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泱泱大唐-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征此语,让兴致勃勃的李世民顿然间觉得无趣了,而在魏征之后,御只大夫温彦博也马上站出来附议,表示在我大唐刚刚开始丰足之时,不可行封禅之劳民之举,这更让李世民扫兴,“魏爱卿、温爱卿言之有理,如今我大唐刚刚开始富足,我们万不可得意忘形,需要时刻不忘记贞观初年时候天下遭灾的惨状,或许今年,老天爷就不会如前两年这般善待我们了,灾祸无情,随时都会来,朕要带头勤俭节约,多为百姓谋利,封禅之举,朕没作考虑,诸卿不得再提!”

    不论李世民真心还是假意,他这般后,赞成皇帝去泰山封禅的大臣也不敢再言语了。

    李世民在这次朝会上的警言果然得到了应验,贞观七年的春天,非常的寒冷,正月过后,连续的寒潮来袭,二月间,都下了好几场雪,原本应该暖和的清明时节,都是冻得人发抖。

    三月间,天气转暖后,河南、河北一带连续的暴雨,黄河数处决堤,许多州县被淹,灾民无数,闻报后的李世民忧心忡忡,严令各级官府,赈救灾民,并派出了以特进李孝恭为首的朝廷赈灾团,赴河南、河北一带指导救灾。

    所幸李孝恭行事果断,再加上其在朝中巨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河南、河北数州的百姓群起抗洪,终于将决口一个多月的黄河大堤堵上了。

    这几年天下丰产,各地官仓存粮非常多,再加上朝廷的严令,各级官府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安置灾民,家园被洪水冲毁的百姓,都有了住的地方,也有了吃的东西。

    就在李世民及诸臣稍稍松了口气的时候,夏天来临,山东、河南一带再连降暴雨,河堤决裂无数,许多州县一片汪洋,数不清的良田和房屋被冲被淹,受灾面积和人口远比两个月前更甚,一些地方是连续的遭灾,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不得不再集中力量,赈救灾民。

    数不清的车架,运载着赈灾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往北方运输。

    就在北方的灾情还未完全消除之时,南方的梅雨季节又来临,给北方带来巨大灾害的雨带转移到南方后,倾盆的大雨,给富饶的江南大地也带去了灾难。

    梅雨季节从五月中开始后,持续了近一个月,集中性的大暴雨连续地下,江淮诸州,湖、杭、嘉、婺、越、江、饶、衢、岳、洪、鄂等这几年逐渐成为大唐主要粮仓的江南地几近成泽国,长江数处决堤,长江沿岸的几大湖,全部漫堤,其他大河流也是相似的情景,这一带几乎所有春种作物全部被泡在水里,将成熟差不多再过半来个月就可以收割的早稻,也在洪水不见了踪影,在洪水退去后,全部倒伏,并长芽、腐烂。

    消息传来,让李世民极度的震惊,也让参加朝会的大臣们惊愕不已,所有人都知道,差不多半个江南道的早稻粮食,几近绝收了。

    这几年江南一带极其丰富的粮食产量构筑了大唐丰收的盛况,大部的大臣都清楚,如今受灾的江南诸州,损失的一季粮食产量,甚至超过北方一个道的全年粮食产量,那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再加上北方河南、河北两道连续的遭灾,今年的粮食总产量,根本不要想超越去年,即使与去年扯平都是不可能的了,如今洪灾还在持续,谁也不知道,损失会是几何,还有,晚稻有没有机会播种。

    大唐近四分之一的天下遭水灾,且是最富庶的地方,无数的百姓生命和家园被洪水吞噬,损失的财物无以计量,朝廷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抗洪中去,再也没有人敢提封禅之事了,而原本曾有过提议的针对吐谷浑的战事,也被搁置了!

    但贞观七年的灾难却还未平歇,在南方洪水过后,连续的干旱,北方与南方同遭大旱,大旱持续时候,河南、河北一带更遭蝗灾,似雨点般从天而降的蝗虫吞噬着好不容易长大的田间作物,连长安一带都遭遇了蝗灾,王易的府中,还有太极殿中,都有蝗虫飞进来,啃食花木的叶子。

    北方从春末夏初的水灾连夏天的旱灾,再加上近秋天时候的蝗灾,许多州县一年近乎绝收,数十万失去家中粮食的百姓需要官府的救济才能过日子。

    万幸的是,南方在梅雨季节后,虽然遭遇了旱灾,但梅雨时节积蓄的大量雨水,通过修筑的水利设施流入播种了秋粮的农家田地间,让无数的百姓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

    第二章这是趁火打劫

    (感谢大柱辉书友的两张月票,这个月的月票少的太可怜了

    太极宫武德殿内,已经很久未开颜过的李世民紧锁着眉头,叹了口气对坐在他身边的王易感慨道:“贤婿,,若我大唐连续几年这般遭灾,那如何是好?刚刚出现的繁荣,又成为过眼云烟,唉,朕在担忧,今年这般灾情,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吗?”

    “陛下,天灾无法避免,那是大自然的规律使然,但我们可以做的,却是可以将灾害所带的损失降到最低,”王易瞅了两眼眉眼紧锁的李世民,声地道:“陛下,今年内天下这般遭灾,但朝廷应对及时正确,赈灾的粮食和物质很快运抵灾区,各地并没有因为遭灾而出现大规模的流民,受灾的百姓都得到了安置,他们有饭吃,有衣穿,依然能很好地过日子,而且灾区没什么大的瘟疫出现,这本就是一个奇迹,这正是明,陛下所行之策的英明,各级官府应对灾情的及时有力,这只有盛世时候才会出现这般情景,陛下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李世民瞪了王易一眼,似有点不满意王易这拍马屁的话,见状王易马上改口,“陛下不必心焦,臣觉得,只要南方诸州晚稻收成好,晚稻的产量比早稻高,今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依然不会差的,只要粮食产量平均到全国各户口上,能保证每人一年所需,那就完全不必担忧各地官仓的粮食所存还是很丰富的,陛下也不要担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让没有产出的百姓买不起粮”

    王易这话让李世民有点满意了,点点头道:“唔,朕已经严令各级官府,严密监视各地的粮食价格,一旦有人哄抬粮价,必严惩不怠,朕也让各地官仓中的官粮,在必要时候大量投放到市场中,以平抑粮价,幸好前几天丰产,各地官仓存粮足够丰富”

    “陛下,正是有前几年极大丰产时候下所存的大量物资、粮食,才能让朝廷在大灾之年做出这般有效的应对,官仓里的粮食本就不是堆着显耀的,而是在这种危急时刻派上用场的,陛下令各级官府大力赈救灾民,无偿提供无数的粮食物资,此举是非常得民心之举,一定会让天下人称道的!”王易绞着脑子想了一下,再带点吞吐地道:“陛下,大灾时候全民应对,是最能激发一个国家臣民的凝聚力的,若此时应对得当,就如陛下这般,天下间的臣民,一定会更愿意听服于朝廷,听服于陛下的,这从另一个角度来,也是件幸事!”

    听着王易这般并不是很自信的法,李世民斜着头看了王易一会,点点头,“的有理,朕也这么认为!这种时候,若应对失当,那对于我大唐来,就是祸乱的根源,历史上多少的大乱,就是从大灾开始的!”李世民着,对王易露出一个赞赏的笑容,“贤婿,朕还要感谢,正是因为之策,让大唐连续几年取得了丰产,甚至这种大灾之年,还是让人看到希望”

    “陛下”王易想谦辞,却被李世民打断了,“而且,在大灾之时,所提议的诸多安置灾民的计划,还有应对瘟疫的措施,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灾之后,没有瘟疫,这是个让朕惊异的奇迹,正是所提之法,避免了灾区出现让人恐惧的疫情,朕一定给予重赏!”

    听李世民又要赏他,王易赶紧推辞,“陛下,虽然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但只要预防的好,瘟疫也是可以避免的!臣略懂医道,对瘟疫预防也略知,若不把所懂之学献出来,解决天下苍生之灾,那是罪大恶极之举。因此为陛下献计是臣必须要做的,这是对天下百姓必须要尽的义务,臣不敢因此得陛下赏,若陛下想赏赐臣,不若把赏赐之物捐给受灾的百姓,就当臣再为灾民尽一份善举!”

    听王易这话,李世民脸上的赞色更浓了,“唔,这般,朕甚是欣慰,朕会满足这要求的!”

    “多谢陛下信任与体谅!”王易着与李世民相视一笑。

    王易原本请命领个大权在握的抚慰使身份,去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特别是指导预防瘟疫的工作,他知道古代时候,大灾连着瘟疫是经常性的事,会导致无数的灾民丧生,而他这个现代医学的高材生,对预防医学方面研究也不少,应对灾后预防瘟疫的手段还是不少的,因此他在得知各地出现灾情后,也第一时间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预防灾后疫情的方案呈给李世民,包括饮用水消毒、人和动物尸体的消毒深埋、杀灭蚊蝇等方面的知识要点。

    李世民接受了王易所提请的预防瘟疫的方法,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各级官府,让各级官员在安置灾民时候严格按王易所提预防瘟疫手段执行,但拒绝了王易想去现场指导的呈请。

    王易知道李世民拒绝的理由,在被拒后,也没一再要求。今日再起这事,王易还是有点自傲。

    李世民站起了身,走到殿内大开着的窗子前,示意王易也走过去,在两人一道看着外面的景色时候,李世民又问道:“贤婿,今年不只遭灾,连原本臣服于我大唐的四夷也趁机作乱,,朕要如何应对诸夷的作乱!”

    “陛下,诸夷作乱,必当要用铁腕的手段将其平灭,但现在我大唐遭此大灾,并不适合四处用兵,臣觉得,应该杀鸡骇猴,找一个距离最近的胡夷部落开刀,震慑其他夷狄,让他们暂时先老实了,待以后再慢慢收拾那些不老实的部落和国!”王易的没有一点含糊。他是个充满血性的汉子,极度厌烦如他所处后世时候,遇到与外的纠纷,只会抗议与交涉,数百万的军队养着数十年不打仗。要学就学老美,哪个国家不听话就动手打,如今的大唐有实力这般做。

    夷人确实是比较可恶的,前几年大唐迅速强大,发展速度让任何的人吃惊,诸夷都老老实实,除了一个吐谷浑敢蹦达几下外,大唐其他地方边关都是无战事,但今年大唐遭灾,边关的乱事也多了起来,实在有点让人忍无可忍。

    年初时候,焉耆王突骑支遣使入贡。起初时候,焉耆入中国由通过大漠行走,但在隋末时候这条朝贡路闭塞,需要经由高昌,但高昌王时常扣留朝贡的焉耆使团。突骑支上表请大唐皇帝复开通过大漠之路,以便往来,李世民许之,但此举引起高昌王怀恨,遣兵袭焉耆,大掠而去。李世民在听知此消息后,曾经大怒,发誓一定要给高昌王麹文泰以颜色看看,若不是诸臣劝阻,年初李世民就会发兵讨伐高昌。

    还有,西突厥肆叶护可汗不顾大唐皇帝的严责,发兵击请附于大唐的薛延陀,但为薛延陀所败。败后的肆叶护并不收敛,时常派兵侵犯依附大唐的西域各国,这是让李世民非常恼怒的事。

    在江南遭灾时候,岭南一带也不平静,雅州的獠人起兵作乱,随后剑南一带的嘉、陵等诸州獠人也作乱,如今雅州道行军总管张士贵、邗江府统军牛进达正率兵在平定獠人叛乱。

    除这些未伤及大唐根本的叛乱之外,最让李世民头疼的是,处于青海的吐谷浑。在这两年,连番进犯我大唐边关,兰、鄯、凉、河、姚等诸州时常被其侵扰,虽然吐谷浑的侵犯都被边军击败,但还是让李世民非常的恼火,但大灾之年,又下不了举大军讨伐这些不听话部落的决心。

    听王易这话,李世民眉头跳了一跳,脸上露出了笑意,点点头,但没再什么。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到了十一月,王易府中两个女儿,都已经长的有点大了,两个东西都会走路,会开口话了,十八个月左右大的王子吟,可以摇摇晃晃地拉着比她几个月的妹妹,依依呀呀地闹腾了。

    秋收已过,各地传来的消息让上半年遭灾而忧心忡忡的李世民和朝中其他大臣稍稍松了口气。江南一带,晚稻还是获得了丰收,若论单季产量,应该比上一年还有所增长的,但因为巨大的灾害,贞观七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赋税总收入,大幅下降已经成定局,所有人都祈望,因为江南晚稻的丰收,让下降的幅度一些就好了。

    就在李世民因各地传来晚稻丰收的消息而稍稍缓了心思的时候,北方传来的消息又让他异常震怒。

    十一月中,鄯州、兰州、凉州等地接连发回来急报,遭到吐谷浑数量众多的军队攻击。

    综合鄯州、兰州传回来的军报可知,吐谷浑军队袭击兰州之后,又接着进攻鄯州,大掠而归,而且这次吐谷浑军队的攻击,不再似前段日子那般,只派出数千人马,快速攻击,抢得财物后马上就退走,而是集中数万的人马,集中攻击我大唐边关的几座城池,大有要把这些城池攻占的决心。

    他们是在强攻几日无果,又遇到大雪才被迫撤退的。

    李世民在接到前方传回来的军报后大怒,马上召集了朝臣商议对策。

    正陪着妻儿们在院子里晒太阳逗乐的王易,也被宫内来人传入宫。

    王易在抵达两仪殿之后,看到许多朝中重臣已经在那里,就他一个年轻的子。

    李世民铁青着脸,手中拿着一叠军报一样的东西在殿上来回踱步。

    看到要召集的大臣都到齐了,李世民停下了脚步,站定后怒目扫过诸臣的脸,在诸臣胆战心惊中,大声地怒吼道:“吐谷浑举近十万大军,连番攻击我大唐兰州、鄯州、凉州,慕容伏允这是趁火打劫,”李世民着,狠狠地将手中的军报掷到了地上,继续怒吼,“们与朕,对于吐谷浑人这般挑衅,我们要如何应对”

    第三章杀鸡骇猴

    刚刚在前几天被李世民授以司空职的长孙无忌上前,从地上捡起了军报,打开来看了起来。

    这些都是边关守将以六百里加急送到长安的军报,军报中,兰州、鄯州、河州、凉州、姚州等与吐谷浑接壤的大部边州县都先后遭到吐谷浑人的攻击。

    虽然我边军依据坚固的城池据守,击退了吐谷浑人的侵袭,但损失也很大,除不少的边军在战斗中阵亡外,还有更多的边民被吐谷浑人虏掠或者杀害,被抢财物无数,不少的民居被吐谷浑人烧毁,边州诸城的官员在严防吐谷浑再侵袭的同时,还要分出人员,安置这些因为吐谷浑人入侵而失去家园,靠自身无法度过已经到来寒冬的这些可怜流民。

    长孙无忌看了沉默不语,将军报交给身边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房玄龄看了也没什么,再交给另一侧站在武将班列之首的尚书右仆射李靖。

    李靖看了却没再往下传递,而是攥紧这叠军报,上前一大步,用他那威严宏亮的声音奏道:“陛下,吐谷浑人四处出击,我大唐多处边关受到侵袭,臣觉得,我大唐必须做出有效的应对”

    李靖的话让李世民大喜过望,忙问道:“李爱卿觉得,我们要做出何种应对?”

    “陛下,臣觉得,应该举大军讨伐犯我大唐边关的吐谷浑人,给予其痛击,将其大部军队歼灭,我大唐边关才能得安宁,”李靖着,作礼将手中的军报呈回到李世民手上,再肃身作礼奏道:“陛下,臣愿领军出征,为陛下扫除西北的边患”

    李靖的话让李世民大大地松了口气,刚才铁青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还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