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是皇宫外的台阶上,这几名官员拦熊汝霖只是实在咽不下心中这口气,想骂两句解恨,并不敢当真拿熊汝霖如何,见到熊汝霖坦然自若的样子,几名官员一愣,不敢再辱骂,眼睁睁的看着熊汝霖离去。
    随着朝会结束,各个官员回到家中后,户部要开办银行的消息就象长脚一样飞快的传遍全城,各个城门快马更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不出数天,恐怕整个天下就都会知道。
    银行一词,最早记录于宋嘉佑二年(1o57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可想而知,早在这之前应当就有银行出现,不过,当时的银行其实只是金银铺,连钱庄都不如,它的主业是打造金银饰物等,偶尔也承担金银铜币之间的兑换,从中赚取差价。
    银行是什么,老百姓并不知道,不过,说起钱庄,大家就清晰了许多,钱庄是在金银铺后面才出现,多多少少有了银行一部分功能,它除了可以可以放贷,大明中后期,钱庄已经非常达,几乎稍大一点的城池都有钱庄的身影,不过,由于钱庄所放多是高利贷。因此钱庄的声誉在民间并不太好。
    第二天。奏折就开始向雪片一样往宫中飞来,王福不用翻也知道,其中大部分肯定是反对户部开设银行,对于银行铸金银币恐怕反对更是激烈,王福粗粗翻看了一下,果然如此,开始王福还有兴致翻看,看看百官们会以什么理由反对,不过,连看十几篇后。王福就失去了兴趣,这些奏章多是老调重弹,无非是强调银行与民争利,而且于朝廷的名声有碍。
    与民争利纯属扯谈,于名声有碍倒是有可能,毕竟银行没有运作起来,老百姓并不知道银行与钱庄的差别,民间多有人被钱庄地高利贷逼得家破人亡者,对于朝廷要办银行有疑虑也不希奇。
    将手头地一份奏折丢下,王福伸了一个懒腰。这已是离上次朝会的十日了,朝中几乎各个大臣都写了奏折进宫。一些离南京近的地方官奏折也开始送了进来,不过,多数奏折毫无新意,都是一些陈词滥调,火耗根本无人在奏章中提及。仿佛他们对突然消失的这一大块福利毫不关心一样。
    “田成。”
    “皇上有何吩咐?”出宫。”
    “皇上。这次是要去军器局还是羽林卫军营?”田成问道,这是皇帝出宫后最常去的两个地方。
    王福摇了摇头:“这两处地方哪里也不去。朕今日要去酒楼茶馆坐坐。”
    “是。奴婢马上下去准备。”酒楼。茶馆。田成边走边挠了挠脑袋。眼下外面因为户部银行之事吵成一团。除了少数人。官员们齐声反对。宫中地奏章更是堆成山一样。皇帝怎么倒有闲情逸致到酒楼茶馆去了?
    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皇帝要去哪里不是他可以管地。只要尽心侍候好就行。小半个时辰后。王福、田成、马秉杰三人已经出现在京城太白酒楼门口。在他们地身后。还66续续地吊着二十多名侍卫。
    虽然穿着便衣。可是王福也没有必要委曲自己。所用地衣料都是好料。一名跑堂伙计一看三人服饰不凡。连忙迎了出来:“几位爷。里面请。里面请。”
    太白酒楼不算京城最好地酒楼。只能算中等。走进酒楼。一股吵杂地声音传来。酒楼大堂有二十多张桌子。其中大半桌子已经满了。显然这家酒楼地生意并不坏。田成听到各种声音。不由皱了皱眉头。
    “三位爷。楼上有雅间。不知三位爷需不需要?”
    “不必了,就楼下王福开口道。
    “是,三位爷,这边请。”跑堂目光毒辣,他已看出王福才是作主之人,听到王福的话,将王福一行引到一张空桌上,道:“三位客官,你们要来些什么?。”
    “少废话,把你们店中最拿手的菜做几样上来就是,最好的酒也拿上一壶。”田成立在一旁道。
    “好咧,客官稍等,酒菜马上就到。”
    看着田成,马秉杰两人依然站着,王福微微皱了一下眉:“你们也坐下吧。”
    “皇……老爷,我们……”两人都有一些期期哎哎起来。
    王福瞪了一眼:“叫你们坐就坐。”
    两人这才坐下,只是**依然不敢坐实,只坐了半边,王福进来后,6续就有二三十名精壮的汉子进来,将王福身边的几个空桌都占领,王福皱了一下眉,向马秉杰使了一个眼色:“去,叫他们坐远一点。”
    马秉杰连忙打出了几个手势,那群刚刚坐下来的汉子不得不又挪动位置,坐到更远的地方。
    王福这次出来,就是想听听民间对于户部银行之事如何反应,当然不希望侍卫将他身边地位置占据,或许是民间对于户部银行之事当真是非常关注,隔着王福不远的一张桌子正谈到户部银行之事,一名身“各位,你们可知道皇上为什么要设户部银行吗?”
    这张桌子上共坐了五人,三个是四十年左右的中年人,两个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后生,三名中年人都穿着锦衣,除一名精瘦外,两人都有点大腹便便的样子,两名年轻人都是一身普通青衣,这五人,三人倒象是一幅生意人模样,两个年轻人应该是他们的子侄一辈。
    “为什么?”听那中年人一问,两名年轻人顿时沉不住气,连忙问道。
    中年人看了看左右,压低了声音:“我估计啊,朝廷肯定是缺钱用,要行纸钞。”
    “纸钞,常兄,你那来地消息,确切了没有?”另外两名中年人也紧张起来。
    常兄摇了摇头:“这只是我猜的,我和两位一样,又不认识户部地官员,哪里知道确切情况。”
    “常兄,你可吓死我们两人了,若真如此,我们不如早早将生意盘掉,回乡下买上几亩薄地种田度日。”
    他们所说的纸钞其实是叫大明宝钞,大明宝钞曾在明初到中期一段时间通行,面额从一百文至一贯共分六种,由户部监造,这种纸钞开头应当说非常成功,依靠国家地力量通行全国,宝钞的印制和行始终是集中于中央政府,不分界,不限地区和流通时间。
    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就很有可能让纸钞最终完全代替金银流通,到了崇祯时也不会弄得财政枯竭,或许是出身农民地原因,朱元璋的眼界显得太过窄了一些,大明宝钞一行,就产生两个先天性的漏洞,使得宝钞最终只有成为废纸的命运。
    第一个就是不规定行限额,没有行准备金,完全是朝廷想行多少就行多少,久之必然导至通货膨胀,宝钞越来越不值钱,洪武八年,宝钞开始行时,一贯宝钞可以换一两白银,到了洪武十三年,一贯宝钞只值七钱白两,五年就跌了三成。
    第二个漏洞就是朝廷只行,不回收或少回收,朝廷用宝钞支付薪俸和军饷,向民间收取物资和金银财货,收租税却只搭收少量新钞或干脆不收钞。这种做法简直和**裸的掠夺无异,为了推行宝钞,朝廷;曾实行户口钞盐法,门摊课程种种方法,户口钞盐法即每户配食盐一斤,收钞一贯。而门摊课程即店铺商人用钞交纳门摊课。
    除了这两个漏洞外,倒钞法更是加了宝钞贬值的度,所谓倒钞法,即各地虽然可以用库收换昏烂钞,规定凡票面金额、文字可以辨认的都可以继续使用,不许对用旧钞买货者提价,可是实际上朝廷收税时只收少量新钞,根本不收旧钞,民间只能对旧钞降价新旧钞的差别价格。
    不过,即使漏洞如此严重,大明宝钞的使用依然延续了上百年,直到弘治年间(1488—15o5)宝钞才彻底失去意义,它的价值已经跌破行的成本,民间只用银和铜钱交易,谁也不肯使用宝钞,宝钞只能黯然退出货币的舞台。
    如果朝廷当真又要行纸钞,还象原来那样的话,最担心的自然就是商人,纸钞一拿到手上就要担心贬值的危险,当初的宝钞法不知曾将多少商人逼得家破人亡。
    王福对大明宝钞却是一无所知,他听到几人的谈话一愣,自己可是才想银行以后可以行银票,汇通天下,从没有想过现在就行纸币,怎么这些人比自己还能想,认为朝廷会行纸币,王福低声向田成吩咐道:“把那个姓常的请过来,我要问问纸钞是怎么回事?”
    呼唤月票,说到更新,以老茅的龟只能保证两更,时不时再小爆一下,多了一段时间痛快了,后面的更新就要不稳定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
第九十八章天下皆知
    田成应了一声,向那边五人走去,也不知田成在姓常的商人耳边说过什么话,那名常姓商人脸上先是白了几分,又转而露出几分喜色,向同伴告罪了一声,跟在田成后面来到王福的桌旁。Www;
    王福淡淡的望了他一眼:“坐。”
    所谓养移气,居移体,王福这一年多来每日接受百官朝拜,两次统领大军御驾亲征,亲眼见惯了尸山血海,淡淡的一眼望去,常姓商人只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有一种跪拜的冲动,他刚才还对突然过来邀他之人口中的贵人有所怀疑,此刻怀疑不消而散,脸上迅堆起了笑容:“小人常百利见过老爷,不知老爷有何吩咐?”
    “我刚才听到你讲到纸钞,你就给我讲讲纸钞之事
    “原来老爷也关心纸钞,不知老爷是作何营生?”常百利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作什么你不必管,你是从何处听来朝廷要生纸钞,这纸钞到底是何事?”
    对方连做什么都不肯说,只是一味的问问题,若是平常,常百利早已懒得理会,奇怪的此时他心里却连抵触的情绪也没有:“原来老爷是想听纸钞之事,朝廷已经废除纸钞一百多年了,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小人若不是听人提起也不会想起。”
    “这么说,户部银行要不是你自己想起的,而是听别人说的?”
    “回老爷,一百多年前的事了,若不是听人提起,小人又如何会想起?”
    王福眉头轻皱起来,刚才此人还吹嘘是自己想到的。此刻却否认。是有人刻意传播还是无意联系起来?
    “老爷,菜来了。”几名酒楼的小二端着盘子上来,打断了王福地沉思,每端上一盘,跑堂就要介绍一番:“老爷,这是地盘鸡、这是红烧狮子头、水晶鸭子……”一连端上了十余道菜,跑堂才让小二停止端菜,笑呵呵地请各人慢用,也不怕三人会吃不完。
    好在三人对此完全不在意。皇帝一顿饭才吃十几个菜算是节省了。菜一上来。田成就飞快地在每样菜里夹上一筷子放到碗里大吃起来。常百利看得有点纳闷。这主人还没有动筷子。仆人倒先动起手来。
    等到田成将碗中地菜已最快地度吃掉。又将酒倒到杯子中喝了一口时。常百利才若有悟。早就听说一些贵人出门吃饭时担心有人下毒。专门有人尝菜。眼前这对主仆多半就是如此了。果然。又等了一会儿。确定酒菜无事。那名贵人才开始用筷子夹菜吃了起来。常百利更觉懔然。不知眼前地贵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皇宫中地菜式讲究养生。清淡为主。酒楼里地菜为了吸引顾客。却多在味上下功夫。吃惯了皇宫中地御膳。偶尔尝尝外面地风味。王福只觉得大呼过瘾。一连在每道菜上尝了数遍才停了下来。看着马秉杰、包括过来地常百利都不敢举著地样子。开口道:“一起吃吧。”
    “谢老爷。”马秉杰这才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个红烧狮子头。慢慢吃起来。
    看到马秉杰地样子。常百利也变得战战兢兢起来。这一顿。大概吃了半个时辰。王福已经酒足饭饱。其余三人虽然也吃饱了。只是饭桌上总觉得拘束无比。常百利还要不时接受王福地询问。他只觉得眼前地贵人问题特别多。却不能不应付。从没有一顿饭吃得那么艰难。
    吃饱喝足。王福对于纸钞地事也基本问清。他才知道大明地纸钞竟然通行了一百多年。明初国力强盛和行纸钞应当有很大地关系。纸钞本身行就带有掠夺式地性质。可是完全**裸地掠夺毕竟不能长久。他心中对于朱元璋在钱钞上地短视暗自诽谤。若不是这样掠夺式地行。大明现在地货币已经用不着使用金银了。完全可以将金银储藏起来。
    眼下要推出纸钞还早,至少要等百姓完全接受了银行才有可能,只是没想到现在就有人将纸钞与银行联系起来。意田成结帐后,王福从太白酒楼走了出来,常百利一呆,连忙追了出来:“黄老爷,不知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常某对京城大街小巷都了如指掌,也可以给老爷作个向导。”
    常百利说完,连自己都鄙视起来,眼前之人什么身份都不肯透露,自己好呆也有数万两银子地身家,家中丫环,仆役一大堆,此刻却象成了此人的仆人一样,只是常百利的眼光告诉自己,眼前此人肯定不是一般的贵人,可是错过此次机会,自己肯定要后悔终生。
    有一个免费的向导,王福不置可否:“既然如此,那你就带我们去茶馆坐坐。”
    “好,黄老爷,这边请。”常百利殷勤地道。
    在常百利的引导下,王福又逛了几处茶馆,酒馆,基本上都是听别人谈关于户部银行地看法,有时也会请几人过来询问,常百利越摸不出王福的深浅,他偶然现一直有二十多中精壮地汉子跟在后面,而王福三人恍若未觉时,更加骇然,越对王福小心侍候。
    一直快要到天黑,在田成的提醒下,王福才结束了闲逛,往宫中返回,常百利还想跟着时,田成却客客气气地拒绝了,常百利白白陪了一天,连别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内心大为懊恼,偏偏却无法作。
    “不知常掌柜住在哪福突然问道。
    “回黄老爷,敝号就在长安街,小号聚富祥。”常百利大喜回道。
    “聚富祥,我记住了,下次有时间我会到贵号看看。”
    “多谢黄老爷光临。”常百利吁了一口气,虽然眼前的贵人并没有肯定。不过。总是有希望,一个商人若是背后没有靠山很难做大,象常百利的聚富祥是做布匹绸缎买卖的,几万两的身家只能算中小户,可是真正要扩大除了本金外,其他官面上的势力也不可或缺。
    接下来地几天,王福一下朝就带着田成,马秉杰两人出宫闲逛,将南京地茶馆酒楼逛了一个遍,关于朝廷要重新行纸钞的消息越传越广。竟然数天之内就传遍了各个大街小巷,许多人刚开始不明白纸钞是什么意思,等听到别人解释说朝廷就是要拿纸印成钱换大家手中的金银时,许多人都心慌起来,一些胆小之人已经开始关闭商铺,普通人家也开始将金银藏起来,随着纸钞的谣言传播,一向繁华的京城市面竟然开始了萧条。
    “臣参见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熊汝霖被皇帝紧急召来,不知生了何事。心中不由有一丝忐
    “熊爱卿,朕听到外面传言户部将要行纸钞。这是怎么一回事?”了一惊,他倒不是因为传言吃惊,而是因为这个传言这么快就流入皇帝耳中吃惊,京城突然流传出户部银行要行纸钞的消息,熊汝霖当然是关心。只是他来不及追查,没想到皇帝先问了出来。他连忙回道:“回皇上,臣也听说过。不过,此事与户部绝无关系。臣也可以肯定绝非户部传出去的。”
    见熊汝霖还跪在地上,王福抬了抬手:“免礼吧。”
    “谢皇上。”
    “朕也知道这不太可能是户部传出去的,不过,熊爱卿也不可大意,再过一个月左右户部银行就要正式成立,其间绝不能出差错。”
    “是,微臣一定兢兢业业,做到分毫不差。”熊汝霖应道,他脸上出现了一丝犹豫之色,最后还是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