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未都说收藏-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代妇好墓里出土了一件很奇特的玉器,它的出现,推翻了过去的一些观点。玉器利用天然色泽来雕刻的时候,叫〃俏色〃,或者叫〃巧色〃。比如有一块白玉,上面有一块黄,工匠把白色的地方雕成一只仙鹤,利用黄的部分雕成仙鹤头上的鹤顶红,就是俏色的做法。这种做工,原来被认为是明清两代才开始有的,由于工艺进步才出现。但妇好墓以事实打破了这种说法,它出土了一个俏色的甲鱼。玉工利用玉的深色部分做了甲鱼的壳,白玉部分做成甲鱼的头尾四肢。中国古人非常聪明,在大约四千年前的商代,就知道利用俏色了。

【玉人】

商代妇好墓中最重要的一件玉器,就是一个跪坐的玉人,专业术语叫〃跽坐〃。这是一个圆雕的玉件。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雕刻的基本知识:所谓圆雕,就是立体雕,雕好后前后、左右、上下,转着圈儿都能看。还有一种叫浮雕,一般就是纹饰高出平面,看凸起的纹饰。再有一个是透雕,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一定是镂空的。雕刻工艺大致分成这三类:圆雕、浮雕、透雕。

关于〃玉人〃这个名称,也很有意思。今天说〃玉人〃,就是形容人漂亮,比如说:〃看这个小女孩多漂亮,长得像个玉人似的。〃《西厢记》里的〃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更是充满了浪漫色彩。但《周礼·考工记》里有记载,说王室设玉作来管理玉人。所谓〃玉作〃,就是王室设办了玉的作坊,专门管理制造玉的奴隶,这些奴隶就叫〃玉人〃。奴隶社会到了商代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分工,就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因为有了这个分工,才有了这些专业作坊的出现,才有了以做工为生的人。他们以做工为生,不以种地为生,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妇好墓出土的这个玉人,有个不解的谜团。一个不明物体从玉人的左侧插入后背,从侧面看得很清楚,专家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只好定一个名叫〃柄形器〃。我们猜测有两个可能:第一,这个玉人就是妇好的形象,身后的柄型器是一个礼仪用具,什么用途不清楚,可能是她出席重要场合,配合礼仪形象带的东西,有点儿像今天参加社交活动的时候别一个大胸花,但妇好那个更庄重一些。第二,这个玉人不是妇好,而是一个巫师的形象,那么柄形器就变成了一个法器。

后来在西周的晋侯大墓里,也出土了一个类似的玉人,呈站姿,也有一个柄形器,但是改成龙头了。有专家认为,这个玉人不是西周的,是商代的,就是商代的遗物在西周的墓葬里出现。专家不是凭空而说,史书上有相关记载。《逸周书·世俘解》:〃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什么意思呢?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带回很多战利品,其中有很多玉,数目巨大。以此来看,在西周墓中出土商代玉器,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商代妇好墓的玉人名气大,所以就有大量仿制品。有个跟我关系很好的朋友,也收藏了很多玉,有一天拿了一个商代玉人给我看,我说:〃你这个东西一定不真。〃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你这件跟妇好墓的那件太接近了,尺寸、纹饰,甚至连面目神态都一致,这在历史上重复的概率几乎没有。〃他不听,说:〃如果那个玉工当时做了两个,偷偷藏起来一个呢?〃他就想歪理。收藏首先不要去想一些歪道理,一定要想正道理。历史延续的文化都是非常正的文化,你不要老做他想,尤其不要拿我们自己的想法去套古人。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玉工做一个玉人,估计得做好几年。他顺手做一个藏起来,哪儿那么容易啊!那几年的时间哪儿去找?甭管这个玉人是巫师,还是妇好,当时的玉工连续做了一模一样的两个,又不在一个地方出土,有可能吗?

从商代玉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在玉的童年时期,人类对其他现象关注,比如对动物、对神的关注。到了商代玉人出现,表明人类对自身的关注,使艺术上升了一个高度。由于人类对自身的这种关注,使商代玉变成了身份的象征,这一点尤为重要。

【礼玉文化】

商代过后,就是周。周代分为西周、东周。过去说东周,一般都说成春秋战国。我们讲个简单的知识:中国历史年表中凡是西、东两朝并存的,一定是西在前,东在后。比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好记吧?

周代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重新制定了一套礼仪,这就是《周礼》的出现。《周礼》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于它的出现,后来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很大的约束。我们常说讲礼貌,重礼节,都讲的是〃礼〃。有的宗教中有一种仪式叫〃礼拜〃,哪天做呢?肯定是星期日做,对吧?星期日又叫礼拜天,就是这么来的。请注意,礼拜天应该是每星期的第一天,不是最后一天。我们常误认为星期日是一星期的最后一天。看一下西方日历就知道了,西方日历都把礼拜天排在第一列。

古人认为玉有祥瑞辟邪之用,于是在《周礼》中规定了不同的玉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使玉器成为等级的标志,赋予它强烈的政治色彩。对于祭祀,礼仪用玉也做了规定。《周礼》中这样说:〃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天地对我们的生存都非常重要,我们生存要依赖于地,地能长出粮食;粮食怎么长?要依赖天上下雨。〃四方〃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周礼》中这样规定:〃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古人的方位顺序是天、地、东、南、西、北,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方位都按这个顺序。璧和琮已讲过了,这里稍稍解释一下其他几类玉。圭,长条形,上尖下方,亦有平头的;璋,形状如圭,两头带尖,或有上端斜边;琥,弧形,雕成虎形;璜,弧形,一般雕成龙形、鱼形。这其中的璋,《诗经》里也有描述: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过去有个传统说法,生了男孩叫〃弄璋之喜〃,生了女孩叫〃弄瓦之喜〃,就是这么来的。当然这是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很不对。

由于古人发现玉的颜色有所不同,就有意识地利用这些颜色。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玉器祭祀四方,对后世一直产生影响。比如四方神: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南方朱雀,红色,与赤璋相对;北方玄武,黑色,与玄璜相对;东方青龙,青色,与青圭相对;西方白虎,白色,与白琥相对。《礼记》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南的民族,也是一个尊左的民族,凡是说南北的时候,南一定在前。比如中国最早的方位设备,就叫司南;后来西方人传给我们指南针,箭头方向指的是北,其实应该叫〃指北针〃,但中国人起个名字叫〃指南针〃。那么,一说左右、东西的时候,一定是左在前,也就是东在前。中国最早的地图是南为上,今天的地图是西方人传给我们的,是北为上。当南为上的时候,左侧就变成了东方。

【晋侯之马】

1992年开始,国家有计划地发掘山西曲沃县的一批西周古墓,这就是著名的晋侯墓。西周是玉器发展史上实物比较少的一个时期,过去有学者认为,史书上的记载跟实物不符,记载可能有误。但1992年以后,因为晋侯大墓的发现,改变了这个看法。晋侯墓地一共有多少座墓呢?19座,都是历代晋侯及夫人的墓。出土玉器最多的一个墓,有800件。

西周的玉器,历史上出土比较少,能够确认无疑属西周的玉器更少,所以在晋侯墓没发掘之前,很多东西都无法想象。比如晋侯墓出土了一匹圆雕的玉马,立体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马是片状的,就是一个薄片儿,跟立体玉马的工艺根本不能比,明显可以看出西周时期治玉工艺的进步。西周玉马还有一个特征,呈静态。

汉代以后的马都呈动态,像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也叫马踏飞燕,是国家旅游的标志,那匹马就非常动态。马在早期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运输、耕地、战争。尤其是战争,国家之间发生冲突要打仗,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兵器。马在战争中可以视为兵器,相当于后来战争中的坦克、军舰、飞机,它是移动最快、最有力量的一种兵器,这也是马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中,得以拥有崇高地位的一个原因。今天遗留的词汇中有〃汗马功劳〃,就是这么来的。

【以玉敛葬】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厚葬的民族,尤其汉代以前,中国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有点儿好东西非得给埋下去,让今天的人想不通。但是,正因为这种厚葬的制度,使我们得以看到几千年前的灿烂文明。

用玉敛藏,是古代厚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郑玄注《周礼》中说:〃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这个说起来都比较复杂,要把各种不同的玉器放在相应的位置。因为人埋葬的时候是躺着的,不可能说把这人竖着埋下去。躺着就有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了,这种玉器的摆法也是按天地四方的祭祀方位所设定的。

中国人用玉殓葬形成了一种文化,为什么呢?第一,古人认为玉是致密温润的,有特殊的防腐功能,能保证肉体不腐;还可以防止灵魂出壳,所以有玉塞,把人体上的窟窿都塞上。过去有记载,古人把玉磨成粉吃,觉得可以长生不老。第二,玉可以炫耀财富,尤其玉璧,有的墓葬同样的璧出土很多,一看就是在炫耀财富。

晋侯大墓还有一类特别重要的玉器,大批出土,每个墓里差不多都有,就是玉覆面。所谓玉覆面,是指用玉片对应人面部的眼睛、鼻子、耳朵、嘴的位置,缝在丝绸或麻布等织物上,再盖在死者的脸上。晋侯墓出土的玉覆面上玉片的数量不等,最多的一组有79块,在这之前没有发现过。用玉覆面,带来了一种丧葬文化,延续到后来。比如辽代的人很喜欢用金属做一个覆面盖在脸上,也有用整玉挖出来盖在脸上,就是从精神上要保证尸身不朽。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组佩】

西周时期,玉器的佩带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形式,是什么呢?就是组佩。所谓组佩,很容易理解,两块以上的玉组合佩带,就叫组佩,西周组佩都是大量的玉用丝线连在一起,佩带在身上,非常漂亮。组佩中间要用一种玉器…玉璜。有学者认为〃璜〃字与〃衡〃字音近,衡有平衡之意,而玉璜在组佩中也起平衡的功能,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礼记·经解》说〃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就是说你走路的时候,玉佩之间互相碰撞,发出丁丁当当的声音,很好听。那么,佩者就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风范,动作稍微一大,声音就会变得特别响,不雅。古人在重大场合上的礼仪要求比今天严格。今天都比较随意,有时候很重要的场合,穿件T恤衫就去了,古人是绝对不允许的。为什么有这种组佩出现呢?就是要你注意礼仪规范。组佩文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组佩除了看着美,听着也美。古人一直都在追求视觉和听觉的美,不仅仅体现在组佩上,诗歌中也可以体现,比如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的美,就来自于声音和颜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声音的美,〃一行白鹭上青天〃是颜色的美。我们对美的追求,都是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积累的。由于组佩的地位和价值很高,很多人就试图找到这样的组佩。我就碰到一个朋友,拿来给我看,说:〃马先生,我刚买了一套组佩,您给瞧瞧,看看缺什么?〃组佩严格说来没有定式,没有必须固定多少件,因人而异。我说:〃你这套组佩应该不真。〃他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在你送来之前,我看见别人也拿了一套,跟你这个差不多,所以你这套也不真。〃稀有的东西突然批量出现,一定是有人在做,是作伪者知道组佩对于收藏者的极大诱惑。你买一块玉,人家说这是一组里唯一剩下的一块了,别的都没了,你心里会很惋惜。但当你拥有一套组佩的时候,心里会很满足,当你这种满足被别人利用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误判。

一般人对历史的了解都不是那么清晰,所以往早了说,就觉得容易说。一说东西是周的,就喜欢说是西周的,不说东周,为什么?东周是战国还是春秋,闹不清楚。一到我这儿,我就说:〃你这是〃上周〃的!〃就是上个礼拜的,开玩笑。为什么他说西周,我就打岔说上周呢?开玩笑可以化解一种尴尬。替人家做出这种生杀大权的鉴定,对我来说也依然痛苦,有时候只能用玩笑话来化解。

商代的社会意识是鬼神文化,反映到玉器上,就形成了神玉文化。周代进入了政治化与制度化,礼仪上了轨道,有规矩了,于是形成了礼玉文化。由神到礼,是一个进步。当神的意志和世俗混杂的时候,我们有时分不清究竟是世俗的,还是上天赐给你的,玉就成为政治神秘化的一个物质体现。简单地说,所有人都会拿玉器来说事儿。那么,到了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玉又有怎样的发展呢?下一讲再讲。

03 谦谦君子 比德于玉

--春秋、战国玉器

【孔子论玉】

《论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之)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段故事说是什么呢?子贡问孔子,他说:“我这儿有一块美玉,我是把它搁在盒子里呢,好好收藏着呢?还是我求一个善价,把它卖了呢?”孔子说:“你就卖了吧,卖了吧。我这儿救灾等着卖给呢。”

孔子说的什么意思呢?他把自己比做(作)美玉——我还想把我卖了呢。那么,他为什么把他自己比成一个物质。就是说,他为什么把他自己比成一个玉?他认为,“玉有德”。这是他(关于玉)的最重要的思想。

玉有几德呢?说法不一。大致有这样几个。 第一,《礼记》里,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谁也记不住,太多了。第二,《管子》记载有九德。第三,《荀子》记载有七德。第四,到了汉代,《说文》归纳为五德:仁、义、智、勇、洁。这就比较容易记了,后世也基本依照此说。

【玉珉之争】

春秋时期,玉已走入社会的上层,此时关于玉有个争论,就是“重玉轻珉”。珉是什么呢?就是类似玉的一种美石。

《礼记》里记载了一段对话。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 孔子曰,他说:“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子贡问孔子说:“我想问问老师,为什么贵玉而轻珉,是因为玉的数量少,而珉的数量多吗?”孔子说:“不是因为数量多寡的缘故,不是因为玉少珉多。是因为玉有德,用于比喻君子。《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有德,所以玉才重要。孔子认为玉有德,而珉无德,等于孔子给玉做了一个结论玉是君子的化身。

《诗经》中多处把玉比做君子。《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词汇切磋、琢磨都是从这儿来的。原意都是治玉的方法。这句诗的解释很多,我们选其一种解释,就是说:这么漂亮,这么有文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