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次到是充分暴露了,那些人的心思,那些人蛇鼠两面,实在是不可信任。”
    蒋介石心想不能再说下去了,有些话不适合再说下去,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于是蒋介石又一次转移话题,和何应钦就一些如何在军事上解决西北诸多问题进行一番交谈之后,便有些艰难地拄着拐杖,朝着室内走去。
    “好吧,就这样办法。”
    “是,委员长。”
    直到这时何应钦才透一口长气,而这一番长谈,倒是让他明白,事变对他个人的影响基本上算是结束了,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恐怕还只是开始。
    待蒋介石回到客厅后,孔祥熙这位代理行政院长,看见蒋介石负伤还外出,连忙开口说道。
    “委员长,你怎么能出去行走呢?这时候,你更应该休息。”
    面对自家人的劝说,蒋介石只是不以为意的笑笑。
    “出去,到院子里活动一下,总能康复快点!”
    在宋美龄的搀扶下,蒋介石坐到了沙发上,但双手依然拄着拐杖,看着孔祥熙问道。
    “庸之,有什么事吗?”
    “委员长,山东方面韩复榘已经同意那些士绅们的要求,作出让步了!”
    “什么!”
    双眼猛的一睁,蒋介石诧异的看着孔祥熙。
    “韩复榘怎么能做出让步!”
    如果说在地方上,蒋介石现在最恨谁?恐怕也就是韩复榘了,原因再简单不过,这位山东省主席,是全中国仅有的一个在事变后与张扬两人勾结的人,在事变后,全中国所有的报纸都称张学良、杨虎城为“张逆”“杨逆“,而韩复榘却授意山东日报继续称其为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后来更是于21日以密码形式致电张学良,称赞张氏之非常行动为“英明壮举”,并通知张、杨,他的部队将“奉命西开,盼两军接触时勿生误会”。他的电报立刻被南京特工破译,一石激起千层浪,南京高层极为震动,立即派蒋伯诚飞济南会晤我父亲,同时电询宋哲元的意见。
    而后来,他又与宋哲元联名发表“漾电”。“漾电”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赏,但也受到南京方面的高度质疑,因为有悖于何应钦倡言的“军事与政治兼顾之解决办法”,根本就是节外生枝,甚至别有用心。
    尽管对于韩复榘在这场事变中蛇鼠两面的表现极为反感,但心知不能开罪华北地方实力派,从而导致华北局势崩坏,但这并不妨碍蒋介石甚至南京各方面对其怀恨在心,而元旦时,山东突起的“变乱”,更是让蒋介石看在眼中乐在心里,甚至乐见其成的保持沉默。
    “委员长,他也不想让步,可他压根就没有旁的法子啊!不过从现在来看,虽说他作出了让步,可实际上受益的还是他韩复榘。”
    “嗯?怎么说?”
    “山东省的县政改革方案、乡村建设方案都是借鉴邯彰的组织办法,几乎是安全照搬邯彰的办法,这样一来的话,单就是那几项限制性条款,就完全排除了邯彰乡建干部染指山东的可能!”
    孔祥熙摇头叹息道。
    “只是可惜了,这样的话,管哲勤就不能寻以借口,进入山东了!”
    提及管哲勤,孔祥熙更是有些疑惑的说道。
    “委员长,我真不明白,管哲勤在想什么,听说,韩复渠现在之所以接受地方上的要求,还是因为李树春的去了邯彰考察,他表明了自己的心迹,甚至还亲自送给李树春一套组织办法,让他自己研究一下!”
    “哲勤,这个人啊,”
    微微失神,蒋介石颇为感叹的说了一句。
    “创业有余、守业有余,只是少了许多开拓之心!”
    疾风知劲草,通过这一次事变,蒋介石对管明棠到了多出了许多信任,在事变前,他先是警告,后来又派人救援自己,虽说救援失败,但蒋介石也知道,管明棠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而在另一方面,在整个事变期间,管明棠和邯彰对事变的反应也是可圈可点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得知自己安全抵达洛阳之后,他立即以邯彰行政督察专员的名义通电全国,一方面是欢迎自己平安归来,而另一方面,则要求严惩张杨,而理由非常简单“身为军人行以叛乱,劫持长官,罪无可恕,若不加以严惩,不处极刑,明证法典,岂非视军法为儿戏,若全**人皆是如此,国家必将陷入大乱!”,而且又在通电中对他进行了指责“委员长身为国家元首,陆海空军总司令,岂能因私废公!”。
    而这些话可谓是说到了蒋介石的心坎里,他的那些指责,实际上为他曾许诺的“既往不咎”扫清了障碍,随后胡适、傅斯年等知识分子通电要求严惩张杨,最终他迫于“舆论”只能“被迫”将张学良送上军事法庭。
    将管韩两人加以对比,何为忠、何为奸自然一目了解,自然的在山东士绅要求省府进行改革时,蒋介石非但没有加以干涉,反倒是乐见其成,在他看来,最坏的情况是管明棠掌握山东,而其掌握山东,总好过山东在韩复榘那种人的手中,但管明棠实在是太没有进取之心了!
    瞅一眼孔祥熙,蒋介石却又点头说道。
    “不过,这样倒也避免山东局势混乱,倒也显现出哲勤是个顾大局之人。”
    声音提高,蒋介石用力的柱了一下拐杖,接着说过。
    “但这顾大局,并不意味着要束手束脚,庸之,我看你可以用行政院的名义,给他发去一份电报,告诉他,中央是支持他进行乡村建设的,也是支持他进行县政改革的,他会明白你的意思的”
    

第五十二章 急进
    外面,密集的雪花儿,正经飘飘地飞着,转着,颤悠悠地降落在大地上,公署大楼前的广场上已经白茸茸地像铺了一层地毯般的积雪,在窗台处,一只麻雀蹲窗台处,似乎是在那躲避着风雪。
    在这个大雪天里,管明棠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昨天晚上,他是在这里踱过的,此时这里的时间还早,但他已经感觉自己有些精疲力竭了,为此他指示自己的办公室人员在上午9点之前不让任何人进来。借口说正忙着办一件要事。
    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工作,而是在椅子里扭动着身子,懒洋洋地整理好摊在办公桌上的东西,然后,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搁在办公桌上,低下头,一动也不动地坐着。
    他现在一直在考虑着昨天晚上收到的那份来自南京行政院的电报。电报的内容极为简单的,但在简单的电报先是肯定了这几年邯彰建设的成功,同时还又特意指出行政院对邯彰的建设是支持的,这份电报看似极为简单,但实际上,从电报发来的时间来看,背后却隐藏着其它的意思。
    这分明就是在鼓励自己向山东“进攻”啊!
    而南京方面之所以站在邯彰的一边,究其原因还是韩复渠在西安事件中站在张、杨一边,对其表示支持的作法,引起了南京的不满,而元旦后的这场风波,则让南京看到了机会,只可惜自己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保守”,因此错过了“时机”。
    非但南京不满,就连自己的幕僚班底,对此也有分歧,他们既有支持扩张,又有反对扩张,当然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因为当前华北的局势,局势的不安使得他们赞同对外扩张,从而为邯彰赢得更大的战略空间,而反对者则同样也是基于当前的局势,担心“邯鲁冲突”导致日本得利。
    总之,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在支持者看来,如果抓住那个机会的话,邯彰可以得到4000万人口,可以得到一省之地,有了充足的战略回施余地,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而反对者则认为一省之地对邯彰的战略空间影响不大,根本邯彰的根基是邯彰,没有几年的时间,山东是不可能与邯彰处于同一水平,项多也就是人力相较过去更充足一些。
    最终,在争持不下时,是管明棠拍板做的决定,支持山东进行县政乡政改革,但绝不趁机染指山东,而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的原因非常简单——年末,韩复渠会弃守山东,到那时,邯彰的机会也就来了,现在,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扩张而扩张,从而影响将来的发展,有时候适当的“保守”也是必须的。
    当然,对于这一切,外人很难理解,而管明棠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考虑的太多了一点,就像现在,这份电报,这份电报,会不会加剧邯彰内部的扩张心理呢?
    可是扩张是否会引起未来南京的警惕呢?
    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管明棠不得不去考虑的。想到这时,管明棠微微朝自己的办公桌倾着身子,他捋着鼻子下方的那撮胡子,凝视着地毯,思考了很长时间。
    在长时间的思索后,管明棠默默的走到窗边,然后他打开窗,平常他很少开窗户,毕竟相比于外间的寒冷,室内更暖和一些,但现在他却想打开窗户,让自己清醒一些。钢制的窗户很容易便打开了,推着窗档。一股寒气和雪花随即通过窗口涌进来,室内的空气顿时猛的清新起来。
    几片雪花也飘了进来,落在手臂上,默默的看着窗外的雪花,管明棠轻语道。
    “还有五个月啊!”
    只有五个月了,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再过五个月,那场席卷全中国的近代最伟大的战争就会爆发,而到了那时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准备,在那场战争中,准备的再多,似乎都不算做好准备,自己在担心什么呢?
    任由寒风侵袭在身,管明棠的伸出一只手扶着窗框,俯视着下面的广场。雪还在下着,天还没有放晴,此时他的心就如同这寒风似的,越来越冷了,看着眼前的这座城市,他甚至不知道,在五个月后,这座城市会在战火中发生什么。
    “也许”
    有什么也许呢?等待这座城市的注定将会是一场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就这样,管明棠在窗边看了好久,他甚至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使自己心烦意乱,是未来必将发生的一切,还是别的什么呢?
    此时目睹着窗外的这座城市,在那片片雪花的朦胧中,管明棠感觉自己似乎产生了一种幻觉,城市与火焰混和在一起,就像是那战争纪录片中的画面一样,两者混和一起,虽说明知道这不过只是幻觉,但管明棠还是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沉重,而且急促。
    慢慢的他又恢复了平静。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是无法避免的,而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所有的一切,对中国更为有利的一些,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怕就是这里化为废墟,或许都是值得的!
    但这也就是最后的底线了!
    可是这个最后的底线的代价,会不会太过惨重了一些,甚至是以自己的心血作为代价,如果这里的一切都被摧毁了,那么自己以及这里的数百万人民几年奋斗就会成为泡影,但
    心底转着这些念头,管明棠知道,如果自己再胡思乱想下去,也许只会削弱自己的意志;然而,不抱幻想,尽可能对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还是应该的。
    只有如此,自己才能真正的去面对未来将会发生的许多事情。
    “先生,今年的冬天倒是挺冷的!”
    身后传来的话声让管明棠点点头,然后说道。
    “是啊,又是一个寒冬!”
    真正的寒冬还是没有到啊!在未来的几年中,即便是所谓的盛夏,对于中国而言,未尝不是一个个严冬啊!而在那持续数年的严冬中,邯彰又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或者说,自己又将来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许对于未来,管明棠并不清楚,但他却清楚的知道,明天的未来,是由今天来决定的,所以专注现在才是真正的最切合实际的。
    将窗户关上,管明棠回过头来看着进入办公室的李直民,余光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了,自己居然一个人思索这么长时间。
    “先生,这里有几份文件需要您指示一下!”
    李直民将几份文件放在管明棠的办公桌上,而每一份文件上都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清楚的写着他的分析和看法,而这正是管明棠对他依持的地方,或许李直民是公署秘书长,许多公务都是经他的手协助处理,但李直民往往会用简单的几十字写出他的分析和看法,但最终的决定还是由管明棠作出,绝不会有一丝逾越。
    简单的处理好几份公文之后,看着站在那的李直民,管明棠便示意他坐下来。
    “仲民,你对最近的事情怎么看?”
    “先生,你的决定无疑更稳妥一些,现在最重要是确保局势的稳定,而不是徒生变乱!”
    对于局势,李直民有他自己的看法,听他这么说,管明棠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的确,现在确保局势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华北的局势牵连甚广,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的,谁也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乱子,最近还有其它的什么事情吗。”
    “先生,昨天接到电报,连云市的新任市长韩彻最近两天会来邯彰考察,先生!”
    提及此事时,李直民有些疑惑的看着管明棠,而管明棠同样也注意到他的疑惑。
    “仲民,你考虑的应该是另一件事情吧。”
    稍一思忖,心知李直民意有所指的管明棠,便直接说道:
    “因为公司在连云市的投资不断加大,所以公司认为,市长是自己的人更为妥当一些,所以公司在南京活动了一下,才有了新的任命。”
    新任的连云市长是公司出身,现在这并不是秘密,而为了这个任命,公司花费了数十万元之多,而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保证”公司的利益,但在另一方面,对于连云市,管明棠则着有自己的想法与考虑,对于身处内陆的邯彰而言,在未来他必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港口,那怕那个港口是一块飞地,但对于自己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先生!”
    相比于先生,李直民显得更谨慎一些,在他看来,公司谋求对外投资,是公司发展的必然,但是现在公司的对外投资,却又隐藏着专员公署的“秘密扩张”,而这种“秘密扩张”却又是专员制定的,而这一切,在李直民看来,无疑是太过急进了!
    沉思片刻,迎着先的视线,李直民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
    “这样的话,我们会不会太过急进了?”
    

第五十三章 扩张的脚步
    “我们会不会太过急进了!”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迎着先生的视线,李直民的神情显得极为凝重,而他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是基于他对邯彰式扩张真相的了解。
    几乎是从去年开始,对南方公司是产金联为中心,实施经济上的扩张,而对河北、山东两省,则是以专区农业合作社为基础进行扩张,而在扩张过程中,数千名乡村服务学校的人员、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源源不断的输出至河北、山东两省,虽说现在同山东达成了“谅解”,那些乡建干部不会直接介入山东乡建,而是在乡政府内任三年期的“乡公所民政科长或其它类似职务”以协助山东省进行乡村建设,表面上看来,邯彰的手看似没有像在河北一样,通过直接任命的方式,控制了乡村,但在另一方面,邯彰却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在山东的县乡发挥重要的影响力,而上千所援建的小学,又将进一步扩大邯彰的影响力。
    加之现在的连云市新任市长,所有的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扩张的步骤,现在邯彰的手伸的太长了一点,在表面上“保守”的同时,邯彰扩张的脚步却从未曾停止过。
    “急进?”
    沉思片刻,管明棠摇摇头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