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三王铺的日军乘着装甲车赶到机场时,看到的是停机坪上一大堆废铜烂铁和散卧四处的死尸,早巳不见一个中国士兵的身影。
  这一仗,炸毁日军飞机18架,歼灭日军近百人,特务大队伤亡42人,其中一多半是在炸毁敌机时被弹片铝板击中所致。
  这是国军为数不多可算经典的敌后奇袭战例,上峰喜出望外,给予特务大队的奖励也是空前的。邵青阳身先士卒,指挥得当,荣膺二等“宝鼎”勋章、晋升少校军衔;特务大队荣立集体1等功,人人荣膺“国光”勋章一枚;并奖特务大队1万大洋。
  除此殊荣外,来自民间的褒奖犒劳更是汹如潮水,荆门、当阳、宜昌各地商会行帮文教学界纷纷派出代表团,带着红封锦旗猪羊美酒前来白家嘴小学校慰问。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政治部也临时组织了由众多著名演员参加的文工团到第5战区慰问,还专门到白家嘴小学校为特务大队的官兵们演了一场。随文工团一起来的,还有《中央日报》、《大公报》、《正气报》的几十位记者。
  在慰问团招待会上,高军武见到了自己崇拜的大记者白益。
  高军武一听到人介绍“白益”这名字,双目闪光,对这个戴眼镜,斯文中带着刚毅的中年人喜出望外的说道:“你就是写《重庆——世界与中国的名城》的大记者白益先生呀?”
  “怎么,你读过我的文章?”
  高军武惊喜地大叫起来:“不是读,而是从收音机里偷听的。白益先生,我还能背哩,‘重庆戴上了伟大的花冠,所有的中国人注视着她,所有的中国人向往着她,这是我们无可后退的堡垒,这是我们的耶路撒冷’。”
  “哦,你是从沦陷区出来投军打鬼子的。”
  高军武顾不得回答白益的问话,回头大喊道:“古良、龙鸣剑、付永志,你们快过来,快来见见白益先生!”
  三个军人闻声急奔上前,争着与自己心中的偶像握手。
  高军武激动地说道:“白益先生,我们几个都是北平的,正是因为偷听了你的《重庆——世界与中国的名城》,我们才逃出北平,跑到大后方来参军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白益连连点头:“好,好,中国有你们这样的热血青年,一定不会亡!”
  看演出时,坐在台下的高军武感到自己那巳经封闭许久的感情闸门缓缓打开。长时间以来,忙于战事,心里有许多感受渴望向人倾吐。当初那个生涩的青年已经在短短时间里猛烈的炮火中迅速成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偶尔战斗和训练间隙,萧玉的影子总会意想不到的从大脑里闪现出来,激起一些火花。慰问团唤起了他对重庆的强烈怀念。
  突然间,他明白无误的感到觉得自己非常想念起萧玉来了!不是以往的朦胧和不自觉,而是异常的想知道萧玉怎么样了,是在读书,还是在不停的躲飞机?自己炸毁了日本人的飞机该会让她更安全些了吧?忽然间,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太幼稚,不由又低头在心里自嘲。然而一个念头却又不由自主的在心中打定下来。
  他匆匆给萧玉写了一封信,写上江家巷的地址,然后,有生以来第一次红着脸,郑重的托慰问团工作人员回重庆后转交萧府。他还特地在信里告诉萧玉,回信时务必注明军邮,这样会快上许多。
  能够为前线战士帮一点忙,是每一个慰问团员求之不得的事,大记者白益听说是给萧府的信,一下就将任务痛快的揽到了自己身上。
  高军武是第一次面对这样不能清晰讲明的朦胧情愫,加上顾虑太多,信写得非常一般,纯粹是他代表龙鸣剑三人对萧玉当初的帮忙表示感谢。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把这样一封信看得很重很重。他希望萧玉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隐含的情感。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很是折磨他。
  幸好,前线的局势马上让他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之中,可以暂时将这些顾虑放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战斗间歇,他还是掐着指头计算日子,不安地盼着萧玉的来信。
  然而他最终等来的却是失望,慰问团回去很长一段时间,他也没有收到萧玉的回信。
  
中国远征军 第七节(1)
萧玉和上百万重庆人一样,长期生活在日机疲劳轰炸造成的血雨腥风里。
  人的感情与韧性,往往却又让人难以理喻。重庆人最初阶段对大轰炸的极度恐怖,随着太多血腥场面的出现,目睹接触了太多的死人,包括自己的亲人朋友,经历了一次次死里逃生,大家在面对死亡袭来的时候反而显得镇定从容了许多。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山是一座大石山,整座城市都建在大石山上,自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叮叮当当”的凿石声掘土声就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各个部门机关、学校工厂,包括街道全都行动起来,无以计数的防空洞很快便纵横交错密布于这座庞大的城市之下。
  日本人持续不断的猛烈轰炸无疑为重庆人提供了最好的防空训练,每当警报响起,从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到三四岁的小娃娃,都会有条不紊地快速钻进附近的防空洞里,偌大都市,顿时成了一座死城。
  萧家花园自然是未雨绸缪,早在日军轰炸之前,就巳经挖好了两个防空洞。
  萧家的防空洞也是上档次的,四壁用水泥抹得平平展展,光光亮亮,喜欢打麻将的七太太还专门安排工匠挖了一间有20平方米大小的地下室,地面在铺水泥之前特地先铺上厚厚一层油纸,以避潮气。电线,电话线也都拉了进来。地下室里不仅灯火通明,麻将桌椅、三五牌香烟和美制高级糖果、供人临时休息的行军床一应俱全。敌机轰炸时,满城泥石飞溅,墙倒屋塌,萧家花园的防空洞里却依旧是麻将搓得“哗哗”响,恍若置身于世外仙境。
  在轰炸频繁的五月,萧玉巳经记不清自己跑了多少回防空洞,在防空洞里呆了多少日子。
  好在重庆外语学校终于复课了,萧玉回到学校,发现班上少了不少同学,也增加了许多新面孔。打听后才知道,消失的不是死于轰炸,便是投军杀敌去了。而新来的则是外省籍的流亡学生。政府此时也对教育实行了战时政策,所有大后方的大学,部分基础条件尚可的中学,均改为国立,由国家投资,流亡学生得巳免费入校继续完成学业,生活也概由国家保障。
  这是一个中华民族极端渴望英雄、呼唤英雄、崇拜英雄的时代,快一年多以后,当登载有国军奇袭三王铺机场的报纸送到重庆外语学校时,整个校园顿时沸腾起来。
  萧玉一口气读了《中央日报》头版上,由著名记者白益现场采写的长篇通讯《国军夜袭日军机场,18架日机灰飞烟灭》,以及《正气报》、《大公报》记者对邵青阳、高军武等参战官兵的专访文章,她激动得热泪动盈眶,不能自禁!
  晚饭后,她忍不住把几份报纸重新拿起来细看,对大记者白益采访高军武的文章,看得尤为仔细。字里行间,连她这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柔弱女子也可以想像出当时的场面经历是何等的凶险。高军武的形像,也在她脑海里鲜活起来。尽管见面和认识的时间很短,但她对高军武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似乎认识了很久一般。现在读了报纸,更愈发想知道自己介绍从军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她忍不住想到给高军武写封信,可写了信,又往哪里寄呢?
  想到这里,她犯难了,忽然一个想法冒了上来:找好朋友徐小曼商量——她胆子大,鬼主意又多。下定了决心,她激动起来,勇气也增加了不少。
  没想到刚出校门迎面就遇到了来找她的小曼。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中国远征军 第七节(2)
小曼比她大一岁,也是出自将门之女,一副火炮脾气燥得赛过了男娃娃,还总喜欢拿自己当她姐,对她的大事小事都关心,萧玉也从不对她隐瞒。
  徐小曼和萧玉都是大美人,但她俩的美丽却各各不同,自有特点。
  萧玉文静秀丽,亲和可人,带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平常总是素衣黑裙,唯一的装饰是枚永不离身的绿玉坠子。谈笑举止进退有度,文雅得体,男生中对她心存爱慕的人不少,但面对她淡然从容的态度和显赫的家庭,都只有把满腔热情放在心底。
  而同样出身军人家庭的徐小曼完全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她有着一双充满激|情的大眼睛,活泼健硕,性格开朗,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敢恨敢爱,从不掩饰。她在穿着打扮上也显露出了众所不及的品位,她的衣服并非高档之物,可穿在她身上便熨贴合体,犹如特制的时装。她的发型也是变化多端,一会儿如瀑布般自由地披散在双肩,一会儿又编成一条粗黑的独辫依依地垂在脑后,没几天,她又会变换发型,在脑后挽一个典雅华贵的髻,犹如异国公主。
  许多人都能以和徐小曼交朋友、打招呼为荣。去食堂打饭,总会有人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她。倘有人请她去校园大门旁边的咖啡屋坐坐,她也总是大大方方地应邀前往。学校周末的舞会,徐小曼是当之无愧的皇后。她的舞跳得好自不待言,传统的慢三步、华尔滋巳不过瘾,下江人刚刚带到重庆的探戈、伦巴她也跳得身手不凡,美感毕现。无论谁请,她都会欣然相陪。面对众多的对她怀有强烈好感抑或是别有企图的男士,她礼仪周到,应付自如。她从不抽烟,也不太喝酒。而每次她一喝醉,就像整个校园全都醉了一样。更让她成为全校师生褒贬不一的焦点人物的原因是她并不囿于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她的人如过江之鲫,入校两年的时间里有关她的*韵事也就层出不穷,常演常新,极为人津津乐道。


  徐小曼听了萧玉的一番讲述,开了她几句玩笑,回去后不一两天,很快就以她素来利落的风格奇迹般帮萧玉弄到了通讯地址。
  满怀欣喜的萧玉回到家,关上门,躲在闺房里,开始给高军武写信。
  她很客气的向高军武表明自己原想去送他们上战场,但由于家里一些原因没有办法联系上他们,继而礼貌的回顾了她和高军武认识的过程,诉说当同学们在报纸上看到记者采访他的报道时引起的轰动,为此,作为高军武的朋友,她感到非常骄傲。
  最后,她认真嘱咐高军武;回信寄给她最好的朋友徐小曼转交。
  折好信纸放进信封,忽然想到那个目光炯炯的年轻人将会在战火纷飞的地方阅读自己的来信,萧玉心底不由泛起一丝欣喜,小小的得意感悄然浮起在微微翘起的唇边。
  还没有回味完,丫头小芸就来告诉她,程嘉陵开着他心爱的轿车进了萧家花园,专门接萧玉去他家在南温泉虎啸口新修的别墅过周末。
  看着程嘉陵总是在自己面前显出一副殷勤巴结百般讨好的样儿,她的心情十分复杂。府里管家的七太太郑丽卿一直有心极力撮合她和嘉陵,就差威逼了。所以她也不好给嘉陵难堪。只得上了他的车。
  实事求是地说,程嘉陵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出自富贵之家,上过英国的名牌大学,眼下又在外军顾问处当翻译官,人长得也很漂亮。只不过他这副漂亮的容貌漂亮得太特殊,连第一次见着他的徐小曼,也一句话就把他彻底否定了。
中国远征军 第七节(3)
那次萧玉和徐小曼在都邮街逛书店,出门时正巧让程嘉陵碰上了,无论如何要请他们上旁边的“沙丽文”喝杯咖啡。
  分手后,徐小曼问萧玉:“老实给姐交待,你和他巳经进行到哪一步了?”
  萧玉让她逼得没法,只好说:“我和他真的没啥,从小一起长大,熟悉得如同兄妹,你说还能有什么罗曼蒂克可言?”
  小曼说:“小玉,你晓得姐的脾气,自来就是快人快语,实话实说。你要是真嫁给这个姓程的,简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一堆牛粪上,一辈子都毁了。”
  萧玉有些为程嘉陵不平,说:“你也说得太过分了,再怎么样,他也没有你说的这么糟糕啊!”
  “嘿,初次和他见面,姐何犯得故意糟蹋他?姐这么说,是对你的人生大事负责。你相貌、地位、权力、金钱、知识,哪样没有?咋能嫁一个倒男不女的东西?”
  “倒男不女”,徐小曼一针见血戳到了要害。
  的确,程嘉陵什么都好,唯独是个川人所说的“假姑娘”。这样的男人恐怕几十万上百万人里才能出一个,偏偏就让程嘉陵撞上了。“假姑娘”,顾名思义,就是言行举止一切都如女孩儿一般,但生理功能却又是个真真切切的男人。
  也难怪性格泼辣,浑若假小子的徐小曼白喝了程嘉陵的咖啡,还要把别人毫无怜悯地糟蹋一番。
  其实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萧玉才一直对程嘉陵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车过长江,刚到南岸海堂溪渡口时,从市中区过来的轮渡也靠上了旁边的囤船。栈桥上,下来了嘻嘻哈哈的徐小曼和一帮穿着同样短袖衬衫,同样黄|色军裤的年轻人。
  徐小曼原本就天生丽质;穿着喜欢标新立异;今天则更是打扮得分外惹人注目;她上穿一件男式无袖网眼衫,下着一条白色折叠裙,修长健美的身体上一切标志着女性之美的部位都在兴奋地隆起,似乎故意要让码头上所有的异性都感受到从她身上焕发出来的青春热浪。
  “徐小曼!”萧玉赶紧摇下车窗大声喊。
  徐小曼也看见她了,小鹿般蹦过来,看见开车的是程嘉陵,嚷道:“嗬,香车宝马,好摩登啊。程嘉陵,你一个人偷偷把我们的校花带到哪里去啊,莫不是想当人贩子,把她弄到贵州去卖了吧?”
  程嘉陵钻出车门,抖着白手套讪讪一笑;温声软语地说:“小曼,我啥时得罪你了?你这伶牙俐齿,咋个对我就没一句好话。”
  萧玉也下了车。
  这时,一帮背着鼓囊囊德式军用背包的年轻人也走了过来。
  徐小曼回头咋呼道:“喂,都过来,都过来,我给你们介绍介绍。这是萧玉,我的同班同学、生死之交。无人不知的萧老军,就是她老汉。”
  一张张年轻人的脸上,顿时涌上了惊讶和尊敬的神情。
  徐小曼转而介绍她的同伴:“小玉,这是我哥小冬。这几位嘛,都是我哥在陆大的同班同学。”
  萧玉早就听小曼说她哥徐小冬在山洞中央陆军大学读书,只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见面,礼貌地伸出手去。

()好看的txt电子书
  徐小冬身材高挑匀称,属于四川人说的那种典型的精骨人,显得十分利落精神,不单有着很能体现男人气质的高鼻梁,还有着一双鹰隼般锐利明亮的眼睛。他颇有绅士风度地轻轻握了握萧玉的手,说:“常听小曼说起你,把你夸得像仙女一样,今日幸会,果然名不虚传。”
  程嘉陵叫了起来:“小曼,我呢?咋就忘了介绍我?”
中国远征军 第七节(4)
徐小曼笑盈盈道:“这位程嘉陵先生嘛,是当今兵役署署长程德惠的大公子,英国驻华使馆武官的少校翻译官,我好朋友萧玉的……萧玉的……”
  萧玉赶紧接上:“我父亲和程嘉陵的父亲是世交,我们两家有通家之谊。”
  徐小冬脸上顿时露出冷漠之色,十分不愿和这个小白脸儿搭话,但出于礼貌,又不得不应酬几句,他勉强地伸出手去寒暄道:“程先生年纪轻轻就已是少校,前途定然无量啊。”
  程嘉陵客气地说:“哪里,哪里,还是你们陆大的学生让人羡慕啊,雄姿英发,鹏程万里,日后必定是国军的栋梁之材。”
  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