难道是”
    说了一个又一个名字,却见李秋怡一个劲的摇头,最后管明棠只得耸耸肩说道。
    “好了,我真猜不出来,还能有谁,快点告诉我吧,我也好做好接待不是!”
    “就知道你猜不出来,是汪”
    故意拉长声音,李秋怡看着管明棠,最后突然吐出一个名字。
    “汪兆铭、汪精卫!”
    什么!
    是他!
    双眼猛的一睁,管明棠的脑海中所浮现的却是那位“近代中国第一汉奸来”,他,他怎么可能屈尊来湖北?
    “果然,你的表情和伯父猜的一样,伯父让我提前来,除了让我告诉你这个消息,还让我给你捎了一封信!”
    “信?什么信?”
    封好的信封从李秋怡的手中递到管明棠的手里,信封上写着“哲勤亲启”,张静江的信里会说什么?
    撕开信,管明棠便看起了张静江的信,信里开始时有的只是恭喜,甚至还让自己放心,若汉阳冶铁得法,成本较低,其可以监察的身份提请国民政府实施钢铁关税保护,甚至还玩笑似的提到,若是将来的北方公司能出产各种机器,并且质量、产量皆可满足国内需求,其同样也会提请政府要求关税保护,以及减免国税的优惠,信的开头看似没有什么,可朝下看去,管明棠的眉头却是随之紧锁。
    “陈氏为汪派、改组派之干将,其不顾国防之需,执意于马鞍山建中央铁厂,为军国防设计委员会所否决,要求其将中央钢铁厂定为株洲,受汪氏指使,陈氏却不肯迁就湖北当日未列入国防设计委员会之计划,一为湖北多年未经建设,二却为湖北当地政府汪系、改组派背景,固为中正所忌,然哲勤拳拳报国之人,他人又岂能阻止此行汪、陈二人虽明为汉阳开炉之贺,可实际却难免暗藏祸心”
    在信的最后,张静江却是委婉而且级为隐晦的提出了一个建议,看着那个建议,管明棠脸上顿时苦笑连连,这是什么事啊!连自己想给国家做点贡献,都牵涉到那么多的“政坛秘事”,甚至还惹火烧身,早知道
    “怎么了?伯父在信里说什么?”
    注意到管明棠的脸色变化,李秋怡便知道,伯父的信里,肯定提到了一些事情,要不然管明棠也不会如此难看。
    “没什么”
    看着面露担心之色的李秋怡,管明棠强挤出一些笑脸,然后说道。
    “今天,你来了武汉,原本应该好好的陪陪你,可”
    “我知道,你这两天肯定很忙,我和伯父就住在武昌的国民饭店,等你忙完,你再”
    话还未说完,李秋怡便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脸色顿时一片窘红,可她却发现管明棠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她的窘态,只是应了一句。
    到底怎么了?
    (让人蛋痛的定时发布)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元老显要心不同
    第139章元老显要心不同
    民国21年12月13日上午,武昌码头。
    “呜——”汽笛长鸣,一艘民生公司的川江轮,徐徐进港靠岸了。旅客们提着行李,匆匆登岸。刚才还是安静的码头,一下子熙熙攘攘,喊叫声一片。而在这时,几辆黑色的汽车驶进一旁的江汉关专用码头,江汉关专用码头平时泊停海关缉私艇以及关员驳船,但平素政府要员经水路抵达武汉或往来武汉三镇,大都泊靠江汉关专用码头,往来三镇亦是使用关员驳船。
    在车队于码头处停稳之后,首先从车上下来十余名身装军装的卫兵,随后一位早已等候多时的穿着海关制服的官员迎上其中一辆车,然后那辆汽车车门打开,其中走过来一老一中两个人,老者穿着一身青衫,而中年人则穿着身灰色西装,老者与海关官员亲热的聊了几句,随后便前后张望了一下,然后又对身旁跟着的中年人耳语了几句。然后一行三人便朝码头处白色的关员驳船走了过去。老者走在前方,中年人则与其并驱,至于那位海关官员侧走于他们身后,然后方才是其它十余位官员以及卫兵,一众人直接上了那般驳船。
    “精卫,若是全国官员皆如你这般看重实业,那中国工业兴盛之时,必定为期不远了!”
    坐在驳船上,张静江笑说道,作为国民党三大元老之一的他,即便是面对蒋介石也是直呼为“中正”,至于汪精卫,自然也是如此。
    “印光先生谬赞了,兆铭可当不起,兆铭身为行政院长,自然知道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但是个弱国,就像一个虚胖子,看实庞大,实则不堪一击”
    看似谦逊的汪精卫的语间完全表露了他的心态,实际上这种心态源自年初“上海事变”,正是上海事变使得他对中国的实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作为其心腹精锐的十九路军,若非蒋系部队急时赶到,恐怕已经有了这种认识,使得才会使得他不经意的表露出疲惫。
    而张静江听他这么说,却摇头说道:
    “事情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呀。”
    看一眼汪精卫,张静江却把话锋一转说道。
    “本来经十余年军阀混战摧残,中国的那么一点底子也给折腾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和日本人相比,的确实力薄弱,甚至不堪一击,正因如此,政府才需争取时间,以利备战,现在在这汉阳铁厂复工,虽说为民间投资,与总理教导有违,但也是非常之时行全权之事,我记得精卫当年在武汉主持时,亦曾想没收汉阳铁厂,以为重开,可谁曾想,却日本领事却出面威胁,要求国民政府承尝汉冶萍所欠日债”
    在说话时,张静江不时把眼神投向与湖北省主席夏斗寅正在那里聊着的陈公博,陈公博在实业部会议上,多次批评“钢铁业事关国家存亡,由私人承办有违总理教条”,其话里话外的所指无非是有国防设计委员会支持汉阳铁厂。
    见张静江提及旧事,汪精卫的脸色,立即变得不甚自然,当年因为他没收汉阳铁厂、萍乡煤矿之事,差点若出了一场日本干涉的祸事,当时日本就把军队派到了大冶,并且派军舰抵达武汉,最后作为让步,他不得不归还汉阳,至于萍乡煤矿的归属,日本人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