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偷脑的贼-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何科技成就如果掌握在坏人手中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郭副总理面色严肃,“炸药可以开山筑路,也可以做炸弹轰炸杀人;原子能可以提供动力,也可以做成核弹。如果用反物质制造子弹,任何装甲都挡不住它;而如果做成大当量反物质炸弹,不仅可以毁灭城市和国家,还能穿透地壳,形成人造火山,后果极其严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停止发展科技。我们制定了严密措施,确保反物质只限制在用于和平目的。 航地梭第一次航行就是探索代号为P的环形大断裂带的活动,造福于人类的。” 
“哦,我正要请教你们的首航计划呢。” 
“我们制造航地梭的目的,本来想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穿数百个大隧洞,使印度洋暖流能像穿堂风一样源源进入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您知道,我国西部有广袤的土地资源,缺的只是水。喜马拉雅屏障被穿透后,这一带年降雨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我们至少可以开垦50亿亩高产耕地,相当于现在全国耕地的3倍。” 
“伟大的造福人民的计划!但为什么又改为勘测环形断裂带了呢?” 
“爱华,请把情况介绍给贵宾听。” 
“首相, 您一定注意到最近几年来沿P带不断发生大地震,愈来愈稠密。而且根据精密测量,地壳有不断积累的变形,加上许多异常先兆,似乎这条大断裂带有不稳定迹象, 但无法确认。如果P带真的失稳,周围板块猛烈碰撞,引发地震和火山, 那将对周围国家许多城市造成毁灭性后果。航地梭可以穿人P带深部,测量地应力积储和释放的情况,考察大断裂带是否在发展和如何发展,作出判断和预报,及时通知有关国家,做好减灾应变工作。我们觉得此乃当务之急,比开发我国西北更为紧要,所以政府决定改变首航计划。” 
“啊,你们正在进行关系到全球人类安全的伟大研究,也包括我国在内。我在此代表我的国家和人民向你们表示感谢。”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郭副总理谦虚地说:“爱华,把乘务员们请来和首相见面吧。” 
爱华答应了一声。 一会儿,她带来4位学者,依次介绍给贵宾:“构造地质专家笪宝魁院士、地应力和地震预报专家戴英利研究员、计算机和断裂力学专家段昶教授以及航地梭副设计师、驾驶员孔芝纶高工。” 
“不是还有艾莉吗?她怎么没有来?”副总理问。 
“对的,艾莉强烈要求参加首航。但我们上星期开了核心组会,一致决定不让她参加。一是这次首航有相当风险,艾莉还小哩,不能让她去冒险。二则,她是神梭计划负责人之一,也不宜让两个主要负责人参与同一次航行。” 
郭副总理点点头,还来不及答话,贵宾忽然开了口: 
“副总理,我有个冒昧的请求。如果你们神梭的乘务员还有余额,是否可以让我女儿参加。她是位优秀的护理员,身体很好,又十分醉心于自然科学,我想她对乘务组会有帮助的。” 
“这个,”郭副总理犹豫起来,“乘航地梭对身体方面要求倒不像乘航天梭那么严格, 但这一次航地,有一定的风险,不是为了事关P断裂带周围国家安危,我也不会让爱华她们入地。所以,对于国际人士我们很难考虑” 
“务请考虑我的请求,”首相伸出手紧握郭副总理的手说,“你们为了大家的安全,可以派出最优秀的科学家进入地狱勘查探险,作为受益国之一,我们的人为什么不能参加呢!副总理先生,务请考虑!” 

2个月后, 经过精心准备,航地梭终于开航了,还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仪式。 6名航地员身着黑色紧身航地眼,矫捷地绕场一周,向站成一排送行的领导告别,然后走向舱门。走在最后那位乘员显得特别激动。此人非他,正是首相的女儿,她为参加航地活动,已来中国一个多月,进行各种培训。她聪明活泼,调皮热情,大家都喜欢她。爱华给她取了个绰号“小公主”,立刻流传开来,真名倒没有人叫了。此刻她正向以私人身份前来送行的父亲挥手送吻道别。 
6名乘员进舱后,舱门被封上。5分钟后梭尾闪出红色信号,要求启动。得到控制台许可后,梭尾的发动机隆隆作响,射管中喷出正反氢流,在反应室中剧烈“燃烧”,射出闪电似的强光。航地梭缓缓前进,当梭头接近峭壁时,突然响起尖锐的喷发声,只见梭头射出光芒夺目的反岩石流,简直像一颗小太阳钻进了山体,熔解的岩浆立刻滚滚流出,航地梭稳稳地进了山,顷刻不见踪影。只有血红色的岩浆不断外排,接触冷空气后,慢慢凝成含有超量中子的同位素岩石,坚硬沉重无比。半小时后航地梭的声音已听不到了,洞口也已封死,众人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休息厅。 
航地梭沿着微倾的坡度平稳而快速地在地下行驶着。几位乘员分别坐在各自的工作小舱内专心地监测、分析和研究,显得一片寂静。小公主也卖力地执行着她的任务,她拿了一只人体健康遥测仪,像穿花蝴蝶似地在工作舱内进进出出,时而给这位院士测血压,时而又给那位教授量体温,还不断摸出一些药片塞进别人的嘴里,强要人们服下, 弄得大家又好气又好笑。4小时后,她又钻进配餐室,准备了一份可口的快餐。她拿了一只玻璃杯,用叉子敲得当当响,像主持大会的主席一样庄严宣布: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下午茶的时间了,请都停止工作准备进餐,这对保持各位的旺盛体力和精力是绝对不可少的。午茶的配置是:重型三明治一份、鸡蛋二只、甜点一份、水果一份、咖啡一杯,牛奶白糖自加。烹调质量如有问题,欢迎提出意见。” 
大家都望着她笑,爱华觉得真有些饿了,便笑着说:“多谢小公主对我们的体贴照顾。这样吧,大家把操纵装置调到自动档上,先品尝一下小公主的手艺吧。” 她一说,小公主更来了劲,她把一份份午茶送到每人座位上,最后一份送进驾驶舱内的孔工手中,她便挨着孔工坐下,目不转睛地盯着孔工看。 
孔工似乎是最忙碌的一位乘员了,他左手握着杯喝咖啡,右手还不时旋动一些转钮。小公主推推他的肩膀问道:“孔工,你这是在干什么呀?” 
“向中心站报告航地梭的运行情况呗,并且把测量到的数据传回地面呀。” 
“哦,原来你还是位优秀的无线电发报员啦!” 
“小公主,我们现在是在地下,无线电通讯可是不适用的。” 
“那么我们怎么和地面联系呢?” 
孔工皱皱眉头:“你问得好,航地梭和地面的联系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后来爱华发现航地梭钻进地壳前进时,周围地层发生强烈振动,振动波可以传达到全球地表。这样,我们就可以采取载波的方式,把信息搭载在振动波上传达到中心站。他们接收到振动波后,经过解调、解译就可以获取我们发去的数据、信息,可以重组为文字、声音和照片。过两天,我可以给你摄个像、录段音发送给你爸爸,看看、听听,好吗?” 
“呵,那敢情好!”小公主雀跃起来,“爸爸看到我的模样、听到我的声音,一定会十分高兴,他一定会传话回来,夸我是好样的。” 
“很遗憾,”孔工的面色有些阴沉,“目前,地面上还不能发信息给我们,所以目前我们只能是单向联系,只能汇报,不能请示。后来爱华又提出用能够穿透地球的中微子射线进行反向联系,但由于首航任务紧急,来不及改装了。第二艘航地梭‘复旦号’也许可以用上它,这是‘震旦号’的主要不足之一。” 
“你说这是主要不足之一,还有之二吗?”小公主调皮地问,还伸出两只手指。 
“嗯,还有一个缺点。当初设计时,我们不该把梭身设计成刚性的。所以‘震旦号’只能沿直线水平前进,或者沿很小的坡度行驶,要拐弯也需要较大的半径,好像一台笨拙的火车头,很不灵便啦。如果把结构做成连锁形,像毛毛虫一样,那就方便多了。” 
“还有之三吗?”小公主又伸出一个指头。 
“哦,没有了,但这两个缺陷影响已很大了。在航地中,我们接不到地面的指示,有意外也不能迅速爬出地面,好像一个深入地穴的独立小分队,一切要自行作主,爱华就是我们的司令员呀。所以这次航地是有点风险的。小公主,你害怕吗?现在回去还来得及。” 
小公主撅了撅嘴:“我才不怕呢,我跟定你们了,现在就是用反物质火箭也休想把我轰回去!” 转眼“震旦号” 航地梭已经在地下度过了2个昼夜。小公主对自己的工作可说是克尽职守,每天为大家检查身体——从头发查到脚跟,还准备两顿正餐三顿小点,又为大家唱歌跳舞,现在每个人都感到离不开她了。她又很虚心好学,一有空就钻到工作舱去,学她从来未听说过的种种知识。 
这天下午她又缠住笪院士不放。她挤坐在院士身旁,瞪着一双秀眼看他忙碌,半晌问道: 
“院士,这屏幕上的数字是什么?” 
“小公主,这是我测定的地壳厚度。你看,航地梭现在位于地表以下16千米,这儿的地壳厚度是68千米。” 
“地壳只有68千米厚?那么地壳下面是什么呢?总不会是空的吧?” 
“说地壳下面是空的,里面有比地中海还大的海洋,有蘑菇林和怪兽,甚至还有个黯淡的小太阳,那只是科幻小说家的幻想。”笪院士从餐盆中拿起一只熟鸡蛋,用小刀将它切开,“地球的断面也和这只鸡蛋相像。地壳就像鸡蛋壳,地壳下是地幔,好比是鸡蛋里的蛋白,最里面叫地核,好比蛋黄。你知道,地球半径是6500千米,这几十千米的地壳,连同地幔表层的岩石圈,照比例算,比鸡蛋壳还薄呢!” 
“那所有的人类都生活在蛋壳上?真可怕,我想蛋壳一定很完整坚硬吧?地幔和地核一定更坚硬了?” 
“不是的!”笪院士用刀柄把蛋壳敲得粉碎,“地壳不但薄,而且被大断裂切割得四分五裂,像这个碎蛋壳一样,这些碎块就是板块了。至于说地幔,由于高温,在岩石圈以下全是胶体一样的东西。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不就是从地底下喷出的吗?所以我们生活着的大陆,实际上是漂在地幔上的碎蛋壳罢了。这些板块还不稳定,有的下沉,有的上升,磕磕碰碰的。” 
“漂浮的薄片!那多有意思呀。我想一定是有高山的板块沉下去,薄的板块升上来了。各个大陆间漂来浮去,碰碰撞撞,多么好玩!”小公主高兴地说,她想起在迪斯尼乐园中玩过的碰碰车。 
“我倒希望最好不要碰碰撞撞!”院士冷冷地说,“几千几万平方千米的板壳相撞,这里有多大的能量,会引起多大的灾难!你说有高山的板块沉下去,薄的板块浮上来,事实却又相反,是薄的沉了下去,把厚的抬了起来,喜马拉雅山就是这样被抬起来的。” 
“那又是为什么?”小公主瞪大了眼睛,大惑不解。 
“不能只看表层的厚度,要考虑整个几十千米厚硬圈的总体平衡条件,”笪院士咕噜了一句,说了些费解的术语,接着又道:“其实,板块的运动动力和规律至今还无定论,各派学说都有一定道理也都存在矛盾。但只要是板块出现不稳征兆,就预示着要发生沧桑巨变。我们这次航地目的,正是发现我们所处的板块有些不好的征兆,可能N块要插到R块底下去。它们的交界面就是P…环形大断裂带。如果板块失稳, 一定是切穿这条大断裂带发生的,航地梭正穿行在P大断裂带中。你瞧,段教授和戴研究员正在努力量取一切重要的数据呢。” 
小公主顺着院士的手指向段教授和戴研究员望了一眼,又悄声问院士: 
“笪院士,你认为板块真会失稳吗?后果真的很严重吗?” 
“我只能说希望它们不致失稳,或至少可以再维持几百年时间,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要不然的话,这两块板块一旦出现失稳,真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恐怕你这条小命也难保啰。”院士伸出一只手指,戳戳她的额角。 
“啊哟,好厉害呀!”小公主做了个鬼脸,又问,“那么那个‘蛋黄’又是什么样子呢?” 
“从地球的平均容重来推算,地核应该是由极重的物质组成。人们目前估计它主要由铁质组成,这真是个巨大的铁球。地核处的温度更高,但受到的压力也更大,所以不可能是流质,也许是个赤热而坚固的铁核吧。我们航地梭最终的计划也是要钻进地核去邀游考察。小公主,你也想去地核里玩玩吗?” 
“我是多么希望能到地核甚至到地心中去看看呀!”小公主无限神往地说。 
戴研究员和段教授弯着腰正在窃窃私语,小公主又挤了进来,大惊小怪地叫道: “戴研究员,你是怎么啦,满头大汗的,来,我替你揩去。”她不等回话,取出一方小手帕擦掉研究员额上的汗,还递给两人各一张香水纸。 
戴研究员感激地向她点点头,仍指着工作台上的一张曲线图与教授用小公主听不懂的语言在交谈。小公主有些生气和撒娇了,“你们怎么不理睬我呀,看这种乱七八糟的曲线干什么!”她用手盖住了图纸。 
研究员和教授几乎同声叫道:“小公主,别调皮,这是我们测到的地应力和地应变能,要利用它们判断地壳的稳定性呢!” 
“你们说的话真难懂,什么应力不应力的,难道不能讲得通俗点吗?” 
研究员听了,就伸出一只手在她肩上用力一按,小公主出乎意外,啊哟一声几乎站不稳。原来戴研究员是位业余运动员,臂力很大。 
“戴叔叔,你怎么压我?我差一点要跌倒了。”小公主娇嗔起来。戴研究员呵呵一笑: 
“你不是问我什么叫应力吗?瞧,我在你肩上这么一压,你的身体内就发生了应力——压应力。应力种类很多,还有拉应力、剪应力等等。在压应力作用下,你身体中每一点都有些压缩,这就是应变,应变积累起来,你的腰就弯曲了。现在懂了吗?” 
“懂是懂了,只是肩膀上还有些疼呢。戴叔叔,你的力气真大,你大概是个举重运动员吧?” 
“我这么轻轻压了你一下,你就吃不消了。假使有座高山永远压在你身上,又怎么办呢?” 
“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小公主咯咯地笑了起来,“我知道中国有许多关于天地的传说,什么大地是由四只大乌龟驮着的,或者是压在鳌鱼背上的,鳌鱼动一动就发生地震。但那不过是美丽的神话罢了,不是吗?” 
“大乌龟虽然没有,但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总是要把重力向下传递吧。这样一层一层往下传,传到几十千米深的岩石圈深部,你想,那地方承受的应力该有多大!还不止如此,这地壳不是死的、静止的,而是破裂成大小板壳,浮在地幔上,你挤我,我轧你,这里下沉,那边上抬,无休止地斗争着。你想,这么大的板块相互碰撞挤轧,有多么可怕的能量。所以,地壳深处,积蓄着巨大的应变能,而且不断地变化,不断积累,不断爆发释放,永远不会安宁” 
小公主聚精会神地听着,听到这里她又打断戴研究员问道: 
“戴叔叔,你又要讲‘行话’了,什么叫应变能,又怎么释放?” 
研究员沉吟了一下,从桌子上拿起一根小弹簧给小公主看。“你瞧,这根弹簧现在没有受什么力的作用,弹簧里没有应力,它自由自在,轻轻松松,也不会伤人。现在,再看一下,”研究员将弹簧竖放在桌上,用一块铜镇纸压上,弹簧立刻缩短了。“小公主,你说现在这个弹簧和原来的比,有什么不同呢?” 
“它被压短了它受到了压力。”小公主嗫嚅地回答,她生怕讲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