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萌娘四海为家-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忠宪大声道:“知已,则要搞清楚咱们江南究竟有多少可用之兵。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这抗倭大计根本没法入手。”
一听这话,堂里的官员们顿时满脸尴尬之色,大萌国的军队,吃空饷的问题十分严重,一个百户所原本一百兵,实际往往只有三四十兵,当初伊云刚到嘉善时,就领教过了,现在满堂官员听了这话,都觉难以回答。
胡忠宪的手一指,对着一个文官道:“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就由你开始吧,你来说说,南京绿洲现在有多少兵员可用?”
230、赵芸宣的作用【3/3】
230、赵芸宣的作用【3/3】
张时彻也是伊云的老熟人了,当初在南京城下与倭寇的蝴蝶阵交手时,伊云就见过他一次,当时对他的感觉就是彻底废物,啥也不会。圣堂。
这张时彻被胡忠宪伸手一指,顿时脑袋一缩,过了半天,才有点缩缩地道:“南京驻军一共有十二万人,咳咳,没错,是十二万!”
十二万?伊云一听,顿时大汗:扯吧,老子上次路过南京,见到南京被五十三个倭寇欺负得像狗一样,哪里有十二万人出去迎战了?真若有十二万,一人吐口口水,也能把五十三个倭寇给淹死。
胡忠宪显然没那么容易骗,他认真地对着张时彻道:“张大人,我问的不是你向朝廷申报军饷时的兵数,而是实际上的兵员数,你可要想清楚了再答我。”
张时彻抹了抹冷汗。
胡忠宪又道:“记住,吃空饷的别拿出来说,不然……你给我报十二万,我就让你带着你的十二万人去迎击倭寇十二万大军,到时候你打不打得赢倭寇,会不会死掉,我可不管了。”
张时彻大汗,急道:“下官……下官照实说!南京城对外号称驻军十二万,实际有兵员八千八百四十二人。”
伊云:“……”
尼玛,八千多人就号称十二万?疯了!真***疯了!
胡忠宪冷哼一声道:“来人啊,拿笔记下,南京绿洲实际驻军八千八百四十二人,不准多记一人。”
“是!”一个文士凑上前来,在胡忠宪的背后认真地记录。
“苏州知府,你那里能调出多少人来?”胡忠宪又转向了下一个官员。
那知府也浑身一个哆嗦,有了张时彻在前面做榜样,他不敢胡报乱报,小心翼翼地伸出三根手指道:“三千……四百六十三人……”
胡忠宪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笑道:“我记得你去年讨要军饷时,向朝廷报的是一万五千兵。圣堂。”
那知府大汗,急道:“下官……下官回去,立即退还多余的军饷。”
“杭州!”胡忠宪吼了一声,随即笑道:“对了,杭州知府就是我自己,由我兼任着的。我自己报个数好了。杭州驻军对朝廷宣称为五千二百八十五名,实际驻军……五千二百八十五名!”
哟!伊云小小地欣赏了他一眼,这个官员挺不错的,和大萌国那些乱七八糟,恶搞乱搞的官员比起来强得多嘛。
随后堂上的官员们都开始依次报告自己所辖的绿洲有多少兵力。像绍兴、宁波这些大地方,一般都能报出两三千以上的兵力,嘉兴这种中等绿洲,能报出一千至两千兵力,小一些的县城,则是两三百名不等。
有些非常小的县城,例如和嘉善县差不多的小绿洲,往往只驻有一到两个百户所,排除吃空饷不存在的士兵之后,只有几十名士兵,报得有气无力。
问了一圈之后,胡忠宪终于问到了伊云:“请问,嘉善绿洲有多少驻军呢?”
伊云哈哈一笑道:“咱嘉善绿洲向朝廷报备的兵员是……零名!没有驻军,只有镇城神管队,哇哈哈哈哈。”
此话一出,满堂文武官员一起大汗。
“不是吧,嘉善没有驻军?那以前是怎么对抗倭寇的袭扰的?”
“扯蛋的吧?”
“听说嘉善都是找嘉兴帮忙,不然早就被倭寇给干了。《》。”
胡忠宪听了伊云的话却笑了起来,高声道:“嗯,我从朝廷那里看过江南兵备总览,嘉善县向朝廷报备的兵员,确实是零名,没有拿朝廷一个铜板的军饷……”他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顿,又道:“我想再问王爷一个问题,不拿朝廷的军饷,却领嘉善王府军饷的王府亲兵,有多少呢?”
伊云扁了扁嘴,尼玛,老子想低调都不成,这家伙非要问,他只好摊了摊手:“两千五百名!”去年冬天的时候,伊云还只有九百铳兵,九百普通兵,后来他不停的搞贸易,钱越来越多,就又到义乌征了几次兵,现在火铳兵已经有一千两百人了,普通士兵也有了一千三百名,合共两千五百名士兵。
他这么一报数,顿时引来官员们一片惊呼:“两千五百?小小嘉善县的经济,能养得活两千五百名士兵吗?这王爷该不会是刮地三尺来养兵吧。”
胡忠宪怒哼一声,对着那名说伊云刮地三尺的官员怒喝道:“刮地三尺?哼,你去过嘉善绿洲么?你知道小小嘉善现在有多么繁华?刮地三尺,亏你想得出来。弄钱的方式成千上百,在你脑中就只有刮地三尺这一种吗?你是什么人,我这下心中有数了。”
他这七省总督一怒,倒是有点威势,吓得那官员屁滚尿流,连会也不敢开下去了,羞愧难当,夺门逃了出去。
胡忠宪懒得理会这种废物,他将刚才统计下来的江南实际驻军人数仔细地计算了一下,最终得出答案,整个江南,大萌国的官兵总数有五万左右。但这些兵力不可能全部派出来对付倭寇,重要的城市和据点,是必须要有留守士兵的,例如南京绿洲的八千八百四十二名士兵,绝对不可能全部派出来,像南京这种要害之地,起码得留下两千人以上的驻军,实际能调出来用的只有六千多人。
最终得出来的答案是,大萌国能动员的官兵总数,在三万五千人左右。
“好,现在知已的步骤算是完成了,咱们接下来需要知彼!”胡忠宪大声道:“有谁知道现在倭寇究竟分为几股,每一股有多少兵力,他们的总头目是谁,副头目是谁,大至在什么地方活动。”
他这一番问题,问得堂内的官员们又一起发楞,这种问题以前根本没有人去管过,大伙儿只管守好自己的领地,谁去管倭寇有多少,在哪里活动啊?
胡忠宪摇了摇头!
伊云见他满面失望之色,显然对大萌国的官员极度失望,颇有点不忍,于是开口道:“我倒是知道一点,倭寇的总巢穴应该是在舟山岛定海区……不过我也只知道这么一点了,呵呵。另外,我还知道这次主导宁波之乱的尾田荣一郎,并不是扶桑朝廷的人,只是扶桑一个诸候家的家臣罢了……扶桑现在正在战国乱世,那里有许多大名,谁也不听谁的,到处乱打仗,朝廷,也就是他们的天皇根本没有权势,只能被这些大名玩弄。”
胡忠宪听他能说出一些倭寇有关的情报,脸色终于好转了一点,显然感觉到很欣慰,这大萌国也不全是饭桶,还是有一个人上了点心的。他振了振精神,认真地道:“我来给大家说说吧,倭寇的总头目,是王直,副头目叫徐海,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大萌国的人,他们麾下有五千人左右的真倭,是扶桑的败战武士,被他们收留下来的。另外,还有多达五万的假倭,这些假倭都是本国的渔民,由于不满大萌国禁海政策,下海做的倭寇……”
“五万多……”
“天啊!”
“我一直只见到小股倭寇,压根不知道倭寇有如此庞大的军队。”
“这么多岂不是可以攻城掠地了?”
“天啊,江南要完了!”
大萌国的官员们发出一片悲声。
这些官员大多数并不知道倭寇之患严重到了这个地步,还以为倭寇就是几百人,或者几千人小打小闹一下,完全没想到倭寇大军总数多达五万五万,这数字真的可以平推江南了,因为大萌国江南驻军的总数,他们刚才研究下来也才五万人,而且这五万人的士气和战斗力都很成问题。
如果找个大平原,把五万对五万的排开来打,大萌国的官员心知肚明,必败无疑!
“一群蠢材!”胡忠宪气了个半死,这些家伙还没打就怕成这样了,这会还要不要开了?
就在他快要发怒的时候。
赵芸萱突然开口道:“才五万五啊?真少!当年俺家祖宗,在当阳长坂,单枪匹马冲突百万大军,我怎么就找不到这个机会呢?姓胡的,麻烦你给倭寇写封信,让他们赶紧征点兵,凑够了一百万再通知我。”
胡忠宪:“……”
伊云:“……”
众官员:“……”
一阵诡异的安静之后,众官员突然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一起向着赵芸萱叫了起来:“对啊,金陵王爷在这里,有金陵王爷在,咱们怕个屁啊……”
“金陵王单枪匹马,可敌百万大军……”
“白马银枪,天下无双!”
“求保护!”
看到这群傻逼一样的官员,胡忠宪只能苦笑连连。趁着众官员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时机,胡忠宪大声道:“好了,别这么叽叽歪歪的,你们是男人不是?有金陵王爷在这里坐镇,你们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地干,在金陵王的领导下,咱们这次一定可以打败倭寇……现在开始开会,制定详细的,具体的战术。”
伊云在旁边摇了摇头,低叹道:难怪胡忠宪要把赵芸萱用包子骗到这里来开会,原来是用来做稳定军心的作用,可悲,这大萌国真是烂,烂,烂!
1063章
不到两天的时间,沈浪就给上面打了一个报告,报告的就是给自己要了一名保镖过来,就是先前的时候跟着自己一起下去办案的这位,至于沈浪为什么要他?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要知道局里面的保镖多得是,跟沈浪有关系的也不是他一个人。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沈浪这个要人的意义是不太一样的。
在这个之前,沈浪特意的去见了钟子期钟叔叔和周渤周伯伯,不过沈浪可不是去过去求情的,也不是过去找关系的。自己闹到现在的这个局面,其实在自己接手先前那个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预料,现在只不过是应验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现在的这个样子,主要是为这个事情付出来一定的代价,当然了沈浪对此并不会特别的担心,但是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面,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做些安排才是,总不能两手拍拍的就走人了,毕竟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面,自己可以说话和想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特别的多。
钟子期和周渤两个人先前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跟功高震主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赶在了这个特殊的时间段,谁都不希望在现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出现什么事情,而沈浪这颗地雷吗?虽然他不会主动的惹事不会主动的爆炸,但是谁能保证其他人不会触碰这颗地雷呢?所以还是把他送的远一点比较的好,至少要过了这个特殊的敏感时期。
跟沈浪见面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主要谈的就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公事上面的,这个方面的事情沈浪交给了唐玲,有什么需要找他就可以了,至于私事方面的找哈特自己这位老管家就可以了,对于沈浪特意说出来的这两件事情,钟子期和周渤两个人还是很有感触的。
赶上了这个节骨眼,自己这边肯定是有些需求的,而能满足这个需求的恐怕只有沈浪了,但是现在沈浪去离开了,看这个意思是想要彻底的消失一段时间才可以,这个恐怕也是为什么选择那位保镖的原因所在,找一个有特殊身份的人监视着自己,这样的注意恐怕只有沈浪这个家伙能想的出来,至少这样会让不少人都安心。
而得知沈浪离开了京城以后,杨庆华也是坐在自己的椅子长长的感叹了一声,自己这么做究竟是对还是错?从自己的老朋友柳幕华那里的表现来看,很显然自己有些过分了,但是目前的形势就是这个样子,自己这边只不过是顺手推了一把而已。希望沈浪能够明白,现在他离开这里,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沈浪选择的地方是自己的师傅范六爷所在的大山里面,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这里比较的隐秘,也比较的清静,再者吗?自己的师傅范六爷现在的身体条件已经不行了,沈浪想尽了所有的办法,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范六爷的命运,不过范六爷对此倒是看得很开,现在也不待在疗养院,而是安心的回到了家中,别管疗养院的条件有多么的好,也别管他是不是离家很近,可是他总归是赶不上自己的家,只有躺在家里面才有那种心安的感觉。
对于沈浪的到来,范六爷还是很高兴的,但是老爷子已经起不来了,沈浪看过了以后也是感叹万分,范六爷用颤抖的手指着沈浪,脸上面挂着微笑,虽然没有说任何的话,但是沈浪却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对于沈浪的到来,老爷子非常的高兴。趁着空闲的时间,沈浪询问了一下特护,老爷子的状况。
得到的回答十分的不好,老爷子现在的情况只能是维持着,维持一天是一天,不是说不给老爷子用药,也不是不想挽救老爷子,实在是老爷子的生理极限到头了,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也许是下一刻。沈浪对此也是有些哀叹,但是这个不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只能是看老爷子自己的坚持了。
但就算是坚持,也没有太长的时间,几天以后老爷子也是终于撒手西归了,家里面的大大小小都来了,而刘庄家里面的大大小小也是全部的都到齐了,包括整个大山的人家,反正只能是还能走动的,全部的都到齐了,甚至连山岗上面也都是站着人,因为人太多了。
这里能有现在的这个局面,完全就是老爷子一手给撑起来的,虽然说这里有的是资源,但是先前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过来这里?再者说了老爷子收下来的那个徒弟,当初的时候省里面的人都来了,可是怎么样?最后还不是挨家挨户发米发肉的,如果不是老爷子,谁知道那个徒弟会不会站出来?村子能有今天,是靠着老爷子的心血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
而大家都能看出来,对于老爷子的离去,沈浪是相当悲痛的,虽然他并没有哭出来,但是了解沈浪的人都能从他的动作和表情当中看出来,沈浪现在很受伤,老爷子火葬以后,沈浪并没有让老爷子去了陵园,而是把老爷子的墓地放在了大山之中,这样的事情就算是有人知道了,也不会横加干预的。
现在的沈浪情绪可是稍微的有那么一些不太稳定,纵观沈浪的这个档案,沈浪的师傅不少,但是有两个人是最为沈浪重视的,一个是赵逢春赵老爷子,另外一位就是这位大山里面土生土长的范六爷了。相对的来说赵老爷子的年纪更大,但是他的身体调养的非常好,但是范六爷则是不一样了,他的青春和热血都付诸给了这座大山,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才会让大山结出来这么丰硕的果实来。
也就是在遇到了沈浪以后,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但是现在呢?他只能是静静的躺在了那里,用自己的灵魂去看守这座大山了,在这段时间段里面,沈浪并没有要太多的人相陪,自己一个人留在了这里,闲着的时候可能去看看自己的师傅,收拾一下墓碑,然后在大山里面走一走,看他的影子,多少显得有那么一些落寞。
而这一切也都是被反馈给了上面,上层对于这个事情也是有些挠头,很显然他们也没有料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时机来的有些过于的不凑巧了,谁也没有想到范六爷竟然在这个时间段病逝了,如果早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