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海船的中间。更有一些小的船只穿梭其中。为商船补充淡水疏菜粮食等物。等到装满了货物的商船下沉到吃水线时。船员们迅到位。在数名身穿天蓝色服的海关人检验过后。扬起风帆出海。空出的仓位很快被后面等的不耐烦的商船填满。
    在这里。每天都有数万甚至数万两银子的货出。同样有十数万两银子的货物进入。单是海关税收就达万两之多。遇到季风时。有时一整队从西洋。洋过来的队。上面载着的物品价值就有可能达百万两白两之多。很难想象。三四年前。海关总督衙门没有成立前。这里只是一片小村。偶尔有一打鱼的渔民驻扎。
    又一艘海船在小船的引导下从海上靠了过来。比起周围的海船这艘海船显有点小。差不多只有其他船三分之二大。不过。上面雕梁画栋极尽奢。远看倒象是秦淮河上的花船。当然。能出海的船只远不是花船可以相比。
    船只在码头停后。刚用木板与岸上相连。四名身穿蓝色衣服的关人员已经登上了海船。向船员询向道:“你们的货主是谁?”
    几名身穿短的船员有点茫然的抬头。其中机灵一点的一人向船中间一指四名海关人员好向船中间走去。刚走几步。一穿大明一样官服的中年人在十余名随众的簇拥下。从船中间走了出来。从官服上所绣的仙鹤来看。竟然是一名一品大臣。
    名海关员连忙主动行礼:“拜见大人。”
    “不敢当。不敢当。四位大请起。小臣李世绪是来自朝鲜的使臣奉国王命令前来恭大明皇帝御驾凯旋归来。”名官员连忙用流利的官话道。
    听到原来是朝鲜过来的使节。四海关人员脸上有一种哭笑不的的情形。朝鲜被明太祖列为不征之国受大明影响太深。他们的官职。官服都和大明一样。也难怪四人会认错。
    “原来是使节大人。还请大人出示次随船的货物清单。也好让我等估税。”包宝春道。他是海关的货物评估员…艘海船进入码头都需要三名以上货物评员对其查验。估出货物的实际价值确认应缴纳的税款。
    “几位官爷搞错了。船上所有物都是贡物。”李世绪满脸堆笑的道。
    世绪是朝鲜皇他早就听说为了满人。大明皇帝几年前新开了海关。对海上来往的货物都要征税。此举在朝鲜君臣之间还引起过一争议。有人认为大明皇帝违背祖宗家法。开海收税是贪财之举。必定会引的大海周边的居民抛荒去的。争相下海。久之。便的朝廷不稳。仍是饮鸠止渴。
    有人却认为非常之。行非常之举。大明皇帝此举可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当时朝鲜虽然被人征服。成满人属国。只是相比大明对属国的大方。满人却索取无度。让朝鲜君臣颇为不满。加上如今的朝鲜国王李在丙子虏乱与哥哥显世子李弟弟麟坪大君李都被清军掳到沈阳。当了十年之久的质。直到清军入关。多尔认为朝鲜已无大忌才放他们兄弟几人回去。期间几人受尽了艰险。李对满人恨之入骨。时刻想摆脱满人对朝鲜的压榨。积极组建军队。可是朝鲜国疲民穷。一些大臣认为可以效大明之举。在平壤也设海关收税养军。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最终李还是没有勇气打破以前的祖宗家法。学大明开海。只是谁知没过几年。大明就重新崛起。将昔日的对手打一败涂的。满人精尽灭。消息到平壤。朝鲜君臣狂喜不已。举城欢庆。若不知道之人看了。还以为朝鲜人打了胜仗。
    既然满人已经败了。朝鲜人当然不愿意再做满人的属国。可是别看满人现在充其量是一只病猫。与满人相比。朝鲜却只能算一只老鼠。没有大明的支持。朝鲜绝不敢与满人翻脸。这次李
    大明。祝贺只是一方面。事实上带着两个使命。要向大明借兵。只有大明的军队驻扎在进平壤。朝鲜上下才有勇气与满人翻脸。二便是看能不能效大明一样开建海关。
    这船上的东西当然有一是呈给大明皇帝的贡物。大部分却是李世绪从朝鲜带来准备出的各种特产。从朝鲜过来的高丽参上等皮毛运到大明常常可以获利数倍仍至十数倍。借着送贡品的机会。以前是可以避开大明的禁海之策。现在则可以避开税收。
    本来李世绪以为自说了贡物之后。这几名大明海关人员就会离开。在他想来就是要税也不可能向皇帝的贡物收税。没想到四名海关人员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笑了起来。包宝春道:“使者大人。实在抱歉。大明海关有规定。有物品一律交纳税收后才能上岸。”
    “什么。岂有此理?”李世绪脸上一片怒色。这大明还是礼仪之邦吗。世绪愤愤的想。道:“四位大人。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本官从没有听说过送礼还需要交税的道理。”
    “使者大人稍安务燥。若是真正送给皇上的礼品自然不用交。就交了税也会返还。只是船上的其他品。一概不能免税。
    ”
    “那好。这船上除贡品外就是我等日用之物。四位大人就不用耽搁时间。”李世绪强忍怒火。他在朝鲜是青林郡公。清贵无比。这次带着贡品兴冲冲的乘船来大明。本以为即可以向大明借的兵马。摆脱满人的统治。立下大功。可以上一大笔财。没想到还没有踏上的面就受到刁难。
    “使者大人。是是供品?还需查验之后才算。就算全是贡品。还需要经过我等查验完毕。办完手续。大人手里有海关衙门的凭条。方可御货。否则大的货物出不了码头。”
    世绪无。只向一名随众道:“贡品清单给他们。”
    “是。”那名随众应了一声。忙小跑着进入船仓。不一会拿出一个紫色的木盒过来。将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块卷起来的丝帛。丝帛打开。上面写满了字迹。包宝春查看了一下。确实是一份贡品目录。上面琳琅满目的写满了各种贡品。为了借到兵。这次朝鲜人下了很大的本钱。光是种马就达一百匹。上等人参一百斤豹皮。獭皮各五十张另外以往的贡物如满花席黄花席彩花席厚白纸都是以往的数倍。少女十名。价值最大的还是四对东青。
    海东青是最好的猎鹰。成年的海青体长过半米。双翅展开更是达二米以上。除了出产外。朝鲜部也有出产。不过。捕捉海东青的难度极大。成年的海东青很难驯养。相说。幼鸟更容易驯养一些。可是海东青的巢**一般建在悬崖峭壁上。要捕捉海东青的幼鸟。只能从悬崖下往上攀爬。数百米的高空。一个不小心摔下就会死于非命。本来单是攀爬就危险之极。在空中还要防备成年的海东青袭击。捕捉一窝海东青的幼鸟。往往要死伤七八条人命也不一定能的到。因此有一鸟数命之说。
    用海东青狩猎是辽国贵族的最。在辽国时期。契丹人每年都要命女真人捕抓大量的海东青进贡。直到把女真人境内的海东青差点捕绝依然不能满足。终于激起了女真人的怒火。完颜阿骨打一声令下。女真人四下呼应。最终立国百年的辽国因此灭亡。说辽国亡在海冬青上。虽然不能说全对。可是至少也是一个大的因素。
    朝鲜向进贡海东青并第一次。不过。次数很少。从永乐年间以来。…年朝鲜都要大进贡一次仍几次。直到崇祯九年。朝鲜君臣认为的“丙子虏乱”中。向满人投降。成为满清属国。鲜才停止向大明进贡。在数百次的进贡当中。只有宣德年间进贡过数次海东青。不过。每次只有一对。后来再也没有进贡过。朝鲜愿意每年进贡。自然是有利益在内。从永乐年间朱棣向朝鲜君臣赏赐数倍价值进贡之物以来。大明的赏赐就从没有低过进贡之物的价值。海东青太过贵重。大明皇帝也很少打猎。进贡海东青并不算。朝鲜君臣自然就把这项进贡去除如今一次进贡四。可谓洒下血本。盖因朝鲜君臣认为如今的弘光帝数次亲征。战功赫赫。必然喜欢打猎。这咬牙送来了这四对海冬青。
    。。。。
    这章补昨天的。如无意外。今天还有两章。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六章第七章朝鲜人的野心
    完这份清单后,包宝春四人开始在船上一项一项的查匹高大雄壮的种马占据了船上几乎一半的空间,四对海东青站在粗大的横梁上,用冷峻的目光打量着过来的四人,其中两对纯白、一对天蓝色、一对纯黑色,都不带一根杂毛,神骏异常,只是他们脚上被粗大的链子栓着,限制了活动。WWw。
    看到这四对海东青,包宝春四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喜爱之色,若不是知道这种鸟凶猛异常,恐怕每个人都会忍不住用手在海东青的羽毛上摸上数把,除了马匹和海东青外,船上还有十名秀丽的少女,其中一对双胞胎姐妹姿容更是出众,两人肤白如玉,站在那里几乎一模一样,看到包宝春四人过来,这十名少女睁大着眼睛好奇的瞧着他们,无派天真无邪的模样。
    这对双胞台姐妹正是李世绪的女儿,李世绪家中几代都出美女,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多尔衮,这对双胞台姐妹更是从十三四岁就出落的十分美丽,被誉为朝鲜的绝代双骄,本来如无意外的话,这对双胞台姐妹会在今年送给多尔衮为妾,只是听到满人被大明击败,朝鲜君臣亢奋不已,自然不会将这两人再送给多尔,马上转送到大明。
    对于海东青,四人还敢仔细观看,对于这十名要献给皇帝的少女,四人可没有多看的勇气,继续低着头查验着物品,除了前面几项外,人参、豹皮,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