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杨永泰的解释,蒋介石先是沉默片刻,随后又是冷冷一笑,
    “汪兆铭善于笼络人心,而管明棠居于实业,这汪兆铭倒是会挑时机啊。”
    说罢,又把目光投向远方,轻声问道:
    “畅卿,你以为对此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好呢?”
    见委员长缓了气,杨永泰便凑近一步说道。
    “委员长,您放心,那管明棠,倒也不是糊涂之人,有些事情他能看清楚,以我看来其虽能看清楚,但却不愿意过多涉足,估计这次汪兆铭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可以先派一人前往邯郸见一见管明棠,然后夫人那边”
    听着杨永泰的建议,对其几乎达到言听计从的蒋介石的脸上慢慢的露出笑容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电子工业初步
    第333章电子工业初步
    八月,时进盛夏,盛夏的骄阳烘烤着中国南北大地。到了这个时节,似火骄阳似乎南北大地的共识,即便是站在树荫下还觉热气蒸人,在没有树荫的地方,怕是半个钟头也呆不得,不过因为温度并没有达到36度,因此,在新区的一片片建筑工地上,并没有执行“高温停工”施工条令,不过尽管如此,按照施工条令的要求,他们每一个小时,都会获得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在凉影底下喝上一大瓶绿豆汤,从而避免中暑,这种细节上的关心倒不是公司制定的规矩,而是沿用旧时建筑行的规矩,旧事行规也有他的人性之处。
    虽然天气很热,但王端骧每天夜里还能睡得很好,每天都能足足睡上6个小时,这个休息时间,远超过他在读大学时休息时间,原因非常简单,今年夏天在单身宿舍内,公司给每间宿舍安装了一台吊扇——这是新区的最新产品,再加了纱窗阻挡了蚊虫,睡觉极为安逸。和大学里是相同的,他现在的生活依然很有规律,早晨6时起床,然后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温习一下昨天的研究,然后上午到8点到“电子研究所”开始一天的工作。然后到了晚上,他则会在电子研究所的内部图书馆,查阅无线电、电子管等电子方面的学术资料。
    而在电子研究所,王端骧所从事的研究并不算复杂,则是根据图纸和工艺流程,制造出外国标准的电子管,这种制造则完全是由北方电子公司负责,而电子研究所实际上则是电子公司的附属研究机构,除去按照技术专利、工艺流程制造出外国式样的电子管外,王端骧最近一直从事着根据实际需要,制造一些可以满足特制的电子管。
    今天,王端骧刚进进入电子研究所,就被克里斯蒂那位从美国a公司挖来的电子管专家拉到了他的试验室之中。
    “它确实非常了不起。它是一个四个电子管的无线电收音机,可是你听”
    在克里斯蒂说话的时候,经过一两秒的预热后,优美的旋律已经的从收音机中传出了,一开始,王端骧甚至听不出来有什么区别,可是听着听着,他似乎发现了这个收音机的音质与平常他听的收音机有所不同。
    “我们都很喜欢音乐,可你知道,”
    克里斯蒂解释道。
    “过去,我听收音机里播出的音乐时,会有一些噪音,而且电子管的寿命只有几百个小时,可你知道,现在这台收音机的电子管使用了多长时间吗?”
    克里斯蒂看着王端骧,双目中尽是惊讶之色,作为一名电子管专家,来到这个电子管研究所,他才知道,相比于美国,中国人的电子管技术不仅不落后,甚至还先进许多,尤其是在电子管小型化上,只不过现在他们的小型化电子管,仍然停留在试验生产的阶段。
    “你一定会为你和你的朋友们的成就感觉到自豪的!”克里斯蒂的声音中略带着一些激动。
    “足足使用了2000个小时,而且现在还没有损毁,我估计达到3000小时,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即便是在美国的试验室内,电子管最高的寿命,也只有1000个小时”
    面对克里斯蒂的激动,王端骧只是点了点头,他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解释什么,这是研究所的保密规则所要求的,尽管他知道,这些电子管,只不过参照外国专利、生产工艺制造的罢了,现在他们从事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美国、英国的英制标准,从而向美国出口,毕竟待电子公司的工厂完工之后,它的产能每年达到数百万支电子管,完全超出中国的需求。
    激动!
    王端骧并没有感觉有太多的激动之处,克里斯蒂或许是研究所内少有的几名无线电子领域的专家,而且这家研究内的大多数研究员——皆是毕业于交通、北大等多所大学电工系的学生,都是他的学生,但王端骧的保密级别却高于克里斯蒂,尽管他只有二十四岁,但他却是这所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这意味着,他和他的小组可以接触到许多保密级别较高的技术。
    “克里斯蒂先生,以后我们还会研究更多更为先进的电子管!由您和您的学生一起,开创一番新天地!”
    说笑着,王端骧便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今天对于电子研究所来说,是个大日子,今天,是他们向公司提交一批“器材”的日子。
    电子研究所一楼东侧则是研究所内的试验厂房,用于小批量生产各种电子管以及电子配件,与进入普通工厂不同,在进入那栋灰色的建筑时,王端骧总会产生一种极为科幻的感觉,进入厂房,这里的一切与外界截然不同,在更衣室和其它人一样,王端骧脱掉外套,换上了一身罩头式连体罩衣,甚至还戴上了口罩,最后才通过隔离室进入由玻璃窗隔开走廊。
    这座工厂之所以会给他这一种极为科幻的感觉,正在于此,工厂整体使用钢架混凝土结构,顶棚材料用的是扣板,而墙面甚至还要整体镶嵌瓷砖,而且所有的接缝都要用橡胶条粘合,以防止灰尘,窗户也是双屋密闭窗,就连同地板,也是水磨石地板,还要打液体蜡。不仅如此,甚至就连厂房内的空气也是与外界隔离的,通过空气进入这里需要经过空气过滤器,厂房对外完全封闭,也正得益于这种洁净厂房,才会使得试验工厂生产的电子管寿命极长、成品率远高于欧美工厂。
    透过玻璃窗看到机加工车间,又到装配楼看到玻璃墙后的白衣女工聚精会神地低头装配电子管里细小的电极,用蓝色的火焰烧制玻璃管,一个个极小的电子管在女工手下完成了装配,望着那蓝色的火焰,王端骧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试验工厂生产的第一批小型电子管,各种电子管的尺寸甚至超过了王端骧对电子管的概念,而定购这批特殊电子管的则是经济调查局。
    “也不知道,经济调查局为什么会需要这些电子管?”经济调查局地下试验室内,十几名调查局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刚刚制造完成的设备进行着测试,而第一次来到这里的管明棠看着桌面上的插头盒,脸上的表情显得很是复杂,这个插头盒看似极不起眼,黑色的电木壳体,与普通的插盒不同的是,它的后方带着一条细细的,长达数米的铜丝。
    “先生,这是信号发射线!”
    一旁的技术人员见先生手捏着那铜丝,连忙解释道。
    “嗯,”
    管明棠当然知道这是什么,用后世的俗话来说这是“天线”,只不过太长了一点,而这个设备可以说是公司生产的第一个“高端电子设备”,由电子研究所提供小型电子管以及其它电子配件制成,
    电子研究所是公司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核心,在后世,不会有任何人怀疑“电子中心论”,电子工业的发达直接一个国家的兴衰,就像后世有一个极端的说法就是“半导体导致了苏联的灭亡”。
    在一定程度上苏联几乎等于“电子工业落后”的代名词,可是,谁知道,现在北方公司的电子工业基础——北方电子公司,他的技术正是来源于苏联,准确的来说,是来源于苏联的技术资料。
    而之所以选择苏联技术,管明棠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在他购买的苏联技术资料中,有大量的电子技术资料,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苏联的电子技术,更适应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电子管——苏联的电子技术直至70年代仍然大量使用电子管,而且其晶体管技术粗糙,适合原始启步,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苏联集成电路技术落后,在70年代末之前,其集成电路几乎就没有应用,而这种“落后”,却正是公司所需要的,也是适合公司在未来十几年内发动的技术“变革”应走的道路。(。)。
    就像眼前的这个“特殊设备”,如果用西方同类技术,需要使用晶体管或者集成电路,对于目前电子技术刚刚起步的公司以及电子研究所来说,这不亚于登天,可苏联设备采用的却是技术简单的电子管技术。
    “有效作距离是400米!因此监视站需要设定在400米以内!”
    在管明棠检查着监听器的时候,一旁调查局的技术人员则介绍着这种“一号特种设备”。
    “以目前的组装速度,每个月可以生产多少这种监听器?”
    所谓的“一号特殊设备”实际上就是“监听器”,通俗一点就是窃听器,这种设备在谍报工作中的意义之大,远超过外界的想象,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因为并不是工业化生产的原因,所以每个月大约500个!”
    “500”
    点点头,管明棠回头对曾澈说道。
    “未来,除了预定目标之外,嗯,看看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安装到重点目标的大使馆、领事馆内,嗯,还可以考虑一下对东北地区的情报渗透估计过几天,中央会有些要员来新区,先在那里试用一下,”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官上任
    第334章新官上任
    邯郸,以太史公司马迁所述“邯郸乃漳、河间一都会,降至汉魏,乐府称道邯郸者犹往往不绝,其后乃渐就衰歇”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外侵内乱,民不聊生。而古赵“邯郑躧步,赵之鸣瑟,丈夫悲歌慷慨”之地,到清末时邯郸之市,可谓是荒城寂寥。1906年4月16日芦汉铁路通车以后,
    迅速改变了邯郸的交通条件。铁路既通,邯郸当南北之要冲,工艺随之鼎兴,市场又稍稍振兴。
    民国二十三年的邯郸,虽不见千百年前国都之繁荣,亦不见昨日之衰败,甚至相比于过去,这座城市却在过去一年间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发展,街面上的商业日显繁华,不仅多出了许多门市,甚至还多出了一些洋行。
    不过总得来说,邯郸还是过去的那个邯郸,就城市而言,这依然是那座数百年间没有太多变化的小县城,不过就是一座被明代老城墙围绕着的老城,不过今天这老城墙上却扎起了几十根竹杆,竹竿上国旗迎风飘荡着。
    而在邯郸西门,数百名从河北、河南赶来的官员、士绅齐聚于东门外,那些警察也难得的显出了精神头来,今个是邯彰行政督察专区成立的日子,行政督察专区所属的十二个县长以及十二县代表士绅齐聚于此,迎接新任邯彰行政督察专区专员的上任。
    而在人群中,作为邯郸县县长的孙振邦此时的脸色显得很不自然,按例规应该由专区公署驻在地的县长由专员兼任,这意味着他不再是邯郸县长,可偏生对此,省政府那边像是不知《条例》似的,未下文将其免职。
    虽说不过就是一个“芝麻官”可孙振邦却多少从旁人那里知道,邯彰专区的成立,是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越过省府而设,为了达到越省而设的目的,才有了这横跨河北、河南两省,下辖十二县的邯彰专区,行政院的专横,着实让两省高层,甚至北平军分会心恼,可三方都未表现出来,反倒是出人意料的沉默着,而沉默的同时,他这个邯郸县县长却未予免去。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这会孙振邦瞧着其它人那笑容里的意思,可谓是深刻理解到了这句话中的含意了,这专员上任了,他这个县长,该如何处之?
    纠结!
    尽管内心万般纠结,可是今天这个大日子,他却又不得不尽地方之宜,一面招待安置各地来人,一面办好这个成立典礼。
    “亏空啊!”
    为了这成立典礼,他可是向邯郸商家借了四五千元,这些可不都是亏空,想着那些亏空,他的心下又是一阵无力,这上任就有亏空,可不是给专员脸色吗?
    在孙振邦忐忑不安的时候,站在人群中的王绍轩脸上却带着喜色,虽说他和那位管专员素未谋面,可他的怡丰面粉公司以及民生纺织公司,却同北方公司有着生意上的往来,那位管专员由商而仕,对于他们这些做生意的来说,自然是件好事。
    “王叔,这管专员是一心倾向工商,这次,咱们可是轮着好事了!”
    可不是,王琴堂点点头,然后同身边的朱陆怡,这位河间府的清末进士,怡丰的大股东说道。
    “别的不说,只要专员能像新区那样,在这十二县只征统税,杂税免缴,另征杂费,咱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王琴堂口中的“统税”,是南京政府宋子文任是创行“统税”,针对如卷烟、火柴、水泥、啤酒、烈酒等等的征收的出厂税,统征一次,通行全国,不再重征,不过虽说这统税统征一次,但是在地方上,省县为辟财源却另征杂税,杂税几乎倍于统一,负担可谓极重。
    而相比之下,得益于“军需特办”的名义,新区的工厂在统税之外,则只征营业、卫生、教育、市政等少数几种“建设费”,在王琴堂等人看来,这管专员上任后,只要能令专区与新区“税费相统”,他们这些做生意的即可从中获益。
    “哼哼,做你们的白日梦去吧,过去他是商人,自然是千方百计少交税,现在他可是督察专员,这十二县的行政、教育、保安的款子可都得从捐税里走,大家伙少交税,这专区里上千官警教吃什么?难不成让他自己从口袋里掏银子出来!”
    一句似嘲似讽的话声从人群里传出来,只让王琴堂、朱陆怡等人脸色微微一变,可不就是这个理,这身份不同了,自然心态也就不一样了。
    当邯郸城西城门外的众人心态各异的等待着专员的到任时,在新区通往邯郸县城的公路上,几辆汽车正疾速行驶着,在居中的一辆福特汽车上,管明棠坐于后座,身边坐着的则是从南京过来的行政院主任秘书黄秋岳,此时黄秋岳的脸上可谓是笑容满面,昨天在新区他是那场盛大的欢迎宴会上的主角,在宴会结束后,在饭店的“总统套房”内,从北平来的交际花可谓是极尽温柔,那一夜温存现在想来都让人有消魂蚀骨之感。
    “哲勤,若论以建设,怕中国无人出你之左右啊!”在汽车驶出新区后,瞧着那入眼皆是乡村下的模样,黄秋岳感叹着新区与邯郸的天地之差,又好言劝说道。
    “依我的意思,你这专员公署还是设在新区算了,这邯郑比之新区,根本就是乡下嘛!”
    “浚公,这法不可违啊!”
    虽说在内心里并不愿意同这位汉奸过于亲密,但表面的功夫,管明棠还是要做的,虽说同样倾向于将公署设在新区,但管明棠却知道,现在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自己,稍有不甚,估计就会引起一番风波,风波事小,但影响到自己的计划事大。
    “此次汪先生力驳他人,跨省设立邯彰专区,更委任明棠为专区专员,本就令明棠不盛惶恐,深恐负先生之厚望,更不敢因自己擅行,而为先生徒增麻烦”
    “你啊,年纪青青的,便能有这般老成,也难怪汪先生如此欣赏你,这次我来邯郸,汪先生特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