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我是宋氏-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桃按照规矩给一个待罪小妾分配每月份例的时候,听到下人回报,武氏在荒凉的院子里,披头散发,凄苦度日。只能叹一声,这武氏起起伏伏这么多年,不过只因为一个“妒”字。

  嫉妒别的女人拥有四阿哥的宠爱,嫉妒别的女人拥有体面的身份和地位,嫉妒有儿女在别的女人脚下承欢膝下,她因“妒”生恨,总是在耍手段想博得四阿哥的心。

  古代女子,一身只能捆绑在一个男人身上,她的喜怒哀乐总是因为那个男人,但是他们三妻四妾,又怎么会让女人高兴。

  幸好她是个现代人,她可以修仙,等到时机成熟,她可以一走了之,在逍遥度日之后,或许还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男人。

  雪下了一场又一场,宋桃又送走了康熙四十三年,迎来了康熙四十四年。

  这一年的除夕,宋桃和两个孩子到了福晋那儿,一起磕着瓜子,说着闲话。

  清朝过年,一样的热闹,除夕夜放烟花,点爆竹,还要守岁。只可惜,今年是不能放了,四贝勒府里的三个孩子不免失望,于是那拉氏便笑着答应,再过几个月,给三人补上,三个小祖宗的脸上才重新挂上笑容。

  一起到了午夜钟声响起,宋桃这才回了自己院子。

  走在路上,雪仪和云裳抱着福兴和欣妍回屋睡了。

  李嬷嬷为宋桃净面洗手。

  “主子,老奴听说万岁爷要在上元节顺路去爷的梅园赏花,您准备得怎么样了?”李嬷嬷从小看着宋桃长大,这么多年来,一直把宋桃看得最重,这一次宋桃接手这么一件大事,她这几个月一直担忧着。

  “难为嬷嬷帮我探听到这个消息,不要担心,我倒有了个好主意。”

  她正为没个好点子,苦恼呢!这次老康的一个想法,倒是让她省了不少力气。

  初二至十五宫里的小阿哥,小格格们都放了假,康熙便决定带着他的龙子龙女们一起好好游乐一番。

  清朝这过年,从除夕至十五,出了正月十五,这年才算过完,清时京城这正月十五元宵节可是比过年还要热闹,从正月十三起,一直到正月十七,整个京城都张灯结彩,各家各户门前挂花灯,更有专门的花灯会,各色漂亮形态各异的花灯集中在一起供人赏玩,这时节,做小买卖的也全集中在灯会上,从古玩玉器到各种小吃应有尽有。

  可以说,元宵节是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时节了。

  所以康熙并没有禁止元宵节挂灯笼,只是这一年毕竟不同往日,集会被取消了,大家只能在自个儿院子里赏赏灯,看看月亮了。

  小阿哥小格格们早就对元宵节有所耳闻,但是苦于宫规,不能去外游玩,这一次虽然依然不能去看到集市,但是能出宫,已经让这些孩子们兴奋异常。

  康熙和一群小孩们一起来到四阿哥的梅园。

  一进园子,浓郁的梅花香就扑鼻而来。孩子们更是齐齐发出了呼声。

  四阿哥的三个小鬼,相视一笑,就知道他们会是这种反映。

  原来是梅树上挂着的卡通灯笼吸引了孩子的注意。

  康熙是见惯大场面的,虽不能让他太惊讶,不过那些有趣的灯笼也让他起了观赏的兴趣。

  康熙让孩子们自己玩去,理所当然的,四阿哥家的三个小鬼头当起了导游。

  那拉氏强撑了一会,就开始冒虚汗,康熙是知道这老四福晋的身子不大好,于是便准了她,让她先行告退。

  “老四,带朕四处看看。”康熙等大家散了,便对四阿哥说道。

  四阿哥点头恭敬称是,宋桃也跟在两人身后,与李德全并列走着。

  宋桃不是个太聪明的女子,对品种创新也不在行,而且短短几个月也无法栽培成功,只能在规模和设计上下功夫,她特意让人快马加鞭,从江南移来一些特殊品种,如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梅花。

  这些梅花花色各异,有白色、粉红、大红,花形也各有不同,再配上元宵夜挂在梅树上的各种各样的灯笼,也让这一场梅花宴会很有看点。

  圆月高悬空中,康熙和四阿哥在梅园里闲逛。月色之中,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也一树树梅花娇娆可爱,特别是绝对新奇的维尼熊、凯蒂猫、皮卡丘等等卡通灯笼,让一把年纪的康师傅也看得兴趣盎然的。

  “老四,这花倒也不算稀奇,不过这灯笼倒是看着有趣。”康熙梅花看得多了,自然觉得这景色也是一般,而一个个卡通形象的灯笼倒是有趣。

  四阿哥对宋桃策划的梅花盛宴,因为没有创新梅花花种而有些失望,但是毕竟也没有失了场面,其中的灯笼又是点睛之笔,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他比较满意了。

  “皇阿玛,要不要猜个灯谜?”四阿哥看康熙脸上挂着笑容,自己心情也不错。

  康熙一路走来也看到些搞怪的灯谜,比如说“小白长得很像他哥哥,猜一成语”;“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小毛,请问三儿子叫什么?”

  “老四,这灯谜出得可不像你的风格啊。”康熙颇为含蓄地望了一眼宋桃。

  四阿哥皱了皱眉头,瞄了一眼最近的灯谜:“拍死蚊子,但是它流的却不是它的血,为什么?”

  他也看了眼宋桃,这内容怎么可以……这么低俗!

  宋桃哪里不知道四阿哥眼里的意思,她上前说道:“回皇上的话,这灯谜是妾身出的,妾身学问不好,请皇上多多包涵。”

  康熙笑道:“这谜题倒是颇为有趣,朕想想都费了些脑子呢!”

  老康都能猜出这些脑筋急转弯,她表示怀疑。

  当然怀疑是只能放在心里的:“皇上智勇双全,妾身这小小的谜题哪能难住皇上您啊!”

  老康哈哈笑道:“老四,你这侧福晋可有一张甜嘴,这欣妍丫头果然是像她!”

  宋桃眼睛一暗,我家丫头差点不再说话,可都是你害的!

  正说话着,康熙被另一边的情景吸引住了目光。

  “李德全,去看看那边怎么回事?”康熙望向一群孩子们聚集之地。

  不一会儿,李德全就回来了。

  “皇上,是欣妍格格和星德少爷在比试猜灯谜。”

  “谁赢了?”康熙好奇地问。

  “各胜两局,现在正被最后一个灯谜给难住了。”李德全笑着回答。

  “走,过去看看。”康熙带头走了过去。

  宋桃正心惊呢,这星德该不会是那拉星德吧!

  “爷,这星德少爷是谁?妾身怎么都没听说过。”宋桃问着身边的四阿哥。

  四阿哥心情不错,便回答说道:“是福晋的远方亲戚,文韬武略都不错,爷打算明年就让他做福兴的侍读。”

  这星德,他看过之后,确实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让他去上书房学几年,再大些,安排他进军队,也许会是个将才啊!

  宋桃看看四阿哥的脸色,似乎对那拉星德的印象不错,她倒是好奇这小子,到底如何了。

  走近之后,便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他身材均匀,四肢修长,肤色白净,五官深邃大气,长长的睫毛下一双眼睛弯成月牙,红唇便带着一抹浅笑,正温和地注视着手上的金鱼灯笼。

  宋桃心想:长得倒不错,不过不知道为人如何?

  “李德全,去看下是什么谜题,把这俩孩子给难住了?”康熙嘴里叫着李德全,眼睛去看着宋桃,又是个什么古怪的谜题了?

  宋桃有些尴尬,她原本想,猜灯谜图个快乐,也没往诗词那边想,这会儿,倒是成了笑料了,得了,得了,只要康熙爷高兴,她怎么着都行。

  李德全回来:“回皇上,谜题是,中秋将至,猜一个成语。”

  康熙和四阿哥都诧异地看了宋桃一眼,康熙再次哈哈笑道:“老四,你家这侧福晋,原来也会正常的谜题,可真是不容易啊!”

  宋桃呵呵赔笑,无限尴尬中。

  四阿哥看了眼宋桃,然后说道:“儿臣偶尔也会督促她读点诗书。”

  康熙微笑说:“这谜题虽然简单,但是内容也算丰富,想答出来,也不容易啊,看来这诗书也不是白读的。”

  欣妍苦思冥想依然没有想出答案来,她有些挫败地说道:“我答不上来。”

  星德温温一笑,放下手中的灯笼,说:“我也答不上来。”

  欣妍原本以为自己要在这么多弟弟妹妹面前出丑,没想到他竟然也没有答上来,心里缓缓松了一口气,她微微抬头,露出一笑:“那这样,我们就打了平手,这灯笼归谁?”

  康熙看两个孩子都没有答上来,爱显摆的个性冒了出来,他哈哈笑着说道:“中秋,即是八月十五,农历的十五又叫望,中秋将至,也就是说,十五的望月将到,但还没有接近。”

  被康熙一点拨,欣妍马上想到了谜题:“谜底是可望而不可及!”

  康熙和四阿哥赞许地看了欣妍一眼:“还有些悟性。”

  星德过来拜见四阿哥和康熙,然后拿过灯笼,递到欣妍手里,微笑着说:“这灯笼是属于你的了。”

  少年微微低着头,灯光流转映照,带着清雅的声音让人听了极为舒服。

  欣妍接过灯笼,谢过星德,规矩告退。

  康熙看着星德与欣妍的互动,嘴边带笑,眼神染上些暗色。

  ☆、第 61 章

  细雨四月,国丧刚刚过去,四阿哥的后院就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主子,听说李侧福晋有喜了。”李嬷嬷的消息一直以来就很灵通,这不四阿哥刚给李氏请了御医来诊脉,这边李嬷嬷就啥都知道了。

  “奥。”宋桃手上正画着一副兰花图,随便敷衍了下李嬷嬷。

  “主子,你怎么这么不上心,我们府上已经有六年没人怀孕了,这一次李福晋怀上了,还不得瑟。”李嬷嬷着急说道。

  “嬷嬷,她不生,也总会有人生,有什么好急的?”宋桃给兰花添上一撇叶子。

  “主子,这话也不能这么说,你还只有一个小阿哥,要是能多几个小阿哥傍身,这万一有个意外……”李嬷嬷越说越离谱,让宋桃皱起了眉头。

  “嬷嬷,你说话小心点,福兴身体健康,哪里会有什么意外,再者我已经有一儿一女,再多可就惹人注意了。这话以后休得再说。”宋桃难得对李嬷嬷冷脸以对,让李嬷嬷心有戚戚然。

  “是,主子。”李嬷嬷也是关心则乱,这些道理她也是懂的,过了半响,她又开口,“主子,这次康熙爷带爷一起去南巡,您要不要争一争。”

  这是康熙爷最后一次南巡了吧。宋桃虽然对江南景色有些向往,但是可不想去玩的时候,还有照顾一群男人,她宁可再等上几年,自个儿去,反而更痛快。

  “爷自有打算。”宋桃觉得,四阿哥爱找谁谁去,反正不是她就是了。

  四阿哥确实心里有所打算,心里的标准人选就是纽钴禄氏。

  纽钴禄氏虽说年纪最小,可是这心思却比较活络,从不做出格的事情,但是却在一些方面让四阿哥记住了她。

  比如,她每日会去服侍福晋将近半日,亲自泡茶给四阿哥送去,但是从来都只交给高无庸,并不出声打扰。无事时,便在自己小院里呆着。安分守己又懂得体贴人,这让四阿哥颇为欣赏。

  耿氏虽然也安分守己,但是她除了规定的事情之外,从来都是龟缩在自己院子里,有些木然,与纽钴禄氏相比,确实少了些机灵,自然在四阿哥心里的分量就小了。

  去年南巡让康熙很败兴,这一次南巡康熙带着一大群妃子,还有阿哥们准备好好行乐,等四月的细雨过去,选了个吉日就上路了。

  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并不在此列之中,他们两个领命去巡视安徽境内的旱灾受灾情况,同时勘探地形,打算在那里也筹建一个水库。

  四阿哥带着纽钴禄氏走了,李氏要安胎,福晋病着,耿氏缩在龟壳里,这后院难得清静,宋桃娘俩还不死命去空间修炼,这时间也不等人,早点攒够了力量,早点脱离苦海。

  春季一晃眼就过去了,大班人马回京。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与八阿哥在府门前碰了个正着。

  “四阿哥,十三弟,这几个月过得如何,弟弟可累得慌啊!”八阿哥似乎是个晒不黑的人,去安徽折腾了几个月却一人很白,但是明显消瘦了不少。

  十三阿哥是个直爽的个性,这会儿听到八阿哥明显嘲讽他俩的语言,不免气恼:“八哥,你这么说什么意思?”

  四阿哥拉过十三阿哥,淡淡说道:“十三弟,怎么能这么和八弟说话,八弟也只是关心我俩。”

  八阿哥笑着说道:“还是四哥懂弟弟的心思,不过现在日头正毒,四哥还是早点去府上歇息。”

  十三阿哥再次跳出来说:“八哥,我们这些兄弟里,谁都知道,你不足月出身,身子是最弱的,还是你快去见嫂子,喝点绿豆汤吧。”

  八阿哥看到十三阿哥,眼里泛起冷意。对於十三,他上辈子就对他冷言冷语,没个好态度,更不要说看着十三后来的风光和他的凄凉,对十三更无感,见到他这么说,他的笑容也收了。

  “那可就多谢十三弟关心了,我毕竟比你虚长几岁,就奉劝你几句,做人不要太高调,这以后的路可长着呢!”

  三个人在府前争锋相对,舌枪唇剑,一辆马车匆匆赶来,在两人面前停了下来。

  一个小太监下了车,对着三位爷说:“万岁爷找三位爷呢!”

  康熙今年已经五十一岁,每到夏天便时时感到晕眩,更不耐热,于是就在承德的避暑山庄里长居。

  三人快马到了畅春园见驾,通报进去后,就有人出门来接这三位大爷。

  四阿哥看着畅春园门前的守卫,细细一数,有原来的一等侍卫十八人,已经替换到了二十人以上,而且看起来更加森严,皇阿玛自去年索额图闹事之后,这防守是越发小心了。

  八阿哥看看这些侍卫们,神情反倒没什么变化,自有一股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感觉。

  三人兜兜转转,来到了院子深处,正是澹宁居。

  澹宁居是康熙平日的办公之处,它算上上华美,只是白墙青砖,周围又种了些松柏槐树,更显得朴实大气,屋子周围静悄悄的,让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有一种风雨欲来之感。

  三人跪在廊沿之上,向康熙报道:“儿臣胤禛、胤禩、胤祥给皇阿玛请安。”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听康熙冷冷地说了一句:“进来。”

  四阿哥和十三一听,康熙言语不善,心里一沉,而八阿哥低着的头,脸上露出的笑来。

  三人进去之后,跪下行礼,而康熙却径直与屋内的张廷玉、佟国纬说话。

  康熙今个儿的劲头十足,一把泛白的山羊胡整理地很妥当,双目炯炯,声音洪亮。但是四阿哥这么懂得察言观色的人,怎么看不出康熙正在生气,而且这气得还不清。

  不一会儿,十四阿哥也来了,同样被晾在一边。

  康熙和大臣们正在商讨俄罗斯侵犯黑龙江的事情,正说道怎么把俄罗斯赶出边境的时候,十四阿哥一听有战事,忍不住开口道:“皇阿玛,不如让儿臣带兵出征……”

  他的话刚说了一半,就被康熙厉声打断了:“住口!这是你随便插嘴说话的地方吗?你和老八可真会办事啊,人还没回来,告你们的状子就已经到了京城,拿去瞧瞧吧!”康熙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