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林外史 我是朱七七-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在这种那个情况下,我居然还能有幸听到沈浪吹箫。这也应该算是一种意外的幸福吧!如果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再重聚,一定要和他试一试琴箫和鸣的感觉,希望,能有这样一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王怜花清朗的吟诵声终于响了起来,一开篇即是抑扬顿挫、慷慨激昂之语声。
我静闭的眼睫毛不由的微颤了一下。
好个王怜花,他明知箫的音色柔和、低音深沉,最具特色的是弱奏,擅长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却故意选了这一首曹操东征乌桓后胜利回师途中、志满意得时所做的大气磅礴的诗句:《观沧海》。
只可惜,他的对象是沈浪,纵然是一根细箫,到了他的手中,毕竟有一番完全不同的音色。
果然,王怜花才吟至第三个字时,一股低沉中隐含大气的箫声已不知道从何处渐起,从容不迫的追上王怜花的节奏。箫声洋洋,如秋风乍起,吹过山下茂密的树林,跟随着曹操这一代枭雄步上临海悬崖,鼓卷着他身后的猎猎大旗,又如波涛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猛然涌生,顿成巨浪,以滔天之势排击海岛和石岸,真令人有亲临碣石、目睹大海的勃勃生机和壮观景色之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王怜花似乎早已预料到沈浪的表现,年了四句之后,声音猛然从清亮转为浑厚嘹亮,直灌入人的双耳之中,在这一刻,他突然不再是外表弱质宛若美玉的谦谦少年,而化身为开疆扩土为大任的一代名将,由内而外的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人震撼不已。
而沈浪的箫声却反在雄浑中又融入了一些平和悠扬之意,仿佛在迎接着从海中喷薄而出的红日,又似在感叹着落日西垂,以一种全然包容的姿态接收余日的沉睡。接着再而又转,激扬的声音顿消,无限的波涛之上,寂静深沉的夜空渐渐明亮,点点闪闪的群星渐渐不满深蓝的苍穹,令我不禁想起东海之中,也曾有过这样漫天的星光璀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声宝剑的龙吟中,王怜花如一代哲人终于感叹着吐完这首诗最后八个字,箫音也跟着唏嘘不已,配合的十分到位。
但洞箫的语音犹在绵长,王怜花的声音又变了,变得略带惆怅和无奈,幽幽的吟道:“纤云弄巧——”
这一句开头我自然也是极熟的,分明是宋朝词人泰观的《鹊桥仙》,倾诉的是牛郎织女二星虽情深如海,但却只能一年相聚一次的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虽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也安慰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如何掩饰得了抹得去那剩下的三百六十几天的夜夜相思之苦。
那么,接下来的词应当是“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了。
我微微一笑,这一首比起前一首来说,显然好吹奏多了,只因呜咽幽怨本是箫音最容易表现的情感,没想到王怜花急转之下,竟选了这么简单的一首。不知怎么的,听到他吟这一句,我突然想起了原著中王怜花被朱七七扮成了女子,那双桃花眼中所流露的似嗔似怨、我见犹怜的绝代风采,不由的暗暗一笑,情不自禁的睁开眼,想瞧瞧王怜花此刻吟词舞剑的样子,身段将会是如何的妖娆?
沈浪显然也立刻听出了这首词的来历,箫声自如的转折,再度完美的融入到新的意境中。
但就在这一刻,王怜花的词突然却变了,原本“飞星传恨”,竟被他突然改成了“飞行迢迢”,而且接下来的也不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这一名句,反成了“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同时王怜花本背剑负手长叹的姿势也陡然泛动,浑身气息顿时灵动成一片喜气,右手袍袖翻卷在手臂之上,宝剑颤颤直指天空,原本笔直的剑身微微弯出了一个弧形,明显是意指鹊桥。
王怜花竟然耍诈,竟将暗含悲意的宋词陡然衔接成七夕中难得表示喜庆的唐朝刘威的七言。这一变换,前面的两句幽怨开头,顿成了衬托后面一句红花的绿叶,而此时沈浪的箫声却才刚刚转入低咽的部分——
第一百八十九章 难分伯仲
我的心顿时提了起来,此处若转折不好,沈浪可就算是输了?他若输了就——咦,不对呀,他们虽说要比试三场,可却没定出赌注呀!输了也没说要怎么样,这个王怜花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我的心念打转也不过极短的一瞬间,只一分神,沈浪的箫声竟已从呜咽的低泣成功地转为带喜的涕零,仿佛心头的隐怨和相思之苦终于得以化成重逢的喜悦,可以手拉着手,眼凝视着眼,笑中藏泪,泪中含喜,每一缕每一节每一道箫声,都变为触手可及的欢乐和层层扩散的幸福。
而此时王怜花还未念完“千秋灵会此宵同”。
看着沈浪犹如玉树临风一样巍然不动,我忍不住微微一笑,没想到沈浪在音律上的造诣竟是如此之深,我今日实在是开了眼了。
可笑容才展,气未吐均,那边的王怜花却已改变了舞势,变化再起。
只见他微微一翻,卷起的袍袖复又散开,任凭带起的流风吹拂着他精致的袖襟和下摆,只是凝眉敛目,脚踏着七星步履,剑走龙形,复又作起剑舞来,待到吟至“此宵同”三字时,尾音突然长长地拖起,竟临时改吟诵为曼唱。
居然唱起歌来了!
我不由地一怔,我认识王怜花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也见识了他不少才情,但却从未如今日这般听过他的歌声。他的音色本清而雅,嗓音绝不下与我前世那个时代的明星,此番他声音一回转,再加上所吟唱的诗词之意,歌声回荡在园林的上空,竟别有一番清丽魅惑的感觉。
听着他那几乎可以欲把人卷进魂魄里的妖邪歌声,我突然觉得眼前有些迷糊起来。勉强地眨了眨眼睛,看着他肆意地翻袖转袍、随风而动、轻逸潇洒的样子,恍惚中,只觉得眼中这男子仿佛也变成了来自天外的翩然嫡仙。前来引我往九霄飞去——
我跟着他飞呀飞呀,仿佛又不小心跌入了一片五彩绵云之中。流云飞速地涌了过来挤压着我地身体,但那压力又不会让人觉得受压迫,反而感觉好舒服。好惬意,而不知道从何处传来的如天籁般地歌声更是令人心神俱爽、脾肺清明,真是令人恨不得就这样永生永世地看下去,听下去——睡在这五彩的云中,开始无边无际地飘荡——
正当我快要进入香甜的睡梦中时,我突然感觉有一道锋利地利剑从遥远的天际呼啸而来,带着耀眼的光芒,急速而又坚定地向彩云这边飞驰来。仿佛不把这彩云刺上几个大窟窿,不把我穿个透心窝,就绝不肯罢休似的。我大惊失色,不明白这剑为什么要针对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破坏这一切,我想躲避想挣扎,可是我一定也动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利剑直指向心口,穿梭而过——
啊——我猛地睁大了双眼。茫然地看向前方,首先清晰起来的是一道随意而立的修长人影,淡蓝色的犹如玉树临风般悠然地伫立着,隐隐地发出一种自信的光彩,他地手中持着一根洞箫,正专心致志地吹奏着。而他身边,还有个锦绣华服的少年在吟唱作舞——
刚才的彩云和利剑呢?冷汗瞬间湿透了我的衣背。催魂大法?
王怜花竟在歌声加入了催魂的魔音,还注入了内力。使之更具有魅惑的能力!那么,幻象中那穿心的利剑,就是拯救我恢复神智的箫声了。我赶紧收敛心神,微喘着气再向场中望去,刚好看见小叶迷迷糊糊地离开熊猫儿的肩头,一脸茫然之色,但猫儿却显然没受什么影响,但是神情却有些凝重。
重新再看沈浪,却见他唇角地微笑依旧神秘,周身都有一种淡定的气度,吹奏出来的箫声更是悠悠扬扬十分清明,丝毫未见紧张之色,似乎此刻他吹这曲子根本就无关什么比试切磋,只是一时随性而发而已,端的是从容有度。
我默默地看着他熟悉的容颜,又是后怕又是骄傲地吁了口气,这就是我的沈浪呢!一个潇洒而又从容地优秀男子,向他这样的人,又怎会轻易被王怜花给打败地呢?
而王怜花,他果然没安好心,若不是沈浪在,因被封了穴道而无法用内力抵抗入耳魔音的我,说不定早中了他地道了。
舞还在继续,歌也还在绕耳,我知道王怜花必定不会就此罢休,果然他马上又换了一首诗,而且一改先前的幽怨缠绵、柔情似海,游走间步履扩大,身姿刚硬,不时地以手叩击宝剑,作起将军舞来。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此诗一出,先前所知如轻烟般的旖旎气氛顿时消散,箫声也变的悲壮起来,在半空中一转,便从九天之上坠落回战马嘶鸣、金戈横刀的人间,又如激流陡遇悬崖,却一无反顾地俯冲而下,激起千层浪花。
其歌其音,无不饱含着满腔的热血,似要让天地都认识到,身为好男儿便应当赶赴沙场,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方不枉来世上走此一遭。
曲将终时,王怜花突然弹剑长啸,啸声清越有力,直指云霄,猛然地把箫声掩盖了而去,啸声中暗藏得意,仿佛在宣告终是他略胜一筹般。
但这差距也只有半瞬的时间,我心才颤了颤,却见沈浪目光微凛,衣角微拂中,自他口中所传出的低沉的箫声,已紧紧相随着王怜花的啸声而拔高到极限,仿佛也化为了一股强劲的气流,带着纵横的豪气,和王怜花的长啸声互绕互缠,同游苍穹,长空中充满了余震,其音久久不息——只把众人听的个目瞪口呆。
等到啸声和箫音完全平息,我才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原来,这才是第一场比试的真正精华所在,名诗歌音律。实际上就是一场内力的较量,其中最为动人心魄的应当是那段催魂大法和最后的比啸了。
“好!好!不错!不错!”伴随着一阵清脆的掌声。快乐王突然纵声长笑起来,打破了满园地寂静,“难得你们两年纪轻轻地。竟都能拥有如此才情和傲人的内力,假以时日,只怕连本王也不是你们地对手了。”
他的语声中充满了得以遇见优秀人才的动容和欢欣,大掌不住地合击,眼神一扫,立刻有两个少女粉面含春地斟满了两杯美酒,摆动着妖娆的身姿袅袅地走入场中,向沈浪和王怜花敬酒。显然已被他们的惊才绝艳所重重地倾倒了。
王怜花傲然地一笑,结果酒杯,躬身道:“谢王爷夸奖!”
沈浪也接过酒杯,顺手将紫竹洞箫递给了那位少女,面上荣辱不惊,笑容如风清淡,道:“区区薄技,让王爷见笑了。”
快乐举杯一口饮尽美酒,笑道:“怜花的三首诗词选的极妙。吟诵和唱风也堪称一绝,而沈公子却不仅能即可同步地领会诗中之意,还能将洞箫的音色发挥到极限,其造诣可说已是登峰造极。你们二人此番切磋,倒不象是比试,反让人觉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啊!不错。实在不错!哈哈哈——”
“王爷说的没错,我熊猫儿虽然是个俗人。不会这些细致玩意,你们这一唱一和的。我倒也听出些味来了,”熊猫儿忽然对着王怜花眨了眨眼睛,“不过,我最喜欢看地还是王兄中间那段舞蹈,只可惜王兄不是女儿身,否则我熊猫儿的眼珠子非当场掉下来不可!哈哈哈——”
说着,也学快乐王豪迈地大笑了三声,一点也不顾及王怜花的面子,王怜花却也不同他计较,也不还嘴,权当没听见一般。
呵呵,这只猫儿,真是到了哪里都不改调皮可爱的本色!
我一面带着浅笑,继续努力地聚气,一面暗忖方才这三首诗词之意,道:“王怜花这个玲珑心肝人,竟在第一场的歌舞中,非但既恭维了快乐王可比汉末之枭雄曹操,又以七夕中难得的喜庆佳句恭喜快乐王得到白飞飞这位温柔佳人,还顺势借助唐朝诗人李贺的《南园》来规劝沈浪也一起投入快乐王的门下,将来好一起建立功勋,登高掌权。这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看来王怜花要求比试的目的就在与此了,沈浪是个聪明人,必定早已查出此意了,但他却含而不露,更不作答,只是装聋作哑。王怜花这次的试探,不免就如同石沉大海了。
只听快乐王继续评论道:“若要论技巧,怜花,你不得不承认沈公子仅凭一根善于低音的洞箫,便能始终附和烘托着你诗词的意境,已是拔高一筹了。”王怜花面色微僵,口唇蠕动了一下,却没有开口,快乐王又接着说了下去,“但是,沈公子在第二段之中却有一处小小地停顿,未免有些遗憾。”
王怜花顿时转喜,沈浪却还是安闲地静坐着,脸上既无得意之容,也无失意之色。
沈浪的箫声中何时有破绽了?难道是在我中催魂大法之时吗?
“因此,本王判决此局为平,你二人可有意见?”
“王爷此判极为公允,在下(属下)无有异议!”
沈浪和王怜花竟异口同声地道,快乐王满意地笑着,又开始手捋长须,道:“如此甚好,两位不妨稍微休息片刻,而后再进行第二场。”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蛇蝎之心
虽名为休息,可在快乐王的地盘上,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谁又能真正获得轻松?
随着一声脆响,如云的侍女们托着各式的瓜果点心和美酒,不断的如流水般的送了上来,她们的动作既优美又快速,石桌上很快就焕然一新,器皿也全部换上新的。快乐王的话语并不多,凡是王怜花时不时的就代表主人之责,频频向沈浪和熊猫儿进酒,八面玲珑的连小叶也没忽视。
主人热情,客人谦逊,远远望去全然是一派谈笑风生的模样。快乐王的脸上既不见一丝敌意,沈浪的微笑更是始终自如,而猫儿似乎只要有酒就百事不愁,小叶则仿佛只要有猫儿在一旁便什么都不怕,气氛简直融洽的如同好友相聚一般。
只是表象再平和,也难掩其下暗藏的锋芒。
接着敬酒期间,王怜花已不止一次的暗示,快乐王对沈浪和熊猫儿俩人是如何欣赏,希望加入快乐王的门下,但熊猫儿虽是直性子,却不是个笨人,任他王怜花如何舌绽莲花,只一概懂装不懂,美酒却照喝,再加上有沈浪在一盘巧妙的应对,四人一番客气有礼的交锋之下,竟谁也没在话头上占半点上风,但快乐王和王怜花的面上却还是没有丝毫不悦的颜色。
过了盏茶时分,沈浪还是云卷云舒、任意自如,猫儿却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他几度抬头看了看天色,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我说网页,天色不早了,就赶紧开始吧!比完了我们还有事得赶回去呢!”
我心陡然一跳,他说这话自然石因为放不下以为还在据点中的我,我真怕快乐王会因此来试探沈浪。
但快乐王的笑脸只不过微微已滞,随即又捋须笑道:“本王也正由此意,而且本王突然有个主意,既然熊公子觉得天色不早了,那何不把第二场和第三场的比试都放到一起,这样既然可以节省时间,又更能显示出比试双方的水平。”
此建议一出,熊猫儿第一个跳出来赞成,沈浪依然是一副从善如流的微笑样子,唯有王怜花反倒微怔了一下,似是想不到快乐王会如此提议,但他的脸上随即就泛起了笑容,恭敬的请教道:“王爷既如此讲,必定已有合场之妙策了,还请王爷示下如何比试!”
快乐王哈哈一笑,道:“这个简单。”
他突然纵身跃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