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士-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和瞭望手在城墙上校准射击的土龙砲手们相比,这毕竟是盲人和健全人的搏斗。
    指示方位和进行矫正的口令在寨墙上此起彼伏,石弹和泥丸雨点般的将一座又一座敌军砲车轰塌,速度快的连寨墙上观战的杨掞都觉得有点吃惊。蒙古的砲手们不少人已经被石弹打的粉身碎骨,鲜血飞溅在同伴的身上,但剩余的砲手们毫不动摇的继续拉着皮索。其顽强战斗的意志,连陆循之都不住的捻须赞叹:“果然不愧是战胜了女真大军的精锐之师!”
    只是这毕竟不可能挽回败局,蒙古军一方的砲车数量逐渐减少,直到最后一座还在发射的一座单稍砲被十数枚石弹集火打击终于不支倒下,第一天的砲战以蒙古砲手军全面失败而终结。
    此时的蒙古军阵地上,到处是被打断的木梁、轴柱和皮索,砲手们在残骸间无力的呻吟,大队蒙古士兵完全不顾及到他们受伤的同伴,在残骸堆里疯狂的搜寻着仍然可以用的部件。
    目睹着这一幕的杨掞对陆循之说道:“陆翁,接下来还有一场真正的大战。”
    “下一次就不会像今天一样赢的轻松。”
    幸好在这下一次之前,恢复砲手军的战斗力也得浪费蒙古大军不少时间。
    这一次蒙古军看得出简直是全军出动,几乎将几座山头上的林木全都砍伐一空,木材流水价的送入大营。
    他们正在制造比第一次更多的砲车,并且还不仅如此。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寨墙上的瞭望哨发现对面已经搭起了巨大的木楼。
    在树立砲车之前必先树立望楼用以居高临下,窥视敌人城中的守备情况,特别是城里抛石机的具体位置。
    在枣阳之战里,蒙古人树立了高大达十多丈的望楼,日夜窥看城中的情况,然后按照瞭望哨的指挥,逐个将城中的抛石机摧毁,赢得了胜利。
    在进攻老鸦山的时候轻敌大意使得蒙古军吃了苦头,这一次他们决定扎扎实实的按照常规步骤开始。
    守备一方当然也看着对面的望楼着急,杨掞目测望楼在己方的砲车射程之外,甚至动了派突击队陷阵,破坏望楼的主意。
    但他生平喜欢用诡计,这等硬桥硬马的办法有违他的战争哲学。
    何况突击队要么是铁骑编队,利用机动性的优势快速进击,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一击即走。或者是激励三军,以少数精锐步兵分队开城杀出,利用一鼓作气的气势压倒对手,夺得暂时的战场主动权。
    土龙军中既没有骑兵,也没有经历沙场的精锐步兵可以使用。现在开门杀出去,除了给敌军强大的铁甲骑兵送人头之外,还会折损城中已经十分薄弱的守备兵力。
    他必须在郑云鸣回来之前,牢牢的守住大寨,一兵一卒都不可浪费。
    端望对面的高楼,短短时间有十多个计策掠过杨掞心头,但又被他一一否决,他自己本身是一步十计的神机角色,也就明白十计中其实难活一计。
    妄自号称平日妙算无双的杨掞,也只能坐看着几座高耸入云天的望楼慢慢的搭建出来,瞭望手在往楼上俯瞰着城寨中的形势,将之一一记录,明日的战斗对于土龙军来讲注定是一场鏖战。

第十五回 梢头相争落雨急(3)
    12…20
    紧随着望楼而起的是五十座大中型抛石机,在重型抛石机的对战中旋风砲和虎蹲砲这样的小型砲起到的作用很小,索性暂且缓一步建设,等抛石机对战决出了胜负,再使用小型抛石机来清扫城墙上的守军。
    老鸦山寨里的守备军当然不会坐视对面好整以暇的准备攻城器械,但这一次蒙古军事前有了准备,在阵地前张挂了丈余高的帷幕,帷幕前方又筑了土墙和栅栏,再想用抛石机像上次那样做定点式打击,效果就不会彰显了。
    在土龙军砲车的骚扰下,蒙古军的发石车还是按照计划全部建成。
    只等待着第二日展开的新一轮投石大战。
    次日晨曦方现,蒙古军营第一次吹响了胡笳,大军呐喊声里十几名轻骑拥着一名将领疾驰而来,一直冲到了大寨北门下。
    杨掞几次想叫弓弩手放冷箭试一试手气,却被陆循之阻拦下来。他是儒生领大军,还拘泥于信义礼仪那套陈腐的东西,认定了还没开战之前,绝对不要对敌人的信使出手。
    那名将领抬头看了一眼门楼上的旗帜,示意亲兵开口喝道:“南军统制陆某听真!今大汗亲遣真定、河间、东平、大名、济南五路万户。。。。。。。”
    话未说完,背后已经挨了狠狠的一鞭子。
    “如何这般啰嗦!”那将领催动胯下栗色的坐骑跃前几步,振声喝道:“某幽州史天泽!城中守将知我名号,早早开城投降!若迟了半刻,打破城寨,玉石俱焚!”
    陆循之张口答道:“大宋土龙军统制陆循之答话!君子重节义。。。。。。。”
    他话还没说出口,杨掞举起手中的角弩,瞅了个准,扳动牙机,弩箭如脱兔相似径直射向城下的史天泽。
    史天泽微微一侧身,右手探出牢牢的将正在飞行的箭矢抓在手中。一个射的快一个抓的准,一切都在刹那之间完成,城上城下的人都来不及做什么反应。
    史天泽将手中箭矢高举,厉声喝道:“这就是你们的回答吗!史某以这支箭发誓,要是不打破城寨,杀的你们连一只鸡一条狗都不留下,某就不再姓史!”
    说罢将箭矢往地下一掷,领着骑兵队扬长而去。
    陆循之回头瞪了杨掞一眼。
    “有什么关系,”杨掞说道:“这回答比陆统制的简单多了。”
    他说话的时候,远方震天的呼喝声里扬起了尘土,几十枚数十上百斤的弹丸在天空中划过,落入了城寨中。
    这一次蒙古军已经准备妥当,望楼上的瞭望手已经为抛石机指示了城中敌方砲车的方位所在,第一波打击之下就有一座五稍车被石弹砸倒而土崩瓦解,其余的石弹命中的位置也距离目标很接近。
    城寨中的砲手军立即开始还击。
    砲手们将缠满了薪草和干枯的藤蔓的泥丸放在皮窝子里,这些薪草和藤蔓事前已经在火油里侵泡过,这时候被火把点燃,立即熊熊的燃烧起来。
    “放!”兵丁们齐声呼喝声里,几十个巨大的火球带着黑色的浓烟尾迹飞掷了出去。
    必须承认,虽然火弹和普通弹丸的实战效果相差不多,在场面上却震撼人心多了。没有多少人能够眼看着巨大的火球冲着自己飞来而无动于衷。
    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
    从实际的效果来说,火球也烧掉了不少遮蔽在蒙古军投石机前面的帐幕,这让土龙军的抛石机的攻击变的更加准确。
    但很快的,对面也开始向城中投掷无数的流星火球。
    火球在寨墙上空飞来飞去,黑色的烟雾筑成的弹道在空中画出奇形怪状的图案。杨掞却没有功夫注意这些。他目光聚拢的是在正前方百步的距离,已经有大队的蒙古军兵聚集,一面清理鹿角和栅栏,一面推着大盾前进,组成了一道大盾防线。
    防线的后面弓箭手开始向城头射击,羽箭似黑鸦群一样笼罩在寨墙上。城头的弓箭手不甘示弱,也开弓还击,但是毕竟人数太少,基本对大盾后的蒙古弓手造不成什么实质的威胁。
    杨掞关注的并不是这个,他担心的是在盾墙之后,已经看得见兵士们开始挖土掘洞,准备放置较小的抛石机。
    史天泽的耐心很少,他要在丢石头的游戏结束之前,抢先进行下一步攻势。
    在盾墙后几十架小型抛石机已经树立起来,它们都是近距离专门用于城头工事破坏的轻便武器。
    那是五十座发砲迅捷如风的旋风砲。
    每座旋风砲高达一丈二尺,用冲天柱一根,深入地下五尺作为根基。用两根八尺五寸的夹木作为支撑。也只是只用一根一丈八尺的单稍为杠杆,拽索四十条,不过砲手只用五十人,一人定放。射程虽近,炮弹也轻,却是发砲如风,大大提升了射击的速度。
    这种轻快型抛石机针对的就是寨墙上严阵以待的守军们。
    三斤重的石弹和泥丸以迅捷的速度不断向城上发射,虽然威力不如七梢和九梢大砲一样威力惊人,却是发射速度奇快,前石刚过,后弹已经跟上,连绵的弹雨压制的寨墙上的守军抬不起头来。
    陆循之招呼正在指挥弓箭手放箭的杨掞:“是用那个的时候了!”
    杨掞停下号令,塌着腰身一溜烟的向寨墙的东北角跑去,一面跑一面招呼城下:“旋风砲,用火油罐还击!”
    土龙军在寨墙下早就准备了十几座旋风砲位,听着杨掞这一声号令,都从身边的弹丸堆里捡起一个一斤装的粗陶瓮,搁在皮窝子中。
    这是宋军传统的火攻兵器,其制法中有独妙之处,用生鸡蛋磕破一头,小心的取出蛋黄蛋清,用稻草牵引将火油灌注在空鸡蛋壳中,鸡蛋装满陶瓮之后,细心的用黄泥封好,平时取用搬运时都倍加小心谨慎。这种内里装了鸡蛋壳的火油罐比之简单灌油的火油罐喷溅效果更为出色,故而广泛的使用在宋军的水陆战中。
    在城头军士的指挥下,城下的旋风砲将一个个的火油罐掷过墙头,全都打在蒙古军的木盾墙和旋风砲阵的附近。
    领队的蒙古管军千户发一声喊,旋风砲队和射手们全速向后退却。
    宋军要火攻了!
    还没等他们跑出几步远,寨墙上两排火箭朝着旋风砲阵地抛洒下来。火箭点燃了泼洒在地的火油,木盾墙和五十座旋风砲登时陷入一片熊熊火海中。
    土龙军一方的旋风砲还在时刻不听在给这片火海添加着燃料。
    木盾和旋风砲很快就在这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杨掞奔到东北角的圆形发射台中,伸手抄起一面红旗举起。
    远远的西北角上也扬起了一面红色的旗帜。那是另一个小队已经准备好的信号。
    “动手!”杨掞拍了拍自从战斗开始都在一直静静躺着的三弓床弩,朝着城下喝道。一百多名夫役在整齐的口号声里一齐发力拽动皮索,城上的三弓床弩的绞轴开始吱吱呀呀的转动,弓弦向后拉伸。
    “弦已挂满!”
    “上箭!”
    两名床子弩手小心的抬过了一支一枪三剑箭,将其安放在基座上。
    杨掞蹲下身子,抚摸着栎木做的粗大的箭杆,低声说道:“能不能扭转局面一切就靠你了,拜托了,命中目标吧!”说着接过了军士手中的火把,将箭头点燃。
    一名身形魁伟的床子弩手举起手中的大斧,将斧背一面朝下,抡起了斧子朝着牙机狠狠的砸了下去。
    雷震云响,霹雳弦惊,一支铁枪带着巨大的烟迹破空而去。
    蒙古军营里又是一阵惊恐的呼声。抛石机也就算了,区区一座山寨竟然连床子弩都装备,不知道里面藏着的却是怎样的劲敌。
    巨大的箭矢划过一道微曲的弧线,目标却不是地面,众人齐声惊呼下,箭矢带着巨大的冲力击中了远处的一座望楼。
    唐到宋初的床弩,其射程不过七百步,后经过宋真宗时期的改进,射程广阔至千步。在南宋进一步改良后,对一千步以外的目标也能够有效的命中。
    蒙古砲手军度城寨内抛石机的射程来安放望楼的位置,这是因为望楼不可能离城墙太远,离寨墙太远的话,寨墙下的视野死角就会越大。并且瞭望手自身也有目力限制,陆循之看不清对面军营的真实面目,换了蒙古军的瞭望手也是一样。
    所以蒙古砲手军精心的选择了一个城寨里抛石机力能所及的极限之外不多的一个安全距离设置望楼。
    他们只是没预料到圆形角楼上用油布遮盖的武器竟然是贵重的三弓床弩而已。
    一枪三剑箭下悬挂的两个油葫芦碰的一下撞上了望楼,碎成了碎片,里面无数的鸡蛋飞溅而出,里面的火油被箭头上的烈火点燃,将一座高耸的望楼点成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这不惟消减了城中抛石机部队遭到的威胁,对于砲战中的蒙古军也是一个士气上的打击。

第十五回 梢头相争落雨急(4)
    12…21
    西北角上的床弩也发了一箭,但是这一次准头不好,火箭离着望楼还有几尺飞掠过去。
    但对望楼上的瞭望手来说已经不可能安枕无忧。
    原来精准的石弹射击渐渐的开始失去了准头。而城寨里的宋军准头反倒越来越高。
    原先构筑在蒙古砲车前的栅栏几乎被石弹清扫一空,帷幕也已经被大火烧了个干净。旋风砲车能压制一部分暴露在外的守城兵士,那三斤重的泥丸对于寨墙上高搭的战棚来说简直毫无损害。土龙军的瞭望手可以安全的躲在里面继续观察,直到指挥己方的砲车将目标完全摧毁为止。
    蒙古的砲手军慌忙开始转移集火目标,力图将火力集中在两个角楼平台上,摧毁床子弩。但抛石机的准头不如弩炮,何况两座弓弩的上方都搭建有战棚,即使被一发石弹命中也不妨事。
    混战中四座三弓床弩火箭接二连三的发射,很快又打中了其余两座望楼。
    胜利的天平开始朝守军一方倾斜。
    “来吧,让我们看看名镇天下的史天泽有什么真本事。”杨掞喃喃说着,又挥手让城下的夫役开始拉弦。
    出乎意外的,蒙古大营方向传来了一阵紧促的锣声。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是中原作战的传统号令,在草原上原本是没有这套的,但中原和辽东的豪强多半依照旧规。并且这套行之有效的信号系统反推广入真蒙古军内,在标准的蒙古轻骑兵队中也开始有鼓手和锣手的编制了。
    “敌人要退兵?”马祥吃惊的从马牌后探出头来,看着抛石机阵地上的蒙古兵们陆续开始后撤。
    他扭头对座上的陆循之问道:“统制,难道他们真的撑不下去了?”
    陆循之摇了摇头,并不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远方那井然有序的退却队伍。
    陆循之从马道上下来的时候,正好遇见了杨掞抱着一坛美酒正在兴奋的和一群床子弩手开着玩笑。
    “统制!”看见陆循之走过来的杨掞急忙斟了一碗酒,端上前来:“今日一战统制指挥辛苦了,赶紧来喝了这碗黄柑,这可是用洞庭蜜柑酿制的,京湖特有的美酒。”
    陆循之伸手将这碗酒挡了回去。
    “没觉得今日获胜和前日有什么不同么?”
    杨掞低头想了想,说道:“除了正常的伤亡以外,就是结束之后的欢呼声小了些。”
    “正是,”陆循之指着寨墙下说道:“这就是史天泽今天如此轻易放弃的原因了。”
    杨掞这才发现,城墙下是一张张疲惫无力的面孔。
    许多人坐在地上喘气,还有的人干脆就躺倒在地上。站着的人也是满脸大汗,手脚不住的微微战抖。
    全军的力气已经到了快要枯竭的地步。
    “他们不是真的已经决定撤退,是在准备重整旗鼓。”陆循之冷静的说道:“史天泽已经耗尽了我军的体力,接下来就是一波真正猛烈的打击了。”
    “他们将会出动攻城部队,将我们这支疲惫之师一举歼灭。”
    杨掞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在战前陆循之就一直坚持征用山寨中的壮丁来作为拽索的砲手使用,正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军队体力。
    但壮丁们没有经过训练,每座砲车还是必须安排一些士兵来带头拽索,不然根本不可以和蒙古砲车相抗衡如此之久。
    就这样将尽千名士兵的体力就因此完全耗尽。这还不算刚刚和蒙古人对战过的弓箭手们。
    二千守军的兵力确实太少了!
    杨掞狠狠的将酒瓮砸在了地上:“我竟然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