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常经济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格很贵的品牌和款式—(非正统)经济学家称之为“地位商品”。
  对这种通过消费暗示地位的做法,大多数传统经济学家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当然了,它们
  可能的确不值一提。为什么呢?因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对地位的追求是毫无意义的
  。地位竞争和军备竞争一样,有赢家就有输家。所以,如果我们确实在意地位,而非满足欲
  望,那么,经济学帮不了我们。换言之,我们会在经济学家的驱赶下,走上一条无益之路。
  它们显然不能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用性。
  商人素来想让我们对抽空消遣—放公共假期,连休4个星期的年假(哇!),周末不愿上班—心
  怀愧疚。传统经济学—或者说,教科书上的经济学—有力地还击了这种糊涂念头。为什么?因
  为经济学意在帮助人们最大化效用性或满意度,你用不着太聪明也知道,闲暇对人来说很有
  用。麻烦的是,在传统经济学家手里,闲暇的价值仅体现在初级课本上。这类书的一大潜在
  主题便是:闲暇很好,一点儿也不坏,所以我们应该忽视商业宣传,多多休息。
  尽管经济理论承认闲暇带给我们的好处,可另一方面,该主张又说错了一点。理论认为,闲
  暇有益,是因为它不工作,因为我们都知道工作让人不舒服。真是这样吗?对一部分人、一
  部分工作来说,的确如此,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多数时间,工作同样能带来效用。实际
  上,许多人的个人认同都来源于自身职业。还有,难道经济学家没听说过工作满意度吗?他
  们当然听说过,而且很快接受了这个概念。麻烦在于,他们的经济模型没听说过工作满意度
  ,而且,大多数经济学家似乎都忘记了这一错误假设给自己建议的政策、做出的预测带来了
  什么样的偏差。
  经济学家的模型大多重视诸如需求、供应和价格等因素,而忽视了经济“制度”所扮演的角色
  。这里的经济制度,不光指组织,还包括法律、习俗和行为规范,它们围绕在特定市场周边
  ,维持着该市场的运作。
  这些东西,经济学家(以及商人和政治家)在思考受薪劳动力市场中的女职工问题时是看不
  到的。妇女们想要带薪产假?天哪,你就不想想这会给企业带来多少额外成本?然后企业只
  好用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来转嫁成本。的确如此,它们肯定会这么做。可许多早成定规的长
  期惯例,同样会提高企业的成本,比如每个星期只工作40个小时,年假,长期服务假,甚至
  病假。怎么没见人对此说三道四?
  这里,人们忽视了一点:上百年以来劳动力市场形成的诸多制度,是为了满足男性而非女性
  的需求而存在的。从前,要是生了女孩,我们甚至犯不着让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以便能在
  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一份高度技能化的工作。可今时不同往日—妇女,她们的家人和纳税人,都

导言:日常经济学(5)
在为女孩的教育大量投资。是以调整劳动力市场制度,使之适应女性的要求,不仅符合两性
  平等的观念,也符合经济学原理。如果你看不出这一点,你就不配做个经济学家。
  我深信,女性在教育上的解放,以及随后在职场上掀起的女性文化,乃是我们时代最深刻的
  经济和社会变革。诚如我所说,最先观察、报道重要的社会变化,是记者的特权,本书记下
  了我的大量尝试。我本应把可怕的全球化亦列作本时代的突出发展趋势,但请允许我把这个
  丑陋的字眼放在两个不那么叫人反感的标题之下:技术的进步和高度物质主义的兴起。
  当然了,新技术的话题并不稀奇。自打19世纪初工业革命一开始,更新更好的机器,更新更
  好的工作方法,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蓬勃涌现。变革的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个话题
  也不稀奇。技术很好地说明了我的观点:经济学中最有影响力、最重大的主题,其尊贵的地
  位正是源自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如果你想一想电脑的推广使用以及近年来通信
  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何等深入而又迅猛的变化,你大概会同意此言不虚
  。
  同样道理,物质主义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它跟我们早就是熟人,而且,每个人多多少少也
  都是物质主义者。我这么写,绝不是暗示各位读者,或者我,受了这种病毒的感染。然而,
  如你所见,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尘嚣日上的时代,政治家只顾着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制定政策时总是率先考虑经济学家的建议,商人们冒进敢为,对自己的道德权威深信不疑
  。
  虽说我对社会趋势的讨论有些经验,可我得承认,我是在完成本书之后,才意识到这些关键
  的发展趋势是如何相互重叠、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的。女性在教育和经济上的解放,说明了
  许多家庭因为家务劳动(以及男人该干多少家务事)产生纠纷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我们不少
  人都觉得时间压力越来越大。女性收入的增加,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很多家庭有能力在子女教
  育上多投资,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需要、也能够在年纪较长之后才离家独立生活。当然了,由
  于女孩和男孩要接受同等的教育,我们也需要有更多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这一点,也解释
  了为什么女孩离家独立生活的年龄推迟了。
  转到技术上,电脑的推广使用,增加了女性亦能从事的白领岗位。技术把家务劳动变得更容
  易了,同时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打发闲暇时光的方式,结果,我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我们
  在医疗保健上花的钱就像是扔进了无底洞,技术的进步与此脱不了关系。医学技术的进步,
  解释了人的寿命为什么越来越长,避孕技术造成了儿童出生率的下降。两者合在一起,你可
  以得出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此外,技术的进步还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教育体制
  里待上更长时间,才能应付身边事。
  日益严重的物质至上主义,说明了其他不少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它促成了已生育女性重
  返受薪劳动力市场的风潮。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我们能够生产和消费更多东西,是
  以我们迅速采用家用新技术。一部分人工作更长时间,挣更多钱,买更多东西—不管你是自愿
  还是不自愿加班,情况都是如此。超物质至上主义的时代说明,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
  部分都商业化了—体育和闲暇活动的其他方面,包括周末。更高的收入,为我们在健康和教育
  方面增加的支出—包括我们对私立学校的日益偏爱,更多孩子要上大学等—提供了经济保障。
  还有,近来犯罪浪潮虽说有所消退,但它的兴起,是伴随着物质至上主义的滥觞而来的。用
  不着我再列举,读者亦可看出,一切的一切,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生着联系。
  好了,闲话休提,让我们谈正经事吧! 。 想看书来

劳动力的变化(1)
我们都知道职场世界变化得有多快。毫无疑问,这种变化是真实存在的。奇怪的是,它并未
  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比方说,我们自以为知道,凡是从事全职工作的人,工作的时间较长
  ,大量的超时加班没有拿到报酬。但这种传统看法在好几个方面都不够准确。大多数人都知
  道,管理者和专业人士的薪水涨得比非熟练工要多。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劳
  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变化:高低两头越来越大,中间层缩小了。显然,我们需要对这一现象
  做一番仔细的审视。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2003年澳大利亚社会发展趋势报告》(Australian Social Trends
  2003),对工作时间延长问题作了研究,结果显示,超时加班的风潮业已消退。最近,我们
  的工作时间缩短了。但不管怎么说,近来大多数调查揭示的情况似乎有点夸张,令我们留下
  了不少言过其实的印象,诸如加班何其普遍、有多少加班没拿到钱、工人们对此有多么不满
  、它对家庭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诚然,平均来说,澳大利亚全职职工的工作时间比
  20年前更长。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从不足40小时增加到了41小
  时。尽管如此,到了2000年之后,平均工作时间一直未曾增加,而且最近5年还出现了小跌,
  因此现在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降到了40小时又40分钟。我想你犯不上大费工夫,非要叫大多
  数人相信,我们“超时加班,又没拿到应得的报酬”。就算你凑出了一个能完美迎合人们预设
  概念的故事,最好也别用不恰当的事实把事情搞得太复杂。
  倘若你仔细研究这一数字,你很快就会明白,为什么如今的人工作时间更长了。一半以上的
  全职职工每个星期仍然只工作不到40个小时。平均加班时间的延长,主要是因为一小部分工
  人(10%)干了比从前更久的活儿。1982年以后,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的全职职工的比例,从
  20%增加到了30%。(但在过去几年中,连这个30%也在下降。)
  如果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工作更长时间,那么,到底是谁在这么干呢?首先,加班的男性比
  女性多两倍。约有19%的女性每周工作50小时或以上,男性则为35%。接下来,这么做的人主
  要是自谋职业者,而不是受雇员工。2001年的人口普查表名,57%的自雇生意人每周工作50小
  时或以上,而受雇员工这么做的只有23%。
  长时间工作的人,不管是自雇者还是受雇员工,往往从事的是责任重、收入高、对标准工作
  时数未作规定(或这么做没有好处)的职业。按2001年的人口普查,长时间工作最常见的职
  业类别是管理者或行政主管—真叫人惊讶,真叫人惊讶!例如,65%的总经理每周工作50小时
  以上。对于农场主—大多数拥有自己的产业—来说,这一比例是76%。但如果是主要由女性员工
  从事的管理工作,如幼儿教育管理者,这个比例立刻跌至24%。
  在专业人士当中,65%的医学专家和57%的普通开业医师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然而,只有31
  %的小学教师和12%的注册护士会这样做。在事务性专业人士中,73%的酒店和旅馆经营者(大
  部分为自雇者),52%的商店管理者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而这么做的警官只有18%。60%以上
  的出租车司机和私人司机,还有47%的卡车司机,工作50小时以上。这些人不少也是自雇的。
  2000年,统计局调查职工(请注意这一点)对工作时长有何感受。每周工作49个小时以上的
  职工,有2/3的人说,愿意继续以同样的报酬工作这么久;只有11%的人说,他们愿意少拿点
  钱,减少工作时间;但由于还有8%的人宁愿干更长时间多挣钱,两者大致扯平。在每周工作
  35~48小时的职工当中,愿意工作更长时间换取更多收入的人,飙升到了19%。
  所以,看起来并不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强迫我们工作更长时间。大多数人都是为了钱自愿
  这么干的。所以,我们加了
  班—不管拿没拿到报酬。很明显,这里我们只看了职工的情况。1993~2000年间,定期加班的
  职工比例,加班工作时间长短,以及无薪加班的职工比例,并未出现太大波动。可在2001~
  2003年间,定期加班的职工比例升到了37%。

劳动力的变化(2)
在定期加班工作的全职员工中,只有38%是按加班小时数领取报酬的。但大众常常忽视的一点
  是:30%以上的人都得到了间接报酬,有一部分采取的是加薪的形式,另一部分则以休假时间
  替代,等等。诚然,还有1/3的人没得到报酬。但这种无薪加班,最常见于专业人士和管理者
  当中。比方说,抱怨加班没得到报酬的教师比例很高。可在我看来,这种抱怨是误导。教师
  是专业人士。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他们应当在考勤簿上签到,然后领到相当于原工资
  一倍半的加班费,而在于他们本身拿的薪水,就不如其他专业人士(后者的薪水中已经包括
  额外的加班费)丰厚。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在如今这个妻子也上班的时代,双职工家庭总共工作多长时间。2002
  年6月,没有子女老人要赡养的双收入家庭,每周平均工作62个小时,较之1992年,延长了两
  个小时。而对于有子女老人要赡养的家庭,每周的总工作时间为58小时,只增加了半个小时
  。1992~1999年间,尚未育有子女的夫妇,每周总计工作时间在80个小时以上的比例从22%增
  加到了29%;已经育有子女的夫妇,则从17%增加到了21%;而自那以后,两者比例均有下降,
  前者降到了24%,后者降到了17%。
  所以,所谓的加班风潮业已消退—尽管还没人来得及告诉你。而且,大多数人都加班的看法,
  从来都是错的。不过,工作时间的研究,有着比你想象中要深远得多的含义。举例来说,你
  有没有看过自己本应还算体面的收入,并好奇钱都到哪儿去
  了—为什么你拿得出来的钱没有变得更多呢?另一方面,要是你注意过“家庭平均收入”栏里的
  数字,你有没有发现它小得可怜,你是否想过,人怎么可能靠这么点儿钱过活呢?
  要解释当代生活这些神秘现象,主要得看时间的本质。无论贫富,我们所有人分配到的时间
  总归一样:每天24小时,每星期
  7天。虽然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发现,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经常忘了考虑它。一旦把它算
  计在内,你就会意识到,时间的相同配额,在看似富裕和看似贫寒的人之间,起着重要的调
  节作用。它并没有消弭贫富差距,但它所起的作用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真正的富人(诸如凯利?派克那种大亨,要不就是澳大利亚前一二百家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的
  高层)和真正的穷人(完全靠政府救济过活的人),我们暂时放在一边。相反,我们把比较
  范围限制在广大的劳工中产阶级家庭。就普通劳工家庭而言,所谓境况好,就是有份收入丰
  厚的工作—也即在过去十多年里,工资有着大幅增长的那种工作。
  可请看第一点:薪水优厚的人工作时间普遍比工资较低的人要长。2004年5月,各行业高层的
  男性全职职工(管理者和行政工作者),平均收入为每周1609澳元。这比底层男职工(体力
  劳动者)的收入每周786澳元,要高两倍。但我们再想想2006年2月官方公布的男性全职职工
  工作时长数据。半数以上的管理者,每周工作50个小时以上,而只有18%的体力劳动者会工作
  这么久。(32%的专业人士和事务性专业人士每周工作50个小时以上,而工作同样时间的工匠
  则只有23%。)所以,尽管管理者和专业人士的时薪确实比工匠和体力劳动者要高,但从事技
  能性工作的人获得高收入,一部分原因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