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5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零九章 战争的需求
    在公共车站上车后,王子书便在座位中闭目养神,无轮电车晃荡着沿着道路行驶着,不时有人上车下车,外面的阳光透过车窗射进车厢里,打在他的身上,这冬日的阳光显得甚是温暖,以至于他在闭目养神时,甚至还生出一丝困意。
    突然,一声轰隆的巨响从车厢外传来,伴着巨响甚至还能感觉到剧烈的震动。
    “怎么回事?“
    几乎所有人都把视线朝着巨响传来的方向看去,巨响似乎是从一个山谷中传过来的,那里是在最初的惊讶之后,不一会,车上的人们似是习以为常的朝着那里看一眼后,车上便恢复了平静。
    “喷气推进实验室?“
    瞧着声响传来的方向看去,王子书的脑海中浮现出月前,在航空工程协会的年度会议上见过的那位做报告的匈牙利犹太人教授冯?卡门,他是喷气推进试验室的主任,据说那座试验室是其来到中国的根本原因,北方理工学院为了聘请其来到中国,可谓是颇费周折,原本北方理工学院风洞试验室的主任是其学生华敦德博士,当年清华创办航空工程系时,曾函聘加州大学航空工程科冯?卡门教授来清华任教,并筹备设计风洞等事项。冯?卡门教授对清华航空研究非常重视,不过考虑到种种原因,他并没有接受清华的函聘,而是推荐跟随自己近10年的华敦德来清华。华敦德是世界著名航空专家,长于风洞设计,正是其一手创办了清华的航空工程系。
    而现在“51区“的十余风洞以及风洞试验室,正是在其指导下创办,在过去的近十年间,其为中国培养一大批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六年前,在学院的委托下,华敦德亲自赴美邀请他的老师冯?卡门来中国任教,而那座世界一流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便是学院的”礼物“,由此便有了冯?卡门的中国之行,而其也成为北方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主任以及航空工程系的副主任。
    尽管作为一名航空技术人员,但王子书对于“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是个外行,他甚至从没有考虑过,那里的研究与自己有什么联系,对于他来说,他现在所关心的问题是正在从事的研究。
    “我们目前所需要的轰炸机应该是一种高速的,速度不逊于”鹰战f型“,同时他的机动性应不逊于普通的战斗机,而且可携带2500公斤炸弹飞行3600公里,这是弹舱内载弹,其机翼下亦有不少于14个挂架,且可挂载不少到2500公斤炸弹,且其轰炸精度应该远高于”yh…1“型轰炸机。“
    三年前,航空队提出了对新型轰炸机的要求,当时航空队刚刚获得b17轰炸机,也就是“h…3“型轰炸机,通过对比试验,航空队发现曾经令其非常骄傲的”yh…1“型轰炸机,根本就是鸡肋,除去航程较远外,几乎没有其它优点,要摧毁一个阵地,动用“yh…1”至少要投下259吨炸弹,而动用有“空中堡垒”之名的“h…3“却仅需投下1654吨炸弹,yh…1唯一的优点就是远航程,除此之外,其自卫火力差、防护能力薄弱、轰炸精度差,无不是致命的缺点。
    也就是从那时起,航空队提出研究新型轰炸机,当时航空队提出研究两种轰炸机,一种远程战略轰炸机,一种双发战术轰炸机,而对于这一战术轰炸机的研制要求相当高,甚至在许多人的眼中,研制出能够与符合设计要求的飞机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当时不过31岁的刚刚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张捷迁其它二十几名年青的航空工程人员,毅然接下了这一任务,当时,整个设计组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不过只有26岁,而当时只有23岁,刚刚考入北方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王子书则是其中最年青的工程师,他负责的飞机的自卫武器系统的设计。
    而当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组而言,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设计出一种“机动性不逊于普通战机,载弹量远大于普通中型轰炸机“的飞机,也正因如此,项目组根本载弹量和高续航时间的要求,确定该机是一种大型双发”战斗机“,没错,首先将其它位为战斗机,只有如此才能满足其对机动性的要求。
    用设计战斗机的要求,去设计轰炸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如何让双发飞机具备战斗机的性能,恰在这时,来自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吸引了作为总设计师的张捷迁的注意力,就是外型极为标新立异的xp38战斗机。
    通过借鉴xp38的设计,张捷迁设计了一种双发单翼双尾撑方案,翼下发动机短舱安装两台引进普惠r…2800“双黄蜂”气冷星形发动机的“bf…re…18…46“发动机,发动机短舱向后逐渐收细形成双尾撑,末端安装扇形垂尾,垂尾间连接着大型平尾。
    与xp38如鲨鱼般的中央机身不同的是,它的机身较长而且相对极为宽大,可容纳四名乘员——瞄准手/领航员、正副驾驶员以及后机枪手。在随后的两年间,尽管“xh…5型轰炸机“不断的进行修改,但一直未脱离这一基本设计以及另类的”阶梯式座舱“。
    去年2月,第一次架“xh…5“进行了试飞,试飞的结果极为惊人,尽管其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5695公斤,但得益于两台2200马力大功率的bf…re…18…46发动机带来的强劲动力,以及经过多次优化的气动设计,其最大速度达到了惊人的600公里,爬升至6000米耗时9分钟,实用升限11089米,最大航程3336千米,其载弹量更达到了2800公斤,这几乎是b…17轰炸机的水平。
    在随后的一年间,通过多达10架原型机进行的数千小时的试飞,几乎每一个试飞员,都被其表现惊呆了,虽说体积硕大,但驾驶起来很温顺,即便在满载时只凭一台发动机也能完全维持飞行,单发状态下甚至还能做缓慢滚转,别的任何一种双发飞机这样做简直就是自杀,而且对其机动性以及强大的火力更是赞不绝口。
    在进行充分的试飞,并不断修改设计之后,在去年10月,航空队下达了第一批450架h…5型轰炸机的订单,这是航空队历史上,最大的单笔飞机定单,而这亦说明了其性能,甚至,鉴于不烈颠空战时的夜间轰炸,公司亦在其基础上设计了一型夜间战斗机,在去年已经获得12月,获得了航空队150架定单。
    “h…5轰炸机最大的特点是,极为坚固的结构,闪电般的速度,良好的机动性,而更为重要的是空前强大的火力!“
    而这正是其改装夜间战斗机的原因,而作为其武器系统的设计者,正是王子书赋予其空前强大的火力,而他成功的原因却是将“舰炮“引入了飞机,得益于坚固的机身,其将射速4000发的lm25型6管舰用高射炮装上了h…5型轰炸机,正是这种6管加特林机关炮,赋予了h…5极为强悍的火力。
    “以我们的hy…57/70为例,在测试时,对300米距离上的战车纵队命中率,前者不过仅为6。7%,而后者甚至不到5%,尽管其对战车攻击极为有效,但是,这种命中率能够满足战争的需求吗?“
    在航空研究所的会议室中,王子书看着在坐的几名航空队的军官,用严肃的口吻问道。空中的飞机如何实施反战车作战?从几年前开始就一直是航空队所研究的课题,不过当时并不紧迫,但在法国战役以及对苏联的入侵中,德国装甲部队的所向披靡使得航空队意识到,空中力量实施反战车作战,直接关系到空军的未来,因为轰炸机不能实现精确攻击。曾被牵于厚望的火箭弹精度非常有限,最终,航空队选择了机炮,尽管在需求上不存在问题,但却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瓶颈,尤其是飞机薄弱的装甲会遭受地面轻武器的伤害,这些是必须加以考虑的。
    “显然,并不能满足需要!“
    在肯定的给予这个答案之后,王子山向面前的航空队军官们展示了一个基于h5轰炸机的设计。
    “lm…25/6机炮,是海军用6管高射炮,其除爆炸弹、燃烧、爆炸燃烧弹之外,还有用于攻击小艇的穿甲爆炸弹以及穿甲弹,其使用穿甲弹可在400米击穿45毫米30度装甲板,因此,我认为,完全可用h…5型轰炸机实施攻击坦克的任务!“
    “似乎没有什么新意啊!“
    一名航空队的军官轻声嘀咕道,确实,看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新意使用机首右侧的6管炮对地面战车实施机炮攻击,这是必须进行的训练科目之一,真正发挥武器潜力的从来不是设计师,而是飞行员,实际上在h…5刚刚进入部队,飞行员们就敏锐的意识到25毫米机关炮强大的火力,足以摧毁大多数战车。
    “不对!“
    突然,一名军官从意间图上似乎看到了不同之处,他甚至特意站起身,然后手指着图纸的一个位置,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王工程师,似乎这里有些不一样,可以解释一下您的用意吗?“

第一百一十章 北疆
    几乎是在来到蒙北省的第一时间,和许多来进驻蒙北的官兵一样,王森立即感到自己仿佛退回到了另一个世纪。在张家口航空队基地训练班进行了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之后,他立即和同期的5名飞行员一同乘火车前往蒙北省,因为并不是大部队的关系,所以,他们只能和普通民众一样搭乘火车前往位于蒙北的卫青基地,那是一座大型的综合基地,据说其规模甚至超过邯彰基地。
    而这一路上,王森心中最多的感慨恐怕就是蒙北的落后铁路沿线的车站几乎算不上车站,就像是公交车站一样,几个简单的木棚、木屋便是一座车站,即便是在蒙北省省会库仑站,其亦不过只相当于内地的一座小站,而此时,这个距离边境还有不到200公里的小站,更是简陋的出奇,待列车停下之后,和稀落的几名乘客一样,王森和战友们一同“跳”下火车。
    “喂,赶马车的!”
    刚一跳下火力,米洛峰洪亮的喊声便在王森的耳边响了起来,马蹄叩击满是冰雪的路面发出的清脆的嗒嗒响声,马车与那种过去乡间常见的大轮马车有点类似,不过木轮却变成了胶轮,这种马车是蒙北省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赶车的是一个蒙古人。
    待人几人刚坐上车,米洛峰便急不可待的嚷喊到。
    “上机场!”
    其实,赶马车的蒙古车夫一看这几人军装上的飞翼,便知道他们要上哪儿去的。他漫不经心地瞟了眼米洛峰一眼,随即盯住王森和潘冬勤,不住地打量着这几个人,这些人是中国官军,虽说蒙古回归中国不过几个月,但蒙古牧民却迅速的接受了这些中国官军。
    他们既不会用反动分子的名义枪毙牧民,同样也不会强征牛羊,甚至在几乎所有的牲口都被“买走”之后,牧民们能渡过这个冬天,还是因为政府的救济,而分发救济粮的就是这些军人。甚至,现在,这些官军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保障数十万军人的进驻,给蒙北省带来了众多的机会,就像他现在赶着的马车。
    然后,车夫一扬马鞭,对着马吆喝一声。
    “驾!”
    马车沿着冰路“哒哒”的走着,在路上,顶着刺骨的寒风,五名穿着羊呢大衣的飞官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被冰雪覆盖的蒙古大草原,广袤的大草原的尽头是一座高山,在这冬日的晴空之中隐约可见,而入眼之中,几乎不见任何人烟。
    阳光照射在雪原上择反光极为强烈。米洛峰懒洋洋地坐在马车上,眯缝着眼睛说道:
    “等到了基地到时候,咱们看看能不能抽个空,游一游这蒙北省,再怎么着,咱们也是航空队的少尉飞行员,咱们也能弄辆吉普车吧!”
    “得了,这地方,出了基地没准连想加油都加不着!”
    潘冬勤接上他的话茬儿说。
    听不懂多少汉语的车夫扭过头来看着这几个人,车上的几个人则只是静静的欣赏着这大草原的壮观。
    “骑马也不错,骑马,骑马在这大草原上狂奔的话,那该有多”
    不待他的话说完,突然,一阵枪声打断他的话声,车上的几人无不是一愣,纷纷欲掏出佩枪,瞧着这几人紧张的样子,马车夫反倒笑了起来,
    “战车!斩车”
    蒙古车夫用生硬的汉语说着的时候,远处的雪坡后方涌出一辆涂着雪地迷彩的战车,在然后又出现几辆战车,战车的炮塔斜指着远方,在其行进的时候,枪声依然不断的传来。
    “是战车兵在训练!”
    原本有些不明所以的几人,这会才松下口气,在火车上他们听说过在蒙北似乎有一些抵抗分子,不过,想来也是个笑话,蒙古的人口不到80万,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却进驻了30万军队,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所谓的抵抗分子,又怎么可能敢于反抗?
    瞧着在草原上展开“战车战”的十几辆战车,王森突然笑了起来,手指着战车说道。
    “也许,他们就是我们的目标!”
    王森并不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被航空队淘汰前,他接受的是攻击机训练,过去攻击机更多的是用于轰炸阵地,但是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无论是新闻电影亦或是报纸杂志上,看到的最多的却是战车,这是一场战车间的战争,而作为攻击机驾驶员,他相信自己的目标在更多的时候,将会是战车,将是外国列强那像潮水一般涌来的战车。
    车夫是很熟悉到这里来的路线的,因为在这里并不是每天都有部队的军车出现在火车站,所以许多往返此地的官兵大都需要借助马车,大约两三个钟头后,空军基地的铁丝网墙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在铁丝网墙内,一座座混凝土机堡连绵起伏着,仅只是那数百座机堡,都足以让人惊讶于这座空军基地的庞大。
    “知道吗?在蒙北省回归后,对军队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蒙北省除去私有土地外,差不多有50%的土地是国有的,这倒托了乔巴山的福,在这里,军队不需要耗费巨额的资金征用土地,我来的时候打听过,卫青基地的占地面积差不多有1300平方公里,甚至相当于河北的几个小县的面积,这还不是最大的,在库仑有一座联合基地,占在面积竟然有5000平方公里,听说在漠北,还有一座占地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基地,不过那地方,好像是座靶场,有时候轰炸机部队会在那里进行训练!”
    王少国的话引得几人更是一阵赞同。
    对于华北军而言,广阔的蒙北省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军事基地,以满足军队的训练,若是在河北,如此庞大的基地几乎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一个多钟头后,一行五人在报到之后,便前往联队部,第十一轰炸机联队,这是他们五人要报道的部队,在联队部他们只见到了值班军官一位下级军官。
    “飞行员和机务人员,都去进行训练了。”
    瞧着这几名“候补官”,值班军官的心底多少带着轻视的味道,因为这些候补官都曾被航空队淘汰,而现在,他们因为航空队的扩编,而接到了征召,但是,在他的眼中,他们依然不是合格的飞官。
    “不过,联队长没有走,他在机场上呢。”
    机场,相比于国内的机场,这座规模庞大的机场到处都被弄得坑坑洼洼,载重汽车以及工程车辆在新堆积起来的土堆之间来来去去,成群的工兵正在那里全神贯注地的修建着机场,而在不远处,由穿孔钢板铺成的飞机跑道上,停着几十架攻击机以及双发轰炸机。
    “他们在干什么?怎么到现在机场还没建好!”
    米洛峰提高嗓门嚷道,尽管这座空军基地看似庞大,但是跑道却是野战机场的跑道。
    “那是因为要先修好机堡,去年德苏战争打响的时候,俄国人的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