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逍遥客-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楚,你觉得,把电表的事交待给高涛,合适不合适?”
合适不合适?楚云飞不经心地笑笑,“现在说这个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吧?其实,我来公司时间不长,真不知道他都擅长些什么,不过,他好歹也算是内海本地人,多少是会有点熟人和关系的吧?”
谢娴摇摇头,长叹口气,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菜肴,“唉,你要是本地人就好了,那家伙我真的不放心,我还是要找人办理这个事的,只不过,眼前这情况,多他一个帮忙,成功的概率更大点就是了,你以为我会放心地把事交到他手上?”
楚云飞本没心参与这种背后说人的行动,他只是在那里默默地抱怨,老板,拜托,你这么执着地盯着盘子,让我怎么夹菜啊?
不过,谢娴的这几句话最终还是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做个老板,看似风光,其实背后的辛苦,丝毫不敢懈怠的心境,患得患失的烦恼,真的也是很折磨人的啊。
下一刻,谢娴的眉头紧皱了起来,呆呆着望着门口,楚云飞好奇地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大厅处走近几个人来,喧嚣地上了二楼。
看清楚了那几个人,楚云飞也愣了一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里面最中间的矮个子,应该是KK迪厅遇到的刘善,谢娴怎么会认识他呢?
一行人上了二楼的包间,谢娴收回目光,又愣了有一分钟左右,才回过神来,看看楚云飞,又掉头看看谢琳琳,说出一句很离奇的话,“对了,小楚,不知道你怎么看办公室恋情?”
谢琳琳就算是比较外向,面对突然来到的这种话题,还是有些意外,“二姑你什么意思啊?”
楚云飞也轻微地懵了一下,这谢总的思维,跳跃性也太大了点吧?
“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谢娴悠悠地说,“我在考虑,公司将来壮大了,应该不应该提倡这种感情。”
第九十三章 业务升级
接下来的日子,楚云飞过得就比较舒坦了,手里终于有了一个可调派的员工,他的跑街生涯就此告一段落了。
他本来怕这个叫胡林的新同事对这个工作不能胜任,学生嘛,大多脸皮还是比较薄的,于是就有心思忽悠着没啥大事的王苑芳去陪着他跑街,古人有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
谁料想,小胡同学的勇气和信心真不是一般地强,在楚云飞允诺了一定的提成数后,这人拿上楚云飞自己编写的“电表业务须知”,像上足了发条的玩具汽车一般,冲出去就不见了踪影。
他是不是怕小王分薄了他的提成呢?望着此人的背影,楚云飞摇摇头,唉,谢总这人毛病虽然不少,看人还果真是有一套。
从某方面讲,跑街也不是单纯的体力活的,楚云飞前段的遭遇就很说明问题的,不仅要有超乎寻常的脸皮,还要对自己的业务了解一些,有些可能遭遇的日常提问,也要有相应得体的答案,要不楚云飞怎么会有心思写那么套东西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大多数的跑街业务员,只是建立起初步的业务接触,也就是说,楚云飞的工作量并没有减轻了多少,他要负责项目的跟踪,定时不定时地进行电话联系、工地走访的,这才是最锻炼人的。
星期二,楚云飞培训了胡林,等星期三下午胡林回来的时候,已经跑了六个工地了,而且他居然弄到了五家的相关资料,另一家他的建议是不要跟了,因为那家资金支付的信誉不好。
这效率,绝对是可以媲美楚云飞的,哪怕说略微强于他都不算夸张。
好奇之下,楚云飞一了解才知道,胡林对面子什么的原本就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钱,挣多多的钱,好能和女朋友在内海这座大都市里生存下去。
今天,在一家工地,胡林硬是活生生被保安架出来了两次,可他不折不挠,终于在第三次翻墙成功,进入了工地。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楚云飞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他真的不如别人,不过,他倒不介意在这些方面的缺陷,理由也一样,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轨迹。
胡林在外面跑的时候,楚云飞去海关工地交送了系统报价,因为这里迟迟没有要他报价,王工又打来电话,神秘兮兮用表功的口气说,沈主任最近跟中原市的一家电表供应商打得火热,人家早就交了报价的。
楚云飞本不想这么早就交送报价的,他真的有心先想办法弄到其他家的报价,根据他们的价格,自己造个最合适的价位,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价格合理化。
既然通过普通手段已经弄不到其他家的报价了,这事索性赶早不赶晚了,直接交了报价算了事,反正为这点小事行那异常之举,实在是有点划不来的。
楚云飞听了谢娴的建议,把价格做得很高,以表现系统的优越性和元器件的可*性,顺便也算是给这个牌子做个市场定位,折扣力度打得也很大,居然给海关在总报价的基础上,直接下浮了百分之二十,把交易价位拉低的同时,也算是表现自己这一方的诚意吧。
反正这个报价,是考虑了其他三大电表供应商以往的成交价的,楚云飞不想做个破坏市场规则的人,至于其他家有可能知道了自己报价,恶意降价的话,楚云飞自然也有后手留着呢。
总之,商场险恶,万事小心总是没错的,别到时候弓处长想替自己说两句,沈主任来上句“那家态度不端正,到现在连报价都没有”。
他这里刚递完报价,汉唐小区的李柏又打来了电话,问他跟供电局协商得怎么样,楚云飞直接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已经找好几个人了解过了,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近期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的,你这消息哪里来的?可*不可*?”
他这么撒谎,是有他的理由的,这家房地产开发商规模并不大,他们知道的消息,其他大的开发商没有道理不知道的,哪怕消息的渠道比较隐秘,也不可能仅仅只有汉唐一家知道的道理吧?大部分开发商挣钱*的是什么?不是地皮,是人脉和关系!
再说,纵然此事属实,那也绝对是个非常隐秘的消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打听得到,这样的话,鸿飞公司短期内打探不到消息也是常事,这个道理,跟考古学上所的“说有易,说无难”的性质是相通的。
李柏的思维显然被楚云飞的话弄得混乱了起来,或者,是生气了,“那照你的意思,是根本没有这回事,我们公司在骗你了?”
“唉,看你这话说的,”楚云飞只好绕嘴解释,“我也不是那个意思,这本来就是该咱们两家一起关心的事,我们怎么可能敷衍你?现在还在托人打听呢,这话一句两句说不清楚,要不你等等我,我马上过去跟你说。”
抓紧一切可能抓紧的机会,和甲方尽量地加深接触,这是做销售的王道,何况是这种难得的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楚云飞跳上辆出租车就直奔汉唐小区。
李柏出乎意料地放下了往常十足的架子,劈头问道,“小楚,你哪里来的这个消息?可*不可*?”
自然不可*,这是我胡说的,不过,这话楚云飞实在没办法说,这两天高涛已经快被他逼疯了,“可*我倒不敢这么说,反正整顿是迟早的事情,李工你知道吧?这事是归电力局生技部管的。”
“生技部,”李工点点头,“没错,我们也听说这事是要归生技部管,你继续说。”
继续说,那可就要讲究措辞了,“是这样的,生技部有个领导,在我们公司有股份的,要不,我们公司凭什么做电表啊?”
这话在理,李工不由自主地点点头。
“不过呢,你也知道,这层关系,实在是不方便张扬,所以人家侧面帮我们打听了一下,据说是目前没什么动静,我们公司在生技部还有个挂名顾问,也算是白拿工资的那种,叫君无言,他也说没听说这回事,对了,这个名字你知道就好了,别去逮着人家问。”
楚云飞一着急,直接就把高涛正在活动的那位交代出来了,有个人名,可信度会高出很多的。
“君无言,”李柏点点头,“那这么说,短期内不会有什么行动了?”
“这可是真的很难说了,”楚云飞一脸诚恳的样子,“我不知道你们的消息从哪里来的,不过这种事,总是有备无患的好,反正整顿迟早是必然的,没准明天电力局开个会,这事就定了呢。”
这通话说得叫个费劲,李柏没去前后综合起来琢磨,否则的话,他一定会发现,楚云飞除了一个人名之外,其他的跟没说一样。
第九十四章 蹊跷处,有故事
看着李柏在那里思索,楚云飞生怕这人砸巴出里面的味道,赶紧趁势转移话题,“难道说,其他卖电表的公司说会整顿么?”
“其他人?”李柏摇摇头,“其他人打听都懒得打听,都说整顿还早着呢,反正大家都有部里的许可证,人家也不怎么在乎我们这种小单子。”
客大欺店,店大欺客,这种事情常见得很,不过,楚云飞怎么可能放弃这难得的公关机会?
“唉,可惜啊,”楚云飞摇摇头,他本想做个“非常遗憾”的表情,但怕表演不过关反倒弄巧成拙,索性还是用了“平静”这个常见表情,这样的表情配上他所说的话,倒越发地显示出了一种痛心的味道。
“大家都没有什么危机感,到时候真的突然整顿了,不但客户要遭受损失,将来直接供货给供电局的话,怕是该花的钱也少不了啊。”
“谁说不是呢?”被忽悠了半天的李柏顺着就接上了话头,“要不,我把情况反应一下,早点把电表定了算了。”
“早定早好,”楚云飞点点头,“也省得麻烦,而且我劝你,要定还是定我们的,关系在那里摆着的,你买了别人的要退货,买了我家的,找人随便拖个几天,你的电表倒装上了。”
楚云飞自觉自己的话说得还是不错的,他没说自己公司有本事在供电局公关,让这电表不被退回,那样难免有吹牛之虞,而是貌似实在地采用了中庸之策,“找人拖个几天”,这样谎话说出来,可信度高多了。
反正这样的例子海了去啦,正是所谓的“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定你的,我能说上话,”李柏反应了过来,眼前这位,感情是在趁机打压竞争对手呢,于是迅速地恢复了精明,不过,二人之前谈得不错,他倒也不好再绷着脸说话了。
“不过,只听你说是这么回事了,这话我可没办法跟上面交代,谁知道你们公司是不是真的有关系?”
这话明显地还有下文,楚云飞倒也没急着分辨,这样的谈话里,火候把握是很重要的,他仅仅是面露微笑,习惯地刮了刮鼻子,“呵呵,你接着说。”
“这事其实很简单,”李柏说的话很干脆直接,“你们先供货,电表安装完毕以后,我们才支付你全部货款,当然,十个点的质保金还是要留的。”
李柏的思路很清晰,如果在电表上墙之前,供电局采取整顿行动,而鸿飞不能如他们所说的那样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的话,自己这里可以直接退货,却又少了要求对方退款的麻烦。
说到底,退货总是让人头疼的事,纵然在内海这样比较规范的市场环境中,也很容易出这样那样的纰漏。
“这怎么可能?”楚云飞脑袋直摇,“你们这规矩不合情理,我绝对跟公司没办法交代,公司领导还不定怎么看我呢。”
对于供电局的事,楚云飞不再做什么解释,有些事情,实在会越描越黑的,不如不说。
李柏轻哼一声,脸上又露出了那种倨傲,不过,他的话说得还算比较有诚意,“我建议你,还是仔细了解了解我们公司吧,打听一下我们公司的信誉,别看着摊子小你就不放心,我说这话可全是为了你好的哦。”
楚云飞还是接着摇头,“那也不合适,谁知道过两天会不会有寒流什么的来?要是一旦上了冻,那电表什么时候才能安装就只有天知道了。”
其实李柏的话,已经打动了楚云飞,因为这样的口气,不是一个看上去规模比较小、而员工又比较倨傲的公司应该有的。也就是说,这家房地产公司,背后应该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比较合理地解释这个现象。
人家也说了,欢迎他去打听公司的口碑。
不管如何,楚云飞一定是要叫苦的,为谋求利润最大化做合理的铺垫,也算是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
两人又随便聊了一阵,楚云飞发现了,李工那种优越感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实在是强得离谱,亏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假意费了点辛苦,人家待他还算客气,否则的话,怕是光李工的言语,就会刺激得他再度暴走了。
到最后,楚云飞终于应承了下来,他可以“向领导请示一下”,至于结果他是不敢保证的。
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不抓紧机会多来几个回合,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话,楚云飞可也就不是楚云飞了。
谢娴知道这事以后,又忙乎开了,以前她做的合同就是以关系为主的,这种内陆多见、内海罕有的付款方式,她倒是能够理解,在这点上,不能不说,她的灵活性还是有的,不像内海大多数企业那么规矩。
打探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原来,这家叫“丰华”的房地产公司,果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的资金中,贷款比例非常地小。
丰华的董事长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富起来的,不过,其后在期货市场上狠狠地亏了一大笔,搞得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搞什么资本运作了,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去做。
由于没有贷款的支持,丰华公司没办法快速发展壮大,所以外人看上去,他们的开发能力有限,但也是因为没有还贷压力和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他们的利润比例比大多数房地产公司要高得多。
而且,他们公司的盘子小,资金也算雄厚,跟施工队没有资金层面上的纠葛,商品房开发的周期要短一些,而他们只卖现房不卖期房的政策,不但保证了高利润,还打响了公司的品牌,开发的小区都是整栋整栋楼地卖给那些大企业和机关单位。
不但是整栋楼卖出去,丰华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是直接把物业系统甩给业主,让他们自己组建或者寻觅,他们最多只负责牵头或者引见。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循环,除了在规模上不能迅速扩大之外,丰华公司实在是个运营成绩非常优秀的企业,别人的房子盖了未必能卖出去,丰华公司的房子却永远是盖得没有卖得快。
相对大多数房地产公司而言,丰华公司绝对是个另类,但这世界上的事真的很难说得清楚,这么另类的公司,居然也能屹立不倒,可见,只要脚踏实地地做事,成功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九十五章 含羞俏佳人
因为丰华公司具备良好的投资回报比,经营风险也小得可怜,这样的公司,必然会受到无数资金的追捧,别的房地产公司都是求着银行来做的,丰华公司却是被各大银行追着要贷款。
丰华的老板是实在人,再说商场上又有闹得沸沸扬扬的香山市“胖子集团”借贷无门的前车之鉴,多少贷了一些款,也算大家面子上都交待过去了,等到各大银行继续公关,纷纷游说“土地是有限资源,应该尽早圈地”的时候,他总是笑嘻嘻地回答,“会有机会的,会有机会的,等这段过去,公司结构调整完以后再商量。”
不过,到现在为止,“丰华”的结构似乎还远远没有调整完,不出意外的话,那是永远也调整不完了。
这就难怪丰华公司下面办事的人一个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