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泱泱大唐-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易想着,孙思邈那老道在听了他的一番鼓动后,热情度一定会非常高,将创伤救治的理念教授给临时选拔出来的一些将被充作“战场卫生员”的军士,他这个正牌医科大学毕业的人,也当然可以充当教员,而且还是非常合格的教员,相信能培训出能应付战场之用的医官来的。

    出征大军人数不少,医官人数也不能少,以王易的估计,总人数要达到近千名才勉强可以应付。要抽调这么多军士,是件比较麻烦的事,但如今得到李世民的授权,办这件事就没任何问题了。

    世界战争史上战场救护的理念,马上就可以从他手中开创出来,王易心中又有自傲感涌上来。

    看着王易且有得色,李世民打趣道:“贤婿,朕怎么觉得所想到的东西都是常人没有想到的?这脑袋瓜子与别人有何不同呢?”

    “陛下,臣只是无意间想到的,这些事可能别人也想到过,只是没当一回事而已,臣的脑袋瓜子与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王易赶紧陪着笑解释,祈望这皇帝老儿千万别对他的脑袋感兴趣,想拿来解剖一番,看看有何异常,那就是烦事了。

    “好了,先去吧!先陪着丽质回去,待过几日,朕再召进宫聊事!”

    “是,陛下,那臣先告退!”王易赶紧作了一礼,退出了武德殿。

    前往长孙皇后所居的立政殿,去找长乐公主一道回府了。

    长孙皇后正陪着长乐公主在话,看到王易进来,马上招呼他过去,隐隐地责怪了王易不该请命出征,但也既然要出征了,那就要心一些,要平安回来,并随时传个消息回来,以免长乐公主和府上其他妻妾牵念,王易只得唯唯应诺,在听候了半天长孙皇后的吩咐后,这携着长乐公主回府。

    贞观八年元日大朝会后,朝廷正式发布出征吐谷浑的诏命。

    李世民以《讨吐谷浑诏》告天下,诏文历数了吐谷浑的背义弃义,趁我大唐遭灾之际,趁火打劫,犯我边关,掳我百姓,掠我财物,此冒犯天威之举,天地实所不容,我大唐“宜乘吊伐之机,以展鹰鹯之志,长驱克期,穷其巢穴”李世民在诏文中还,“罪止吐谷浑可汗昏耄之主,及天柱王一二邪臣,自馀部落,皆无所问”要吐谷浑人脱离吐谷浑王,向我大唐归降。

    出征的诏命以尚书右仆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众军。

    同时以兵部尚书候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河源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由归附的突厥将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率其部之众,共计十四万人,讨伐吐谷浑

    王易以右亲卫郎将的身份,被委以西海道行军部主帅帐下长史职



第九章 等着我的好消息

    第九章等着我的好消息

    (感谢大柱辉、中华虎贲军书友的月票!)

    贞观七年虽然天下遭灾,但总体收成并不算太差,可以,与算作丰收之年的贞观四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和赋税上还是超出的,但比贞观六年却差上很多,这上结果已经是很让人满意了,原本很是担心的李世民及朝臣们,也都松了口气。

    从各地上报的情况上来看,大灾之年,流民极少出现,大部遭灾的百姓都得到了赈救,虽然他们的生活不能和遇灾前相比,但至少不会吃不饱饭,穿不上衣,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也有可以暂时容身之所。他们期待来年,田地能有过好收成,官府能减低他们头上的赋税,让他们有能力重新营造新的生活。

    灾民们的心愿还真的得到了满足,在将过年之前,皇帝李世民宣布,免除河北、河南两道遭灾之州县两年的赋税,南方遭灾的诸州,免除一年的赋税,这些地方在后面的两年,赋税也减半征收,并且官府为这些百姓提供来年种植所需的种子。朝廷这些体恤民情之举,温暖了不知多少百姓的心,在受灾地官府张榜公告朝廷诏命之日,百姓奔走相告。一些原本有惴惴之心,怕遭灾后生活过不下去有百姓,完全消除了担心,喜极而泣的他们,在相互转告如此好消息的同时,也马上为来年的田地种植而早些忙碌了,这一个年,他们也过得安心了。

    遭大灾后的新年,大部地方都在喜庆热闹的气氛中度过的,只是因为天下遭大灾,无数的百姓失去家园,甚至丢了性命,朝廷取消了上元节的灯会,这让原本想在出征前带妻儿们好好上街热闹一番的王易挺是遗憾。

    过年期间,王易也很是忙碌,除要准备出征的事宜外,还要忙着走亲访友,结了婚,连娶了两个妻子,再加上马上要出征,需要去拜会的亲友多了起来,而且在拜会亲友时候,照例还和他们将要出征的事,希望留在长安的家眷得到他们的照应。

    长孙无忌早就知道了王易要随军出征,也是在过年时候,与王易进行了一番长谈,除了吩咐王易在出征时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外,还希望王易此番能立下大功回来,得到皇帝的奖赏升迁。

    长孙无忌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完全从心里接纳了王易这个女婿,也对王易格外看重,正是因为王易表现出来不一般的才情,并且得到李世民特别的关爱,长孙无忌也有了另外的想法,他知道,自己所生的几个儿子,无论在哪方面,都不能和王易相比。

    不要去才情了,即使是肚量方面,都是如此,长孙无忌甚至有一点潜意识的感觉,以后很多时候,都需要这个女婿的帮助,因此他也完全改变了对王易原本那种不冷不谈的态度,变得热情了许多,对外孙女王子矜也非常疼爱。

    长孙无忌的态度转变,让王易很是惊喜,但因为某一些特殊的原因,他在与长孙无忌相处间,还是不敢完全放开心怀,与这位老丈人交心。

    相比较长孙无忌与李靖,王易对李靖的信任速度远胜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对王易格外热情,连带长孙冲和长孙涣这两位长孙府上的长公子和二公子,也不敢对王易冷嘲热讽,再加上有一个在他们面前表现泼辣的妹妹陪着王易来,对王易还算尊重。

    除了与长孙无忌有过长时间的交谈外,王易还是大哥王昂的丈人岑文本聊过很多事,对于岑文本的品性为人,还有才学王易是非常敬佩的,在李世民面前都数次提起过,李世民已经将岑文本提为检校中书侍郎,位列朝廷重臣之列。

    王易许多不同于常人的见解让岑文本很是惊叹和佩服,王易对岑文本的人品及才学也是非常敬佩,两人聊的很投机,甚至岑文本与王昂间都没聊过如此多的话。

    王昂在得知后,也是非常惊异。

    当然王易到李靖府上串门的次数也是最多,虽然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的李靖因为要率大军出征,有太多的事要忙碌,但晚上大部时间都是在府上,王易去李靖府上拜访的时间都是晚饭时间,顺便蹭顿饭来,在吃饭间及饭后,与李靖讨论这场战事的相关情况,的非常详细。

    王易对“大局”的把握度,及诸般军事行动方面的见解和建议让李靖非常的惊喜,新近收的这两个弟子,王易和苏定芳,都非常让李靖欣赏,但在讨论军事论理时候,王易所表述的却远比苏定芳来得更周密详尽,甚至许多方面连李靖都是没有想到过的,李靖不得不感叹,王易还真的是一位“军事天才”,来日不可限量。

    李靖只希望,王易不只在谈兵时候有这般不同于一般人的见地,在实际作战时候,也有不同常人的表现,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

    但李世民的特别吩咐又让李靖不太敢把王易当作能随时调用的将领来看待。

    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了上元节,出征的日子将来到了。

    正月二十二日,艳阳高照的冬日,天气有些冷,出征吐谷浑的仪式在明德门外举行。

    在这把礼节看的很重的年代,这样大的军事行动,这样大规模的出征的仪式自是不能简单。

    数万的将士们在明德门外宽大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放眼望去,无数的战旗飞扬,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和马,耳边是震天的锣鼓响。

    各出征将领的家眷们,也都齐聚在明德门外,为自己即将远征的亲人们送行。与出征将领们意气奋发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的是,送行的家人们都是一副哀伤的面容,一些出征将领的妻妾,还有子女们,都在那里不停地哀泣。不顾王易劝阻,一意要来送行的长乐公主、长孙凌、苏燕等人也不停在那里抹着眼睛,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谁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还活蹦乱逃的亲人们,还能不能安然地回来,此时的一见,很有可能就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面,这如何不让他们悲伤。

    王易的家人中,长乐公主哭的最凶猛,她也是很气恼,在父皇面前答应了,让她在今年或者明年为王家添一子嗣的王易,回府后又变卦了,反得强调她年龄太,要生孩只有待身子长定了才好,到了明年她十五岁之时,一定会满足她的愿望的。

    在王易动容的劝,及表现出来不一般的关爱下,长乐公主只得屈服,并答应不告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但今日将要与王易分别,她又非常的后悔了。想着与王易成亲都快两年了,她还是处子之身,看着长孙凌和苏燕能时常与王易宠幸,想想又气又伤心,眼泪是忍不住滚滚而落。

    昨晚同榻侍俸王易,并极尽荒唐之举后身心非常疲惫的长孙凌和苏燕同样大哭着,她们哭的理由只要是因为王易要远行,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牵肠挂肚的思念就从今日开始了,不禁悲从心来,特别是跟随王易最久的苏燕,眼睛都哭肿了。

    三人女人在几名侍女的劝慰中,放声大哭。

    不懂事的子吟和子矜很兴奋地看着热闹的场景,很疑惑他们的母亲们为何要哭,不过她们最后也被母亲们的悲泣吓住了,跟着哭了起来。

    看到两个孩跟着哭,再加上仪式要开始了,长乐公主等人才好不容易止住哭,只是声抽泣。

    皇帝李世民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仪式,包括太子李承乾在内的诸位皇子,还有在京所有八品以上的官员,全都随御驾到明德门外为出征的将士送行。

    明德门外的祭坛,绕以青绳,张有幕帐,置军神及军旗的牌位。

    李靖一身戎装,站在李世民身后,所部的候君集、李道宗、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及胡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还有其他朝中重臣,一道祭祀。

    因为王易品级不高,此次只被委以帅部长史职,还没资格跟随在皇帝后面参加祭祀,只能率自己身边的亲卫,骑着马站在很远处,看着这热闹的场景。

    王易身边除近两百名由王复亲率的亲卫外,并没有其他军士,出征时候,没有最他所领的将士。

    祭天、祭地、告庙后,再祭军神、军旗,以太牢祭祀,牲血涂军旗、战鼓,再是軷祭,包括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表示从此跋山涉水,可以一往无前。

    祭祀完毕,李靖率诸将进行誓师,众将士跟着呼应,在热闹地大喊了一阵后,被热烈场面所感染的李世民意外地举臂高呼,“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数万将士还有观看及送行的臣民们也跟着大喊起来,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地

    最后,李世民于当着全体将校的面,将代表节制军队权利的节、钺授予李靖。

    在参加仪式的将士再次暴发出惊天动地的喝喊声中,李靖宣布大军出发!

    王易在趁大军先头部队出发时候,策马飞奔到妻妾们所站地方,对站在一块的家人们,还有赶过来的大哥王昂,及蜀王李恪们作礼告了别,以大声喊了声“大军出征了,们等着我的好消息”后,即策马随军而去



第十章 仗要如何打

    第十章仗要如何打

    正月时节,天气还是非常的寒冷,这个时候并不很适合行军作战,但因为这次出征的目标地过远,从长安出发到青海附近有千多里的路,以现在这般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差不多要一个月以上的行进时间,因此年后正月从长安发兵,在天气将暖的三月初时候抵达距离吐谷浑最近的兰州、鄯州一带,那正好可以利用气候转暖,青海周边春草萌芽之际对吐谷浑人展开攻击。

    因此决定在年后各方面准备好之际马上出兵,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决定。

    此次出征,从长安出发的大军有近八万人,大部都是从附近几道征集的府兵,这些府兵许多曾经参加过上次出征突厥人的战役,当然最精锐的几支人马是驻屯在京畿之地的常备卫军,这些常备军人数有万余人,与段志率、李大亮所率的精锐边军一道,是李靖最为倚重的力量。

    除这些人马外,归附的突厥一部和契苾部,也在他们的头领执失思力契和苾何力带领下,参加这次战争。熟知历史的王易知道,正是从这次战事开始,归附的异族部落,就时常跟随唐军中的汉军或者单独组成兵团,为大唐征战四方了。

    从长安出发的这八万大军,加上年前为应付可能的战事激化先一步开拔到兰州附近由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领的二万余人马,及凉州李大亮部,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都督高甑生所部,此次出征的兵员总数共计近十五万人马,用兵规模超过了上一次征伐东突厥汗国的战事。

    一力请战的程知节,不知什么原因,此次被有被李世民允许参战,王易的猜测,是因为上次程知节出征时候,没有很好执行军令,其所部没有取得很好战绩之故,也可能是不被李靖所喜的原因。

    大军行进速度并不快,一天只有三四十里的路程,最快都没超过七十里。这个行进速度王易还是很能接受的,古代大队人马的行军速度,若平均一天能达到一百里或者以上,那就是飞速了。

    行军途中,王易都是随李靖一道行进的,李靖抽空会对王易很多事情,比如行军途中所要注意的一些事儿,包括行军中各部如何安排、如何联络、遇上突发事情如何处置、营地的选择、扎营休息时要注意的情况、如何布哨、巡探等重要事项,都做了详细的现场讲解指导,让王易受益匪浅。

    这也让王易明白,他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天才”,对古代的军事还真的是一知半解。

    行军途中还算顺利,只遭遇了一场大的风雪,并为此停留了三天时间,其他日子都是不间断地行军。陕北一带,冬天时候原本就是干燥的时节,除了冷空气南下时候有降雪外,其他日子除了冷,而且是能人容易忍受的干冷外,其他倒没太多难克服的困难。要是如南方一样,湿冷的冬天,时常下些雨,那大军的行军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大军克服途中环境、气候等一系列困难,二十五日后抵达兰州。

    依李靖的命令,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所部共计近三万人马,分别从岷州和利州出发,依战前的布置计划,往各自目标进发,并不往鄯州方向过来。

    段志玄所率的二万大军,已经开赴鄯州,凉州李大亮部近两万人,也正往鄯州而来。

    李靖在兰州稍作停留休整,即率领大军往鄯州而去,鄯州将作为此次战争的总后勤基地。

    在从兰州出发四天后,大军抵达鄯州,与早一天抵达这里的李大亮部,及段志玄部会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