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醒狮-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印军的苏-30高空指挥机。它们大开加力逼近到80公里的距离,立即减速居高临下地发射了4枚R-77实施超视距攻击。苏-30可不能调头就走,一来他们要担负指挥任务,二来导弹有1万1千多米的高度优势动力系统仍然可以跟踪追击。接到指挥部指令后,再次把导弹的控制权转交给下层的歼-10H。然后转向重新拦截米格机。
    2架米格-31此时已经探测到各有3枚导弹接近到35公里的距离,即将进入主动跟踪段。他们当然不能判断出有2枚是不可能追上来的,只得在“白蛉”的极限射程150公里处向我航母发射了4枚,然后就不顾一切地进行机动逃命。此类截击机是用来高速截击轰炸机或攻击机的,印军把它们用来干攻击机的活,又碰上了歼-8Z这样的强劲对手,日子就难过了。它们想依靠机动和高速来摆脱导弹的夹击实在是艰难,1架被导弹击中冒着烟坠入了大海,另一架刚碰运气逃脱了1枚导弹的追杀,迎面又是2枚“巨蟒”-4飞来,它再也无能摆脱了。
    它们辛辛苦苦发射的“白蛉”导弹由于缺乏中继制导,并没有碰上运气。一般来说,“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在120公里处对准了大型目标,以战舰的速度就不能逃出它的弹载雷达的扫描角。那么米格-31以及其他印机发射的大批反辐射导弹呢?反辐射导弹是不用制导的,它们会循着辐射源发射的电磁波自行追踪。其中不少先进的型号,当雷达暂时关机时,它们会释放出降落伞缓慢地降落,雷达再开机时,导弹接收到信号就脱离降落伞飞扑过来。当然也有导弹有记忆装置,可以记住雷达的坐标然后靠惯导系统或GPS卫星导航奔向目标,只是此类导弹对舰艇类的移动目标是没有用的。
    我军的被动雷达此时发威了,当探测到大批反辐射导弹飞临时,指挥部命令关闭一切主动雷达,包括预警机的。而在各处的山坡和海上分批启动了“微波炉雷达”,它们发出很宽的波束,密集的脉冲来模拟雷达波。它们不但作为吸引反辐射导弹的诱饵,而且是“冷眼”III被动雷达的照射源。海上怎么部署呢?整个模拟雷达和金龙电池被封装在一个能透射雷达波的玻璃钢圆球内,浮在海面上,底下有锚链给它们定位,圆球的颜色与海水相同。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以无线电信号控制各个模拟雷达的开关。所以“天罗盾”的被动雷达不缺乏辐射源,当然印机的机载雷达更是强大的辐射源。
    歼-8Z居高临下地干掉了4架印军的苏-30指挥机后,迫使印机全部开启机载雷达。这样一来,电动A-50U和EZ-14预警机尽管没有被动雷达,还是可以根据无源探测系统,以多频道对印机雷达信号进行监听和频率分析,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辩识。它可同时测定350个无线电发射源,监听有效距离在750千米以上。再加上通过数据链接收“天罗盾”被动雷达的图像依然能进行空战指挥。所以说歼-8Z再次以其特殊的性能立下了殊勋,可见战机一定要有自己的绝活才能克敌制胜。不但高空如此,在低空歼-12M超轻型战机在截击印军攻击机的空战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它们的出动率极高、反应速度快,发动机没有了涡轮,又以钨基高温合金加强了燃烧室,所以尽管还没有做到超音速巡航,但加力至少可以连续开启5分钟。由于没有尾翼、机体又小,它们的雷达截面比歼-7还小得多。2个小队的歼-12M在符寅生少校率领下奉命协助上空的歼-10H小队拦截4架大名鼎鼎的“逆火C”。上空的4架歼-10H遭到8架苏-27的阻截,双方在3千米的空中打得难分难解。
    4架“逆火C”是在200米的超低空掠过保克海峡,再擦着贾夫纳半岛飞行,当航向转向南方时,它们迅即拉起机头、打开加力爬升到1500米高度准备发射俄制“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达500公里十分惊人,当然其质量也很大只有重型轰炸机或攻击机能携载。只是在前段必须由载机以雷达或接收自预警机或高空侦察机的信息对其进行制导。目前只能靠载机了,“逆火”的强大机载雷达在350公里处锁定了“辽宁”号航母,4枚导弹拖着壮观的羽焰滑出了发射架,对目标实施多方位的夹击。“逆火”仍在以1。6马赫的高速向我远征舰队逼近,它们各自还挂载着2枚“白蛉”导弹,准备进入150公里以内发射攻击“安徽”号航母,那些驱逐舰和护卫舰是不看在它们眼里的。
    我航母群在8千米高空警戒的歼-10H有4架在航母群东北方80公里处,接到命令立即加速到2。2马赫的极速飞扑过来。印军护航机群是与“逆火”同时从低空加速仰升,有8架苏-27前来阻截。当双方相距110公里时,苏-27抢先发射了R-33。歼-10H不为所动,因为它们距“逆火”还有132公里的距离,又逼近了22公里,它们锁定“逆火”发射了8枚增程型R-77,并且不久就把导弹的控制权交给了下层的歼-12M。歼-12M的火控雷达的跟踪距离虽然只有40公里,但是它可以通过数据链接收预警机或“天罗盾”被动雷达的信息,远距离地发出指令控制导弹攻击目标。
    在距航母群220公里处;“逆火”的导弹报警器发出了尖叫,各自的监视器上赫然出现2枚远程导弹的踪影,距离是38公里。“逆火”强大的被动防护系统开始运作了,干扰机启动,箔条弹、热焰弹大批地飞出,强劲的发动机推动战机进行机动,并且还发射了8枚R-77参与攻击歼-10H。难处在于它们还必须为“花岗岩”导弹制导,导弹的主动雷达的作用距离只有25公里,所以机动的余地并不大。就在这要命的时刻,它们又发现在右侧45公里处的8架歼-12M在400米的低空追踪它们。这是因为这些超轻型战机雷达截面小,又在超低空飞行,才能逼近到如此近的距离。此时“逆火”无法发射R-77之类的中程雷达制导导弹,因为它们正在作机动飞行,不能为导弹作中段制导。只能等到40公里时发射R…73近程格斗导弹,自然4架歼-12M也发射了“巨蟒4”报以颜色。
    符少校率领的2个小队起先是为R-77导弹制导,尽管2架“逆火”躲过了导弹追杀,还是击伤了另2架,并把他们的阵型打乱了。在近距离的格斗中即使导弹的性能差不多,但是逃避导弹追杀的能力可差远了。第一轮导弹攻击就干掉了2架受创的“逆火”,把另2架也打伤了。歼-12M则利用停喷燃油侧滑、发射热焰弹,只是毁伤了各1架。2架“逆火”不敢恋战匆忙发射掉空射“白蛉”就调头回窜了。符少校他们哪里肯罢休呢,立即斜插上去又是一轮密集的导弹攻击。
    而空中英雄秦洪上尉恰好与1架转向的“逆火”迎头对撞,距离只有700米了,尽管格斗导弹的最小射程是500米,实际上是难以起作用的。机炮当然能起作用,但是只要你想避撞机头一歪,机炮就不会打中目标。“逆火”轰炸机像一堵钢墙般地压了过来,“红蜂鸟”战机大概还没有它的一台发动机大呢。但是秦上尉知道“红蜂鸟”的中间有1台结结实实的电动机,砸中“逆火”的要害部位一样让它受不了。他加大油门瞄准“逆火”的座舱笔直地撞了过去。4个印军飞行员根本也无法操纵庞大的轰炸机躲避,一个个都吓傻了。好在只有1秒多钟的时间。
    脆弱的歼-12M刚碰上“逆火”就解体了,弹射座椅倒是自动把秦上尉弹射出去了。发动机中的电动机却如同一个小铁坨以600米/秒的相对速度扎进了“逆火”的座舱,并一直穿透到后部的油箱,轰炸机顿时爆燃成一个大火球。印军飞行员根本没有弹射跳伞的机会,但是那些飞溅的破片有几片扎进了我们的英雄的身体。幸好自动开伞成功,又幸好自动信标机没有损坏。营救队的直升机及时赶来把重伤昏迷的英雄救了回去。自从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我军在撞机减少伤害,及其海上营救作业、装备和组织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这在一系列的海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空中有2百多架战机轰鸣着,你来我往地以各型导弹和机炮进行生死搏杀。此时我军的基地防空系统和舰队的防空系统也在经受空前严峻的考验。基地防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大量部署“道尔M”、SA-17、S300V、红旗-9B等防空导弹就能解决问题的,困难的是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能有层次地进行拦截,还要充分利用被动防御手段,才能构筑起一个有效的防空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
    亭可马里基地周边山坡上的被动雷达的位置都是经过计算和实测的,保证它们的盲区最小。而且有2架歼侦-17在关键方向前出到150公里处的11000米高空探测敌机的动向,它们的探测范围也相当大。散布在基地四周的“微波炉雷达”则在接收无线电指令轮流开机,它们不但吸引了大批的反辐射导弹,而且为“冷眼”被动雷达照射目标。敌机的信息源源不绝地输入了防空指挥系统的电脑,电脑自动地或在人工的干预下分配拦截的资源-防空导弹、高炮和弹炮合一系统,对来袭的敌机和导弹进行有效的拦截。并对战果进行快速评析,再根据敌情和自己资源的变化情况作出反应。现在有了先进的敌我识别系统,防空导弹可以与战机协同歼敌,大大地提高了防空的效率。
    基地内圈大批镀铝膜的巨型气球升空,它们改变了导弹或战机所探测到的雷达波的反射图像。不镀铝膜的大气球则挂上了天雷网拦截敌战机或巡航导弹。港内有一批小艇在游弋随时准备施放烟幕和发射箔条弹,另一些无人驾驶小艇拖带着一大串充填了泡沫塑料的十字形镀膜气球,它们可以模拟巨舰反射敌机或反舰导弹发射的雷达波。它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实践证明,我军快速部署的这一防空系统是成功的,船台上和码头上只有1艘德里级和1艘克里瓦克级各中了1枚反舰导弹,损失不大。
    至于海上舰队的防空一向是我军的弱项。海上没有可资利用的复杂地形,战舰的特征太明显了;空射反舰导弹的射程又远大于舰艇的防空导弹;战机甚至直升机的速度都比战舰大得多,它们在空中可以作高速三维运动,战舰则只能在海面上作低速的平面移动。舰队防空确实是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即使以美军的宙斯盾系统也不敢轻易尝试抗击敌机的导弹饱和攻击,而是组成一个多层次的探测和拦截系统。
    我军预警机的高空警戒迫使印军不敢从东方的海上来偷袭,空中警戒战机就可以集中在西部和北部,所以警报一响8架歼-10H能有效地拦截2个方向的印机群。大范围部署的浮球式“微波炉雷达”在海上大显神威,印军的高速攻击机也难以攻击这些与海水一色的目标,反辐射导弹只要偏一点冲入海中也炸不坏玻璃钢保护的这些模拟雷达。预警机的无源探测系统和“天罗盾”的“冷眼”被动雷达更是免除了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可以稳定地发挥作用。
    我拦截机群虽然能将大部分敌机拦截在防卫圈外,但总有部分敌机能发射远程或超远程反舰导弹。此时就得依靠“天罗盾”系统自动指挥控制防空导弹、近防炮系统进行内层拦截。我军早在本世纪初研制的海面阻拦网系统在这次海战中经受了实战的考验。刚接到预警,吉林号、四川号和“广州”号就从坞舱中释放出6艘俄制德萨拉级、4艘“大沽II”级气垫登陆艇,它们当然不是去搞两栖登陆作战,而是利用它们的高速去释放那些导弹阻拦网的。
    有2艘“德萨拉”气垫艇以100节的高速行驶到北部2艘东方级驱逐舰以北2。5公里处与驱逐舰保持平行的航向,只见它们的后部放下了一长串以浮球连接着长链,足有2千米长如同一张超长的渔网。气垫艇仍能保持30节的航速与驱逐舰同步航行。气垫艇自身有2座双37近防炮和近程防空导弹,有相当强劲的防卫能力。接到导弹来袭的警报后,艇上的操作人员启动按钮,后面的那串物体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各个氢气瓶向气囊急速地注入了氢气,形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框架,竖立在海面上,每个长20米,高12米,下边离海面3米,上边离海面15米,中间是高强度的凯夫拉纤维织成的网。上部气囊的浮力还足以吊起网上的一些小天雷。气垫艇的动力足以拖带100个连在一起的此类反导弹网。
    自从掠海飞行的法制“飞鱼”导弹在马岛海战中击沉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后,现代的反舰导弹都很讲究掠海飞行的高度。当年“飞鱼”的掠海高度为14米,而“白蛉”甚至能在7-12米的高度超音速飞行,而新型“鱼叉”、“花岗岩”之类的号称能把高度降至4米。这对导弹的控制系统的要求极高,一丝一毫的偏差就会让它们钻入海中。当然好处也是极大的,受海面杂波的影响,任何大功率雷达也难以的5-7公里以外跟踪锁定这些在浪尖跳跃的小精灵。这样一来,留给战舰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就极为短促了。此类导弹有2种攻击模式,一种是直接撞击舷壁,此时战斗部为半穿甲型;另一种是在距舰1。5-2公里处突然仰升到500米以上的高空,再俯冲攻击战舰的上层建筑,此时战斗部为高爆型以破坏敌舰的上层建筑和雷达通讯天线,使它们失去战斗力。
    这次印军发射的,既有Kh-41、Kh-35重型反舰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也有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弄来的“鱼叉”AGM-84D、AM·39“飞鱼”、P3T“海鹰”、AGM-65F“小牛”等等。护卫东方级的阻拦网拦住了4枚导弹,护卫航母的阻拦网拦住了5枚。那些触网的导弹不是被收拢过来的小天雷炸毁,就是拖着巨网钻入海中爆炸。一张网被弄坏并不影响其他网继续发挥作用。当然有导弹从无网的空间飞过来,战舰的近防系统的防卫角度就大为缩小了,提高了防空的效率。
    我军赫赫有名的导弹快艇和护卫艇这次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自从埃及的导弹快艇以俄制“冥河”式导弹摧毁以色列的“埃拉特”号护卫舰后,军事专家一致看好导弹快艇,它们很快代替了鱼雷快艇的地位用于反舰作战。本世纪初军方又发现导弹快艇或导弹护卫艇也是很好的防空武器系统,它们可以很灵活地组合成一支有效的防空系统,它们可以通过数据链得到敌军导弹和战机的信息。由于它们可以快速机动,斜装的导弹发射架随时都能瞄准反舰导弹来袭的方向。经过实测,快艇雷达与驱逐舰的雷达在探测那些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性能并无太大的差别,大家都是5-7公里。而垂直发射在对付此类目标时还不及发射架指向的导弹。
    美军的垂直发射系统开创了导弹发射系统的标准化的先河,现在的护卫艇和快艇的导弹发射架或发射筒也已经实现了标准化,既可以发射反舰导弹,也可以发射防空导弹,甚至可以发射反潜导弹和巡航导弹。远征舰队的这些护卫艇和基地的快艇部署在阻拦网的空缺海域,它们在激战中也成功地拦截了7枚反舰导弹,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我航母、航母支持舰和巨型两栖舰装备的SP-1水平发射装置也经受了考验,它们都是以2对1的方式实施拦截的,成功地拦截了5枚漏网的反舰导弹,确保了主力战舰的安全。
    印军混合机群的大规模偷袭,遭我战机的远程拦截、防空导弹的中程拦截,以及阻拦网和导弹护卫艇、战舰近防系统的近程拦截并未取得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