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泱泱大唐-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肯定还有其他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在影响着!”

    “恩师觉得会是什么原因?”

    “当日得为师传来的大捷军报后,陛下和一道喝酒,喝的大醉后,曾吐露过想将纳为驸马之意?而皇后却与,准备为和长孙凌指婚?”

    王易点点头,“确实如此,弟子觉得当日陛下只是酒后胡言而已,不能当真!”

    “错!”李靖摇摇头,“以陛下的自制能力,在平时断然不会有如此直接的表示,但酒后一个人的自制力却是放松了,一些平时掩藏在心里的想法,也可能会趁着兴头表露出来,依为师所想,陛下定然有将哪个公主下嫁的想法!今日这般待,直接表明意思,不更是明了此意吗?”

    “可是,恩师,陛下为何要将公主下嫁与弟子呢?这是表示恩宠的手段?”

    “正是!”李靖非常肯定地点点头,“看这些年,陛下将太上皇之公主,还有他自己的长公主襄城,都许以功臣之后为妻,相信随着陛下所生公主年长,公主下嫁功臣之后的事会更多地发生,而在这一年多时间内,表现的如此优秀,光一个粮食问题的彻底解决,就让陛下对特别的刮目相看了,只这一件事上所做的功绩,都是朝中许多大臣一辈子所作贡献所不能比的,更不要在其他方面还表露出不一般的才情,如此人才,陛下得之,一定欣喜若狂,必然施以更多的恩宠,想将公主许婚与,将牢牢的笼络在他身边,一点都不奇怪!”

    王易点头认同,历史上的李世民正是如此表现的,把自己的女儿当作工具,笼络臣子的工具,将这些女儿嫁给他看重的功臣之后,维系君臣之义,让那些臣子对他感恩戴德,忠心做事,没有二心,“恩师,这一点弟子可以理解!但开始时候,他却,会促成弟子与长孙姑娘的好事的!”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身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而且还是我李靖的弟子,是我李靖第一个真正入门的弟子,就凭这一点,陛下断然不会同意再娶长孙无忌的女儿,可明白为师的意思?”

    王易心内剧震,原来他所想的,还真的不错,李靖也是这般认为,那看来李世民真的是如此想的了,文武之重臣,自然不希望结成一块,那样势太大,会对朝堂造成乱势的,当下点头应道:“恩师的在理,弟子明白了!”

    李靖脸上露出一点赞许的笑容,再抚了几把胡须,声道:“晨阳,为师将些日子听到一些事儿,长孙无忌希望让长孙皇后所生之长乐公主,下嫁于他的长子长孙冲,而长孙皇后也有此意,但陛下却未置可否,可知道其中有何深意?”

    王易脑袋轰的一下,有点发闷,满心的不是滋味。

    原来一切还真的如历史那般发展,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这对兄妹,果然在谋划此事,想亲上加亲,他从李靖话的口气中,也能明白过来,李靖所表达的意思,肯定是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件奇怪之事,与长孙无忌希望的,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冲的事有关。

    这虽然好理解,长孙冲相貌长的挺好,听才情也不差,与长乐公主还是挺般配,但王易却打心底不愿意让这样的事发生,他甚至都没去想为何会有这般想法,只是觉得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当日在九嵕山下参加秋猎,王易看到长孙冲,还有长乐公主时候,就有奇怪的念头出现,这个念头的一部分,就是不希望这对表兄妹成为夫妻,现在依然如此,而且掺合了更多其他的因素。

    “多谢恩师解惑,弟子全然明白了,原来其中竟然有这么多曲折!”王易赶紧致谢!李靖所分析的,与他所想的基本相同,前面他只是不敢确认,及至李靖将这些事出来,他才敢确认。

    “为师倒希望,能成为陛下的女婿,我大唐的驸马,那样以后会更得陛下的宠信!而不是成为长孙无忌的女婿,”李靖呵呵笑了两声,再一脸严肃地道,“若成为长孙无忌的女婿,那为师与的师徒关系,也不可能长久也!”

    “弟子明白了!”王易当然明白李靖的意思,但他却不想放弃长孙凌那个美人儿,那是他对大唐最有权势权臣的一个挑战,而且他也很贪心,想得到更多



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世将很快来临

    第一百二十八章盛世将很快来临

    白雪纷飞中,很快就年尽。

    对于大唐来,将逝的贞观四年,是一个非常的年份,值得任何大唐子民称耀的一年。

    春末夏初时分,时任兵部尚书的李靖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身份,率大军一举平灭了时常犯我大唐边境的东突厥汗国,将东突厥颉利可汗及其手下的众多头领生擒往长安,经此一战,大唐兵威震天下,四夷臣服,许多人相信,至少在数十年之内,大唐的北疆再没有大的威胁。

    这是让所有大唐子民为之扬眉吐气的事,从此百姓们,特别是大唐的边民,不再时刻担忧突厥人的侵袭,可以安居乐业了。但更让百姓们高兴的是,这一年,风调雨顺,天下丰足,家家户户粮食都丰产,丰产的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对于老百姓来,不再饿肚子,能吃上饱饭,甚至能吃上好的、前几年不敢奢望的东西,这是最让他们高兴的事。

    粮食丰足,官府并没有相应地增加赋税,使得家中存粮颇多,看着一家子的人每餐都能吃饱肚子,家中还有余粮换钱,可以用换来的钱给家人们添几件新衣服,置一些家什,对于每家每户的户主人来,前几年逢过年时候因衣食无着所带来的担虑,都随之消散。谁不能喜上加喜的?

    几乎所有人都记的,贞观元年时候,天下遭灾,连富庶的关中都饥民遍地,一斗米值绢一匹,天下间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贞观二年,连遭水灾并蝗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怨声载道,盗抢之事不断,甚至一些地方有大规模的作乱出现;贞观三年,春旱连夏涝,再到后面又是连续的大旱,百姓依然吃不饱肚子,粮食价格贵的惊人,导致流民不断;及至到了现在的贞观四年,天下间的粮食产量就极大地丰富了,几乎所有的州都是丰产,长安的米价才不过两三文钱一斗,流民皆归故里,各地盗抢之事近乎绝迹,到年终时候,各地送呈的需判死刑的才不过二十九人。

    只有太平盛世时候才会出现的盛况,在连续几年的大灾过后,几乎是凭空出现了,对于大唐的决策者们,特别是对于雄心勃勃,励精图志,想干出一番超过以前所有帝王伟业的李世民来,天下间出现这样的盛况,如何不让他们高兴和得意,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连对此情况的出现并没什么意外的王易,知道这些事后,也是忍不住的惊喜,更有一种自傲感涌上心头。这一切,与他所提的建议不无关系,至少他的建议,让贞观四年繁盛的情况比历史记载的更甚了。

    在年关将至的大朝会上,皇帝李世民向诸臣及众多外蕃的使节宣布了一年以来大唐所取得诸般成就,满朝文武皆喜形于色,马屁声不绝于耳,不只是朝中的文武大臣,相继出列,以华丽的字眼赞美了几番皇帝决策的英明,连那些外蕃的使者,也先后站出来,盛赞大唐皇帝的英明,并表示,他们会永远听服于大臣,做大唐忠心的藩属国,岁岁进贡,听从大唐皇帝的差遣。

    在这些外蕃使节相继出列恭维一番后,被新任命为原东突厥系部落头领的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再次领着众使节出列,演出了一曲很有戏剧性,又似特意安排的大戏。

    李靖班师时候,随大军一道来长安朝见的诸部落头领不少,这些是大唐北边突厥系部落,如回纥、薛延陀、扑骨、契苾、思结等部落的头领,这些部落头领在抵达长安后,一直逗留未归,及至秋天左右,又有一大批西北一带,西域诸国及西突厥系各部落的头领来到长安朝贡,随李靖来长安再加上后来陆续抵达长安的各部落头领约有近两百人,这些人在阿史那思摩的带领下,集体上呈奏议,奏请大唐皇帝为天下各部落的头领,行“天可汗”之尊位。

    看着殿下一大处黑压压胡人出列,面请此事,李世民在大感意外的同时,得意的不得了,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不过李世民到底是大唐的皇帝,在诸部落头领上呈此表,得意忘形了一番后,也马上冷静下来,以“朕为大唐天子,如何再可行可汗之职”为由推托,但诸部落头领长跪不起,恳请李世民一定要接受他们这般请求,随即朝中文臣大臣也都当殿跪下,恳请皇帝接受诸部落头领的呈请。

    在差不多可以将大殿掀翻的山呼万岁中,李世民“不情愿”地接受了诸部落头领的请命,并决定在以后呈送给各部落头领的诏文中,皆以“天可汗”自称。

    诸部落头领当殿表示,他们在回去后,每年都会敬献一定数量的牛羊,作为敬献给天可汗的礼物,同时会修建一条直达长安的“参天可汗大道”,并在大道边上广设驿站,以方便各部落头领来长安朝见他们的“天可汗”,李世民这次没有任何的犹豫,马上答应了这个请求,同时还承诺,大唐的边军会一道参与修建此大道,并负责保护来往此道行人的安全。

    李世民随后当殿宣布了对诸部落头领的封赏,每一个头人都被授以大唐的官职并爵位,并有数量不菲的财物的奖赏,还允许他们待到明年春后,再回到部落中去。诸部落头人又是一片山呼万岁中的致谢,领旨谢恩后先一步退朝。

    随即李世民向满朝文武宣布了来年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在大唐各州的田地上,全部推广一年几熟,稻麦及其他作物的复种技术,大量种植产量高、生长期短的占城稻,通过官府制售或者出租农具,通过官府的渠道,教授南方百姓精耕细作技术,并在农闲时候,广修水利工程。

    同时鼓励人口生育,对多生育家庭采取奖励措施,并通过修改唐律,降低男子初婚年龄,由刚开始的男子二十岁可婚改为十八岁。这些提议都是王易所提,他知道如今大唐最缺少的就是人口,如何尽快地恢复人口增长,这是以李世民为首的统治阶级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政治经济稳定发展,再出台一系列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天下的人口数量一定会大规模增长的。

    即使大规模增长,至少在数十年至百年间不必考虑计划生育的问题,如今大唐境内在册登记的人口数量才二千万刚出头,基数低,即使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差不多到**年后才会翻番,到四千万左右,但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那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如今的婴儿出生时候的成活率低,人均寿命也短,除非医疗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再加人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施行,那才有可能达到。

    而且如今的男女性别严重失调,以王易从民部所得的资料大概推测,男女比例大概在一比一点五到一比二点五之间,甚至可能更高,也就是一个男人只娶一个老婆,那天下间还有很多女子没有人可嫁,一辈子得守活寡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隋朝最盛时候,人口有六千余万,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到了唐初,直线降至两千万左右,损失的人口当中,大部都是男丁,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因此王易在向李世民提议的时候,建议鼓励男子娶妻并纳妾,并提高庶子的地位,但因为这个问题太过于敏感,并没被李世民采纳,将其当作正式的新政公布,只是在鼓励人口生育政策实施的同时,略略提起。

    李世民在王易提出此议的时候,还嘲讽王易纳妾一年多了,还未添一子一女,未作表率,让王易很是汗颜,发誓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让苏燕生个一男半女出来,以消除李世民可能有的,怀疑他某方面有问题的猜疑。

    一道宣布的还有鼓励民间商业贸易、完善府兵制度、修改边军戍边制度等诸多关系重大的新政,这些新政的实施,都有王易数番在李世民面前鼓动之故。

    王易原本还想向李世民提议完善并改革科举制度,但想着科举施行不过几十年,要改革是非常重大的事,即使想要有变动,也需要和李世民及其他大臣更多的沟通,再做提议会更好,因此并没有提,他准备在新的一年内,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待时机成熟时候,再提出来。

    朝会后,王易回到府上,与王复一道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纷飞的雪花,很是感慨地道:“复哥,,朝廷明年采取如此多的新政,天下间又会有如何般变化?!”

    “二公子,依的想,明年天下间会更加的丰产,百姓会更加的安居乐业,大唐会更加的繁盛!”

    “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年,后年,及至再后面几年,粮食产出会更多,百姓越来越富裕大唐会越来越强大,盛世将很快来临!”王易着,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二公子您向皇帝提了这么多的建议,皇帝大部都采纳了,二公子您为大唐的百姓带来了福祉,您居功至伟,的对您越加的敬佩了!”王复话间一副恭敬加敬佩的神色。二公子的才情及得皇帝宠信程度,都是远出乎他们的意外,他们为有这样的主人可以跟随而庆幸。

    王易抽抽嘴角,了一句让王复有些莫名的话:“希望我这个异人,能给大唐带来更多的福祉!”



第一百二十九章 尴尬的相遇

    第一百二十九章尴尬的相遇

    (感谢denzi书友的月票,感谢塔下山人书友的打赏!)

    宣布一系列新政的大朝会后第二天,是腊月二十六,立春的前一日,王易随居于他府上的孙思邈,一道进宫为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诊查身体。

    连续下了两天的大雪已经停了,整个天地间,都是一片银白的世界,街道上行人很少,雪也没被清除,两人所乘的马车行进很是艰难,费了好多时间才抵达宫门,不过宫中通道间的积雪都已经被清除,行进快畅,两人虽然在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也只比平日稍迟一会抵达宫内。

    长孙皇后的身体情况不错,面色红润,一副气血顺畅的样子,听诊、把脉情况也无异,两人诊查一番,并叮嘱了长孙皇后一些事后,正准备离去往长乐公主所住淑景殿去,但孙思邈却被长孙皇后叫住,有一些事要单独与他,孙思邈似乎也明白长孙皇后要和他什么,让王易单独过去给长乐公主诊查,他留下听候长孙皇后的吩咐。

    王易也没在意,在一名宦官的带领下,作别长孙皇后和孙思邈,独自往长乐公主所住之处过去。

    淑景殿内生有火炉,很是暖和,在冰天雪地里行了一段的王易进内后,只觉得一阵热浪袭来。

    长乐公主见王易来了,满脸笑意地迎了上来,并吩咐侍女们替王易解去外面的衣服。

    依然如往日般一样的程度,王易为长乐公主听了诊,把了脉,一切都是无异。

    王易在与孙思邈交往间,努力向他学习把脉技术,这是一门技术话,需要经验,王易自觉在这方面与孙思邈相差甚远,但他并不主要凭把脉技术为人诊病,只是把这种技术当作一种对自己医术的补偿方法,多学一点不会是坏事,至少有模有样的把脉,会让被诊查的人放心很多。

    王易为长乐公主把了脉后,放开那双让人感觉很是柔腻的手,正想站起来,却不妨被长乐公主反手抓住了,“晨阳,今天迟一会再走好不好?陪我去赏雪么,好不好?”

    长乐公主抓得很紧,王易顺手挣了一下没挣脱出来,又不敢用力挣,把伤到这个娇弱的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