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士-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城中的弓箭手也试图在探马赤靠近时予以反击,但他们开弓的速度却是远远及不上这些马背上成长的战士了,一箭过去只能落在飞扬的尘土里而已。
    刘整丝毫没有被这些捉迷藏的游戏所撼动,他只是看着远处大股的骑兵正在集结,还有数目颇多的民夫和杂役,对方的将旗已经前移到了橐驼岭?驼岭右侧的麾旗山山顶,要发起对橐驼岭的全面进攻,这里显然是比山脚更加适合的指挥地点。
    麾旗山山顶的旗帜是一面带着五条飘带的黑色旗帜,上面用白色丝线绣了一个狼头。这面旗帜是蒙古部万户忽都虎的将旗。而这个时候的忽都虎已经坐在了麾旗山顶的交椅上,他周围的千户和百户们啧啧议论,小声商讨着攻打橐驼岭的计划。
    蒙古人自从雄起漠北之后连战连胜,虽然中间也曾遭遇不少挫折,但纵览大局,的确找不到一个可以势均力敌的和他们交战的对手。积年常胜之后,军队中难免弥漫着一种骄傲的情绪,对于指挥者来说,一方面这种骄傲的态度能带来更加果断的判断,更加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信念。但另一方面来说难免轻视对手。
    围攻襄阳的汉军五个万户、蒙古军五个万户以及其余部族军的三个万户陆续撤离襄阳城下,前往京湖腹地进行抄掠。剩余用来包围监视襄阳守军的只有骑兵二万余人。这并不算是特别冒险的策略。昔日成吉思汗第一次进迫中都城下的时候,也曾经面对高大城墙无可奈何。那时候成吉思汗也以两万骑兵围困中都,而自分兵下河北山东七十余城池,中都有金国精兵十万。且那时候金兵战力犹存,在整体战力上比襄阳守军要强大的多了。今日的蒙古大军对如何围困城中守军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没有理由怀疑他们竟然对付不了襄阳的六万步军。
    负责指挥整个围城行动的留守总大将、军前行中书省事粘合重山元帅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作为在辽北成长起来的女真族人,他对南朝军马的战力拥有一种骨子里带有的轻蔑,如果说当年六万女真强军就能灭亡了宋朝繁华盛世,他没有理由怀疑南征的大军不能攻陷宋朝一个小小边区的。
    他也相信区区襄阳六万守军用两万兵力来看守是战力的浪费,尽管城中有号称南朝名将的赵葵,也有近来名声鹊起的郑云鸣。他也以为只需要数千蒙古本部兵力就足以将他们阻截在城内不能出来了。
    剩下的兵力他完全可以干些别的。他首先将自己的五千女真本部人马退往均州就食,均州这时候已经驻守了蒙古的一支军队,粮食也从商洛山中源源不断的运到襄阳前线,均州是粮食的一个转运地,与其等待粮食到达前线从新分配,不如让女真本部先到汉水上游去补充,让自己的人享有补给的最优先级别,大概是每个将领的私心吧。
    他还要部署清扫掉襄阳周围的堡垒。曲出对这个任务没有过多的交待,因为他从军后面对的大多是残破的金国和西方国家,对于清理掉外围坚实堡垒对于攻略一个据点的重要性尚不十分明白。但粘合重山作为中原的武将,清楚要攻陷本城必须先清除外围的道理。
    进攻橐驼岭的全部兵力大约三千余人,还有一千余名自带粮食随军南下的无赖儿,他们完全是自愿加入大军,也没有资格从大军中获得任何奖赏和粮食补充,他们唯一的指望是战胜之后的虏获和在乡野和城市的劫掠。曲出这次强行留下随军的无赖汉参加清理外围城堡的战斗,在这些人中引起了不满,要指望他们发挥多大作用是很难的。
    随同进攻的还有数千名夫役,他们是抵达襄阳城下的上万夫役之一部。原本攻城作战还能更加顺利一些,如果不是宋军在蒙古人先动之前就攻击了作为前哨阵地的邓州、唐州等地,将蒙古人囤积的物资消灭,然后又在大军后方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的袭击的话。不用说别的,就是宋人将唐州境内的桥梁全部拆毁,为了修复这些桥梁,从北方前往襄阳的民夫们就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在蒙古宣差官的严厉督促之下,从河南河北的侨治州郡中征发的民夫还是源源不断的抵达襄阳前方。
    对于能否顺利攻占襄阳城,这些民夫将发挥兵马起不到的作用。即便是对于攻克橐驼岭这样的城堡来说,民夫也有自己的用处。
    其实对于据守堡垒的刘整,他这时候也希望能够足够的劳力可以使用。但堡垒毕竟不是襄阳城,里面的粮食不可能支持士兵和民夫这么多张嘴的消耗。他能利用的一点点人力只有守军,且他必须仔细思考当中的平衡问题,不能光顾着补强工事而使得众人没有体力对付蒙古军的进攻。
    毕竟蒙古军的攻击已经迫在眉睫,总的先考虑当前的危机。
    站在襄阳西面城壁上的郑云鸣带着本部的将领和幕僚们将蒙古人的异动看在眼中。今日秋高气爽,野外的视野极佳,郑云鸣不用多努力就能看清楚对面人影攒动。那是敌军正在准备为进攻橐驼岭提供支援。
    这正是他要做出主动应对的时候。
    马道上一名制置使衙署亲兵匆匆赶来,对郑云鸣躬身施礼,问道:“大帅询问副都统何时出兵。”
    郑云鸣扭头看了看杨掞和王登,二人不约而同的点了一下头。
    “上复大帅,我军即刻出兵。”他对着亲兵说道:“请大帅督促其余三路兵马,按照约定一同出击,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蒙古人的大军从襄阳城下撤走之后,军中马上就有了意见要趁着敌军兵少懈怠的时候出城袭击。而城中军民更是议论纷纷,都认为是出城的好时候。但赵葵却一直按兵未动,和往常的作战一样,他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着蒙古人的防备进一步松懈下来的时刻。
    又过了两日,当他看见蒙古军的一部又离开城壁西上的时候,赵葵明白这是进击的时刻了。
    他大会诸将,挨个发布了出击的命令,以郑云鸣之土龙军和振武军八千人,从西门出击,目标直指蒙古军在檀溪东岸设立的大本营。以万文胜军六千人自南门出击,先破坏南门用于封锁宋军行动的栅栏和壕沟,然后转向西南一隅的敌军投石车阵地,将其全部摧毁。北门的孟璟统制以四千人出击,出北门后转向西门支援郑云鸣部,东门的胡显统制以四千兵出击,其中有茶商军五百名,衙署直辖帐前精锐军五百名,以及忠锐军、忠孝军和忠义军三支民兵一共三千人,出城之后击破当面之敌,然后转向南门方向策应万文胜军马。

第五十二回 八千剑戟连车营(1)
    第五十二回八千剑戟连车营(1)
    这是一个四面出击的计划,针对的当然是蒙古人兵力不足的弱点,赵葵自从蒙古大军退走之后,一直在悉心留意襄阳周围的敌军数量。他甚至在夜间派出小规模的突袭队从水道出击,四面袭击蒙古军的营地,结果证明许多营地只是空留营帐,里面的军兵早已经撤走多日了,只不过被蒙古人用来故布疑阵而已。
    现在正是趁着蒙古人兵力不足的时候,做四面进击的大好机会。虽然在用兵方面,赵葵不是一个吝惜兵力的人,但这一次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些,出击的兵力只占全城兵力的三分之一强,然则大多是骁勇能战的部队,且在遭遇到强敌的时候,城中也能及时派出有力的后备部队支援。
    他在心中反复推算过可胜的机会,认为庙算至少有七成胜算。然后诸军待命而行。赵葵又命令北门以旗语通知樊城守将秦武,与他约定时间,一同杀出。
    这是蒙古人围城之后宋军第一次真正大规模的出击,其胜败直接关系到襄阳城的命运。赵葵特别对郑云鸣嘱咐道:“官人当蒙古人之锋锐,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一抵挡不住,火速差人回来送信,本帅亲自率领大军出城支援官人,与蒙古大军决一死战。”
    “有您这句话就足够了。”郑云鸣严肃的说道:“城外胡人兵马不满万人,此去必然获胜,请大帅安坐城中,看我军如何破敌。”
    这个时候的襄阳西门已经挤满了准备开城出击的士卒。这几日蒙古人对西面城壁的轰击效果不彰,轰击的次数也日益减少了。土龙振武两军都是蓄锐已久,正待摩拳擦掌的要跟蒙古军大战一场,尤其是前日里折了一阵的振武军,更是迫不及待的要一雪前耻。
    秦半夏站在街边看着振武军士兵默默的整理着自己的武器,一个个拧眉怒目的模样,禁不住害怕起来。振武军六千将士,她的心思只在一人身上。
    “小娘子不必担心。这一次出征一定得胜回来的。”半夏把头扭过去看时,只见石文虎把背倚靠在一家店铺的门板上,双手抱在胸前,摆出一副悠闲的姿态。
    他笑道:“王景宋是个聪明人,同样的错误一定不会犯第二次的。何况这一次我家姑爷也亲自出征压阵,绝不会有问题。”
    郑云鸣,半夏自然是信得过的,王登她更加不会有怀疑,但城外的胡人兵势如此犀利教城中百姓个个望而生畏,这是刀口上舔舐鲜血的买卖,又怎能叫半夏不担心呢?
    王登这个时候却顾不得心上人的担心。他和振武军的几名主将站成一排,正在听着葛统制的咆哮。
    “老葛打了这么多年第五十二回八千剑戟连车营(1)
    仗,什么样千奇百怪的事情没遇到过?”他说话的时候依然是气鼓鼓的:“但是这回不一样,居然被一个老书生和一个小无赖给咱们抢了头功去,整个振武军的面子都被丢的一干二净了!”他声音如此之大,很难不惊动一旁整队的军士们。
    老书生陆循之和小无赖杨掞带的土龙军,素来是被训练严格、将领勇悍的振武军所轻视的。即便是在开战第一天就吃了一场小败,也未能动摇振武军心中襄阳第一军的优越感。
    但杨掞旋即以一场漂亮的夜袭战夺下了襄阳守卫战中的首胜,让整支振武军颜面扫地。天知道王登和葛怀用了多少手段才重新振奋起了士气,如果这一战再失利,他们不知道又要用多少天来恢复振武军的战斗力了。和杨掞的自由发挥体系不同,振武军的士气直接决定着战斗的成败。
    对于部下的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指挥风格,郑云鸣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干涉,看起来他似乎是提倡一种兼容并包的风格。但自从跟随他建军的人都明白,他个人的指挥风格更加贴近王登,习惯于将士兵变成战场上机械运动的一颗颗棋子,直接用指挥官之间的调配决出胜负。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对王登提到,只要士兵操练得法,战争的胜负甚至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决定。
    “部署战阵的时候,只要注意到前后三阵呈现品字形布置,两翼阵与前锋阵的部署夹角不大于一隅(直角)的话,则此战必胜!”他这句话说出来,就连对操练阵型极为严格的王登也哑然失笑。要知道王登操练队形,是在队形前方拉起绳子,保证队伍绝对的整齐划一,以这样严格的标准来要求部队操演阵型的。但郑云鸣说出的这番话连他也觉得不可思议。
    “纵然将我军全部训练成可以不差一丝一毫行动的木人,但敌人可是活的啊。”他对郑云鸣争辩道:“蒙古游骑会用侧翼夹击,会用背后抄袭,会有进退诱敌之计,怎么可能单单摆出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阵型就能定下胜负呢?”
    但郑云鸣依旧坚持己见,他的这种极端见解在白翊杰加入之后方才稍稍缓解。白军师在总体上是倾向于灵活用兵的策略的。他效仿诸葛武侯,也设置了对阵八法,不过这并不是八种固定的阵势,而是八种步兵运用的战法,第一曰方阵进退,第二曰鱼鳞突破,第三曰两翼合围,第四曰奇兵间道出其后,第五曰饵兵钓取敌兵,第六曰设伏待敌,第七曰居高临下,火器攒射然后冲击,第八曰夜袭。白翊杰不要求军队严格按照某种套路来运用这些战法,而是在操练这些战法熟练之后,循循诱导队将乃至正将副将一级的将官们按照战场第五十二回八千剑戟连车营(1)
    上实地的情况灵活使用这些战法,让手中兵力发挥最大价值。
    如果说郑云鸣建立起背嵬军,为背嵬将士树立了军队铮铮铁骨的话,白翊杰就好像一位导师,让背嵬军具备了一种战场上处变不惊的气质。
    自从白翊杰接手背嵬军之后,郑云鸣就极少插手具体的军务了,但当他骑在青骢马上巡视着即将出征的背嵬兵将时,还是感觉到一种与自己治理时不同的活力。
    他并不是一个心胸狭小的人,如果可能,他希望白翊杰将这种活力贯彻到全军。虽然他经理军队时日尚浅,但也明白真实的战场变换莫测,瞬息局势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以书生领兵,只能战战兢兢的按照自己在前世的一点皮毛知识和过来的见闻形成对这个时代战争的理解来为军队订立一些规矩,先保证能不输,但却难以及时抓住可乘之机。
    但如今不论在白翊杰教导下的背嵬军中,还是杨掞治理的土龙军中,不乏对战局判断准确、行动灵活的将兵。他即将率领着两支完全不同风格的军队,出城去接受强悍的北地骑兵军团的洗礼,不管演武场的操练如何完美,始终只有在战场上取胜才是真正的目标。
    他回头看了看高挑的将旗上“荆鄂副都统郑”的字样,对身旁骑着战马、全身盔甲的陆循之笑道:“这些字的确是太没气势了些,交战两军中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家伙,还是如蒙古人那样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标志作为旗帜更合适,如果这一仗能得胜归来,陆翁就和我好好考虑一下选择一个标志作为咱们的将旗吧。”
    陆循之哼了一声,履面下也完全看不到表情,这位老先生当然明白郑云鸣在大战之前会说一点闲话来缓解气氛,同样的,他也该作严肃状就做严肃状,让士兵们不得稍微轻慢,丧失了警惕性。
    郑云鸣还要说些什么,突然头顶上西门城楼上架设的战鼓咚咚的响了起来,四面城壁上同时吹响了号角,浑厚的声音激荡在襄阳军民的耳中。
    襄阳的反击从这一刻正式展开!
    满城的号角声惊动了在外围布防的蒙古军队,站在角楼上观察的士兵们看到数以千计的骑兵从西面的营地中奔驰而出,紧急增援到南北两翼。大营中也骚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里蒙古骑兵就呐喊着冲出了营地,胡笳长鸣,鼓声隆隆,精锐的骑兵们打叠精神,准备迎击出城挑战的宋军步队。
    军前行中书省事、行军都元帅粘合重山,在告警的胡笳响起的时候正在读着从河南送来的公文,曲出用人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若是粘合重山和塔思换了位置,对两个人的才能第五十二回八千剑戟连车营(1)
    都是浪费。对于富贵世家出身的粘合重山来说,进迫到宋朝的腹地去和成千上万的敌军反复搏杀,并不是他的长项。但对塔思来说,他留镇襄阳除了能在对付宋军出城野战时增加胜算之外,对部署整合围城行动,派发文书催运军饷粮草和民夫并没有任何概念,因为塔思不通汉文,传达的命令也只有书记官先书录成蒙古字,然后用快马急递到各地州郡交给当地镇守官,再由本地的通译翻译成汉语,这样一往一来,颇为浪费周折。粘合重山不但精通儒学,而且对北地的官场习俗了若指掌,曲出将留守和调配粮食民夫的任务交代给他,正是发挥了他最大的优势。

第五十二回 八千剑戟连车营(2)
    第五十二回八千剑戟连车营(2)
    但反过来说,当宋人主动从城中杀出的时候,他的见识就没有塔思一样机敏了。
    当他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