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泱泱大唐-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组织起来,编入我大军中,用以抵御北方胡人的攻击,那样可以少折损我大唐的军士!臣觉得应采纳此建议!”

    “陛下,臣也附议!”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站了出来,支持王易的提议。

    得到朝中这样两位重臣的支持,王易心里越加的得意,他在瞄向李世民的时候,也发觉了这皇帝眼中有赞色露出来。

    出乎王易的意外,长孙无忌站了出来,“陛下,臣有异议!”

    李世民并没什么意外,挥了一下手示意道:“有何异议尽管道来!”

    “陛下,王校尉所提之议虽然很有道理,那些能上马作战的突厥士兵,万不能放其回归,但其他部众的处置,臣却另有所想,依臣所想,如王校尉所般安置突厥部落,准备将其彻底汉化,不若将这些突厥部落置于北疆,用以抵御北方其他部落的攻击更为妥当,那样可以彼此消耗掉各部落的实力,我大唐可以得渔夫之利,”长孙无忌看了几眼王易,意味深长地道:“突厥人豺狼之性,非容易教化之众,不若就让他们在彼此的争斗中慢慢衰弱为好!”

    殿上的李世民没有言语,而是转头看向王易。

    王易从容不迫地答道:“陛下,将突厥人置于我大唐北疆安置,让他们与北方其他突厥部落争斗中消耗实力,虽然是大善之计,但突厥人对那一带情况很是熟悉,若没有我大唐军队监看,或者监看力量不足,那他们聚众作乱,逃奔其他部落,并不是没有可能,如此反而会增加我边军防御敌人的难度,臣觉得,想慢慢消耗掉各部落的力量,可以趁如今东突厥汗国覆灭,派驻我一支大军驻于阴山一线,以绝对力量控制漠南一带,在适合居住的地方修城筑地,驻军把守,同时以我大唐之影响力,挑起各部落间的争斗,那样可以最有效削减北方各部落的实力”

    王易瞧了两眼面无表情的长孙无忌,再转向李世民方向,继续道:“陛下,我新占之阴山以南之大漠南侧地,臣觉得必须要派驻军队把守才可,在漠南有驻军,若有战事,即可快速做出反应。在那一带筑有城池,派遣官吏驻守,垦荒放牧,再移民居之,久之,必会人丁兴旺,如此即成为我朝新州府,我方的影响力大增,如此新占之地便会稳定下来。若我方站稳脚跟,那这些地方,将成为我大唐新的永久的国土,也将成为稳定的后勤之地和反击北胡入侵的前哨,从此地派出的军队,反击北胡的入侵,那将会缩短许多的距离,还有后勤粮草的供应也会更及时!而依然存在的各部落,为保其生存,一定会向我大唐示好,我们可以利用各部落间的矛盾,许以其利益,将其牢牢控制住!此应该远比冒险将突厥队众安置于北方,以抵御其他部落攻击来的有效!”

    并没退下的长孙无忌有点惊异于王易新提的这个建议,他在想了想后,再次问王易道:“大漠一带,皆是高寒蛮荒之地,不适合人居住,若我派兵驻守,将士所需之军需,供应必当非常困难,若粮草供应不及,军队必定生乱,到时不要威服北胡部落,连自保都有难度!这如何解决?”

    王易向长孙无忌行了礼,再对李世民作礼奏道:“陛下,北胡之地,虽然处于高寒地带,但也肯定有许多能居住的地方,不然,胡人何以生存?据臣所了解,那一带广布草原,可以放牧,还有数量不少的湖泊,有水的地方还可以耕种,我们所驻大军除靠后方粮食供应外,还可以开展军事屯田,在镇守边关的同时,放牧耕种,自给自足,那样即使遭遇后方供应不及的情况,也不会出乱的!”

    王易这话的很坚定的,后世北方不是有那么多的大城市吗?不论是外蒙、还是内蒙,人口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城市也不少,那些地方现在也一样可以住很多的人,成为城市的。

    再者,军事屯田这种以军养军的方法,无数军事名家都曾经采取,特别是历史上明朝的时候,军事屯田更是普遍,这对保证驻屯在离内地很远的那些边关粮食物资的供应,实是非常有效的解决手段,作为军事统帅的李世民,王易想着他也肯定能理解。

    长孙无忌没接着辩驳,倒是李世民开口话了:“王爱卿所提几议,朕听了觉得非常有理,先退下吧,其他诸位爱卿,还有建议可尽管一一来!”

    第一百零四章舌战群臣

    第一百零四章舌战群臣

第一百零五章 朕受益匪浅

    第一百零五章朕受益匪浅

    王易很是不解地退了回来,他还有一些想的话没讲出来,还想接着讲,想不明白李世民为何在他还没将所想的都讲出来之际就让他退下了,但在瞄了一眼李世民,看到这皇帝那大有深意的目光,也有点明白过来李世民的用意。

    王易作礼后退回他该站的地方,边上那些同僚都对他投来敬佩与惊异的目光,王易也对他们微微地笑笑,收神站定,准备听接下来朝臣们的奏言。

    接着陆续有朝臣们站出来发表意见,总的来,朝臣们所发表的意见都有点类似,拿来归类的话,基本有两类,一类就是如魏征所言,建议朝廷将突厥俘虏全部放归,以免再有胡人乱华之事发生,一些则建议朝廷在通过对突厥头人恩威并施的同时,对俘虏的突厥人严加看管,不让他们成为大唐以后的敌人,而要让他们成为大唐属下的子民。有好几个朝臣对王易所提建议称赞有加,其中就有守民部尚书戴胄,戴胄在奏言中盛赞王易考虑的长远,所提的是安邦定国之良策也!

    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只是静听,偶尔问询几句,一直未表态,在许多大臣都站出来奏言后,依然不动声色,等待更多的人发表意见。

    终于,好一会后没有人站出来奏言了。

    李世民扫视诸臣一遍,“诸位爱卿可还有议要奏?”

    大部朝臣都摇摇头,没有人站出来。

    “那今日朝议就到此为止,散朝!”李世民着,就离开御座,往殿外走去。

    皇帝听了众臣的奏议,没有发表意见,诸臣并不奇怪,在恭送皇帝离去后,也都各自散去。

    王易跟在众臣后面往外走,戴胄走了过来,轻声地称赞了王易几句,王易此议,实是比其他朝臣所提更长远,一定会得皇帝的称赞的。

    王易也只是一个劲地表示谦虚,与戴胄作别后,依然慢慢地往外走。

    就在王易走到两仪殿外,走下殿下的台阶时候,一名宦官已经在那里候他了。

    这名宦官看到王易过来,快步迎了上来,作一礼道:“王校尉,陛下有请!”

    “烦请公公带路!”意料之中的事,王易一点都没意外,在回了礼后,大步跟着这名宦官走了。

    这次宦官领着他来到显得殿,在王易到达显德殿时候,李世民还未过来,王易独自在殿内等候。

    过了一会后,才听到脚步由远到近传来,接着李世民从殿外走进来,王易赶紧上前行礼。

    李世民受了礼,吩咐王易在一边就坐,他自己也在主案前坐了下来,看脸色心情应该挺好。

    “晨阳,朕与打赌,又输了一局!”李世民看着王易,笑着道:“不过朕输的高兴,朕真的没想到,前方的将士会取得如此大的胜绩!经此一战,颉利再也没有可能卷土重来了!”

    “陛下,此是陛下策略得当,所用之人有大才,前方将士齐心,才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的!臣也恭祝陛下,终于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心愿,为我大唐带来了无比的荣耀!”

    “呵呵!”李世民示意作礼的王易免礼:“朕虽然期望前方将士能以一场巨大的胜利来证明朕所下的决心是正确的,但如此辉煌的胜利,实是有点出乎意料,药师只领十余万人马,一战就将东突厥汗国倾灭,将颉利和他手下的头领尽俘虏,我方将士只折损万余人,如此胜利,只能用奇迹来形容!朕也挺佩服,年纪竟然如此有见地,在战前根据传回来军报的分析,就能断定此战胜利的辉煌程度会出乎所有人的意外,甚至倾突厥其国,今日所得的消息证明了当初的推断是正确的,朕非常高兴,今日朕要与一道喝酒以示庆贺,一醉方休为止!”

    在李世民完哈哈大笑几声之时,殿外已经鱼贯进来一群端着盘子的宫女,她们手上所端的盘子里都是装着菜肴的碗碟,当然还有酒。

    王易也没推辞,马上作礼致谢:“多谢陛下恩典,允臣在宫内饮酒!”

    这样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待遇王易已经享受到第三次了,最初那份受宠若惊的感觉已经淡去,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就是两个人一道喝酒而已,一起喝酒时候的李世民,可以不把他当皇帝,拘束的感觉也淡去。喝酒话很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王易潜意识里渴望再有这样的机会。

    李世民替王易倒满了酒,敬道:“晨阳,来,朕敬一杯,为我大唐将士取得了这般辉煌的战绩干一杯!”

    “陛下,干!”王易很豪爽地干了,马上拿起酒壶,为李世民倒上,也把自己面前的酒杯倒满。

    “朕收到战报后,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住,”李世民话间又和王易干了酒,抹了一下嘴巴才继续:“朕也在想,要是朕没有听取的意见,依然令药师停止追击颉利残部,并接应我使团,药师也如此做了,那又会是怎么样的情况?朕不敢去想象,呵呵!”

    “陛下是从大局出发,觉得那样可以很快停歇战事,让颉利来附,也让我方将士少一些死伤,于情于理都是大善之举,”王易一脸恭敬地神色,也对自己有点自嘲,“臣只是好战,希望前方将士能尽歼突厥人,为我大唐那些死于突厥屠刀下的百姓与将士复仇,再从一些端倪上感觉到了异样,因此在陛下面前就一力主张穷寇宜追,不能给颉利这样非常难对付的对手留下翻身的机会!”

    “朕难以理解,为何满朝文武,就这样一个并未经历多少朝事的人,会有如此见地,能察觉出其中的异样,其他人就想不到呢?”李世民着脸上露出笑意,“得这样的人才,朕甚幸,今日再听那一番与常人不同的言论,朕越加的坚信,的才情,远胜于朝中大部的大臣,所虑之远,也是一般人难以及起的,今提提的,朕听了甚是认同,把留下来,也想再与聊一些事儿!”

    王易挺直身子,大声地应道:“陛下如此信任,臣一定知无不言!”

    李世民伸手示意了一下王易不必如此严肃,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到嘴巴里,嚼了几下吞下去后才继续道:“今日我们随意地,把因为这般考虑的理由,及更详细,更多的想法都讲出来,朕洗耳恭听!”

    “是,陛下!”王易应声后,依然挺直身子,开始讲述。

    “陛下,臣只是想到,颉利所领的突厥人一向凶残成性,这些年侵袭我大唐无数次,如今一战将其全部歼灭,那就应该永绝后患,不能再给他们再次翻身的机会,而要将他们的威胁彻底消除的手段就是全将他们清除,或者不放他们回去。将他们全部斩杀,这完全不合陛下的仁义,也会激起其他部落的愤慨,实是下下之策,因此臣就想到,应该把这几十万突厥俘虏全部押送到内地来,并且把善战的青壮年突厥人与基本没什么战斗力的突厥族人区分对待,如此方是上策”

    “能上马征战的突厥人,对他们要更加的严加看管,这些人体力非常不错,都是极佳的劳动力,而我大唐如今最缺的就是劳力,百姓忙于农事,但朝廷的基础建设如修路,修建水利等却需要征用百姓从事瑶役,如果能将这数万体力非常不错的突厥青壮年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那最少可以省下征集相同数量民工,而且用这些突厥人去修路或者修建水利,可以不考虑时间长短,他们没有农忙时节,一年四季都可以劳作,只要给他们吃饱饭,派一定数量的军士严加看管就行依臣所想,只要看管得紧,并采取一系列手段,将他们分开安置,这些突厥人应该不敢作乱的!”

    王易看到李世民停下了杯箸,认真地听讲,也更有兴致了,将所想到的都娓娓道来:“这些突厥战俘通过劳动手段可以让他们得到改造,同时也为我大唐的建议添砖加瓦,此是一举数得之策,相信几年或者十几年后,这些突厥人再也没有能力起来作乱,而其他那些基本没什么战斗力的突厥族人,可以将他们拆分安置于我大唐各道,不只北方的河南、河北道,南方的诸道都可以,越南地方越好,这样突厥人以数百或者数十人的规模散居在我汉人中间,无法彼此联系,他们再也没有可能起来作乱,即使那些参加劳动改造,最终得以宽大处理的战服,回去和他们的家人团聚后,也无法再积聚力量,我大唐有二千多万人,几十万突厥人分散在这两千万人里面,很快就会被淹没了”

    王易讲的有点口干了,自己喝了一杯酒,这才继续道:“若强制他们汉话,习汉俗,行汉礼,着汉服,那过上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只要他们生活过的安宁,还有何人会去想着回归草原?甚至他们都忘记了他们曾经是草原上的居民。那些突厥头人,让他们在长安任职,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和荣华,相信他们不会、也不敢有什么不满的,这数十万人不再回归草原,即使草原上再有一些部落兴起,只要我们监看得当,扶弱除强,相信这些部落只有唯我大唐号令的份”

    李世民已经替王易倒满了酒,两人一道干了,王易放下酒杯后,依然接着:“但臣觉得,要维持我大唐对草原各部落的影响力,兵势的威胁是必须的,实力决定一切,有我大军驻扎在大漠周边,草原上的那些部落才会真正地听服于我大唐,因此必须得保证在阴山一带驻守能应付一定规模战事的军力,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因此臣就想到,可以在定襄及定襄以北,阴山以南一带,水草丰美、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城池,派军驻守,同时移民一部分,与驻军一道,采取军事屯田、放牧等举措,那可以解决大部甚至全部军需的粮食”

    军事屯田,很多实例证明是非常正确的,其实在比唐朝以前,包括三国时候,都有很多军事家采用过,在后世时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南泥湾,还有后来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亦农亦兵的军事机构为解决驻军的粮食问题,为边疆的稳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现在所处的唐朝时候,这样的政策依然可以采取,也肯定非常有效果的。

    李世民听了忍不住点头认同:“唔,的挺有理,朕会在药师率军班师后,详细问询一下阴山一线的地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的!”

    见李世民认可,王易马上把他不曾在朝会上讲的另外一个提议了出来:“陛下,臣觉得,我出征的大军不应该全部班师,而应该择将率一部,就地留守,并择地形环境都非常好的地方,马上修筑城池,如今我大军新胜,士气正盛,而颉利所领的东突厥汗国覆灭,其他各部落一定惶惶,此时正是加强我大唐对漠南一带部落,甚至漠北的回纥、薛延陀部影响力的最佳时候,经此一战,我大唐军队无敌于天下的威名一定会远扬,有我曾经参加过战事的将士留守漠南一带,一定能镇服那一带的突然、铁勒诸部落的!”

    但让王易意外的是,李世民虽然面有惊喜之色出来,但言语依然未置可否,“的有理,朕会细细考虑一番的!”李世民只是用平静的口气如此。

    王易虽然有点微微的失望,但还是继续鼓着勇气道:“陛下,臣还觉得,如今我大唐初胜,近十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