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说服力-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餐馆应该扔掉薄荷篮?
除非我们饭后要去干掉吸血鬼,否则在吃完有大蒜味的饭菜后,您一定会乐意看到餐馆在出口处摆上薄荷糖。的确,它让您口气清新,但对餐馆和服务生来说,把薄荷糖放在门口供顾客自取是好是坏?
其实,许多餐馆在用另一种途径向食客提供餐后糖果:服务生把甜点作为餐后小礼物,和账单一并放在银质托盘上呈给顾客。其实这些甜点不外乎是些巧克力或其它糖果。但正是这种方法,在促使顾客多给小费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说服力。
科学家大卫?斯托梅茨(David Strohmetz)和同事们做了一个实验,以证实这小小的糖果具有的说服力。
第一套实验中,服务生为顾客取来账单的同时,送给每人一粒糖果。和那些没收到糖果的客人相比,小费虽然变化不大,但还是高出了。第二套实验中,服务生给每人两粒糖果,尽管只值一美分,但和未收到糖果顾客的小费相比,额度高了。显然,根据前几章所讲的互惠原则,这些小费的变化是可预见的。但怎样做会令礼物或帮助回收的效益更大?第三套实验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次实验中,服务生送出糖果后做出转身离去的动作,但并不走远,随即他们再返回客人身边,从口袋里拿出另一颗糖果送给顾客。这种行为表达的是“因为您人很好,所以我再送您一颗糖”的意思。结果小费怎样?提高了23%!
实验表明,有三种因素使礼物或帮助更具影响力,进而更能得到他人更大的回报。第一是要让顾客觉得所作所为是含有某些意义的。实验中,两颗糖果比一颗糖果令小费从提高变为提高14%,这表明,让人们觉得有意义并不一定要花大价钱,两颗糖就轻松搞定了,而这不过花费几美分而已。
此外,在第三套实验中,也隐含了说服力的其它秘密,从经济学观点看,第二套实验与第三套其实是相同的,这两个实验中服务生都给了客人两颗糖果,数量上不存在区别,但给的方式却不一样,这样的区别告诉我们另两个让礼物更有影响力的因素,即:让人意外的程度和个人行为化的程度。第三套实验中,客人以为服务生给完第一颗糖果就会离去,因此后来的第二颗糖果令他们很意外,同时,第二颗糖果表达的意思是:服务生对该顾客很有好感,所以才会折返送他第二颗糖。这一点,让第二颗糖具有个人行为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服务生把第三种实验中的技巧用在所有客人身上,不仅会让顾客产生反感,久而久之,还会令该方法失效。在顾客注意到服务生对每位顾客都如此时,第二颗糖就不具备重要性、意外性及个人行为化的特点了。相反,这会被看作是在使心眼,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当然,诚实的运用该技巧还是会很见效的。为确保您送出的礼物或提供的帮助会令他人感激,请花些时间找找什么对接受人来说是意外的、会令他受宠若惊的、及具有个人行为特点的。
其实只要看看前两个实验,我们就会知道,在出口处摆放糖果的做法阻碍了服务员和顾客的交流。即使这些糖果不值什么钱,但它还是能帮助服务生赢得很多的东西。
。。
“不加附带条件”含有怎样的说服力?
前面我们谈到,很多酒店借助环保的重要性,督促客人们重复使用毛巾。不过,有些酒店在号召的同时还会外加一步,让顾客知道酒店在和他们一起努力,从而激励顾客参与环保。具体的做法是用卡片告诉客人,酒店会为某个非盈利的环保组织出一份力,当然前提是顾客先要重复使用一次毛巾。
设计者认为这样的激励方法一定会奏效,原因显而易见,就像多数人会认为下面的方法有效一样:冰激凌蛋筒能让小朋友主动打扫房间、定时娱乐能让老年狗学会新的把戏、工作薪水让我们不会掐断闹钟赖床。尽管酒店的激励措施不会让客人直接受益,但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还是有说服力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证实这一点,我们在相同的酒店里又做了次实验:在部分客房内放置以环保为宣传点、要求重复使用毛巾的小卡片;而另一些房间内则摆上写有激励措施的小卡片,督促人们重复使用毛巾。结果显示,后一种卡片并不比前一种更具说服力。为什么?
尽管酒店的激励方法有其合理性,但如果能做一个小小的变动,它的说服力就会变的更好。我们知道,除非先“礼尚”一下,否则别人不会觉得有责任去表示“往来”,其实这就是种经济活动。先“礼尚”后“往来”的互惠原则,包含了一种责任感,促使受人恩惠者去归还这个人情。所以,在酒店未先行动的情况下,客人也不觉得有责任去响应这个号召。
酒店用激励法督促人们参与环保的想法是好的,但由于考虑上的欠缺,未收到理想的效果。根据互惠原则,一个小小的变动或许就能扭转这样的局面。那就是,让酒店先为环保出份力,再号召客人也加入到重复使用毛巾的行列中来。本着这个想法,我们制作了第三种小卡片。
这次的小卡片还是从酒店的激励措施入手。不过先后顺序有了些调整,卡片表示,酒店方已经代表顾客为环保做出了贡献,现在要求顾客也能加入重复使用毛巾的队列,以表示对酒店方行为的响应。
结果证实,以互惠原则为基础的说服,比带有附加条件的激励说服更为有效,毛巾重复使用率上升了45%。有趣的是,这两种说服方法内容大致相同,但表现出的说服力却大大不同。尽管两者都在说服过程中表示,酒店为环保事业捐钱了,可前者告诉人们的是,酒店已无条件地做出了共同努力的第一步,受社会责任感和礼尚往来的影响,人们自然参会与到其中。
以上实验表明,在说服他人与自己合作时,我们应该无条件的先提供真诚且有用的帮助。用这种态度对待合作,不仅会增加赢得他人同意的机率,还会使合作关系长久地建立在牢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而非一种脆弱的、带有附加条件的合作关系。因为在后一种合作关系中,一旦您做的承诺再不能实现,或他人对此承诺不再有兴趣,那合作关系也就嘎然而止了,辛苦建立起的桥梁将应声倒塌。
帮助的有效期像面包还是酒?
从前几章中我们得知,当您先给予他人礼物、服务或帮助时,接受者会觉得有责任偿还这个人情。这种责任不拘泥于所收礼物的形式:有价值的信息、对同事伸出的援手、写有请求的个性化便笺、鲍比?菲舍尔为冰岛带来的知名度,这些都是我们觉得有责任回报或回应的东西。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由帮助或礼物带来的说服力会变质吗?是像面包一样变了味儿?还是像酒越陈越香?弗兰西斯?弗林(Francis Flynn)认为,答案取决于您是提供帮助还是接受帮助的人。
就此问题,弗兰西斯对美国某航空公司客服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客服部实行的是倒班制,这种制度需要员工间的相互配合。研究人员把客服部分为两组,一组员工对自己为同事提供的帮助进行评价,另一组人员则要对他们得到的帮助进行评价。每组人员最后都要说明收到或提供的帮助价值几何,并且指明是何时得到或帮助过别人。
结果表明,才接受过同事帮助的员工,认为这个忙帮得非常好,但时间越久,“好”的程度就会随之打折。提供帮助的员工感觉恰好相反,他们认为时间越久,自己对别人的人情就越大。
一种原因是:时间会减退记忆的准确性。人们看待自己的行为时,喜欢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受帮助的人会认为,当时自己也许并不那么需要帮忙;提供帮助的人则认为,自己好心地做了“份外之事”。
该发现能协助我们在不同场合中提高说服力。如果您帮助了同事或熟人,他们会因此想法在最短时间内偿还您的人情。若您是接受帮助的人,请务必注意,凡是接受帮助的人都会有的一个毛病:时间越久,他们就越记不清曾受过他人帮助。要是您不小心也犯了这个通病,那提供过帮助的人对您可就有意见了。他对您的印象会因您的不懂感恩而大打折扣。
能用什么方法改善这个大多数人都有的毛病吗?
一种方法是在提供帮助时说,您很乐意帮助他,因为“换做您是我,您也会伸出援手的。”另一种更有效,同时也有风险的方法是先提醒一下受过您帮助的人,让他记起这事。当然您得小心措词。类似“伙计,我以前还帮过你呢。现在是你回报的时候啦。”之类的话肯定会帮倒忙。您得委婉一点,比如“我发给您的那份报告还算有用吧?”,会让您更能得到想要的回报。
世上没有哪种说服法百分之百有效,但知道如何提高所帮之忙的价值不失为一个好开端。即使您把所有说服技巧都忘了,但只要记得一点:蜜蜂叮蜜,不叮醋。您就可以用“陈年的老酒”赢得更多帮助。
怎样得寸进尺?
假设您住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富人区,那修剪得当的树篱、碧绿的草坪、精心粉饰的栅栏,让周边地区的人们都报以羡慕的目光。房产商从不担心那儿的房子会卖不出去。事实上,他们手上有的是排队等着买房的人。
突然有一天,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叩响您的家门,希望您支持他们的一项活动:呼吁人们在社区内小心驾驶。他们要在您前门的草坪上安置一块六乘三英尺的标志,写上“小心驾驶”字样。您不需要自己雇人在草坪上挖坑放置标志,一切费用都由委员会承担。然而,这丝毫没有减轻您的担忧。
您认为多少人会同意这样的请求?心理学教授乔纳森?弗里德曼(Jonathan Freedman)和斯科特?弗雷泽(Scott Fraser)对此做了个实验,他们发现只有17%的住户表示同意。但研究人员同样发现,只要在劝说过程中加入一个小小的技巧,另一组住户的同意率就升到了76%。
是什么样的技巧呢?为什么它能增强说服力?
我们让助理提前两周去拜访一组住户,希望能在他们的窗户上摆一小块写有“安全驾驶”字样的标志。这样的请求实在算不上什么,所以大多数住户都同意了。两周后,再让人去问同一组用户,是否愿意在修剪一新的草坪上放那块六乘三英尺(1英尺=米)的标志,大多数人居然也同意了。
为什么这种被称为“踏脚入门技巧”(foot…in…the…door…technique)的方法能得寸进尺?有迹象显示,当住户同意摆放小标志在自家窗户上时,就等于承诺会支持宣传安全驾驶。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热心公民的形象,住户会遵守这个承诺,并对“进尺”的要求给予同意。
其它场合,包括推销过程中也能用到“踏脚入门技巧”。一位聪明的推销专家说过,“一个小小的订单能带动一整套产品的销售……。这么说吧,即使订单利润与争取订单所花的时间和努力不成比例,但他/她已经变为您的正式客户了。”
在连小订单都不能确保的情况下,您还可以另辟蹊径地运用承诺/一致性说服法。例如,消费者不愿购买您的服务,但如果能先和他/她谈上十分钟,说不定会有另一个结果。
同样,调研部会先问人们愿不愿意做一份简短的调查,之后再让他们做题量大的那份。乔纳森和斯科特做的另一个实验表明,这个方法是奏效的。他们让助理电话询问住户,是否愿接受一个小小的调查。助理是这样说的:
五到六位工作人员会在某天早上拜访您,调查一下您家里日用品的种类和数目,时间不会超过两小时。但请允许我们自由的查看碗柜和储存室。此次调查数据将用于我们出版的《指南》杂志。
22%的住户愿意接受调查。真的很不错了,通常陌生人登堂入室是要出示搜查令的。
之后,在提出入室调查前前三天,研究人员给另一组住户打了电话。这一次,助理说:
我们想让您在电话里回答一些问题,是关于您家里的日常用品数量的。我们的《指南》杂志需要这样的数据。您愿意接受调查吗?
大多数人接受了电话调查。
三天后发生了什么?那组住户中有53%同意了入室调查的请求!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抵触情绪强烈的个体之间——比如您和您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经常找借口不做作业,不打扫房间。此时您先提出的如果是个容易完成的要求,可能就有利于说服他们做进一步的行动了。比如,要求孩子和您一道做会儿作业;或是让他们先把心爱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如果孩子自愿同意了要求,而不是被您的权威所迫,那接下来要求他们完成全部任务就能水到渠成了。
要求自己时也一样,先不要制定难以达到的目标。就比如减肥,先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如在街上散散步,这样自己都找不到借口不做。之后慢慢加大运动力度,最终塑身成功。孔子曾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许这是我们从沙发里起来,大步向前走的最好动力。
。 想看书来
怎样成为影响力大师?
很久以前(准确的说,是公元125年前),在遥远的银河系,卢克?天行者赢了至关重要的一仗:他说服黑武士倒戈,共同对抗邪恶势力,最终拯救了自己的生命,也为整个银河系带来了希望与和平。
那么卢克?天行者是怎样说服黑武士的?怎样利用这种说服技巧让您成为行业霸主?
星战系列的最后一集《绝地大反击》中,卢克对黑武士说,“我知道你内心善良。我能感觉得到。”难道会是这句简单的话说服了黑武士吗?或至少是埋下了说服的种子?
一个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卢克的成功就在于那句话。
这句话运用了说服力的“标签技巧法”(labelling technique),即公开给他人贴个“标签”,表明他具有的个性、态度、信仰或其它特点,然后再提出符合该标签特点的要求。为了不担虚名,他人就会同意您的要求。
理查德?叶兹(Richard Yalch)做过一个实验,它能表明“标签技巧法”在说服他人投票上的效果。理查德随意告诉一组选民,从他们的兴趣、信仰或行为看,他们“会积极参与投票与政治活动”。另一组选民则被告知他们的政治积极性一般。实验表明,前者不仅自认为比后者更优秀,在一周后的选举活动中,其出席率也比后者要高出15%。
当然,政治以外的场合也可以运用“标签技巧法”,如领导改选,或是卢克与死星的战斗。许多商业场合和日常生活也能用到。比如,您为某人下达了一项工作任务,但他担心不能胜任。这时,告诉他您对他很放心,因为他是个坚忍不拔的员工,前几次类似的任务他都完成的很出色,这会帮助他重拾信心。
老师、训练员和父母也可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当事人,结果一定会不负众望的。这点对孩子也屡试不爽。我们发现,当老师表示喜欢想把字练好的学生时,学生们就会花更多时间来练字,尽管他们知道不会有老师在周围看。
这种方法还能加深与客户的感情。您也许很熟悉航空公司这样的做法:航班结束时,机组人员会告诉旅客,“感谢您在众多航空中选择了我们”。这样的话是在利用变形的“标签技巧法”,暗示旅客他这么选择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对该公司的信心,这样的心理暗示更加深了信任度。同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