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胜:金一南将军随笔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比任何美国军人都执着地鼓动、进行、坚持战争。

    这个人拥有众多“第一”的头衔: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1975年,43岁);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国防部长(2006年,74岁);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两度担任国防部长的国防部长(第13任、第21任)??还有什么呢?喜欢或不喜欢的都对他留有深刻印象,仅仅就为这些充满机缘条件的“最”?

    其实真正给此人留名的“最”,是其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在世人众目睽睽之下指挥调动美军打了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侵入两个国家——阿富汗和伊拉克,推翻两个政权——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实现美国长期耿耿于怀的两个夙愿——进入中亚、掌控海湾。

    先看阿富汗战争。阿富汗地处中亚,苏联解体后,中亚被美国战略学界称为世界上“最后一块战略真空地带”,力求进入而不可得。这个夙愿“9·11”后被拉姆斯菲尔德实现了:进入并占领阿富汗、驻军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大门从此无法对美国关闭,“最后一块战略真空地带”从此不再真空。

    再看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地处的海湾地区,是全世界最富石油储藏的地区:伊拉克的储量为世界第二,旁边就是世界储量第一的沙特阿拉伯、储量第三的伊朗、储量第五的科威特。在该地区完成坚固的军事存在,是美国半个世纪的梦想,这个梦想又被拉姆斯菲尔德实现了:占领伊拉克全境,牵制沙特、威慑伊朗。科威特则更加顺从,长期令美国头痛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也变得噤若寒蝉,收一箭数雕之效。

    如此“战绩”,的确是自1947年美国依据“国家安全法”设立国防部长一职以来,任过该职的所有人皆自叹弗如的一个关键之“最”了:最富美式攻击精神、最富实际攻击成效——2001年10月7日向塔利班宣战,11月12日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36天推翻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2003年3月20日向萨达姆开战,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这回时间更短——20天推翻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还多以策动政变的方式,颠覆那些它不喜欢的政权的话,那么新世纪则是以*裸的和不折不扣的武力了。在这些“全武打”中,拉姆斯菲尔德首当其冲。

    伊拉克战争得手后,这位据说“身体奇好、精神状态奇佳”的国防部长更进一步提出“10—30—30”的作战构想,即一旦美国决定在全球某个地区动武,美军必须能够10天内部署到该地区、30天内摧毁敌军、第二个30天再完成重组,做好到另一地区执行下一次任务的能力。此设想一出,全球哗然。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设想是打“两个半战争”:在欧洲和亚洲各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亚、非、拉地区应付一场小规模战争。到了70年代,由于越南战争的重大损耗,再打“两个半战争”已力不从心,指标不得不大大下降,变为打“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仗。冷战结束后,恢复过来的美国战争指标再次上升,克林顿政府提出要打“两场大规模战区战争”,即在东北亚和中东地区各打一场大仗;小布什政府上台后觉得克林顿的胃口还不够大,要调整“两场战争”的指标,但谁也没有想到调整出个拉姆斯菲尔德的“10—30—30”计划出来。依照此计划,美军必须在70天内打完一场仗并且完成投入下一场战争的全部准备,这真是前所未有的野心和胃口,无怪乎欧洲舆论惊呼:美国在准备一年进行五场战争!

    就在这些猜疑、感叹、惊呼、愤怒之中,拉姆斯菲尔德上升到其威势顶峰,然后是权势顶峰。

    就美国国内政治来看,国防部长历来不是显眼角色,在内阁中居于国务卿、财政部长等要角之后。但拉姆斯菲尔德入主国防部后,不但在五角大楼大权独揽、说一不二,而且靠其咄咄逼人的个性以及与总统布什和副总统切尼的特殊关系,很快将制定外交政策的权力从国务卿鲍威尔那里抢了过来,弄得那位前四星上将一而再、再而三做出“以大局为重”的妥协;然后又通过战场实绩一次又一次向国会要求追加拨款,把个财政部长也贬成了美国大兵的账房先生;最终超过所有内阁成员,使自己成为布什政府中实际上的第一阁员。在国内如此霸道,在国外他也不是谦谦君子。伊拉克战争前,英国爆发史无前例的百万人反战大游行,美国最坚定的盟友布莱尔首相面色凝重,眉头紧蹙,拉姆斯菲尔德只撇撇嘴说:即使我们的英国盟友不参与,美国一家也要把仗打到底。就是这句话,使布莱尔有一阵颇下不来台。这种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的习性和谁说也不行、谁劝也不听、一意孤行的意志,使美国《时代》周刊用“五角大楼军阀”(Pentagon'sWarlord)一词来描述他,也使其头顶诸多个“最”之上又添加了一个“最”: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国防部长。

    在一般人早已退休的年龄,他却进入了其事业的顶峰。

    他以为从此都是顶峰,有永远的顶峰。
09 强势拉姆斯菲尔德(二)——露多大脸,…
    他以为从此都是顶峰,有永远的顶峰。

    幸运的拉姆斯菲尔德忘记了:他的顶峰恰好与冷战结束后美国力量的顶峰重合,或者更客观地说,他恰恰借助了美国力量的顶峰。当他说“在反恐战争中,美国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的时候,以为凭借先进的军事技术、强大的军事能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严重危机的隐患就由他自己悄悄埋下了。

    他志得意满、忘乎所以,忘记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伊拉克已经花费3500亿美元军费、付出了24000名美军死伤的代价,不但未能消除恐怖主义、建立“民主样板”,反使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陷入了生灵涂炭、乱象环生的内战,爆炸、刺杀、枪战、炮战成了家常便饭。三年零八个月之前,美军第三机步师冲进巴格达,在电视摄像机镜头前拉倒萨达姆塑像的时候,谁能想象到伊拉克今天的乱局?2006年11月26日,美军在伊拉克作战的时间,已经超过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348天的作战时间,战争费用在2005年就超过了朝鲜战争的开支,2007年超过越南战争5310亿美元的纪录。这不但成为美国进行的最昂贵战争之一,而且结束之日遥遥无期,已经成为一场难以脱身的战争。新加坡报纸发表了一篇颇有特色的评论:《越战伤了驴,伊战倒了象》。认为以驴为象征物的民主党在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中大胜,是因为以象为象征物的共和党陷入了伊拉克战争泥潭。由国会授权成立、民主和共和两党外交政策专家参与的“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的报告说:“伊拉克局势非常严峻,而且还在恶化。暴力的规模和杀伤力越来越大,针对美国军队的袭击以及美军的伤亡情况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伊拉克人民正在苦难中煎熬。”

    这一切,拉姆斯菲尔德难逃干系。他的地位与美国力量一起上升,也必然要随这一力量的衰落而跌落。尤其是在导致美国力量的过度损耗中,他难辞其咎。2006年11月8日,他从权力顶峰跌落了:被迫辞去国防部长职务。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发表辞职感言时,他说了一句连自己也十分陌生的话:“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几乎没有人理解的战争,是一场人们备感陌生的战争。”几年前、几个月前甚至几天前,自己那些信誓旦旦的话语,一瞬间似乎连自己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四天之后,《洛杉矶时报》一篇名为《拉姆斯菲尔德自己造成的创伤》的评论,给了他一个美式的“盖棺论定”: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曾有机会成为美国伟大的英雄之一。他在危急关头执掌国防部,具备很多令人钦佩的才能,这些都是成功的必备条件。然而,与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一样,他的缺点是傲慢和固执,这不仅导致了他的下台,还使他毕生的努力毁于一旦”;“拉姆斯菲尔德为这一失败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不会以改革美军的国防部长而名留青史,充其量也就留下个差点输掉伊拉克战争的名声。更糟糕的是,他的顽固不化毁掉了地面部队。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军事设备损坏殆尽,士兵们也已精疲力竭。部队为了保证训练只得轮流使用坦克和悍马军车。美军遭遇着一场空前的危机。与拉姆斯菲尔德在2001年上台时所掌管的那支军队相比,他所留下来的这支军队的实力和战斗力已大大下降”。
09 强势拉姆斯菲尔德(二)——露多大脸,…
    2006年12月15日,美国国防部举行告别仪式。尽管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在发言中依然对拉姆斯菲尔德充满溢美之词,称赞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国防部长,但新任国防部长盖兹回答参院咨询“美国是否正在打赢这场战争”时,张口就是一个异常沉重的字眼:“不!”

    拉姆斯菲尔德走了。虽然黯然神伤,但头上依然顶着左一个右一个“最”:最年轻的、最年长的、最有权势的、最富攻击精神的、任职次数最多的??美联社记者伯恩斯说,仅仅只差了10天时间,拉姆斯菲尔德就能创造另一个“最”:打破越战时期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创造的任职时间最长的纪录。

    也许拉姆斯菲尔德最不想打破的就是这个纪录。越南战争迄今为止依然是美国的噩梦。麦克纳马拉活一天就要检讨一天。他决不想重蹈覆辙。正式辞职之前,拉姆斯菲尔德完成了一份机密备忘录,建议布什对伊拉克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甚至规划了“上策”为何、“下策”为何等等,细致且周全。但这份备忘录的真正目的已经不是建言献策了,而是暗中埋下的那句伏笔:不管做出任何决定,都要表明这些决定是“实验性”的,“这样我们就能随时在必要的时候对策略进行调整,而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i米i花i书i库i ;__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拉姆斯菲尔德才想起来不能做麦克纳马拉。他终于意识到了面临的灾祸和解决伊拉克问题的艰难。他想抽身便走,身后尽量少留痕迹。

    但为时已晚。中国有句老话,叫作“露多大脸,现多大眼”。现在不要说全世界了,即使在美国,如果要为伊拉克战争选出一位标志性人物,美国媒体也承认:大多数人会选执着的和顽固的拉姆斯菲尔德。

    “暴风雪结束了”,这是拉姆斯菲尔德离去之前,给五角大楼同仁留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他平素喜欢引用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句名言:“胜利不是最后的结局,失败也不是最后的宿命,重要的是勇气。”

    他对丘吉尔的话信以为真了,以为凭借他的个人勇气和美国国力,就能够达到一切、克服一切。当他终于明白美国力量的有限性之时,他的勇气也竟然像冰雪那样开始悄悄融化了。

    应该责怪丘吉尔吗?既然胜利不是最后的结局,那么失败必然是最后的宿命。

    现在坐在家里的拉姆斯菲尔德,未来只有在回忆录中解脱这一切、辩白这一切了。他拥有如此众多的“最”,回忆录肯定畅销。有人以成功影响一个国家,也有人以失败影响一个国家。拉姆斯菲尔德无疑属于后者。不管他本人愿意不愿意,时间和历史会做出这样的记忆。

    多少年以后、多少代以后的美国人会不会说:21世纪初,我们有个最狂妄的人,叫拉姆斯菲尔德?

    他的最后一个“最”。
10 民族的致命伤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最先进入头脑的,通常是已有经验、既定方案、成功或失败的例证。仅仅依据这些因素开展思维,得出结论可能省时省力,却往往不是最佳。应该承认,经验提供的思维材料不论如何宝贵,对未来的指导作用都是有限的。问题不会简单重复,历史也不会简单重演,这就是为什么刻板地依照历史经验制订的战略计划,往往难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了:如何才能够确保持续的、不断的进取——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功抑或遭受多大的失败,思维主体也能够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经验和传统的超越。唯此,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指导实践的思维成果。

    1806年,普鲁士军队在耶拿—奥地利大战中兵败如山倒。拿破仑的俘虏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下级军官,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总结普鲁士军队的失败,克劳塞维茨说:“它不只是一个风格过时的例子,而且是墨守成规导致的极端缺乏想象力的例子。”克劳塞维茨把普军的失败归于三点:

    一、中高层军官很少认识到战争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军官们更关心自己的军衔和社会地位,而非训练与作战。

    三、士兵缺少爱国心和军人精神。

    三十四年后的1840年,中国军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兵败如山倒。来自湖南邵东、以中国近代外交史作为其“第一片拓荒之地”的历史学家蒋廷黻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没有更早进行?蒋廷黻认为耽误二十年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中国人守旧性太重,承认有改革的必要极不容易。

    第二,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地位摇动,他们反对。

    第三,中国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精神。

    战略思维中进取性的意义,通过克劳塞维茨和蒋廷黻这两位前人的思辨性论述,基本显现出来了。“墨守成规导致的极端缺乏想象力”的普鲁士王朝,和“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的大清王朝,不管自身怎样尽心竭力地挽救衰亡,都无法对剧烈变化的新的历史环境做出战略性回应,最终不得不以十分不光彩的状态退出历史舞台。

    任何一个摊子,不论曾经多么辉煌,单单靠守是守不住的。所以不仅需要保存,更需要创新;不能只是求稳,更需要求变。这才是战略思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战略思维是综合性思维、全局性思维、长远性思维,却不能说它是平衡性思维、调和性思维、妥协性思维。战略思维中一旦失去了进取性,随之就失去了这一思维中最有生命力、最有创新力的部分。

    1982年9月,小平同志讲过一段话。他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33年,再加上15年,就是48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15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这段话是在与英国首相萨切尔夫人会谈时讲的。当时正是小平同志威望的高点。1984年的国庆*中,北大学生还自动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