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算计-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岚镏匦旅阑薖PT,在枯燥的专业内容里面加入了很多可爱又应景的卡通图片,被胡六大加赞赏。
  在春节前,因为工作相对轻松,胡六又接下了发行公司春节晚会节目汇演的导演任务,副导演是米爱,主角也是米爱。米爱姑娘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她超于常人的专业才华,她当年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这是她的强项,自然得心应手,加之又有心表现,更是让所有的人赞叹不已。两个人的合作极其成功,米爱的节目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当天的冠军,两个人经过这一次合作,都重新认识了对方。
  在这之前,胡六认为米爱就是一个花瓶,有的只是一副好相貌。但这次合作以后,胡六对米爱刮目相看了,此女子不但歌舞绝伦,更有很多想法和胡六惊人地一致。
  米爱一个人参演了两个节目,报社一个开场节目,发行公司一个比赛,还要兼做整台晚会的主持人,但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她感觉到了胡六看她的眼神的改变,还有他偶尔在不经意时表露出的一点儿柔情,这些都让米爱兴奋不已。她感觉到了自己高涨的情感,却无法控制也不愿意去控制。
  胡六和《海城一周》也像度蜜月的新婚夫妇一样,合作得很是愉快。他接连策划了几个活动,尤其是与广告中心合作的商家做的一些互动活动,通过整合营销,利用第三方埋单的方式使得《海城一周》的发行量有了直线上升。这让齐高过得很滋润,也越发地和胡六亲近了。这几年,齐高没少因为发行量持续走低被朱总批评,最近这两个月每次朱总和他谈论发行问题的时候都显得很亲切,这让他很感激胡六。

1。冰火两重天(2)
胡六在和齐高的相处中,也越来越觉得齐高是个很好的人,不但为人厚道,而且诙谐有趣。他有一套理论叫做报纸和男人的关系,胡六很是认可,他说二十岁到三十岁的男人是日报天天见,遇见好女人了,偶尔还要扩版增刊,或者搞个什么号外;三十岁到四十岁变成了周刊了,至于是周六刊,还是一周一期,那要看自己的实力和女子的诱惑力了;四十到五十,那则是半月刊了,但会常常不准时;五十到六十,则是月刊,而且常常还会因为稿量不足而误刊。胡六现在是站在三十岁的坎儿上,处在刚刚从日报向周刊退化的过程中,而他自己则已是一本无法保证出版时间的半月刊了。
  春节过完以后,忽然出现了一个意外,让正在急速扩张的《海城商报》感受到了压力,也迫使其更加疯狂地进行市场份额的掠夺。那就是《海城都市报》因为归属问题,被重新调整了领导部门。原来它是归新闻出版局管,现在被调整到了报业集团旗下,这也就预示着报业集团更加强大了。但事情并不是一加一就一定等于二的,虽然这个对抗了多年的敌手忽然成了兄弟,但是,就算是在感情上他们也并没有立刻表现出亲如一家的氛围。而且我们知道就算亲兄弟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撕破脸皮的,何况还牵扯到那么多人的金钱利益和政治前途,这么多年的对手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握手成拳?
  但这个消息却让胡六找到了干掉《海城商报》的契机,他开始了周密的策划,他认为是时候准备出手了。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因为他知道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邓勉之也对这个消息表现得非常敏感。在消息一传开的时候,他就打了电话给胡六,问能不能透露下信息,有没有整合的可能?
  胡六实话实说,同时也是为了宽邓勉之的心,现在发行公司和对方整合的可能性很小,不说两个团队的企业文化相差太大,单从各自报社的诉求上而言,都不希望整合。真正希望整合的只有报业集团的老板以及个别人,但更多的人会从个人利益上考量,一定会全力阻止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整合了以后这边两千余人的队伍怎么安排,毕竟是国家的报纸,社会稳定大于一切。
  为了提高《海城一周》的销售量,胡六又借市场调研的数据要求对每期报纸的封面进行强化,组建封面领导小组。发行公司的人知道以后,都笑胡六牛逼哄哄的,做销售的开始插手生产了。这在以往,是他们不能想象也无法理解的。胡六笑,你的建议要是有效,能真正帮助销售,那就算是野百合也会有春天;如果无效,就算再牛逼的人来提,也只能被毙掉。
  朱总看到胡六的市场调研报告说,好的封面和不好的封面对销售造成的最大影响在百分之七左右。胡六认为一份报纸的封面正如一个女子的脸,如果一个女子身材超级火爆,剥了衣服,可以好到完美;但如果一脸的麻子,而且穿得极其臃肿,无法显现出身材的优势,那自然无法激起男人去剥她衣服的兴趣或者是性趣。
  胡六对封面的看法让朱总大加赞赏,他是资深报人,也是男人,知道一个女子如果空有一副好身材,却一脸麻子,那他是绝对没有兴趣的。为此应胡六的要求成立了封面小组,他亲自任组长,胡六和报社的副总编辑、两个总编助理、美术总监、广告总监为组员,大家开始认真地给报纸美容,从此以后报纸的诱惑指数果然有了明显提高。
  胡六又对报纸的出刊时间进行了要求,保证了黄金销售时间段的有效达到率,这样一来,报纸的销售量稳定了很多,胡六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也让朱总更加欣赏。
  虽然《海城一周》的销售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最近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影响力,但距离死对头《潮周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胡六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详细计划以后,甩给了齐高一份整合营销案。
  齐高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可行,然后第一时间亲自去找了朱总汇报,朱总也在看完以后立刻让齐高安排第二天召开主管以上级别人员的讨论会。
  

2。荒诞的策划(1)
《海城一周》头脑风暴,管理层们齐聚会议室审议胡六的营销方案。
  在这个会之前,胡六在发行公司的例会上曾经通报过这个案子,他说完了思路以后,人力经理刘汉城哧地笑了一声,张文也笑了说:“胡总你这想法不错,但我觉得实操性嘛……”
  胡六知道他后面的话,所以胡六在心里叹息了一声,难怪你只能当副总。
  邓林最近虽然和胡六的关系看起来已经比较和谐了,但同样对这个案子的可执行性表示怀疑。他倒不是不愿意支持,仅仅是怀疑,对案子能否运行表示怀疑。
  陈成同样不看好,不过他反对得比较有技巧,他说《海城一周》那边估计没这样的大手笔。
  胡六一笑,没再解释,心里升起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鹤,站在一群鸡中间。他想,如果不能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当上一哥,自己可真够窝囊的。
  胡六打开PPT,开始给《海城一周》的管理者们介绍他的案子。
  胡六的思路是这样的,他认为海城目前常住人口八百万,而本报发行从年前不足七万到现在刚突破九万,虽然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可增长空间还非常巨大。因为就《海城一周》设定的读者群体的数量而言,我们的目标读者不低于四百万,而现在实现达到的不过才五十万分之一。而且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资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个空间还会越来越大,但为什么现在的销量却反而越来越低了?那是因为我们这些年读者流失的比率大于新增的比率。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固然是由于随着《潮周刊》的崛起分流了部分读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相应吸引读者的方式,我们错误地认为周报的阅读市场只有这么大,只是把目标定位在如何去从《潮周刊》的那十余万读者那里抢一些回来,而忽略了那余下的四百多万。胡六说到这里的时候打了个比方,他说,《海城商报》没有进来之前,大家都认为《海城日报》发行市场只有六十万的稳定读者群体,增长空间很有限,所以都认为自己的读者忠诚度比较高,对方不会有多大的作为,而《海城商报》却说它不是来抢大家的市场的,是来共同做大市场的。那么通过现在的事实证明,“商报”实际稳定的发行量在二十五万左右,其他的几个报纸不但没有掉量,有些还略有增加,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市场可待挖掘的空间还很大,局限的只是我们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我们的操作手法是否吸引了消费者。所以,我们当前不应该只做一些普通的策划或者促销,想着从对手手上抢多少市场过来,而是要考虑如何去影响那些以前流失的读者,和那些从来没有关注过我们的新兴读者。我们应该拿下这个群体,而这部分群体是巨大的,大到我们的财力不够支撑这么巨大的发行量,因为单从第一次销售而言,我们单份报纸虽然售价为一元,但实际我们每份还要亏损七毛以上。
  胡六说的报纸第一次销售亏本是行业的通病,印刷成本大于实际销售回收成本,所以才有了广告的二次销售。
  胡六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他计划在五一前拉来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进行整合营销,策划一个大型活动,胡六强调是“大型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四月二十九日出刊日,读者购买本报时可以在封面上刮奖得到奖品,奖品当然不会是小打小闹,一定会出人意料震撼人心,然后让市场疯狂,造成洛阳纸贵满城哄抢的效果;第二部分是在五一、五二两天,在六大商务中心集合发行公司力量,初步计划两千五百人在商务中心着统一服装,搭配价值远远大于报纸销售价格的礼品做促销。这两个活动本身没有什么新意,不同的是奖品的稀奇。胡六的意思是刮奖活动虽然很俗套,但如果买一份报纸中一个数万元的奖品,比如汽车,那会形成多大的震撼?促销也不稀奇,奇在如果促销的礼品非常受人追捧,促销品的价值又远远大于报纸的价格,比如我们赠送一瓶价值三元左右的饮料,试想一下,五一期间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买一份价值一元的报纸,得到的是实际的三倍的回报,势必会造成疯抢。我们可以想象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六大商务中心人山人海,数千名统一服装的我报人员,被无数的人围着哄抢本报,这将会造成多大的新闻话题?我们再进行联动炒作,又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荒诞的策划(2)
胡六的这番话的鼓舞力量是巨大的,这些年来大家被《潮周刊》压得喘不过气来,早就丧失了跟对手决战的勇气,听胡六这么一分析,每个人都觉得前途光明,大有可为,再次做老大指日可待。大家也都在心里觉得这个胡六真的还是很牛逼的。
  要知道传媒圈和别的圈子不一样,传媒圈里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编辑或者记者,在报社他也许不算什么人物,但由于能写几个字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崇拜者,所以大家都觉得自己很牛逼。再加上文人相轻、老子天下第一的念头,想让他们佩服一个人太难了,何况还是报社的领导层们。但现在很多人都拿胡六当成了牛逼中的牛逼人物了。
  活动的基本思路大家是明白了,但也有部分人觉得很荒诞,毕竟买一份报纸有机会中一辆汽车过于夸张了,而且成本也是个关键问题。
  齐高这个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疑惑。他说,成本问题首先是大问题,你是知道的,谈到钱,我们就囊中羞涩;其二,花这么多的钱做这个活动究竟有没有必要?
  胡六看了一眼齐高会意地一笑,那边也回了一个笑容。胡六知道这是齐高故意在帮他捧哏,就如说书的,如果自己一味地说,下面没有反应,那说书的人自己也就越说越没劲;如果下面不停地有人提问,那就越讲越出彩。
  胡六说,首先成本问题不是问题,我们不需要承担大的费用,这个活动可以找一个大客户冠名,特等奖最好就是一辆汽车,五一期间的促销也由他赞助我们的促销礼品,这本身也是对商家的一种宣传。我们给他做活动版面上的宣传,以及两千五百套衣服的广告回报,当然,衣服也由他们制作。刮奖的各种礼品可以找各个广告客户赞助,在宣传该活动的时候,我们也会宣传该礼品是由谁提供的,所以不存在活动经费问题。而且我们提前对这个活动做出专题推广书,向各个广告商进行宣传。这样发行量势必翻番,或者更多,而这期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也会是空前的,势必会带来广告和发行的双重丰收。至于做这个活动的必要性,我认为活动的目的不是活动本身销售了多少产品,而是活动以后带来了什么,活动本身也不能简单地是一次促销行为,那样就会落于下乘。好的活动策划,是要造成轰动效应和新闻话题的,通过人们的口头传播使活动达到影响力无限大。这个活动完了以后必定会给我们的广告和发行的双重销售带来明显的增益,这才是我这次活动的根本性目的。而这个活动最大的卖点就在于促销品本身的价值远远大于销售品,这种促销模式我称其为“倒挂式促销”,这种反其道行之的方式最能使活动拔份,也就正如传媒人在解读新闻话题时常打的一个比方: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的活动就是要制造这样的效果。
  胡六这样一解释,大家都是职业老练的传媒人,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而且都觉得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但难在谁愿意冠名,要知道这样的投入可是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但这反而是朱总和胡六都最不担心的问题。
  

3。世界五百强的赞赏
胡六在策划活动之前就把目标盯准了全球五百强的饮料巨头绝对可乐。夏季即将来临,正是饮料业大战的时间,同时也是促销和宣传最密集的一个时段,而且彼此的目标群体非常合拍,让其拿出几万份产品问题不大,难在特等奖需要一辆车上面。虽然这笔费用对于绝对可乐这样的全球五百强而言不算大,但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题。
  胡六针对绝对可乐作了一个活动方案,重点描述了这个活动在五一期间在六大商务中心的强大影响力,以及数千人被数十万人围堵争买对方产品的壮观景象,为了打动决策者,他还作了效果图。
  事情进展得超乎寻常地顺利,朱总和绝对可乐的总经理业务合作多年关系非常好,而且由于双方的目标客户接近,本身每年绝对可乐都在《海城一周》投放近一百万的广告费用。朱总把这个活动在电话里一说,杨总经理直接就带着策划经理过来面谈了。
  杨总经理看起来是个非常精明的人,四十多岁的年纪,据说非常喜欢运动,所以身材非常好。
  看了方案以后,杨总说,几万份饮料不是大问题,绝对可乐旗下的乐呵呵正在和对手抢夺市场,拿几万罐出来做活动,权作试饮也未尝不可。而且五一长假也正是他们做活动的时间,有这个机会报企联合操作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他看重这个活动的影响力,觉得合作不是问题。如果真的能够按照方案达到效果的话,他还可以将这个活动在报纸上多投放几个版的广告,进行预告,这个消息让在旁的广告中心总监非常高兴。
  车也没问题,他们有合作伙伴,乐呵呵易拉罐饮料促销里本身就有车送,但要看怎么找到结合点了。杨总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给车商什么样的回报,可以使他愿意做这样的赞助?
  胡六想到以前做这种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在最旺的商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