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恶皇后-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是巴不得早点息事宁人,齐王也是,杨家更不会提。剩下的,各怀鬼胎,等着看上面的当权者们如何决定。
闹哄哄议论了一阵后,这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广陵王司马遹却因为这件事被推到了众人的视线内,成了朝廷最新话题人物。一帮老臣在杨骏的授意下,趁机上表请立司马遹为太子。
皇上现在是越来越机灵了,一句话就堵了那帮老家伙的嘴:“朕连皇后都未册立?就先册立太子?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如此奇闻。”
言迄,拂袖而去。
老臣们顿时面面相觑。
因为他们也如杨骏一样,一向是没怎么把皇上放在眼里的,只当他是一尊摆在龙椅上的木偶。现在见皇上谈吐气势非同往日,一时都呆掉了。
过了一会儿后,才重新议论起来,这回,是商讨要不要册立皇后的事了。
这时候,我正在明光殿里琢磨着:我不害人,人却害我。既然如此,我也不需要装什么端庄贤淑的未来国母了,大家就赌赌看,看谁的手腕厉害。
气怒攻心之下,父亲的无耻和母亲的凶悍在我的身体里埋下的种子,似乎就要破土而去了。
如果我要反击的话,首先必须有帮手。哪些人可以做我的帮手呢?
贾氏家族中,只有贾模还堪一用,其余的几个都是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母亲的郭氏一族中,也只有一个舅舅郭彰现任青州府的知州。
只是这两个人现在都在外地,远水解不了近渴。猛然召回又实在没有理由,而且意图也过于明显,容易引起杨家的怀疑。
至于朝廷中,要说,我也不是完全没根基的。父亲在朝为官多年,一直大权在握,一度曾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先帝的心腹重臣,如裴秀、羊祜、王沉、荀勖等人,都和我父亲交情不错,那时候也常到我家走动的。
其中裴秀还是我的姨父,他的夫人是我母亲的亲姐姐。裴秀的儿子裴危,因著有《崇有论》而闻名天下,是个著名的才子,如今亦在朝为官。
只是官场的交情,人走茶凉,淡薄如纸。父亲去世后,这些人已经很少和我家来往了。除了姨父裴秀,据说曾奏本请皇上立后之外,其余的,都没见替我说过什么话。
不过,如果我真的跟杨家对抗起来的话,他们也不会成为我的敌人,关键时刻,兴许还能帮上忙——只要我肯许诺给他们足够的好处。
如果让他们选择站在谁的一边,他们也多半会选择我。他们现在的表现,只是迫于杨骏的淫威,并非真的心向杨家。
总之一句话: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太后党。
这样的人在朝臣中占的比例并不少,只要我能一举除掉杨家,他们立刻就会变成我和皇上的拥戴者。
除了政治势力外,最重要的还有军队力量。杨家虽然没有私人武装,但豪奴家丁,亦不下千数之众。没有几千兵马,是根本对付不了杨家的。
现在在京城的这三支军队,细数起来,我能调用的似乎不多。
楚王的兵马我不想用。他是个莽撞而又贪婪的人,要他办事,不仅不牢靠,还会招来无穷的索取。索取不成,必遭反噬。他的军队,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出动。
囤积在金镛城的汝南王的军队,也不见得很中用。汝南王自己平时总在京城,那里只有他的儿子东安公司马繇在照管着。
据说司马繇是个脓包,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魄力。司马亮让他领兵,只不过因为他是司马亮的唯一的儿子,他没得选择,交给别人又不放心。
这两支宗室王的军队,囤积在京师附近的唯一好处,就是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真要让他们入京城,我还是很犹豫的。万一他们起了什么不良之心,那我不是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
剩下的,就只有禁军了。
可是禁军首领孟观和李肇,我又万分厌恶,也极度地不信任。他们是先皇的禁军,却帮杨骏拦路劫持先皇的遗诏。这样的不忠不义之人,根本不堪一用。
若不是为了对付杨骏,我早劝皇上把他们撤掉了。
想来想去,觉得一时之间并无良将,亦无良策。就算我再气恨杨家,在时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我苦思对策的时候,杨家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
很快,他们就玩出了新花样。
杨骏突然破格提拔起了一位名叫刘豫的亲信担任禁军副统领。
刘豫出身微贱,据说是杨骏一个小妾的弟弟。年纪很轻,但武艺超群,在上月禁军的一次比武大赛中拔得头筹,一时名声大振,声望鹊起。
杨骏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把刘豫从一个小队长直接提成了禁军副统领。
如果一切顺利,大概要不了半年,他就会用刘豫取代孟观和李肇,把禁军重新掌握到他自己手里。
面对这个新情况,我只得赶紧派人去调查刘豫。
调查回来的人说,刘豫每天闻鸡起舞,苦练武艺。平时生活简朴,作风正派。对士卒宽仁,对上级尊敬。总之,这是个完人,根本无懈可击。无论拿银子还是拿美女都无法收买他,因为,他一心向武,对美女完全不感兴趣。
后面的这句话让我整整一天都很费解。皇上是从小长在美女堆里,对美女已经司空见惯了才不希罕美女的。这个刘豫既出生寒微,猝然富贵,应该很欠美女才对,怎么会完全不感兴趣呢?难道武艺的魅力能大到让一个人彻底清心寡欲吗?
晚上皇上回来我跟他说起这个,他笑道:“这很好理解啊,他喜欢的是男人,所以对美女无动于衷。”
我也有想到这点,只是还不能确定。既然皇上也这么说,那我就派人去试试吧。
这一试,试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居然因此有了一个忠诚的部下。
因为,这个刘豫,变成了我的表弟裴危的密友。
准确的说,是他的男宠。
裴危是著名的风流才子,面庞清秀,风姿飘逸。刘豫膀大腰圆,脸上虬髯如刀戟,是雄赳赳的武夫。他们俩成为亲密爱人,怎么说都该是刘豫当相公,裴危当小甜甜吧?
但世间的事,就是那么不可思议。真实的情况是:刘豫在裴危面前百依百顺,是羞答答娇滴滴的小蜜糖小甜心。
不是我吹,我们家的人就是这么拽的,只用一个文弱书生,就可以收服了一个能领导千万兵马的盖世将军。
真正的聪明人,就该像我这样,举重若轻。一皱眉间,妙计出,天下定。
看杨骏傻冒一样拼命地打压孟观和李肇,发动一切力量在朝臣面前为刘豫说好话。终于成功地把他提升成了禁军统领。我心里那个乐啊。
刘豫控制了禁军,我对付杨家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搞定了禁军统领刘豫,皇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其实我也知道,让刘豫带兵去杀杨家人他是不会干的。我也没打算让他带禁军去围剿杨府。我只要他到时候别站到杨家一边对抗朝廷就行了。
因为,经过一番审慎的思考后,我觉得对付杨家,最好还是不要动用皇宫禁军。
这是基于一个考量:皇上的心情,皇上的声誉。
说到底,杨家是皇上的外家,杨骏是他的舅舅。如果出动禁军灭了杨家,世人会说,皇上不念亲恩,杀了自己母后的娘家人。
虽说古语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杨骏以外戚干政,专横跋扈,也的确不得人心。但以甥杀舅,多少有些忌讳的。皇上又是那种很仁善很重情的人,我不想让他心里总存着愧疚,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先皇太后。
如果是出动宗室王的军队,那性质就变了,变成了两个家族之间的战争。司马皇家子孙捍卫自家的江山,免使皇权落入外姓之手。这个理由再正当不过了。
为了江山社稷,抛弃个人私念,大义灭亲,是人人称赞的行为。
唉,同一件事,换一个角度看,就变成了正邪两分,这就是我们政治文化。
我们天朝大国的人就是这么聪明,脑子里弯弯道道特别多,权变无极限。那些蛮子们傻乎乎直愣愣的,怎么跟我们比?再进化一千年再说吧。
我们聪明人,既然决定出兵,就肯定要知己知彼。
我派人认真调查了一下,杨府号称家丁过千,其实是包括了他家所有下人的。这些人中有一半分布在他家的各处钱庄、农庄中。家里剩下的一半,再除出老的小的,真能拿起家伙迎战的,满打满算,也就三四百人了。
换言之,只要刘豫不临阵倒戈,帮着杨家对抗朝廷,要一举灭掉杨家是不难的。
那样的话,从汝南王在金镛城囤积的几千兵马中,择精兵良将七八百人,应该就差不多了。
毕竟,我们派去搜捕的人是拿着皇上的圣旨去的,代表的是朝廷,是官府。杨家人作为朝廷钦犯,只应俯首就擒。一旦有反抗行为,就是抗旨不尊,可以不待审判就地取决的。
所以他家的家丁,必须有非常的忠心非常的勇气才敢反抗。而这样的人,往往只是家丁中的极少数。大部分的,能逃则逃,不能的,只好筛糠一样地跪地求饶。
朝廷出动军队搜捕大臣,只是做最坏的打算,以防万一之举。一般情况下,是用不上的。君不见那戏台上,被皇帝降罪的官员,全家人一听到圣旨就慌忙跪下。别说反抗了,连怨言都不敢有一句,还要说“谢皇上隆恩”呢。
当然,以杨骏的跋扈嚣张,肯定是没这么乖的。我们要防,也就是防着杨骏狗急跳墙。
而杨济,多半只会伏地哭泣。
对于杨济,我是心存怜悯的,但也没打算放过他。不可能杀一批杨家人又放走一批。
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杨济——我只能对不起他了。虽然我也不愿意这样,但谁叫他是杨家人呢。
思虑定后,便派人去跟汝南王联络。汝南王的反应在我的意料之内:非常非常的乐意,简直欢呼雀跃。
这些诸侯王,铲除杨家之心比我更烈。他们是司马家子孙,眼看自家的江山让一个外人作主,皇权名存实亡,早就咬碎了牙齿。对胆敢架空皇上、觊觎司马家江山的异己分子,自然是巴不得趁早赶尽杀绝。
即使不为了江山社稷,只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他们也希望尽早驱逐杨家,好自己掌握大权。
所以我的人跟汝南王一通气,他立即表示大力支持。说他家的兵马任由我调遣,想调多少就调多少,想什么时候调就什么时候调。
搞定了打手,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了。
这期间,赵太妃的父亲赵浚致仕还京。他是个聪明人,一看情势不对,只在京城住了几天就带着赵老太君回了华阴老家。据说杨济偷偷把自己的两个小孙子混在赵家人中带回去了。
赵浚进宫跟皇上辞行的时候,皇上赏赐了他千两黄金万两白银,还单独赏赐了赵老太君一大堆东西。我自己也送了老人几样礼物。算是对先皇太后的养母有了交代。
他们走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要是到时候赵老太君还在杨府,惊了她老人家可就不好了。
万事俱备,似乎只欠东风了。
这个东风是什么呢?
就是罪名啊。
杨骏是朝廷一品大员,太傅,先皇钦点的辅政大臣,也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他同时又是小杨太后的父亲。
这样贵不可言的身份,这样的权臣世族,一度统治了整个晋国,把皇帝都架空成了傀儡。要铲除,没有天大的理由是不行的。
如果师出无名,即使成功灭掉了杨氏,最后也只会落得一个残害忠良的恶名。
什么理由是天大的理由,无论什么人犯了都要格杀勿论的?
只有一个,那就是,谋反!
任你功高盖世,名重天下。只要一与谋反沾上边,再红彤彤的名字也立即抹得黑漆漆的,从功臣、忠臣双料榜的榜首跌落到臭烘烘的黑名单上。
当然了,黑名单上的名字也还是有机会变红的:画一把大红叉。
要把杨骏从红榜移到黑榜上去,其实也简单,找人告发他就成了。
至于告发者嘛,现存的不就有两个?
前禁军统领孟观和李肇啊。
自从这两个家伙无端端地被杨骏从禁军统领的位置上赶下来,变成了洛阳下岗失业人员后,他们就成天结伴出入各大酒馆,喝得酩酊大醉,然后拍桌打椅,大骂杨骏。
弄得酒馆老板心惊胆战,生怕惹祸上身,每次都送瘟神一样把他们俩送出来——温柔点的老板是送,粗暴点的,就挥动扫帚开赶了。
你说他们俩做官被人赶,喝个酒也被人赶!那满腔的愤懑,冲天的怨气啊,直把这两人的眼睛整得跟兔子似的。
当我派出去的人在洛阳大街上寻找他们的时候,路人遥指:您家沿着马路找,只要看见有人被人从酒馆里赶出来,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那不用问,肯定就是那两位大爷了。
70。 血染洛阳城
元康元年,孟观、李肇向皇上告发杨骏谋反。
告发密函送到勤政殿的时候,皇上正在御书房和齐王、汝南王他们议事。
当听到杨骏要谋反弑君时,皇上呆呆地坐在龙椅上,半天没有吭声。
汝南王趁机代皇上拟诏,罢免杨骏官职,宣布全城戒严。同时令楚王兵据四城,协助京城守卫守好城门。又令东安公司马繇率八百将士讨伐杨骏。
当时杨骏的外甥段广还在宫中,他闻听此事后直闯御书房,力辩杨骏不会谋反,因为他没有谋反的动机。
他的理由很独特:杨骏无子!一个连儿子都没有的人,他谋反干嘛?他要那个皇帝宝座将来留给谁?
至于告密信中所说的,杨府中现在正积聚着很多大臣在密谋。段广辩称,他们只是在一起商量今年夏祭的事,根本不是在密谋造反。
他说的这些嘛,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事关谋反,历朝历代,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百的。
汝南王生怕皇上犹豫,当即一声令下,禁军一拥而上,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段广抓了起来。
段广一面挣扎一面破口大骂,当然是骂汝南王和我,主要是骂我。据说,他还对皇上大喊,我是个扫帚星,魔煞星,将来一定会谋权篡位,皇上会沦为我的傀儡,大晋的江山也会断送在我的手里。
最可笑的是,段广还力陈,他们都是为了皇上好,才把持朝政的。不然,一旦归政于皇上,大晋皇朝最后只会落得母鸡伺晨,成为千古笑柄。
向我转述这些话的人一边说,一边不断地观察着我的脸色。
我却越听越乐了:他们还以为这样做是在拯救皇上,殊不知,皇上正巴不得如此呢。他老早就说过他的人生理想了,那就是:我批阅奏章,他在一边玩蛐蛐。批完了,我们再在宫里某处幽会去。
人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揣度别人,总以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一定喜欢,比如权力。
他们不知道,他们以得到为幸,皇上却以得到为累。
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只可惜,没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
不过我关心的并不是那些人对我的评价,骂我损我,悉听尊便。我关心的只是,东安公司马繇已经去了那么久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呢?
我在这里心急火燎,怎么别人都不着急的吗?这事若办砸了,让杨家反击成功,丢脑袋的不只我一个吧。
我只得再次派人去打听,同时努力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
在我的翘首盼望中,探消息的人终于回来了,才刚刚禀告了一句,我就难以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