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饪墒且郧按游从泄摹
王百诗解释四个字如何书写,而后讲解其含义,讲到酣畅处,总是一番引经据典。字里行间,武清终于知道了如今是什么朝代,文言文不曾学好的武清也很快进入了无限遐想中。
麟德三年,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封禅泰山,武则天威望达到了一个高点,家乡文水县也沾了些雨露,减免一年赋税。文水百姓对武则天更是感恩戴德。当然这个时候武则天还不叫武则天,而是叫武媚娘,如今母仪天下,是为武后。
武清知道这个时候天下安定,百姓生活虽不富足,除了遇到旱灾洪涝,也没有多少性命之忧。只是在往后二十多年里,武后为了登上皇帝的宝座,用酷吏铲除异己,那是六亲不认。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各种栽赃陷害,各种诸如老虎凳、辣椒水、凌迟等等的酷刑层出不群。武后彻底瓦解了关陇门阀。世家子弟、李氏族人更是差点被屠灭,更狠的是也把娘家武氏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让后世史学家叹为观止。
武后是一个狠人啊!
武清长出了一口气,忽然间想起自己也姓武啊,而且在这文水县的徐北村,难道自己也是武则天的族亲?狠狠地摇了摇头,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武清!”
“到!”
武清急切之间,脱口而出,声音洪亮,引来了正在学王百诗摇头晃脑的其他小朋友的注目礼。
王百诗一下子愣住了,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皱着眉头,沉吟片刻,而后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武清,为何摇头,而又为何起立答到?”
武清这个时候也清醒过来,意识到刚才自己言行举止实在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标准,他便立马坐下,说道:“先生引经据典,讲解甚妙,可学生愚笨而不甚解,故而思索摇头,忽闻先生呼唤,故而情不自禁高呼,还望先生莫怪学生鲁莽。”
这一番答话,便引起了王百诗的注意,前前后后都让王百诗挑不出毛病,没想到自己教授的这一批学生里面竟然有这样知礼幼童。本来他那些引经据典地讲解,也没想让这些孩童懂得多少,只是灌输一种思维方式,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也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认知万事万物。没想到还真有孩童去思考。看来这个孩童值得培育一番,说不定将来出个进士什么的,当然状头是最好的。
思索片刻,王百诗便有了主意,问道:“武清,今日教授你们四字,可曾学会?”
武清认真回答道:“只记住了形,意却不甚解。”
武清心中对自己这样文白夹杂的话语感到一阵酸腐,自己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酸酸的,不过为了应付,不让人当成怪物,只好继续酸下去了。
古代男子喜欢留胡子,认为是美的象征,关公都有美髯公之称,从某种审美学来说,王百诗是一个美男子,而且王百诗年纪也就四十的样子,这可是后世男人的黄金年纪。
王百诗捋了捋胡子,像是发现了金子,目光炯炯,准备考校一下,便道:“嗯,武清,你且默写这四字,让为师看看。”
武清一愣,也只好拿起了毛笔,回忆了下初中时候语文老师教过的执笔指法,再回忆了下欧体和柳体,而后很沉着地拿起了毛笔,不懂得研墨,看到砚台里没有墨汁,不禁愣住了。
“我为兄长研墨!”
第四章 艰难生活
一个稚嫩的童音出现在武清身后,武清扭身一看,是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小头上留着一撮毛的孩童,一看就是机灵之辈。
王百诗笑道:“王修,好生跟武清学学!”
“是的,父亲,孩儿知道了。”王修声音稚嫩,却礼数周全。
武清心中感叹,这就是大唐啊,就连这小屁孩都有一股让人不得不赞叹的大气风范。武清微笑着谢道:“那就多谢王修兄了。”
武清也不理会王修如何动作,脑中回忆那四个繁体字如何书写,看到砚台里墨已研好,便顺了顺笔,武清一试便知这是羊毫笔,适合初学者练字。只是纸张粗糙,相当劣质,武清心中感叹一下,虽然王百诗在这里办私塾,而且是免费的,终究不是十分富有,不过对王百诗心中也更是崇敬,这是为了唐朝的教育事业啊。
当然武清不知道的是,唐朝不论富贵之家还是书香门第,都比较注重名望,王百诗免费办私塾又何尝不是在刷声望呢。
武清在感叹中,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忠、孝、仁、义”四个字,虽然没有欧体和柳体的形,但确实是一笔一划写的,这对于一个三岁的孩童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当然那些超级天才就除外了。
王百诗眼中没有多少惊艳,点了点头,而后说道:“孺子可教也,他日定有一番成就。”
“多谢先生指点。”武清恭谨地道。
随着这样一出,这一日的学业算是完成了。武清知道放学的路,肚中饥饿,也不理会其他同窗,便飞一般地向村西头的家跑去。
跑到了家,看到柴门紧闭,上前一推,里面居然顶着,武清感到奇怪,难道武大娘不在?人小力气也小,推了几下也没推开,便沿着篱笆墙转悠,想先进去再说。本来想喊娘,可这样喊叫又觉得不好,还好很快便看到篱笆墙下有一个空档,武清很快便钻了进去,朝着厨房走去,想去看看有什么吃的。
可是在卧房里传来了男女争执的声音,武清大奇,武清以为自己走错门了,便悄悄朝着中间的卧房走去。
“今日叫我来,是不是想通呢,要是想通了,这袋米你也不用留了,就跟我回家,你们娘俩也能过上好日子了。”这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姓郭的,你也算是个男人,当年要不是我夫君给了你做生意的本钱,哪有你今日,如今你不救济也算了,你还羞辱我,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这是武氏的声音。
武清听到这里,冲进了卧房,只见一个男人正要拉扯武氏。武清大怒,“放开我娘!”
武氏和那男人显然没注意到武清进了院子,错愕之下,武氏挣开男人的咸猪手,拉过武清搂在怀中,悲声说道:“我儿这么快就回来了啊。”
武清则是盯着男人,这是一个不算强壮的男人,中等身材,脸上倒也俊秀,只是一双无神的眼眸就可以看出,这家伙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男人嘿嘿一笑,“当着儿子的面,说实话,这袋米,就是你们的了。”男人拍打了下米袋,眼中露出一抹狰狞。
“说什么实话,姓郭的,清儿永远都是我的儿子,你这没良心的畜生,拿着你的米,快走吧!”武大娘愤怒地说道。
男人眼中那抹狰狞更甚,看着武氏,狞笑道:“既然你说老子没良心,说老子是畜生,那老子今儿个便做回畜生!”
说罢,男人一把扯过武清,直接把武清扔出了门外,瞬间,武清感到自己又要死了,砰一声,武清摔在地上,头破血流,或许是这疼痛让武清没有昏过去,他看到那男人扑向武氏,怒火中烧。
武氏眼见武清被扔出去,不知生死,一时间愤怒异常,一脚踢向男人裆部。却被男人挡住,而后又扑上!
武清怒火熊熊燃烧,他恨不得此刻便长大,他没想到一来大唐,就这么穷,如今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怒不可揭,他悲愤异常,于是他大声呼喊,“救命啊,杀人了!娘啊!”
片刻,柴门被一脚踹开,来人大喝一声,“姓郭的,住手!”
只见一个老者瘸着腿,却健步如飞,快速进入房中,只听得几声惨叫,那郭姓男人被打出了门外!
武氏急忙跑到武清跟前,而后抱住武清,检查武清的伤势,好在只是蹭破了皮,武氏忙取了一块帕子给武清擦拭额头,哭泣道:“都是为娘的错,让清儿如此受苦。”
那老者瘸着腿走了出来,没管武氏娘俩,对着男人说道:“郭兴,你也一把年纪了,在村中也是有家有业的人,如此还欺负这苦命的娘俩,你于心何忍,况且你如今有这份家业,也是靠了武氏的亡夫的帮助,如今他们落难,你不救助也就算了,居然还要行猪狗不如之事。你滚吧,若让我再遇到,莫怪我不讲乡里情面。”
郭兴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瘸着腿,二话不说,脸色阴沉地深深地看了眼正在哭泣的武氏和武清,转身离去。
老者也不说话,瘸着腿,出了门,片刻,便扛着一个麻袋走了进来,对着武氏说道:“武家娘子,你别哭了,世事艰难,你也要多坚强一点,这是我给你送来的粮食,也算是给武小子的,哎,造孽啊。要我说,你还是嫁人了吧,虽然受气,但也好过没吃没喝受人糟践啊。今日正好我来送粮食,若他日,哎!”
武氏哭泣道:“张叔的好意,小妇人心领了,如今我儿已经三岁,若我再嫁,清儿便要受尽白眼,让我于心何忍。张叔的恩德,只有来世衔环结草报答了。”
张叔一脸担忧,说道:“老叔我不图报恩,只是你孤儿寡母的,生活不易啊。好了,我这就走了,这袋米,也够你们吃上一阵子的了,如果没了,到我那里来取便是。”
武清默默地注视着这个一脸倔强的老者,虽瘸着腿,但那缓缓离去的背影,武清感到这是多么伟大的人啊,他从来没有感到一个人的背影竟然能够变得如此高大。
“娘,我想快点长大!”武清说道。
武氏搂住武清,心疼地蹭着脸,“清儿受苦了,都是为娘的错啊。”
于是娘俩哭成了一团,悲声足以惊天动地。
第五章 国公之后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也没法用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悲凉。武清只知道,这活出来的第二世都将偿还武大娘这一份情。只是他才三岁,而且家里穷得叮当响。
在唐朝高宗显庆二年北方大旱,特别是关陇地区,漕运不通,粮食危机严重,唐高宗李治听取皇后武后建议,定洛阳为东都,并首次临幸洛阳,以缓解朝廷中枢的粮食危机。但这并没有改变北方百姓的生存环境,十多年来旱灾蝗灾频发。
并州文水一带是受灾严重的区域,均田制虽然让农民拥有土地,但每年收获除去田租后,便始终青黄不接,尽管文水是皇后武则天的故乡,减免了一年的田租,依旧没有多少改变。很多人逃难去了,走不了的,不是故土难离等死之辈,就是还有些盼头的人。
这一日,武大娘带着武清来到了国公山,武清很奇怪,武大娘臂弯里挎着的竹篮里有香烛纸钱,在武清的意识中这应该是要祭拜谁。
国公山是一座矮山,按照武清的看法,只能算是一个大点的土包,只是这土包上柏树参天,林木十分旺盛,拾级而上,终于来到了一座凉棚。在凉棚中略作休息,便继续前进。不远处,武清看到了一座大墓,武清心中一喜,这下可以当下摸金校尉,以后就不愁吃喝了。
走到墓碑跟前,武清才清楚看到上面刻着“应国公武士彟之墓”。
武大娘叫武清跪下,武清很奇怪,本想发问,却看到武大娘跪下并哭泣起来。
武清不知道原因,却看到武大娘摆好了香烛,没有祭品,只有纸钱。
等纸钱烧完,武大娘对武清说道:“清儿,给爷爷磕头,你爷爷是咱大唐朝的国公,是大唐朝的开国功臣,你长大了一定要像你爷爷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不枉为娘拉扯你一场。”
武大娘面色肃穆,此时的武大娘更像一个严母一般,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武清认真地答道:“请母亲放下,孩儿记住了。”
武清很想说,我怎么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一个死了的国公爷爷有何用啊,现在连饭都吃不饱,现在总得先解决吃饭问题吧。看着这大气而坚固的墓地,武清不禁摇了摇头,即使里面有金银珠宝,自己这细胳膊细腿的也拿不动铁锹啊。
对于村中大户郭兴,武清很想报复,可如今三岁多点的他能做什么?他根本没有机会,但是他不会放弃任何可趁之机。
徐北村东头,住着一户人家,正是那退伍老兵张兴,据村里头人讲,张兴追随太宗皇帝攻打过高丽,战场上负了伤,瘸了腿,便只好授了一个从七品的武骑尉的勋爵领了一百两银子便卸甲归田了,虽然家中已经没有亲人,但朝廷封赏了土地,因为有勋爵,各方面都有优待,生活还算过得去。张兴娶了媳妇生了娃,可惜十多年前的蝗灾,导致了饥荒,女人和孩子都饿死了。如今张兴也已到了迟暮之年,每日晒晒太阳之外,就是牵着一头老马出去溜溜。
武清知道原来那张叔就是张兴后,带着感恩的心,决定经常去陪伴张兴,他可是知道孤寡老人,生活是很孤独的。
这一天午后,武清叫了徐小樱和王修,便来到了张家。如今这俩小屁孩完全成了武清的跟班。至于王修,他是王家一侍寝丫鬟所生,所以地位还不如其他庶出的兄弟,所以至于王修做什么,王百诗也是根本不会理会。徐小樱是徐大娘家的最小的女儿,虽然很得徐大娘喜欢,但毕竟穷苦人家,没那么多规矩,所以很自然地跟着武清玩耍了。
武清头前带路,颇有点老大的派头。这让武清不禁想起小时候不好好读书,整天学一些古惑仔的把戏。很快张兴家便到了,眼前出现一道翠绿的篱笆墙,上面开着喇叭花,几只小蜜蜂辛勤耕耘着。三间瓦房并排而立,西角是一个马棚,一匹黄棕马正在吃草。院子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柰子树,上面已经结满了猩红的柰子。树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横躺在在一张草席上,打着盹,手中的蒲扇掉落一旁。
武清三人偷偷地从篱笆墙缝隙中偷看,徐小樱不注意踩到了一块瓦片,“咔嚓”一声,发出了声响。
“咳。。。。。。”
张兴清咳一声,坐起身,说道:“你们三个小家伙藏着做什么,快进来!”
武清仔细看清楚这个退伍老兵的脸面后,也不禁有些感慨,张兴已经很老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半尺长的山羊胡已经几乎全白,只是老人双目中透出的精光,让人觉得这个老兵很不一般。
“嗯,很不错嘛,武小子,上次骑马没被摔死,这次还敢来?”
武清拍了下胸脯,大声道:“张爷爷,那点伤算什么,再摔个十下八下的也没事!”
张兴似乎看到了怪事,要知道上次可是摔得不省人事了,当时自己还慌了。不过,当过兵的,脾气就是不一样,骂道:“好你个兔崽子,来,拉爷爷起来,爷爷让你们去骑马!”
武清肯定没多少力气,当下一招手,徐小樱和王修同时帮忙,拉住了张兴伸出的手臂,张兴借力起身,而后拖着残腿招呼着向马厩走去。
牵了老马,张兴疼爱地抚摸着马脖子,说道:“老伙计,今儿个要辛苦你咯。”转头看向武清三人,骂道:“臭小子们,还不过来!”
武清小时后在农村的时候骑过驴放过羊,在一次公司组织旅游的时候骑过马,所以内心深处真的没有多兴奋,可是他必须得装得很高兴。于是跟着另外两个小屁孩欢呼一声跑到了张兴跟前,张兴笑脸像是盛开的一朵花儿一般,满脸皱纹。随即便一个个地抱上了老马的脊背,并嘱咐坐稳了。
有这么很长一段时间,一个老兵和三个小屁孩就这样呆在一起,他们骑骑马,打打滚,戏戏水。
武清也知道了老兵原来是一名骑兵,因为伤残卸甲归田之时,那匹马也因为伤腿而成不了战马,便赏赐给了老兵。如此从贞观二十二年至今也已经过去十八年,当年的小马驹如今也成了老马,当年年富力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