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泱泱大唐-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李泰感到羞怒,到李世民面前控诉过。

    听李世民这样的怒喝,战战兢兢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皆惶恐流汗,上前请罪。

    惊讶于李世民这般变化的王易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记得好像原来的历史上也曾有过这么一出戏,但好像有人站出来指责李世民如此做是非常不对的,只是穿越过来时间太久了,以前熟知的历史事件都有点淡忘了。

    就在王易惊异之际,已经请辞侍中,被委为特进的魏征站出来,抗辩道:“陛下此言差矣!臣以为当今群臣,必无敢轻魏王者。按古礼,臣、子俱一样也。《春秋》有云,王室的人即使身份微贱,也位列诸候之上。三品以上皆公卿大臣,陛下素所尊崇礼待,所有大臣也都以礼行事,皇子也是以礼行事,如何能羞辱大臣?若朝纲改坏,那才可能有这样的事发生;如今陛下圣明,包括魏王在内的诸皇子必无顿辱群臣之理,陛下也不能纵容诸皇子这般胡来。陛下不能以前隋文帝之举来相比,文帝骄其诸子,使诸子多行无礼,最后全被杀掉,又值得陛下效法吗?”。

    魏征的话让李世民顿时无言,不再提关于魏王李泰的事,但依然气哼哼,冷着脸主持了后面的朝会。

    所幸李世民在接下来的朝会中还是表现如以前一般,听取了群臣关于诸多朝事的禀奏,还做出了许多决定,听到李世民当殿解决了许多事,王易也松了口气,接下来的事可以继续下去了。

    但李世民再做的事又让群臣不解,也让王易瞠目结舌,李世民以礼部尚书王珪为魏王泰师,允许李泰乘舆到朝堂,给予李泰每月的花销比太子李承乾的还要多,又命李泰入居武德殿,这些不太理智的做法,无异于火上烧油,让李承乾和李泰间有点缓和的争斗又起来了

    第六十六章火上浇油

    第六十六章火上浇油

第六十八章 初步成就

    第六十八章初步成就

    禄东赞在得到吐蕃大军接应前被不明身份的流匪所杀,此事让大唐和吐蕃都受到极大的震动,为防万一,我青海一带及松州、叠州一带的边军做好了吐蕃入侵的准备,但吐蕃人却没有任何的动静,再加上已经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李世民也下诏,解除了边境的战备状态。

    来年春后,一切都似乎如旧,仿佛吐蕃使团并未踏上大唐的土地,青海之地也未出现过血腥,吐蕃人没有一点动静,高原上的牧民们依旧在准备着春草萌芽时候转场放牧。

    但大唐的边关,与比往年相比却是稍稍加强了戒备,特别是与吐蕃接壤的各州城。

    新的一年,又有新政实施,王易在年前所提的一些关乎军事民生的建议都得到采纳,包括王易琢磨许久,最终得到李世民认可,并在朝议上通过的科举制度的改革,也逐步开始实行。

    新的科举制度与改革前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自此开始的科举考试,都采取糊名和誊录,也就是考试时候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密封起来,考试结束后每名考生的试卷都由主持考试的礼部使人重新誊抄,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糊名制和誊录一经提出,即得到李世民的认可,虽然在朝议时候被许多有世阀大家背景的官员反对,但经过大臣们长时间的辩论后,最终得到通过,并作为制度确实下来。

    新的科举制度也确实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极科举考试制度。州试就是各州每年举行一次的应试;省试就是由尚书省举行的考试,差不多就是以前一直实施的科举考试,放在每年春天进行,也称春试;殿试就是由皇帝直接主持的考试,但不是每年举行。

    殿试及弟的进士,不须再经吏部考试,即可直接授官。

    王易所提的科举制度的改革,基本上是依据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再结合他所熟知的后来宋、明等朝代那些被后人称道的科举制度改革的措施,向李世民提出来的。原有的明经、进士等科同样保留,但每科所要考的科业也不仅仅只诗赋、文章,还有许多关于民政军事方面的东西,可以与原来的已经有很大不同,知识面开阔了许多。

    诗做的好,文章写的不错,不一定就能当个好官,还需要其他诸多的才能,这是王易提出这般改变的最主要理由,并以自身加以明,李世民非常认可王易所提的,王易的另外一个丈人长孙无忌也很赞同他这番提议。

    王易所提的诸多建议能被采纳,除李世民认可外,长孙无忌的支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为王易在这些年这么多不平凡的表现,长孙无忌从最初对王易抱着本能的冷淡,到后来的认可,在到后来的非常赏识,到了近几年,长孙无忌对王易可以表现的很亲密,许多大事不与几个儿子商量,而找王易细谈,并问询王易的主意。

    长孙无忌这般改变,让王易惊喜的同时也有想法,也对长孙无忌的改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许多事做出决定前都会去问询长孙无忌的主意,尽可能地表现出对这位权倾朝野的丈人的尊重,并进一步得到他的认可和欣赏。

    长孙无忌的几位儿子对王易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抱着敌视,只不过慑于长孙无忌的威严,平时不敢表露出来而已。

    王易所提的除了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外,赋税征收方面的一些改动也被采纳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征税的主要方式改为以田地多少计税,而不以人头计。

    除了这些,王易提的更多的还是军事方面的变革,包括军队的组成、建制、后勤供应、武器制造、武器的制式装备、军官的升迁等方面的,这些是王易在最大程度地问取了李靖等军中大佬,结合他们的观点,再问询了长孙无忌后,得到长孙无忌的认可后才提出来的。

    因酝酿之时就征询了许多朝中重臣的主意,还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在朝议时候,基本没遇到什么阻力,就通过了,在他所提的诸多建议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采纳并付诸实施后,王易都有一种错觉,是他在主导了大唐往哪个方向发展。

    这些新政的施行让王易沾沾自喜,但其他一些新的政策推行却让他挺是郁闷、

    差不多在新的一年春后,李世民不顾众臣的反对,下诏令荆州刺史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所任刺史,让他们的子孙世袭,同时委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等十四人为各州刺史,也让他们的子孙世袭,在世袭令下发的同时,改封了这些官员的封爵。

    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国公,李靖被改封为卫国公,房玄龄改封梁国公等。

    这件被许多大臣反对的事被强力推行,让许多人感觉到的异常,差不多在同时,李世民推行的另外一件事让朝中许多大臣感觉惶惶。由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撰的新《氏族志》成,这本新的《氏族志》重新划分了姓氏的尊贵,专以今朝品轶为高下,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降原先最尊贵的崔、卢、李、郑、王等诸族为第三。

    此志一公布,朝中哗然,一些有世家大阀背景的大臣群起反对,也遭到了民间许多人,主要是崔、卢、郑、王等四大家族所分居之地士族的反对,不过李世民不听任何人的劝谏,一力推行此志。

    李世民的一些举动让王易挺是不解,不过他到底有着后世人的心境,再加上熟知历史,知道无论什么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再英明的皇帝都会有做出让人无法理解事的时候,他们许多时候都是从皇权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天下百姓角度考虑问题的。

    这些遭到许多大臣反对的大事王易没有表示任何意见。

    他只提建议,劝谏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会惹怒皇帝的事,还是让魏征、萧瑀等不怕死的人去干吧!

    王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被李世民采纳,那就是派遣一个使团前往吐蕃,以抚慰之名打探吐蕃国内情况,李世民在春天时候做出决定,派出了以鸿胪少卿冯德遐为使者的由数百人组成的抚慰团,前往吐蕃逻些城,慰祭在归国途中不幸身死的大论禄东赞。

    这是一个双重身份的使团,使团的大部成员可以都是间谍身份,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打探吐蕃的情况,有可能的话还在逻些城设立据点,随时打探吐蕃国内的动向,并传来长安来。

    禄东赞当殿的威胁惹恼了李世民,也让李世民对吐蕃产生了警惕,这些年吐蕃对外扩张的势头确实非常强劲,边上的党项、白兰等诸羌都臣服于吐蕃,只有一些离大唐境不远的部落,因为主动向大唐示好,吐蕃人慑于大唐的兵威,才暂时没有对他们动手。

    但暂时不动手不表明吐蕃人不会动手,被王易动,认可了吐蕃是我大唐非常强大敌人的李世民,也去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派出使团是一项,加固与吐蕃接壤地城池,令边军加强戒备是第二项,当然军备改革这可以是最重要的一项手段,大唐军力提高了,战斗力加强了,就不怕吐蕃人的入侵了,甚至可以先下手为强,在吐蕃人进攻前,将他们的军事力量消灭掉。

    两仪殿的偏殿内,李世民正和长孙无忌、王易聊事。

    当着长孙无忌的面,王易向李世民报告了许多他经手的事。

    可喜可贺的事还是很多,李世民听了眉开眼笑,长孙无忌也是一副乐呵呵地神态。

    王易看着乐呵呵地李世民道:“陛下,募兵制试行了一年多,所募集的兵员数量已经有十万左右,这十万军士都得到了正规的训练,在与其他军伍对练、演习过程中,他们的各方面表现也是非常不错,无论哪方面的表现,都不是以往以府兵组成为主军队可以比的,相信在真正的战争中,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现在的王易希望有一场战争,来检验这些年他和侯君集及其他人员所做事的成就,他更希望试验的对手是吐蕃人。

    “唔!这些年军中所发生的变动,朕都看在眼里,朕也希望这些变动能让人有更多的惊喜,特别是战时,募兵所得新组建的军队能为我大唐取得更多的胜绩!”李世民抚着胡须笑的很无耻。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颌首赞同,“陛下,臣觉得,其他那些曾参加过战事的军伍,在演练时候都不能与新组建的军队对抗,那在战时,这十万新组建的军队会表现出更强大的战斗力!一定会所向披靡,为陛下带来更多的惊喜的!”

    “陛下,苏定方将军训练的特种作战军队也已经有了战斗力,不过要真正验证这支人马的战斗力,还需要在实战中!”苏定方所领的被冠以特种作战队的新军已经有三千人规模,他们在训练与友军的对抗中表现出让人吃惊的战斗力,在与新组建的新军模拟演练中,他们曾一夜徒步急行一百五十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对方的营地里,将拥有一万多人马的这支对手军队的主官制服,粮草“烧毁”,取得完胜。

    当了“俘虏”的新军主将原本非常骄傲,但经此次演练后,自信心大受打击,人也有点变态了,命部下进一步加强训练,以免再遇到相似的情况。

    “军备改革有了初步的成就,朕希望在下一次战事中,这些新军能有上佳的表现”

    第六十八章初步成就

    第六十八章初步成就

第六十九章 吐蕃大军寇边

    第六十九章吐蕃大军寇边

    冯德遐所领的使团在秋末冬初时候回到长安。

    随冯德遐一道去逻些城的,共计有两百七十五人,而随他回长安来的,只有七十五人,其他人员除一部分因意外不幸身亡外,大部人员都以各种方式在吐蕃国内潜伏下来,行刺探情报,必要时候的刺杀、破坏等方面的秘密间谍工作。

    这些留在吐蕃境内的人能不能发挥作用,还是个未知数,包括提出这个建议的王易对此心里也没有底。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情报传递手段落后,这些人又不是严格训练出来的间谍特工,也没有现代化的特工武器,再加上吐蕃境内环境、气候又非常恶劣,即使这些人能打探到有用的情报,能不能传回来谁也不清楚,而主管他们的官员有新的命令,也不一定能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做出应对。

    只不过王易在李世民问询他这些事的时候,还是充满了信心,有这么百来号人扔在吐蕃境内,到时肯定会发挥作用,很可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可都是军中非常出色的斥候呢。

    趁此机会,王易也向李世民提议建立专门刺探情报,类似后世国安局或者美国中央情报局这样的机构,有专人负责,主持间谍人员的培训、管理、任务安排等事务,李世民听了表示赞同,但并没有当场接受,只是这建议他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冯德遐回来时候所报告的情况还是挺有用的,从这位鸿胪寺少卿所呈的报告中,让人解到很多东西,包括吐蕃境内的人文地貌,还有吐蕃武装力量的组成和基本战斗力也有一定了解,当然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吐蕃军队在禄东赞被刺杀后的异动。

    冯德遐所报告的吐蕃军队的异动引起了李世民等人的注意。

    在禄东赞被杀后,弃宗弄赞对军队进行了清洗,可以更进一步将吐蕃国内的军政大事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全面掌握了吐蕃国内事务的弃宗弄赞,正在四处征召武士,并将征召来的武士集结在逻些城以东方向一带,很可能接下来会有大动作。

    在细细问询了冯德遐及随团的其他官员关于吐蕃国内的情况及军队的动向后,李世民马上召集了一些重臣商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弃宗弄赞这番举动有可能是针对我大唐进行的布置,接下来,吐蕃很可能会以武力威胁我边关。

    弃宗弄赞还让冯德遐带来了一封措辞比较强硬的信,弃宗弄赞在信中再次向李世民请婚,并要是李世民不同意的话,那太邈视他们了,吐蕃人不会接受这样的轻视和污辱的。

    弃宗弄赞还在信中含蓄地提起了禄东赞被杀之事与大唐有直接的关系,很可能是大唐皇帝直接派人刺杀,或者指使其他人,借手其他力量做的,若大唐不为此道歉,吐蕃人不会忘记此仇的。

    冯德遐在向李世民的当面报告中也提了一点,那就是弃宗弄赞非常恼火于李世民的拒婚,曾当着冯德遐的面发火,斥责大唐皇帝看轻他,尊贵的吐蕃赞普是不会忍受这样的污辱的。

    看来弃宗弄赞对禄东赞的被刺虽然很恼火,但也庆幸身边少去了一位威胁他统治地位的贵族,从尔使得他可以掌控吐蕃国内的全部事务,当着冯德遐的面所讲及呈给李世民的信上,并没有一力指责大唐,只是以禄东赞被刺胁迫李世民同意许婚,将某一位公主下嫁于他。

    在讨论此事时候,王易也道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弃宗弄赞这样做,可以非常肯定地,这位吐蕃赞普一再请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吐蕃在周围部落中的威望,以此威服周围的羊同、苏毗及诸羌。吐蕃内乱刚平,弃宗弄赞需要借助外力,树立他的威望,并为提高吐蕃的国威做出努力。

    如今禄东赞身死,弃宗弄赞大权在握,踌躇满志的他更是期望借强盛的大唐进一步稳固他的统治,加强吐蕃的威望。若我大唐一再拒绝其请婚要求,弃宗弄赞很可能会以兵事相威胁,举大军犯我边关,以战事的胜利达到相同的目的,而他可以借攻我大唐机会,名正言顺地出兵占领居于大唐与吐蕃中间的那些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