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本新书就象一颗幼苗,需要大家勤加呵护,推荐票是它最好的成长动力。
第二十章天子亲军(一)
    这里是矽山脚下,除了这个庄院看不到别人,对方真要把他们两人杀了往山上一埋,真是什么后患也没有,一名锦衣卫连忙大喊:“诸位别误会,皇上有旨,召阎大人入京,另有重用。Www!”
    阎应元目光锐利的看着两名锦衣卫,他一个典史,只是未入流的小官,皇帝怎么会召见他,心中忐忑不安,难道自己事了。
    数年前,阎应元升任韶州英德县主薄没能成行,除了老母犯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道路不靖,阎应元先知先觉,已清楚的感觉到了大明朝行将崩溃,身处乱世,做一个数千里外的县主薄,还不如无官无职,留在江阴,毕竟江阴有他的根基。
    阎应元与顾三麻子可谓不打不相识,阎应元三箭退敌后,顾三麻子派人送拜贴求见阎应元,邀请阎应元上船交谈,所有人都以为是顾三麻子的诡计,力劝阎应元不可上当,阎应元还是力排众议,独自一人登上了顾三麻子的大船。
    当时阎应元刚到任江阴典史不久,顾三麻子光船就有数百条,虽然多数是小船,可也有二千多人,江阴县其实无法抵挡顾三麻子的劫掠,阎应元也深知这一点,才不得上接受顾三麻子的登船邀请。
    对于阎应元敢于独自登船,顾三麻子也是非常敬佩,两人交谈没多久,顾三麻子就提议两人结拜为兄弟,阎应元是官,顾三麻子是贼,官贼不两立,但阎应元还是末作多少考虑就答应了下来,比起一般海寇来,顾三麻子口碑不错,劫财时极少伤人,阎应元并非古板之人,与顾三麻子结交,不但解决了江阴县迫在眉捷的威胁,而且有顾三麻子为援,更不用怕其他盗匪,阎应元能迅平定地方,顾三麻子在其中出力甚多。
    自嘉靖以来,大明海禁政策形同虚设,沿海水手上岸为商,下海为盗,顾三麻子也并非全靠打劫为生,有时也客窜商人,只是以前没有合适的落脚点而已,与阎应元结交后,顾三麻子有了江阴作为落脚点,单是海商利益已足够,慢慢停止打劫转变为专门的海商,江阴城因为顾三麻子大量采购货物,百姓都得到好处,对于阎应元也更加尊敬,每次出海,顾三麻子也将一成货物折给阎应元作为干股,阎应元推迟数次才尽数收下,迅富裕起来。
    有了钱财,又感受到末世,阎应元并没有用这些钱财来享受,他在矽山脚下建立庄院,主要是因为这里够偏僻,这数年时间,阎应元召聚大量江阴子弟习武练兵,将所有钱财都花费在上面,如今整个庄院已经有六百人,
    阎应元能够守住江阴城八十余日,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杀死杀伤清兵数万人,这六百名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子弟兵出力甚多,若没有这六百人,单靠江阴城的普通百姓,虽然众志成诚,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效果。
    阎应元所做之事对于江阴百姓来说都是好事,他也自认对大明忠心,但与海盗勾结,私自训练兵马,哪一项传到朝庭耳中,阎应元都有可能死罪,听到锦衣卫找上门,庄院中那些青年反应如此激烈也不为过。
    “两位大人说皇上召我入京,可有旨意?”
    “有。有。”稍瘦地那名锦衣卫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份明黄色地圣旨。阎应远接过一看。果然是召他入京地旨意。旨意写得有点含含糊糊。尽管阎应元第一次见到圣旨。但深知锦衣卫还没有胆子造假旨来骗他。他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何为被皇帝看中。这份旨意却是千真万确。
    “两位大人。刚才失礼了。还请屋内坐。”
    “好说。好说。”两名锦衣卫抹了一下头上冷汗。总算取得了对方地信任。谁能想到堂堂锦衣卫找一名典史还会一波三折。他们若是知道阎应元这几年所做之事。恐怕连庄院也不敢进。
    两人一进庄院就被引入了一个大厅。茶水点心也端了出来。就是不见阎应元。他们想出去时。却现门外有四名大汉守着。这让两名锦衣卫重新忐忑起来。这里怎么处处透着古怪。
    又等了大半天。阎应元才过来与两名锦衣卫相见。他脸上明显有一丝疲惫之色。向两名锦衣卫拱手道:“两位大人。草民还有老母在堂。刚才与老母告别。怠慢了。”
    事实上。刚才阎应元却是与一干子弟商量要不要奉旨进京地问题。虽然锦衣卫手里握有圣旨。许多人依然担心。万一事。阎应元去京城等于送死。阎应元花费了大量口舌才说服众人。
    见阎应元举止有礼,两名锦衣卫才将心放下来:“阎大人不必多礼,皇上要我等见到阎大人,马上回去,不知阎大人是否可以马上动身?”
    “两位大人,这天色已黑,还请二位歇息一晚再动身不迟。”
    天确实快要黑了,两名锦衣卫也只得听从阎应元的话在庄院里住了下来,他们的房间很大,也很舒适,两人却睡得极不踏实,半夜几次都因为听到刀剑撞击声惊醒过来。
    二天后,王福终于等到好消息,他要的第一个人阎应元已经来了,这些日子,王福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王锋天天在他耳边念叨着借虏平寇之策,让王福狠不得在王铎脑袋上重重敲击几下,看能不能将他打醒,偏偏他与王锋有师徒之名,为了自己的名声,哪怕是再不耐烦也只得听着王铎的唠叨,如今终于有好消息了。
    “快传,朕马上要见他。”王福听到内侍传来的消息,拨腿就往外面跑去。
    “皇上,皇上,老臣的话还没有讲完。”王铎急得大喊,王福却是充耳不闻。
    站在大殿上,阎应元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江阴和南京相隔并不远,皇帝登基以来的种种作为早也传到江阴,这样一个只知沉迷美色,吃喝玩乐,完全不顾民间疾苦的皇帝找他一个小小的前典史干什么,他此时倒不担心自己事,若是自己事,皇帝犯不着进了京城后当真召见他。
第二十一章天子亲军(二)
    就在阎应元站在殿上胡思乱想时,一声尖细的大喝传来:“皇上驾到。wWW。”
    随着声音落下,阎应元眼角瞥见一个身穿明黄色衣服的大胖子从殿门迈进,深知这位必定是皇帝,他不敢多看,连忙跪下:“草民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跪在地上的阎应元,王福满意的点了点头,阎应元相貌堂堂,手臂粗壮,浓眉大眼,赤脸长须,神采和关帝庙中的神像相似:“爱卿平身。”
    “草民谢过万岁!”
    阎应元自付自己已不是江阴典史,口口声声呼称草民不称臣,王福也不在意,笑问道:“阎爱卿,朕听说你善于练兵,不知可有此事?”
    皇帝这句话让阎应元紧张的心都差点跳了出来,果然,自己的事还是被朝庭现了,他脸上变幻了数下,重新跪了下来:“草民该死,私自训练了六百名士卒护庄,只是草民绝无不轨之心,请皇上明查。”
    “什么,你已经训练了六百名士兵。”王福听得一呆,接着狂喜:“哈哈,好,好极了,阎应元听旨,朕封你为京城羽林卫参将,连同你的六百名士卒也一同加入羽林卫。”
    阎应元听得一呆,参将是正三品的武将,他现在连典史都不是,以一个平民百姓直接授参将之职,虽然大明一直是文贵武贱,但依然是闻所未闻之事。
    “怎么样,阎爱卿,你莫非嫌官小,只要你做得好,副总兵,总兵朕也不会吝啬。”
    “不,皇上,草民才疏学浅,实在不敢奉诏。”阎应元连忙推迟,这天下掉馅饼的事,阎应元总认为不是什么好事。
    “阎爱卿,你莫忘了,你训练六百士卒之事,难道你想让他们都成叛逆不成。”
    威胁。这是**裸地威胁。阎应元心中不由闪过一丝后悔。练兵之事皇上好象并不知晓。可惜却被自己说了出来。只是事与置此。心中反而安静下来。这几天阎应元表面虽然不在意。心中却在翻来覆去地想皇帝为何会找到自己。无奈他怎么想也想不通。一个皇帝和一个小县地典史。而且还是前典史。如何会产生交集。
    越是不明白地东西。越是让人担心。如今迷底解开。虽然阎应元心中涌现出更多地疑问。心中地大石却已经放下:“微臣遵旨。只是这羽林卫……”
    “嗯。羽林卫是朕地亲军。还没有组建。只要爱卿到任。马上就可以开始组建了。”
    敢情完全是空架子。这么一说。阎应元倒是放下心来。他毫无根基。骤然提拨到高位。必然会导致许多人不服。放在新组建地军队则完全没有问题。他也可以不受到太多地制约。腾地反应过来。皇帝要组建天子亲军。阎应元望着王福肥胖地身躯。眼中闪过一丝迷茫。这还是传说中沉迷于酒色之中地皇帝吗?
    “皇上。草民还是不能奉诏?”
    王福大为纳闷。这个阎应元搞什么鬼。难道他还会嫌弃羽林卫是新建之军。若真是如此。这个阎应元恐怕才能有限。自己不要被历史误导了:“你说。为什么不能奉诏。若是说不出理由。莫怪朕治你欺君之罪。”
    “草民有罪,草民曾与海盗顾三麻子有来往,顾不敢奉诏。”阎应元素性痛痛快快的说出来,他与顾三麻子的交往瞒不过江阴人,既然皇帝要组建天子亲军,必定会再查他的底细,与其让皇帝查出,不如自己说出来。
    “怎么回事,什么顾三麻子?”王福讶然的问道,没想到这个阎应元已经搞出了这么多事,自己已经免了他私自练兵之事还不够。
    阎应元将他与顾三麻子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王福沉吟起来,心中为这个阎应元的大胆咋舌不已,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以数万老弱抵挡清军二十多万大军八十多天,只是如此大胆之人,自己将内库银两全部拿出来建立的新军交给他合适吗?
    不合适又怎样,难道自己有其他选择吗,与其将军队交给一个庸人,不如交给一个有才能却桀骜的人,至少自己可以放心一点,阎应元不会将自己交给清军。
    “这样吧,如果你能说服顾三麻子向朝庭投诚,朕可以不追究此事,顾三麻子朕可以授予海上游击将军一职,不过,他的部下必须接受朕派人进行整编,你看如何?”王福缓缓的说出自己的打算。
    这样一来,自己可以不必将希望全部放在郑家身上,郑芝龙已成为整个南洋的海上霸主,可惜这样一个人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王福实在不敢把自己的安全完全放在郑家身上。
    说出顾三麻子之事,阎应元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听到皇帝的话,终于放下心来:“微臣多谢皇上不罪之恩,皇上放心,顾三麻子素有忠义之心,微臣一定可以说服他向朝庭投诚。”
    “好,朕给你十天时间,这十天里,爱卿要做二件事,一是把你训练的六百庄丁带到京城,二是必须说服顾三麻子来投,若爱卿有什么好的人才推荐,朕也可以酌情援予官职,十天之后,羽林卫就要大举募兵。”
    “微臣遵旨,禀皇上,臣还有一事相询。”
    “爱卿但讲无妨。”
    “不知羽林卫要募集多少兵力,士卒待遇如何?”
    “原来是此事,爱卿不问朕也要讲,朕先说待遇吧,羽林卫是天子亲军,待遇自然也要相应提高,普通士兵月银五两,军官另计,至于人数吗,暂定一万人吧,多了,朕也养不起。”王福脸上现出一丝自嘲之色。
    一万人,一年光士卒的军饷就要六十万两,加上军官,兵器,粮草,起码也要数十万两,合起来就是一百多万两,阎应元听得兴奋起来,皇上果然是大手笔,他相信有一万人,只有经过一年训练,就是和刚刚击败流寇的鞑子也可以争锋。
    阎应元却不知,为了这支军队,光采购军械的银子就已经过了百万之巨,只待田成回来,士卒差不多招募完毕,这批军械刚好可以用上,为了自己的安全,皇帝要打造的是不同于以往的一支全新军队。
第二十二章天子亲军(三)
    “皇上,江阴子弟习武者众,臣恳请皇上允许臣在江阴募兵。wWW。”
    “江阴强盗无锡贼。”这是江南的一句俗语,这是一句玩笑话,据说是从“江阴强桃无锡蚀。”转化而来,江阴盛产桃子,汁多而味美,当地人往往说东西好是在前面加一个强字,江阴的桃好,则称为强桃,到了采摘桃子时,桃农多把桃子挑到无锡城卖,江阴离无锡太近,涌来的桃农多了自然卖不上好价钱,估有“无锡蚀”之语。
    江阴仍是长江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就造就了江阴子弟多习武艺,好勇狠斗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江南柔弱的文风格格不入,为江南文人不喜,“江阴强桃无锡蚀。”这句话慢慢就转变成了“江阴强盗无锡贼。”
    这句俗语王福前世也听说,他沉吟了一下,道:“即如此,爱卿可以在江阴挑选三千人,其余七千人再在各地挑选。”
    王福不要说当过皇帝,就是一个小领导也没有当过,但他有后世几百年的见识,深知无论如何信任一个部下,必要的制衡肯定要有,当然不会允许自己的一万亲军全部出身江阴。
    能在江阴挑选三千人,阎应元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江阴只是一个县城,全县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万,三千子弟,几乎每四五户就能摊上一人。
    “微臣遵旨。”
    “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刚刚送走阎应元,王铎又出现在殿门外,王福叹了一口气,实在不愿听王铎的唠叨,连忙喊道:“田成,准备一下,朕要出宫。”
    旁边一名内侍慌忙道:“皇上,田公公已经外出了。”
    王福才恍然记起。自己把田成派到澳门去了。看到王铎已经向自己走来。避无可避。索性迎了下去。将脸沉下。冷冷地道:“王爱卿。你若是仍然要劝朕借虏平寇那就不用开口了。除非朕死了。否则绝不同意此事。”
    王铎听得一呆。看见皇帝甩着袖子走人。他张了张嘴想叫住。最终只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垂头向宫外走去。
    “什么。皇上真这么说。”得到王铎地回报。马士英脸色脸上不相信地问道。
    王铎点了点头。马士英脸上一阵青气闪过:“皇上真是意气用事。我们不能让皇上胡来。”
    “辅大人。或许皇上说地有道理。清虏才是我大明地心腹大患。”王铎犹豫地道。他这些天天天向皇帝相劝。多少也受到王福地影响。
    马士英用一种鄙视地眼光看着王铎:“清虏又不是第一次入关。以前还不是退了。他们所求者不过是财物而已。我大明上万万人口。清虏才多少人。如何敢兴吞并大明之心。再说还有平西伯地关宁铁骑在北方。清虏又如何会没有顾虑。”
    “可是皇上态度很坚决,绝不可能说服。”
    马士英低着头,口中嘟嚷道:“奇怪,洛阳被流寇攻破,皇上历经千辛万苦才逃了出来,生父,妻子儿女全死在流寇手中,反观清虏,虽然占了北京,可是也是从流寇手中取得,为何皇上好象更恨清虏而不恨流寇。”
    这也是王铎奇怪的地方,只是他却没有接马士英的话,而是道:“皇上如此态度,大人是否还要继续推行。”
    马士英考虑了半响,也变得迟疑起来,没有皇帝的支持,他的地位绝对不会稳固,东林党人正在虎似眈眈的等着他犯错,若是他与皇帝关系变差,这是东林党人乐于见到之事:“罢了,罢了,这天下到底是朱家的天下,我等身为臣子虽然可以劝谏,却不能硬迫,否则岂不是成了欺凌主上了。”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