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旗帜上还有平西王的字样。
    这支军队正是吴三桂地队伍,拿下东昌和兖州两府后,济南久攻不克,吴三桂将战线转移,攻向了青州,眼下青州已有十余县陷落,只剩下州府和一小半县市还掌握在大明手中,这一次,吴三桂亲自率着大军,想一举攻克青州,只要拿下青州,吴军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山东精华之地,济南也被吴军从三面包围。
    吴三桂头戴金盔,骑在一匹白马上,周围数员大将围着,跟随大军缓步向前移动,他此时只有三十五六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手握十余万大军,按理整个人都应当意气风,只是此时吴三桂的眉宇之间却无高兴之色,反而藏着深深地忧虑。
    虽然比起李自成的大军来,他还算得上进展顺利,一个月内拿下两府四十余县,只是大明皇帝统率地大军就象是一柄悬挂在他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谁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他现在只有抢时间,趁着大明皇帝所统军队被满人拖住时多抢一些地盘和物资。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两骑飞快的向中军大旗下急驰而来,离吴三桂只有数十步,两人才同时勒住缰绳,在战马“律律。”的叫声中,一人大声禀道:“报,王爷,三爷从后方来急报。”
    “吁。”吴三桂喝住战马,手中马鞭向旁边一名幕僚指了指,喝道:“你念一下。”
    “是。”一名幕僚从信使手中接过书信,查看了一下印信,才将信撕开,大声念道:“二哥,大事不妙,弟得知消息,李自成已经身亡,目前流寇进攻湖广的大军已经撤回,望二哥早作准备,另又及,京城传来消息,多尔衮已经大败,大明皇帝似有南下之意。”
    “什么?李自成死了。”吴三桂在马背上晃了晃,差点从马背上栽了下来,若是半年前他听到李自成的死讯会非常高兴,只是眼下这上消息对他来说却是宛如睛天霹雳,一旦大顺军瓦解,清军又退走,他岂不是成为孤掌难鸣。
    从这封信的语气来看,吴三辅得知消息后恐怕也是极为震惊,顾不得遣词造句,直接将消息了过来,信中的两个消息,一个比一个不好。
    “王爷,李自成身亡,大顺军群龙无,不如我军马上返回,将平阳府夺回来。”方献廷见吴三桂一直呆,献策道。
    平阳府被李自成夺去,吴军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无是最好的机会,方献廷这一计老辣之极,他虽然不知道王福已经准备向山西进攻,只是已经未雨绸缪,大军退回山西,不但可以加强山西的防守,而且一旦明军当真南下,守得住当然要守,守不住就可以向西,向北退却,远过留在山东。
    吴三桂马上就想清楚其中厉害,道:“传本王命令,前队变后队,回军。”
    “是。”他身边的亲兵纷纷策马下去,不久,到处传来喊声:“王爷有令,前军变后军,回军。”
    “怎么回事,怎么回军了?”吴军不知就里,纷纷询问,队伍一下子变得纷乱起来,不过,吴军还算一支劲旅,不一会就将方向调整过来,刚才向东南方向前进的大军变成了向西北方向退去。
    “怎么回事?”远处一队明军斥侯冒了出来,望着气势汹汹而来的吴军转身离去也是摸不着头脑,不过,吴军退军对于青州府来说总是一件好事,青州府虽然有五千正规军,只是与吴军还是相差太大,在吴军有大炮的情况下,青州不一定可以守住。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二章投诚
    走,咱们回去禀报知府大人。wWW。”这队斥候观察了一定吴军是真退走之后,也连忙拨转马头,向青州方向返回。
    青州知府接报后,当然是欣喜万分,只是对于吴军这种反常的举动,青州知府却不敢怠慢,飞快的将消息往外送,数天时间后,王福已经接到了消息。
    “什么,吴三桂从山东撤走,正在向山西返回。”王福对这条消息大感意外,难道自己刚刚出京,吴三桂就算到了自己要端他的老巢,这好象有点不太可能。
    “皇上,不能让吴三桂回到山西。”高杰、阎应元等人纷纷建议道。
    王福当然知道不能让吴三桂回山西,倒不是说吴三桂回到山西后明军的攻势会受阻,只是一旦吴三桂回到山西,随时可以逃跑,一旦吴三桂跑到西北,要想剿灭,没有一个十年八年根本不行,否则光是后勤就会将大明军队拖死。
    要想让吴三桂不回山西,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与吴军抢时间,在吴三桂回军之前先一步攻占山西全省,这一种方法有一点不太现实,吴三桂在山西经营了五年,五年时间足可以让吴三桂在山西扎下根基,明军就是有飞毛腿也没有这么快的功夫拿下全省。
    第二种方法当然是传令山东守军,全力袭击吴军,务必将吴三桂拖住,不过,这种方法也有风险,有能力拖住吴军的只有济南守军,一旦济南守军出动,容易造成济南空虚,让济南落入吴军手中,整个山东陷入烂之中。
    不过,宁愿山东陷入烂,也好过让吴三桂回到山西,王福很快就拿定主意:“传令,山东巡抚及驻军将领,不惜一切代价将吴三桂拖在山东,同时命令锦衣卫,特种部队破坏山东回山西的官道,务必让吴三桂的大军寸步难行。”
    “是。”
    将皇帝的旨意封好,两名信使很快下去,不久两骑就消失在前方。
    望着传令兵消失。王福地眼睛重新转到眼前地大军上。眼前队伍就象是一条长蛇阵。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整个队伍旌旗招展。威武雄壮。中间骡马驮着地一门门大炮更是威武雄壮。黑漆漆地炮口让人一看就心生寒意。
    可惜眼下这些大炮却严重拖慢了部队地行军度。只是内地不比草原。没有大炮攻城。要带地攻城器械会更多。更是要拖慢大军行军地度。
    “夏完淳。”
    “微臣在。”
    “你带五千人马。丢弃一切辎重。以最快地度前进。沿途除非对方主动投降。否则不予理会。直奔太原城下。若是吴三桂没有退回便罢了。若是退回。务必挡住吴三桂向西北方向地逃路。在大军末到太原城下之段时间。朕许你便宜行事。自筹军粮。”
    “微臣遵旨。”夏完淳愣了一下才回道。
    “去吧。”
    “是。”夏完淳连忙转身下去,过了不久,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从大军中脱离,向前急奔而去,阎应元从草原带回了数万匹从清军手中夺回来的战马,王福将一部分战马也配给了羽林卫,组成一支快反应地部队。
    “传令全军,加快度!”夏完淳走去,王福马上又传下命令。整支队伍的度陡然加快起来,就连那些拉着大炮的骡马脚步在主人地鞭子下,也老老实实的加快了脚步,不出数天,大军已经进入了山西境内。
    大明军队进入山西,先乱成一团的就是大同,大同总兵一直为姜襄担任,这位姜襄姜总兵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当初李自成百万大军席卷天下时,他毫不犹豫地投降李自成,听到李自成落败,他马上再次反叛,投向清军,还会同吴三桂的大军一同对李自成追杀,差点把李自成气得吐血。
    历史上,顺治五年时,姜襄看到清廷的统治有摇摇欲坠之势,加上感到自己投降清廷后没有受到重用,数次立功后反而遭到训斥,再次反叛,一时之间天下震动,多尔衮不得不亲自带兵对付姜襄,多尔衮本来还想劝姜襄回心转意,只是姜襄自知后路断绝,即使再投降也不可能取信清军,毫不犹豫的拒绝,被断绝后路的姜襄所部爆出不小的战斗力,多尔衮对大同围困达九个月才攻下,事后,清军将大同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并将大同城墙拆去五尺。大同变成一座荒城。
    如今清军一败再败,姜襄却来不及反正,大明皇帝御驾亲征,已经将清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还没有交手,满人已经举族北逃,如今这支大军从草原返回,直接进入山西,大同当其冲,姜襄又如何不
    他连忙找来亲信大将商议应对之策。
    副将杨震威大声道:“大人,我等本来就是明臣,投告鞑子只是权宜之计,如今皇上已经将鞑子赶跑,我等自当重投大明。”
    杨震威地话声一落,整个大厅一片安静,大家虽然都有这个想法,只是谁也不敢先说出口,见杨震威说出了他们的心意,一个个都紧盯着姜襄。
    姜襄的脸色却表现的很奇怪,他即没有喝斥杨震威,要决心做满清的忠臣,也没有点头同意,只是脸上一片苦色。
    一名幕僚看得奇怪,忍不住问道:“大人,到底降不降还需早作决定,如果等皇上大军到达城下,那就来不及了。”
    姜襄这才吞吞吐吐地道:“听说皇上对于投降鞑子的官员都极为痛恨,连普通士兵都要服三年徭役赎罪,如果我等向皇上投诚,不知皇上会如何落?”
    姜襄这一说,其余幕僚和大将都沉默下来,对于大明的政策,他们都明白,除了刚开始较为宽松外,后来对待投降地官兵越来越严厉,虽然不至于杀降,可是将领基本上不要想再带兵,普通士兵更是要为自己以前投降满人的行为付徭役赎罪。
    对于这些军头来说,没有了兵权,简直象要他们命一样难受,一人嘀咕道:“大人,不如先派一人与大明皇帝试探一下,如果大明皇帝接受我们投降,保证安全,不拆散我们地队伍,那投降也无妨,如果大明皇帝不同意,那再说。”
    众人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亮色,眼睛都向杨震威望去,杨震威的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我不去,大明皇帝根本不会答应这样地条件,我们身受大明皇恩,却贼来贼降,鞑来鞑降,还想保存军队,我看根本不可能,要我说,好死不如赖活,只要皇上答应侥我等性命,已是侥天之幸。”
    杨震威的话让众人刚刚升起的希望又淹灭下去,事实上,他们对于自己投降能保住性命却不太担心,大明皇帝对投降的绿营官兵虽然有一点严苛,只是除非罪大恶极或冥顽不灵,皇帝还没有杀过降,只是人都有贪婪心里,在生命遭到威胁时,为了能保住性命,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一旦性命没有危险,又什么都想夺回来。
    “好吧,杨将军,就麻烦你去大明军中跑一场,为免大同生灵涂炭,只要皇上亲口下旨侥我等一命,本总兵愿率大同全体官兵投城。”说完,姜襄几乎是瘫坐在椅子上。
    “既然总兵大人有令,那末将就走一场,只是城中的鞑子,还望大人早作准备,否则恐怕会引起麻烦。”杨震威道。
    “哼,本官早就想拿这些鞑子祭旗了,来人,马上把城内满蒙鞑子全部拿下,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姜襄精神一振,又恢复了几分大将的风采,整个大同有兵一万二千多人,只是满蒙人加起来只有区区二百多人,一直以来,这些满蒙人就象是大同的太上皇,对姜襄都没有半分尊重,对其他人更是如此,每天都大在城中大吃大喝,走在街上见到美貌女子就抢回家**,甚至连一些军官的妻室都受到过骚扰,这些人也知自己的日子不久,这些天更是变本加励。
    “是。”
    姜襄话声一落,几名副将齐声应道,这些满蒙联军的所作所为早已惹得天怒人怨,只是以前顾虑着清军强大,大家只能强忍,历史上姜襄造反时能一呼百应,整个山西烂,何尝又不是因为那些满蒙联军太过骄横不法,将汉人视为予取予求的奴仆的缘故。
    如今姜襄素性自断后路,他心中不奢望能保留住以往的权柄,只是多少还是希望大明皇帝能看到他主动斩杀监视他的满蒙联军份上,能够保留一些权力。
    城中一阵喧闹之后,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姜襄派出了十倍的兵力,轻易就将这二百多名一直沉浸酒色之中的满联联军捉拿,其中只不过损失了十余名人手,大同百姓见到大军出动,又传出撕杀声,刚开始非常害怕,等到现大军是捉拿城中的满蒙联军,整个大同一下子沸腾起来,百姓奔走相告,听到此事的人先是不信,确定之后马上喜形于色,不一会儿,城中的鞭炮就辟哩啪啦的响了起来。
    ……………………
    好几天没求月票了,月票不涨啊,现在是十五号了,应当有不少书友手中有第二张月票了,求一下月票。
    没有月票的书友,请求一下推荐支持,推荐票好象也是越来越少了。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三章沿途骚扰
    满城的鞭炮声,虽然自己前途未赴,姜襄和其兄有光三人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容,即使是大奸大恶之人,面对百姓自内心的欢呼,多少也会有所触动,何况姜家世代是镇守大同的武将,与大同居民有深厚的感情,面对举城欢呼的场景,高兴自然难免。WWw!
    “杨将军,拜托你了,此去无论如何也要让皇上应允大同军民的投城,投贼投鞑的罪责姜襄愿意一人承担,哪怕是皇上要姜襄的脑袋,只要皇上不怪罪大同军民,杨将军也可以应允。”或许是鞭炮声让姜襄心情触动,他才说出这番话来。
    “二弟,二哥,这怎么可以?”姜琳和姜有光齐声叫道。
    “不用多说了,一切以大同及各县数十万军民为重。”姜襄摆了摆手,口气无比坚定。
    “总兵大人放心,末将一定将此事办妥,否则何来面目回见到大人,末将当自谢罪。”杨震威大声回道。
    “好,你去吧。”
    “是。”杨震威向姜襄行了一礼,大步走出总兵府,在数名亲兵的陪同下翻身上马,哒哒的马蹄声在总兵府外响起,不一会儿就消失无踪。
    出了城门,杨震威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亲兵不解的问道:“将军,何以笑?”
    杨震威停止笑声:“我笑的是其余各将都是胆小如鼠之辈,我大同属边关,与南方远隔数千里,以前投贼投鞑之举都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大同官兵从没有与大明作对,如今皇上一来,我数十万军民举城而降,皇上又岂会有怪罪之理,如果他们胆子稍大,我又如何能轻易得到这次机会,岂不是上天送给我的富贵?
    “将军高明。”各个亲兵齐声赞道,刚才忐忑不安的一点心思顿时烟消云散,原来自己的主将早有把握,难怪会如此积极,如果杨震威继续荣华富贵,他们作为亲兵自然也有好处,一时整个队伍轻松起来。
    这天。大军行到一依山傍水之地。正在扎营。一名传令兵策马来到王福身旁。大声禀道:“报。皇上。大同守将姜襄遣人来降。”
    “姜襄。”王福点了点头:“把人请过来。”
    对于姜襄遣使来降王福毫不意外。象姜襄这样地军头就象墙头草。心中根本没有什么忠义之心。保住自己地家业比什么都强。即使历史上他后来突然对满人造反。一度动摇满人地统治。也是多基于自己地利益而不是忠义。眼下大明蒸蒸日上。姜襄更不会为满人或吴三桂尽忠。本来王福在京城时就有招降姜襄之意。只是担心姜襄还会搞不清形式。来一个狮子大开口。王福干脆大军压城之下。等待姜襄主动来降。如今果然等到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大军一入山西。马上就可以得到一府之地。”钱谦益、瞿式~、杨龙友等人纷纷向皇帝道贺。
    大明立国以来。大同一直是抵御蒙古南下地军事重镇。大同不战而降。不但关上吴三桂北逃地一条路。而且大大为明军节省了时间。确实是一件值得祝贺之事。
    传令兵下去后不久。杨震威已被两名侍卫带到。看到皇帝地身影。杨震威连忙远远地跪下:“罪将杨震威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