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几岁,痴迷于学习吧-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一个职员而言,热爱公司的精神也好,如何忠于自己的公司也好,与其抱有这样的幻想,不如忠于自己现在手头的这份工作吧,这比什么都重要得多。
更何况,工龄再长,也没有什么价值。不管你的工作内容曾经如何充实,也不管你持有多高的“股值”,日本的公司都会朝着美式企业转型,而这一切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缺乏在外资企业生存的技巧和迎难而上的训练,那么就只能与失败者为伍。因为从二十几岁开始裁员就已经开始。
“去年业绩提高了,所以可以安心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去年做过的事情在去年已经得到了评价,所以,今年的你只能说已经破产。这就是“时价”评价。
。 想看书来
11 首先要主动向“股价高的人”学习
■首先要向“股价高的人”学习
要提高股价,首先要从你的周围寻找“股价高的人是谁?”。这个人既可以是你的前辈也可以是你的上司。找到一个大家公认的“很厉害的能人”。
然后,重要的是完全复制他(她)的做法。常言道:学习来自模仿。希望早日出人头地,只有去复制理想的榜样。学生舞弊万万不可,而走向社会后的舞弊则受人赏识。公司也会期望你那么去做。
具体榜样近在眼前,则复制其一举手一投足。运气好的话,分在同一科室自然再好不过,即便不在同一科室而在其他科室,亦无大碍。总之要以身边的人为假想榜样,然后树立“先做到这一步吧”的目标,努力工作。他(她)可以成为一把尺子,可以丈量出每天有多少进步?接近到那个阶段了?
也许,你和他(她)之间确实存在着天壤之别,换言之,他(她)是你的对手,所以,就要把工作中他(她)策划了的、处理过的事务,你也思考出一个不同的方案来。要常常思考:“要是换我来做的话,我就会如此这般。”这一点非常重要。不需要公诸于众,而且也不可能给你公诸于众的机会,自己磨砺动脑筋的习惯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如果缺乏这种训练,你就会沦落为“等待指令一族”。等待指令一族总是常见于那些在优秀上司的手下做事的员工当中,与其说是上司拿下属当工具使用,倒不如说员工自己完全依赖这位优秀的上司,主动放弃了自我思考,常常就是这样的情况。
因此,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发展。因为没有发展,所以永远成不了上司。因为成不了上司,所以就会落后于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同龄人。结果,转来转去,陷入裁员境地的往往就是他们这样的人。
然而,经常思考出不同方案的人,虽然水平有高下之分,实际上是在处理着与上司一般无二的事务。可以称之为“为了成为上司的一种训练”。所以,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被提拔为可以代行上司职责的角色。
■自己寻找学习榜样
凡是职员,都会受到最先被分配的部门的上司和前辈的影响。
同时分到某部门的一位朋友,过去不到一个礼拜,从接听电话时的口气到走路的模样,都与他的顶头上司如出一辙。而且别人听他说话总觉得有些怪,原来是这位虽然是江户男儿的仁兄,竟然模仿了他那出身乡下的顶头上司的方言,虽然有些怪异也还能听懂他在说什么。而以一张白纸的状态进入公司的新员工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二十几岁的新职员会变成什么样?其受周围环境影响之大竟至于此。
部下无法选择自己的上司。因此,上班族的人生成功与否,几乎在分配下去的那一瞬间,即在什么样的上司手下学习,差不多就已经决定。正因为这样,依靠自己的双眼去寻找理想的榜样才至关重要。
一个上司或者前辈如果出类拔萃,那么他的部下也会认认真真、有条不紊地工作。遇上差劲的上司,根本不可能学会如何去工作。在我的上班族时代,这种情况见得太多太多了。
我刚刚开始新职员生活的时候,我分门别类地找好了自己要学习的榜样,接听电话向A前辈学习,工作的安排方面向B前辈请教,策划能力方面学习C前辈,而营造氛围方面以D前辈为榜样,流行方面则拜E前辈为师。一个人总有其一技之长。欣赏和注意他的这种长处,然后复制到自己的身上来。此时,自然会有前辈给你指出:“你说话越来越像A君了!”然而,对于这些,自是心照不宣,依旧堂而皇之地复制下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可以让你早日正确地完成你的工作。也就是说,这是提高自身股价的最好捷径。
自成一派当然很重要,但是损失也会很多。而且,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境地。差劲的职员、差劲的厨师、差劲的实业家身上常见的通病就是这种所谓的自成一派。而且毫无基础,随心所欲、自以为是,损失多多,失分连连,错误百出。而他本人却浑然不觉,这就是没有师傅教诲的弱点之所在。
工作这东西,基础最重要。如果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遇上一位要求严格的上司,时刻训斥你“那个不对!”“这个要这么做!”再没有比得到这种手把手的指导更为幸福的了。只要基础扎实,应用起来便不费吹灰之力。
认真学习周围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受到年龄的限制。“都三十几岁的人了,怎么连这个也不懂?”二十几岁的人不用担心对方会这么说自己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无法开口请教。二十几岁的人,自己不懂的,可以堂而皇之地向人请教。仅此一点,就对自己非常有利。
作者推荐的学习榜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2 想法高人一筹,成为影响别人的人
■将来要做领导的人,在他二十几岁时就已经显示出领导才能了!
“要做老板的人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是老板。”这是我向来的观点。长期以来,通过自己观察无数的职员发现,成为领导的人,从他二十几岁开始就已经彰显出他的优秀领导才能了。
这里,人们容易误解的一点就是,一提到领导才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种猛打猛冲的“跟我来!”类型的职员。
实际上并非如此。对待工作的态度、遵守纪律、汇报·联系·协商工作是否彻底等等,理直气壮地去做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责任感。所有这些都是领导才能。
至于超凡的魅力之类,则不需做出要求。
要提升你的股价,不能以你现在的地位来考虑。要站在更高处思考、判断和行动。一般职员的话,要站在股长的位置上、股长的话要站在科长和处长的位置上来思考问题。
我曾经因为不懂得这些而失败过。
当时我在一线做直销,某大企业的人事负责人因为一件什么事情,来到我办公的地方。在当时,负责的公司是分成直销区域进行业务运作的,那家公司由C君负责。虽说如此,这也只是当时我那样胡乱设想的,既然和那家公司也没有什么往来,所以当然不会有什么负责人了。对方要求确认是不是能够紧急使用一种用于人事培训教育的新产品,该商品好像在报纸的广告上看到过。
不凑巧,C君当天不在。所以,那家大企业的业务便转到了我的手里。于是,一切顺利,交易成功。可是,问题在于这业绩该怎么算呢?既然是我销出去的,所以算是我的业绩也可以,而业务是他的直销区域,算成是他的业绩未尝不可。
既然往哪一边都说得通,当时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理所当然地就算做了自己的业绩。因为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他来做的话,说不定不会顺利呢?”“而且,说不定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呢。他哪儿成?”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单纯负责推销的人来说,这样也许没有什么错。但是,从整个集体来考虑,这样就不行。算做他的业绩,或者把情况将清楚再请他把业绩转拨过来就好了。而且,关于今后的推销工作,也可以接着后边的做下去,和他一起去做,直到他取得成功,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却没有这样去做,因为一个人的原因却破坏了整个团队的协调一致。当时的我27岁,对于自己的工作已经开始充满自信,在推销方面不愿意输给任何人,希望所有业务都由自己一人承担,很是争强好胜,因此导致了我的失败。
■要努力成为一个能影响别人的人
站在更高处思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推销方面的专业才能,还可以实现换位思考。
这种情况下,不是作为一个推销员来思考问题,而是作为团队的一员,进而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来判断问题。就是说,作为上司来做出判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股价提升之类:“虽然工作上还不错,但是却缺少人性魅力。”
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在他的小说当中,通过主人公菲利普·马洛之口说道:“男人要坚强,才能生存下去。男人要温柔,才有资格生存下去。”这对于一个职员来说,也是至理名言。不是很坚强的职员便无法胜出,面对竞争对手、弱者,如果没有仁慈之心,不会成为一个能对别人产生影响的人。
能够影响到别人,这种能量不是气势和严格,而是“强悍之中的温柔”。
说到底,谁都可以成为一个坚强的职员,只需要将各种技巧武装起来就成,所以再简单不过。技巧、技能、资格、人际关系……全都可以一一掌握。话虽如此,懦弱而仁慈的人却没有任何的价值,弱者之间可以互相舔舐对方的伤口,说得极端一点,就和丧家之犬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强悍之中的温柔,会将一个人放大,它具有超越才能、坚强的能量。相比之下,才能只不过是次要的东西。站在更高处思考,就要以这种强悍之中的温柔去应对。这就要求你不仅仅是靠技巧之类武装起来的人,还应该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年龄、职务等等完全无关。二十几岁的人当中,有坚强而温柔的普通员工,在那些一大把年纪的财界巨头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对别人产生不了任何的影响。
如何?从二十几岁的现在开始,树立成为一个可以影响到别人的人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8 做专家的同时还要成为全才
■社会需要“全才”
“练就了作为专业人才应有的专业能力。”“所以可以安心睡大觉了。”在今后的时代,如果持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草率。
例如,我有个朋友,长期以来,一直在编辑与学术相关的专业书籍。他掌握着全国的大学教授网络,不分国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以这样的信息资源为基础,过去曾经不断推出很有影响的拳头产品。
但是,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有些什么人?正在做怎样的研究?此类信息完全公开。并且,大学生已经不再手不释卷,加上受出生率下降的影响,读者的绝对数量为之大减。因此,学术书或者改为可读性强的商业书籍发行,或者只能勉为其难地出版。
这样一来,他作为专业人才的地位便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他就算想要施展拳脚,可市场正在以惊人之势萎缩,都已经到了“平仓”的境地。最后,他虽然升职了,但其实这只是体面的工作调动而已,现在是退隐公司。大概不久就会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换言之,专业人才,越是专业精神,与时代的偏差就越会成为他的致命之伤,这一切都是宿命。
要作为职员在公司长期发展下去,就要以作为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提高自己的项目运营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取得预算的能力、与其它部门和官员的交涉能力等,向周边领域不断积累自己的经历,这一点非常重要。
前面也说过要能成为“二刀流”、“三刀流”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不是要只成为专业人才,而是要成为“全才”。一个全才,就算在万一的情况下也会临危不惧。例如,即便是要跳槽,因为训练有素、全面发展,那么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乃至创业型企业,你都会成为他们孜孜以求的有用人材。
我想,如果我那位朋友不是一味只沉缅于学术书籍当中,而是进一步以公司职员为对象,研究一下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者把注意力转向大众主题,抑或进一步研究可以受到无数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二十几岁年轻人欢迎的出版计划、编集方针等,那么他作为一个编辑,还可以继续延伸自己的事业。
■二十几岁时走走弯路也很有必要
一般来说,即使在你所在的公司也是如此,对于全才的认识仅仅是这样:“全都是些不具有专业人才能力的人。”那些全才们,仅仅因为论资排辈,碰巧成了管理干部,但是他们什么专长也没有,即使在公司内调动也并非是因为对其能力有所期待。总之,所谓全才并不是样样精通的人。
本来,全才是指无论在什么领域都有过人的能力、无论安插在哪里都具有相应经验的人。在这些全才身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他们曾经是销售业绩卓越的营销好手,或者是在人事录用、培训时不断提出让专业人士都哑口无言的点子智多星,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曾经是活跃在某个部门的专业人才。
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我自己便是如此,由一个专业人才转变为全才以后才得以继续工作下去,后来我自己才意识到自己最擅长的本领原来是在营销方面。而在此之前,从二十几岁时起,我就一直在出版部门和培训部门两个部门转来转去,走了很大一段弯路。
仅仅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我从策划、编辑、制作、校对,到业务拓展、研讨会推进、报告人助理、研讨会策划、教材的策划制作、新型研讨会的策划与开发,虽说是主要工作,但其实是繁杂无比,我都一一体验过来了。
但是,这样的弯路绝非徒劳无功。因为,我在出版部门锻炼了自己的策划能力,而在培训部门则通过与实业家的沟通学到了管理知识、培养了自己的说服能力和谈判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一下子被分配到销售部门的话,几周之内就可能只有辞职走人了。
事实上,我被调动到销售部门仅仅半年,就拿下了80多家历届前辈们几番尝试都说服不下的客户,走弯路的经历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另外,正如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我之所以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新的事业部的项目经理,与其说是因为我自己提了方案,倒不如说是因为只有我才有着涉及这项事业所有的策划、运营、销售的技术与专业知识。而这些经历,就是我在那之前绕了很多弯路日积月累起来的。
把一个专业人才从他的专业领域拉开,弄的不好就可能走投无路,但是,对于一个全才而言,走弯路并非没有好处。积累经验、拓展才能才是至关重要的。二十几岁的人更应如此。所闻、所见、所做,一切都是学习。不问成败,任何体验都有价值。
39 不靠经营学,要掌握经营感觉
■经营学对经营实践几乎没有用处
经营一家公司就如同驾驭一匹烈马,而且这匹烈马生存的世界是“雁过拔毛”般残酷的世界。
所以,前面介绍的在留学或研究生院中学习到的东西,即使那些都是最新的经营理论,也不要以为可以在经营实践中派上用场。
如果理论与现实之间出现对立,那么,必是理论错误无疑。应该抱了这样的想法去处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经营学这门学问,就如同报社记者与新闻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