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规划大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对着有些犹豫不决的宋徽宗道:“皇上,请下定决心,一战到底!”
  宋徽宗想了一想,问道:“林爱卿,依你之见,需要多久才能击退西夏大军?”
  林星拍拍胸脯道:“皇上,给微臣两个月时间,微臣一定可以大胜西夏军。同时,第三个条件,为了保证大军旗开得胜,皇上除了调配军队之外,还要调配粮草,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不希望在粮草补给上被拖了后腿。”
  然后一字一句道:“此战我只可胜,不可败!必须一战扬威,永绝兵患。”
  宋徽宗闻言一怔,愕然道:“林爱卿,你想一战平定天下?”
  林星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道:“不错!微臣希望借助此战,大败西夏大军,同时震慑天下各路兵马,让他们知道,无论任何人,想要攻打大宋,都会以失败而告终。不但如此,我还要逼迫西夏大军决一死战,我要让西夏军元气大伤,百年内都翻不了身!”
  曾布出言提醒道:“林大人,你是否太过小看西夏了?还是自信过头了?往常两国交战,都是打打停停,三五年又一战,双方互有胜负,林大人想要借这一战,就让西夏永不侵宋,这是否是痴人说梦?”
  林星毫不客气道:“曾大人,恕我狂妄,正是因为有你们这种思想,大宋才颓败至今。想我泱泱大国,对付区区西夏,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惜朝中百官,一味畏战,总是怕啊,怕啊,这成何体统?皇上,请仔细想想,西夏、辽国、吐蕃都是游牧民族,擅长迁徙,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我们大宋则疲于应付。常常是东边战罢,西边战事又起。这样隔三差五的发生战事,一直小打小闹,何时是个尽头?所以,我林星,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一场大战,一战扬威,震慑天下,教四方夷狄,不再敢踏足中原半步!我要让他们知道,敢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豪气冲天的话语,洋溢在大殿上空,一时间,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林星的自负和霸气。
  宋徽宗望了望蔡京和曾布,问道:“林爱卿的提议,各位卿家觉得是否可行?”
  蔡京和曾布也是将信将疑,看宋徽宗的神色,明显对林星的建议动心了,正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唯唯诺诺道:“这个,若是林大人能够实现一战大胜的目标,确实可以震慑天下。”
  眼下之意,什么都要先看这一战的结果,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林星洒然一笑,陡然焕发出无可匹敌的盖世气概,道:“皇上,相信我吧!我要效仿昔年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让西夏大军元气大伤,永远不得翻身!”
  宋徽宗再不迟疑,点头道:“好!朕就依足林爱卿三个条件,即日起抽调兵马粮草,择良辰吉日,恭送林爱卿挥师北上,一扫西夏!”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章 长亭送别
更新时间2011…9…18 21:24:10  字数:2017

 书接上文。
  按照林星的要求,宋徽宗抽调了三十万的大军,集结待命,拜林星为主帅,杭州军指挥使曹安为副帅,高邮军指挥使张奇辉为先锋,于正月十六挥师北上,前往宣威城,迎战西夏大军。
  于此同时,户部和吏部加紧从全国各地,调配粮草战马,棉衣布匹等战场必需品,遵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事先分批运往宣威城,由于宋徽宗也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所以特意准备了充足的粮草,甚至有些不惜代价的意思。
  这是一次豪赌,宋朝的军队和粮草,都全部压在林星身上。事实上,一旦林星战败,宋徽宗就面临着血本无归的下场。
  此事轰传天下。
  这是大宋近三十年间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的战争。上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还要追溯到公元1081年,宋夏灵州之战,当时宋军号称有三十万兵力,其实掺杂了不少民兵滥竽充数。而这一次,林星麾下的三十万大军,则是名副其实的精锐之师,都是从各地挑选出来的勇士,林星知道,这才是胜利的关键!
  消息传出,除了交战双方宋朝和西夏外,周边国家如辽国、大理、吐蕃都是虎视眈眈,期待着两虎相争,最好当然是两败俱伤,他们好从中渔利。
  正月十六。
  清晨时分,林星悄悄地从府中出来,没有和家人道别,就骑马奔至军营。他实在不想看到钟凤娇和李师师分别时那梨花带雨的泪眼,所以提前出走了。两女知道林星要上战场,从昨夜就一直哭哭啼啼,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不言而喻。
  此次出征,林星带上的府兵,只有阿三和华氏兄弟,洪兴的人手则充当亲兵,寸步不离地保护林星。
  林星策马骑至军营前,正要进营,听得营门外一声清脆的女声道:“林大哥!”
  林星定睛一看,只见营外的桃花丛中,站着一个白衣飘飘的清丽女子,却不是李清照还有哪个?
  “李姑娘!”林星下马跑了过去。
  士兵们知趣地进入营中,将时间交给林星和李清照。
  许久不见,李清照益发的消瘦了,只是容貌依旧秀丽,眉宇间有些愁容,但看到林星,很快又精神一振,目光如水地看着这身着戎装的青年男子。
  林星也目不转睛地看着李清照,思绪万千,一时默然不语。
  片刻之后,李清照打破沉默,道:“林大哥,知道你今日要出师远征,清照特来给你送行!预祝林大哥旗开得胜,大胜回朝!”
  林星听得感动道:“多谢李姑娘!说来惭愧,这些天一直忙于军务,竟无暇和李姑娘道别,还要李姑娘亲自到军营来为我践行,我实在是过意不去。”
  李清照展颜一笑,道:“林大哥千万不要这么说,你我知交一场,我为林大哥送行是应该的。林大哥,你最重要是千万保重!”
  林星重重地点点头,道:“李姑娘放心,我一定会胜利班师回朝,荣归京师!”
  李清照微微一笑,话锋跌宕一转,道:“林大哥,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我会在京城等你,你一定不能有事,要不然,清照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林星闻言一震,不能置信道:“李姑娘!”
  李清照好像有些不敢看林星炙热的目光,眼眸轻垂,话语依旧温柔道:“这种感觉,清照已经很久不曾有过了。以前,每一次明诚哥出远门,我都会担惊受怕,牵肠挂肚,但后来随着彼此间的感情渐渐疏远,我已经产生不了那种牵挂了。我以为是我心冷了,可是直到遇上林大哥,我才知道,不是我心冷,而是赵明诚已经不能让我心热。现在能让我心热的人,只有一个,就是林大哥你。”
  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让林星闻言心神俱颤。此举无异于是李清照的表白之语,话中对林星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任凭林星如何花痴,亦想不到李清照会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下率先表白。
  一时间,林星久久压抑的对李清照的爱慕之情,终于如泉水般喷涌出来,往日的种种刻意躲避,此时终于找到宣泄口。
  过去,林星之所以没有向李清照表明爱意,是因为觉得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不想夺人所爱,拆散一对好姻缘。但是随着深入的了解,他已经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深厚感情,只是停留在年少时的青梅竹马,随着两人渐渐长大,赵明诚开始沉迷于金石花纲之中,变得玩物丧志,对于李清照,渐渐不再视若珍宝了。
  而就在此时,林星和李清照的相遇,相知,相识,相爱,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一段美好姻缘。可以说,林星更能给予李清照爱情的甜蜜,这一点,赵明诚是给不了的。
  李清照的公开表白,让林星不再顾虑,哽咽着道:“李姑娘,我”
  李清照用手指按在林星的嘴唇上,道:“林大哥,不要叫人家李姑娘,叫我清照,好么?”
  林星又重重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道:“清照!”
  李清照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递给林星,柔声道:“林大哥,这是清照为你绣的一个香囊,里面有一道平安符,你带在身上,可保你平平安安!无论去到哪里,看见它,就像看见清照一样。”
  林星缓缓接过香囊,只见香囊上绣着两行工整的小字,他略一细看,轻轻地念了出来: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采薇》的开头两句,意思是说: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冒出了芽尖。征人不断想着回家,可是一年转瞬过去,仍未有归家之期。
  诗中的思念牵挂之情,溢于言表。
  林星再不能克制自己,张开双臂,深情呼唤道:“清照。”
  在那草长莺飞的季节,在那桃花树下,你是否和你深爱的人,深情相拥。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章 游击战争
更新时间2011…9…19 10:01:36  字数:2261

 书接上文。
  宣威城,主帅大营。
  林星站在长台前,俯瞰着台上有沙石堆成的地形图,上面摆着代表各种地形的标志,心中思忖良多。杭州军指挥使曹安,高邮军指挥使张奇辉,永康军指挥使罗辰恭敬地站在林星身后,等待着主帅的发号施令。
  对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主帅,三人都有各自的想法。
  林星彗星般崛起于仕林,论施政能力,天下无出其右,但却从来没有带兵打仗。将一场决定宋朝命运的大战,交给这样一个战场新手,宋徽宗是否过于托大?
  三人正心有所想之时,林星干咳一声,将三人的注意力拉回现实,只听主帅道:“来,三位将军坐下,我们慢慢商谈。”
  三人依言坐下。
  林星首先问道:“罗将军,你驻守宣威城多时,现在城中百姓情绪如何?”
  罗辰连忙答道:“回大人话,听到大军赶赴宣威的消息,百姓深受鼓舞,现在三十万大军驻扎在城外,百姓更是放心,现在全城居民的情绪都很淡定。”
  林星连连点头,颔首道:“淡定就好!淡定就好!千万不可有民变。”
  说罢又问道:“张将军,现在西夏军的消息怎么样?”
  张奇辉将收集来的情报汇合着说道:“回大人,西夏军听闻大军压境,不敢正面和我们大宋军队开战,连夜撤后,退避三舍,现在驻扎于百里之外的朝阳平原。”
  林星点了点头,心中若有所思。
  曹安试探着问道:“大人,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们挟无敌气势兵临城下,正是大举进攻,一举拿下西夏军的好机会。是否尽快寻求决战?”
  说着不动神色地看了看罗辰。
  罗辰心领神会,忙附和道:“曹将军所言极是,现在我军将士正处在亢奋时期,士气如虹,兵强马壮,如果能速战速决的话,上可慰朝廷,下可告黎庶。”
  林星摇了摇头,断然打断他们的建议,道:“不可!虽然我们大宋军队,无论从人数、装备、粮草和气势上,都远胜西夏军。但在战斗力一向上,却略有不足。西夏军骁勇善战,又不畏死,杀了战场,一旦杀红了眼,激发血性的话,胜负难料。更何况,就算能战胜西夏军,我始终认为,正面硬撼不是明智之举,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我历来不赞成。”
  曹安闻言一愣,道:“怎么?大人不与西夏军正面硬撼?末将糊涂了,我记得出发之时,大人明明向皇上信誓旦旦说,要一战全歼西夏主力,现在怎么又改变主意了?”
  罗辰和张奇辉亦是一脸好奇。
  林星的嘴边溢出一丝深不可测的微笑,道:“曹将军,我只说现在不与西夏军硬撼,并没有说以后不与西夏军硬撼,我所等待的,是一个机会,一个一击必胜的机会!”
  曹安感到林星话中有话,却有无法揣测,遂请教道:“末将愚钝,请大人明示。”
  林星示意三人坐下,开始布置战术道:“其实我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游击战,第二个阶段是正面战。这两者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如今西夏军锐气正盛,我们不可与之决战,必须先经过游击战的消耗,将西夏军拖垮,到时候我们以弱胜强,自然可以大功告成。”
  “游击战?”
  “正面战?”
  “大人,可否说得详细些?”
  林星见三人七嘴八舌地发问,有条不紊地说道:“关于游击战,我一会再说。现在我先说一下部署,我把麾下三十万军队,分成两拨,一拨是五万人的游击部队,一拨是二十五万人的主力部队。其中,游击部队由张将军和罗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则由我和曹将军率领。”
  说着指了指其中的一处山谷,道:“我已经察看过地形,此处名烈风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林深树密,最适合设伏。如果一切顺利,此处就是西夏军的葬身之地!”
  他说话之时,身上陡然焕发出强大的斗志和无敌的信心,让人深受感染。
  林星朗声布置道:“曹将军,你的任务就是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在烈风谷设伏。等待与西夏军的最后决战,在此之前,你不会有任何事情干。但你必须要保持军队的旺盛斗志,而且还要熟悉地形,构筑工事,请记住,烈风谷才是本次战役的决胜点,游击部队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决战作准备的,这是决定大宋命运的一战,皇上和全天下都在等着我们凯旋的消息,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曹安闻言一怔,道:“我什么都不用做,就等着西夏军自投罗网?”
  “不错!”
  罗辰不解道:“西夏军岂会这么傻,乖乖地进入我们的伏击圈?”
  林星好整以暇道:“问得好!这个就是游击部队的任务了!罗将军,张将军,接下来的时间,你们要引领五万兵马,负责拖垮西夏军。从东边拖到西部,从南边拖到北边,总之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拖得西夏军筋疲力尽,只有这样,最后决战之时,大宋才能稳操胜券。”
  张奇辉有些担忧道:“靠五万人去牵制西夏军二十万人?”
  林星点点头,道:“不错!你们不用担心,我只叫你们拖,没叫你们正面硬碰。我这里有一个十六字方针,你们记住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只要你们牢牢记住这十六个字,就可以将西夏军玩弄于鼓掌之间!”
  说着花了很长时间,来解释这十六字方针的具体含义。
  三位将军听得啧啧称奇,不是发出惊叹声,都对这精髓的十六个字刮目相看,确实,若真按照这十六个进行的话,西夏军的二十万大军,将被牵着鼻子满世界乱跑,毫无用武之地,到时候等到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一举歼灭西夏军的最好时机。
  这样一来,原本对战争没什么信心的三人,听完之后都变得信心满满。
  林星解释完毕之后,再一次发出警醒的话语,重申道:“罗将军,张将军,在游击战中,你们切忌不要和敌人硬碰硬,否则很可能被敌人吃掉。曹将军,你要记住,烈风谷之战事关重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务必一举全歼西夏军,你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永远没有机会再扳回来!”
  曹安重重地发誓道:“请大人放心,罗将军和张将军辛苦营造出来的优势,我一定不会浪费!”
  林星点点头,布置任务。
  这一次,就让西夏军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现代军事理论。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章 苏轼病逝
更新时间2011…9…19 16:15:37  字数:2218

 书接上文。
  初春的宣威城外还是一片肃杀,寒风凛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