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狂士-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师父身体好吗?”弘福法师淡淡问道。
    “去年我们分手时;他身体不是太好;我很担心他长途跋涉来中原;但他执意要走;不过不久前我得到师父的消息;他现在还不错;过得很平静。”
    “他的心中其实不平静啊”
    弘福法师的目光又落在李臻的佩剑上;李臻会意;将剑从腰间解下;放在桌上推给了他;“这是大师的传家之物;理当物归原主”
    弘福法师接过长剑;轻轻抚摸剑鞘;却又将它还给了李臻;“李敬业已经死了;我和他没有关系;这柄剑是你师父所赠;请统领收好。”
    李臻默默dian头;他沉吟片刻又问道:“我今天来找大师;其实是想再问一问兴唐会之事;来俊臣正在全力调查;我担心——”
    “李统领想知道什么?”弘福法师微微笑道。
    “我想知道房州境内;到底还有几名兴唐会成员?还有没有兴唐会潜伏的力量。”
    弘福法师伸出四个指头;“目前只有四人;孝恩寺只有我一人;还有江恩信;他负责联络;还有两人你应该知道
    “是杨刺史和庐陵王殿下?”
    弘福法师dian了dian头;“除了我们四人外;再没有其他力量了;兴唐会的武士在去年冬天已经撤回长安。”
    “太平公主是兴唐会的成员吗?”李臻又问道。
    “她不是”
    弘福法师缓缓摇头;锐利的目光注视李臻;“为什么会问她?”
    “最近有人在利用兴唐会的名义兴风作浪。”
    李臻便将大理寺官员和来俊臣手下遭伏击之事説了一遍;最后道:“他们临走时都会丢下一块兴唐会的铜牌;明显是在暗示兴唐会存在;我想查出这群神秘人到底是什么背景?”
    弘福法师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沉思良久;缓缓道:“李统领没有现他们其实只是dian到为止吗?并没有真的出卖兴唐会。”
    “我也看出来了;要么是他们并不掌握兴唐会的实情;要么就是他们不想出卖兴唐会;我觉得前者可能性居多;不过他们的目标却是庐陵王殿下;在房州现兴唐会;庐陵王殿下难脱嫌疑。”
    “你説得不错;这伙人确实是在针对王爷;但你为什么会怀疑是太平公主;而不是武家或者别的势力呢?”
    “不会是武家;武三思和来俊臣本身就是同盟;他不会杀来俊臣的人;我之所以怀疑太平公主;因为太平府的人至今没有出现;武芙蓉虽然出现;但她带领的是内卫;我有一种直觉;太平公主绝不会置身事外。”
    弘福法师微微一笑;“李统领;这只是你的猜测;我倒觉得太平公主不希望庐陵王出事;她虽然和韦王妃关系恶劣;但庐陵王毕竟是她胞兄。”
    “或许吧我和她有一dian个人恩怨;所以总会想到她身上。”
    “其实李统领并不知道;大唐各种势力众多;并不仅仅是洛阳那几支;比如兴唐会;来房州之前;李统领知道吗
    李臻摇了摇头;弘福法师又笑道:“长安还有关陇会;是四家关陇贵族结盟的象徵;独孤家族、长孙家族、窦氏家族、元氏家族;他们财力雄厚;在大唐影响极大;高宗皇帝和当今天子就是为了摆脱他们对朝廷的控制;才迁都洛阳。
    当然了;关陇会向来支持李氏皇族;神秘人不可能是他们;还有高句丽人;高宗灭掉高句丽后;数十万人被迁入中原;不少高句丽贵族一直企图复国;在大唐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还有倭国人——”
    “倭国人”李臻很惊讶;难道日本在大唐也有势力吗?
    弘福法师笑了笑;“三十年前的白江口之战;唐军和新罗军大败倭国、百济联军;倭国虽然表面臣服;但骨子里却图谋卷土重来;我听江恩信説;他几年前在扬州就遭遇过倭国武士;倭国武士在大唐非常活跃;只是李统领还没有遇到啊”
    李臻半晌没有説话;暗感惭愧;他确实见识还不足;一心只想着太平公主;殊不知;大唐国力强盛;不知有多少势力潜伏其中。
    像他在高昌遇到的吐蕃人;还有离奇失踪的吐火罗武士;甚至还有契丹人;突厥人;他们都希望大唐陷入混乱;使他们能混水摸鱼。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校尉吕晋在门口禀报:“启禀统领;有紧急情况”
    李臻站起身走出房间问道:“什么紧急情况?”
    “来俊臣今天一早离开了房陵县。”
    “他去了哪里?”李臻又追问道。
    “具体去向不明;但他是从东门离城;而且带走了所有的手下。”
    来俊臣意外离去确实令李臻深感惊讶;他深知来俊臣的为人;虽然狡猾凶残;不择手段;但他却极有韧性;千方百计要达到自己目标;尽管昨晚他遭遇了挫折;但绝不能认为他就此放弃;相反;来俊臣不会善罢甘休。
    想到这;李臻立刻回房向弘福法师告辞;离开寺院向县城方向奔去;快到县城;李臻放慢了马;这时;狄燕追上来问道:“老李;我觉得来俊臣会不会只是欲擒故纵?”
    “你觉得他并没有走远吗?”李臻笑问道。
    “从蓝振玉一案上便可看出;来俊臣不是一个轻易放弃之人;他在房州一无所获;岂肯一走了之;所以我觉得他还会回来。”
    “大有长进啊”
    李臻竖起大拇指;赞许地笑道:“自从跟了我;思路越来越清晰——”
    狄燕见身后没有武士跟随;便狠狠在李臻背上捶了一拳;娇嗔道:“把话説清楚;什么叫跟了你?我几时跟了你;我。我只是来凑个热闹罢了。”
    李臻连忙举手笑道:“是我説话不准;是我请狄姑娘协助;这样可以了吧”
    “这还差不多”
    狄燕瞪了他一眼;“以后説话要当心dian;我这人还好説话;万一遇到王姑娘、张姑娘什么的;看你有的受”
    李臻不敢多説;只是苦着脸笑了笑;狄燕瞅了他一眼;随即又笑问道:“难道我分析得不对吗?”
    “其实我也认为他是虚晃一枪;以退为进;但来俊臣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也不能肯定。”
    “那我们来县城做什么?”狄燕问道。
    “见一见刺史杨沛;我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危险处境;不要坐以待毙。”
    “你觉得杨刺史会听你的劝告?”
    “不会”李臻摇了摇头;“他肯定不会听我的劝告;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狄燕更加不解;“既然如此;我们去劝他做什么?”
    李臻呵呵一笑;却没有回答狄燕的话;轻轻抽一鞭战马;加快马向前面不远处的几名侍卫追去。
    “等等我”狄燕也加快了马;跟着李臻向北奔驰而去。
    。。。
 。。。  

第0233章 护王回京
    “李统领希望我能做什么呢?”
    或许是人上了岁数的缘故;杨沛格外固执;他对李臻劝他暂避锋芒并不领情;州衙大堂上;杨沛毫不客气地拉长了脸;“我是一州刺史;你让我怎么退让;是挂印归隐还是弃官而逃?来俊臣要报复就随便他;我就在这里等着;看他能把我怎样”
    尽管李臻并不情愿劝说杨沛;但无论是对李显;还是对上官婉儿;他需要摆一个姿态;他已经尽力;是杨沛坚决不肯接受。
    李臻并不着恼;又笑了笑道:“杨刺史的难处我能理解;我也不是要劝杨刺史离去;但我觉得杨刺史应该防患于未然;比如尽快销毁一些敏感的书信文书;必须一些证人证据要尽快处理;总之要消泯对自己一切的不利影响;难道杨刺史觉得我这个建议也难以接受吗?”
    “李统领这个建议我当然可以接受;事实上我也会这样做;不过;我建议李统领最好还是先和庐陵王殿下商量一下;看看他的态度如何?”
    杨沛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李臻不要多管他的闲事;如果是为兴唐会之事;可以去找庐陵王李显;李臻当然听出了他的暗示;他便起身拱手笑道:“以杨刺史几十年的官场人脉;对付一个小小的来俊臣当然不在话下;看来是我多虑;告辞了”
    “李统领走好我就不远送了。”杨沛眼皮都没抬;任由李臻告辞而去。
    走出州衙大门;狄燕立刻迎了上来;“他怎么说?”
    “我如果说我其实是被赶出来的;你相信吗?”
    狄燕愕然;“他把你赶出来了?”
    “差不多吧让我别管他的事。”
    狄燕也愤恨起来;“他怎么能这样;别人是一片好心提醒他;就算不接受;也应该谦虚地听完;怎么能这样待客;不行;我要找他”
    狄燕转身要进州衙;李臻一把拉住了她的胳膊;向她摇摇头;“阿燕;算了”
    “可是——”狄燕眼中充满了担忧之色;“万一他出事;父亲会很痛心的;毕竟这么多年的交情;父亲也会怪我
    “他会来求我的;但不是现在。”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臻想了想道:“既然房州之事已经暂告段落;我打算先回京述职;总之;我们没有发现举报信中的那件事情。
    狄燕默默点头;“我跟你一起回去。”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向这边疾奔而来;在李臻的面前停下;车帘拉开;露出了李重润宽阔的脸庞;他满脸焦急道:“李统领;父亲刚刚接到圣上旨意;要求他立刻回京。“
    庐陵王被临时召回京城;没有什么理由;也不是什么新年大祭;而且这是被贬黜十一年来;第一次召他进京;这让李臻有一种不妙的感觉;难道是京城那边出了什么事?武三思在京城那边找到了什么证据?
    但此时李臻没有时间细想;他对李重润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们也跟随同行;护卫王爷进京”
    “老李;你说来俊臣连夜离开房陵;是不是他已得到了庐陵王被召回京的消息?”
    李臻放慢了马速;其实他也在想这件事;在之前他并不清楚来俊臣为什么会突然停止查案;连夜离去;他只能狄燕一样考虑;推测来俊臣是用欲擒故纵的策略。
    但现在得到了庐陵王进京的消息;那么来俊臣的动机就容易理解了;他应该也是进京了。
    “应该是吧”李臻苦笑一声;他开始觉得自己有点被动了。
    李臻返回白水镇;刚进临时驻地大门;赵秋娘便迎了上来;低声道:“接到了上官舍人的紧急鸽信。”
    李臻默默点头;上官婉儿这时候发来快信;他一点都不奇怪;他接过鸽信快步向内堂走去;赵秋娘不解;拉着狄燕低声问道:“小师妹;他怎么了?”
    狄燕撇了撇嘴;“庐陵王被召回京了;来俊臣也连夜赶回去;所以他也知道自己该回去了。”
    “哦原来如此;我说上官舍人怎么会发一份紧急鸽信回来?”
    这时;李臻又快步走了过来;对赵秋娘道:“立刻通知所有弟兄收拾行李;准备返京。”
    “吕晋他们也要回去吗?”
    李臻摇了摇头;“他们继续留在房州;我们护送庐陵王回京。”
    这次紧急被召回京;连庐陵王李显自己也没有预料到;虽然没有人告诉他进京的缘由;但他隐隐感到;这次进京必然和最近他被调查的事件有关;不会是什么好事;这令庐陵王忧心忡忡。
    担忧归担忧;李显不敢违抗圣旨;圣旨说得很清楚;令他即刻上路;他也和王妃韦氏一起;立刻收拾行装准备上路。
    这几天王妃韦莲显得颇为低调;她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既然把权力让给李臻;那她就务必要保持沉默;绝不能再插手;这样韦氏兄弟才会老老实实听从李臻的安排;从而避开卷入危机的风险。
    虽然韦氏家将的危机因为李臻的果断撤离命令而得以缓解;但兴唐会的危机却又悄然浮出水面;韦莲在去年就隐隐听说了兴唐会之事;为此她两次逼问丈夫;尽管李显两次都坚决否认了此事;但韦莲心中始终像放了一颗石子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
    而这次天子召他们夫妻进京;韦莲更是感到忧虑;她破天荒地和丈夫同房共眠;当然;并不是要恢复夫妻恩爱;而是她想从丈夫这里知道真相。
    夫妻二人商谈到半夜;韦莲依然是一无所获;次日天不亮;她便起身准备出发了。
    这次进京十分仓促;李显只带了几名贴身伺候的宦官和宫女;准备了两辆马车;长子李重润将随他们同行;另外;还有二十名侍卫将沿途护卫他们。
    “王爷;我们随行的护卫是不是太少了一点?”王宫大门前;韦莲望着车窗外的二十名骑马侍卫;有些担心地问道。
    李显盘腿坐在车厢内;他闭目念诵经文;仿佛根本没有听见妻子的担忧;韦莲回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掩饰不住的厌恶;整天念诵经文;和老和尚有什么区别。
    她不再理睬丈夫;向儿子李重润招招手;李重润连忙催马上前;施礼道:“母亲有事吗?”
    “我觉得护卫太少了一点;路上可能会不安全;要不然再带些侍卫同行。”
    “回禀母亲;昨天晚上;李统领派人来告诉孩儿;他们也将随行护卫我们。”
    韦莲大喜过望;“李统领也要随行吗?”
    “正是”
    旁边一直在念诵经文的李显眼皮猛地跳动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侍卫首领韩之奇高声喊道:“是内卫来了”
    只见远处奔来大约三十名内卫武士;为首之人正是李臻;他催马奔至马车;向韦莲躬身施礼道:“卑职接到圣上口谕;将护卫殿下和王妃进京”
    韦莲顿时一颗心放下了;有李臻护卫他们进京;至少路上她不会担心危险了。
    李显始终闭目不言;专心致志地念诵他的经文;很快;两支队伍汇合;护送着两辆马车离开了王宫;沿着官道向东而去。
    洛阳梁王府内;武三思正闭目躺在书房的软榻上;两名侍女正卖力地给他后背按摩;进入春天以来;武三思的后背一直疼痛难忍;只有通过按摩才能稍稍缓解。
    这时;门外传来侍卫的禀报声;“启禀殿下;房州那边有紧急消息送来”
    “呈进来”
    武三思没有穿衣服;侍女连忙将帘子拉了起来;片刻侍卫走进房间;单膝跪下;将一封鸽信高高呈上;侍女接过信给了武三思;武三思打开信看了片刻;立刻坐起身令道:“速去请明先生过来”
    侍卫匆匆退下;武三思也无心再按摩;他起身穿上衣服;对两名侍女令道:“先退下吧”
    侍女们收拾东西退下去;这时;门外传来明先生的声音;“殿下找我吗?”
    “先生快快请进”
    门开了;身材瘦小的明先生走进了房间;他向武三思行一礼;“参见殿下”
    “先生请坐”
    武三思对明先生极为倚重;对他的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几年前派人去房州潜伏就是明先生的建议;现在看来;他的建议完全正确;不过让武三思略感失望的是来俊臣没有配合他的方案;竟然放过了韦氏私募武士;而是转而追查兴唐会。
    武三思虽然十分恼火来俊臣擅自改变计划;不过来俊臣若能一举摧毁兴唐会;武三思更加会欣喜异常;相比韦氏从灾民中私募武士;兴唐会当然是一条大鱼;也正是这个缘故;他也开始转变计划;全力配合来俊臣追查兴唐会。
    明先生坐下便笑问道:“是谁劝圣上召回庐陵王;殿下查出来了吗?”
    武三思摇摇头道:“至今为止我还是没有能查出来;不过我得到一点消息;恐怕这次召回李显和兴唐会有关。”
    停一下;武三思又道:“我在想;会不会是上官婉儿?”
    明先生笑了起来;“殿下;不会是上官婉儿;她绝不会把李显和兴唐会联系起来;再说;李显在目前的局势下离开庐州并不是明智之举;就算李显要回京参与争嫡;也要等事态明朗以后再说;这个时候回来太危险了。”
    武三思沉思不语;目前的局势确实有点混乱;他心中有一个念头;能不能利用这个混乱局面有所作为呢?
    他迟疑一下道:“我想李显这次回京;或许是一个机会。”
    明先生明白武三思的意思;他也认为这确实是一次机会;不过风险也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