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醒狮-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部署,印度海军还有胜算吗?王刚得胜后,我们还有信心阻止王刚登陆吗?”
在座的门生除了叹服老将的分析,心头是无比的沉重,台湾是来日无多啊。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让你们消沉,而是希望你们把握大势。一定要最大程度地掌握军队的实权,指挥官的名义可以给台独份子一些,但是指挥权一定要拿在自己的手中,要不惜代价。钱化出去了,还可以赚回来。权丢了、台湾丢了,我们就没有根基了。我们有了军权大陆才会同我们谈。”
伊拉克巴格达,8月28日,10:00。
这个饱经苦难的城市,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有联合国代表和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参加的“伊拉克库尔德族自治区基本法”签字仪式在国民会堂进行。不过来参加的各国代表的心态与签字双方的心态都大相径庭。美英代表是最勉强的,如此大事居然不是他们主动促成,想想也窝囊,更恼火的是文本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推动的,文本简直是“一国二制”的典范。不过既然事关他们口口声声要保护的库尔德族的利益他们也不能推托不来,再说他们两国的石油商还想竞争那块地下的石油呢。
俄、法两国作为安理会大国是自然来参加的,他们并无压力。
作为库尔德族当然是他们长期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他们有了一块高度自治土地可以按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日子了。不少人不理解的是巴格达政府怎么会同意签署的。条约规定,库尔德自治区首府设在埃尔比勒,有独立司法权、财政权、自己的货币,拥有的武装守卫边防……简直成了国中之国了。不过条约的首几款给足了中央政府的面子:自治区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府总理必须获得中央政府任命。而且自治区通过伊拉克其他地区进口的货物,中央可收取一半关税,自治区石油出口收入的70%归中央……巴格达的实惠也不少。
实际上海湾战争后巴格达已经控制不了北部的库尔德地区,如果想重返那里,不但得耗费财力,现在看来有中国人支持的库尔德人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两伊战争末期伊拉克为了报复伊朗支持北部的库尔德人,居然向库尔德武装施放了毒气,欠下了大笔血债。现在由中国牵线,能达成如此协议已是很不容易了。伊拉克上层还明白,这也是中国对付伊朗的一着妙棋。而任何削弱伊朗国力的行动都有利于伊拉克。伊拉克搞这一手既报复了土耳其当年切断伊拉克输油管,又报复了伊朗当年通过库尔德人搞伊拉克的一箭之仇,现在让土耳其和伊朗去忙吧。
库尔德族分布于横跨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库尔德斯坦地区,始终未被周围的民族同化,保持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伊朗的库尔德族占9%,伊拉克的库尔德族占20%,但库尔德族人数还是伊朗多得多,在两伊战争中库尔德问题居然也被伊朗来利用对付伊拉克,而伊拉克则竟然残忍地使用毒气弹对付库族人。海湾战争后美英借口保护库尔德人,在伊拉克北部设置了所谓的“禁飞区”。不过任何人也不要从字面上理解美英的“好心”,土耳其血腥镇压库尔德人时,多次以十-十五万大军越界进入伊拉克库尔德族聚居区烧杀抢掠,美英的战机都视尔不见了。
土耳其的库尔德武装抗暴斗争得到我国全力支持后,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现在库尔德族有了一块合法的根据地形势大为改观。经过争取这里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不受联合国有关“伊拉克石油换食品”决议的限制,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当然正式大量输出石油还有待于土耳其局势的稳定,才能通过输油管送到地中海。不过我国投资的小炼油厂和燃油电站已经开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能源工业,当然战争机器也是如此。
当天晚上的“库尔德斯坦自治同盟”成立大会在靠近伊朗的苏莱曼尼亚召开,来自伊朗、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库族领袖们共商武装斗争的大计,他们请来了中国的顾问作参谋。通过土耳其和伊拉克地区的抗暴斗争,他们认定中国是他们真正的盟友,又是唯一真心帮助他们发展经济的国家。会上推举伊朗地区的一位部落长老德姆什出任主席。会议决定,在苏莱曼尼亚设立同盟常设委员会统一领导推进自治的事务,下设军事委员会和经济发展局,分别领导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都聘请了中国顾问;加快建立土耳其的库尔德自治共和国的进程,另一项迫切的任务就是抓住当前大好的形势推进伊朗库尔德自治共和国的武装斗争。
马扎里沙里夫援阿前线指挥部8月30日4:00
指挥部内一派忙碌的景象,这是大战前固有的的现象。到最后一刻参谋部都得注视敌情的变化、天象的变化、我军准备中出现的问题……总部代表金施平副总长、兰州军区司令员许诚上将、政委盛茂田和参谋长骆冬民也在场,他们是昨天到达的,金施平副总长亲自来传达总部的指令,命令启动“激流行动”,发起总攻击的时间定于今天凌晨,总部将全力支持这一关键战役。李强与参谋部人员在对“激流行动”作最后的调整,大战前是必须非常仔细的。不过至今还没有发现需要他们干预的事。
八月份,在这片炎热的国土上发生了太多的大事。8月6日印度的海上挑衅并未中止中阿联军对塔利班的打击。总部的命令指出,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是抗击印度的海上挑衅以及对巴基斯坦的入侵。我国支持阿富汗人民的革命斗争和俾路支普什图民族自治运动的立场毫不动摇。而且解决阿富汗问题更具紧迫感,我们必须牢固掌握通往印度洋的通道。
东线,8月8日展开了清除塔利班的战役。我独立6师从北部,人民军第2军一部从南方一举封锁了开伯尔山口,切断了喀布尔地区的塔利班与巴基斯坦的通道。上午独5师又切断了贾拉拉巴德与喀布尔的通道,率先包围了贾市。喀布尔的塔利班总部陷入了混乱,他们当然不肯主动放弃喀布尔这个“首都”,可是这几天夜里市内混乱不堪,连总统府都不得安宁,第1军的2万人根本也抽不出多少部队去增援贾拉拉巴德。
9日凌晨,2万中阿联军发起了贾拉拉巴德的攻城战。塔利班只有6千地方部队和2个重炮团守卫这个通道重镇,由于巴军迟迟不出兵,哈贝特尔在塔利班中也没有威信,守军本已人心惶惶,更要命的是联军特种兵已潜入市内。在内外夹击之下,守军土崩瓦解,四处逃窜。到傍晚时分,贾拉拉巴德已被解放。
喀布尔的塔利班头目更加惶恐不安,市内谣言四起。第1军虽说是“精锐”,总共只有2万人,还得分兵守卫巴格拉姆基地,第3军是再也没有弄成了。到10日清晨,喀布尔外围和巴格拉姆机场周边已发现敌军在部署围攻。哈贝特尔几乎以哀求的口吻与巴基斯坦总理通话,请求巴出兵来“拯救阿富汗”。扎赫曼的回复很干脆,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巴已无法出兵。巴基斯坦已经为阿富汗尽力了,现在只能依靠你们的坚强决心来抵抗共产主义的入侵。
塔利班总部弥漫着绝望情绪,下午4时收到信息,南方攻击坎大哈的第2军落入人民军包围圈已被全歼。消息很快在城内传播,局势更形混乱。
19:00,坐困危城的哈贝特尔一伙在总统府内正一筹莫展,突然副官来报,总参谋长已带领8千乌尔都官兵趁人民军尚未合围之际,从东南方向巴基斯坦方向逃窜了。哈贝特尔惊得目瞠口呆,不过20分钟后,一支人民军特种兵冲入了会议厅,结束了他们难熬的时分。哈贝特尔只得下令塔利班武装停止抵抗,喀布尔总算免除了又一次浩劫。那个“总参谋长”率领的人马为避人耳目只带了轻武器,被人民军侦察兵发现,招来陆航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将他们悉数歼灭。
人民军解决了塔利班武装后,迅即在阿-巴边境布防,阿富汗人民政府也迁到正式首都。巴基斯坦使出了最后一招,把滞留在巴境内的80万阿富汗难民全部遣返,以图增加阿共的困难。实际上这是最愚蠢的,让阿富汗人民认清了这些所谓“穆斯林兄弟”的真面目。阿共在我国的全力支持下,在各边境口岸设置了规模宏大的“国民安置接待站”,拉出巨幅标语“人民政府是人民的靠山”、“祖国欢迎你们”,站内有阿中两国医生为他们检查身体、治疗疾病。初步安置后,即由大客车将他们送返自己的家乡或被安置到各地。电视台、电台进行了详尽的报道,每天有多少万难民被巴基斯坦赶回来,又有多少中国的援助物资运进来。
喀布尔迅速恢复了生气,不少国家的大使馆恢复了业务,巴基斯坦大使馆只能恢复原样,倒是不必陆战队保护了。有意思的是印度大使馆也恢复了业务,对印度来说任何让巴基斯坦倒霉的一定是好事。日本为了抢占重建阿富汗的商机,也承认了阿人民政府,恢复了大使馆业务。
塔利班的崩溃伊朗受到的冲击仅次于巴基斯坦,“夹击”已无对象,自知无法单枪匹马地攻占喀布尔。权衡再三,德黑兰决定已攻占恰赫恰兰的前线部队暂停推进,当然他们也不甘心放弃化了惨重代价获得的“成果”,再说“精神领袖”决定要战胜阿富汗的共产主义。于是8月12日在赫拉特成立了“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由拉多出任总统。不过场景十分凄凉,只有伊朗和拉多“政府”的人参加,记者都只有这两家的。拉多自然要宣读一通“政纲”,那倒一点也不麻烦,只要把伊朗的宪法拿来,把“伊朗”改为“阿富汗”即可。自然要任命一批内阁成员啦,其中最令人瞩目却是杜阿勒出任陆军司令。
现在圣教军已经改名为“国防军”,既没有空军,自然陆军司令就等于“总司令”了。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自然是伊朗人。但是这位杜阿勒正是非同小可,现在已经成了拉多的心腹,而且还有一套“伊斯兰革命”的理论,深得伊朗精神领袖哈鲁纳伊的赏识。他又是从基层打出来的,自然受到各支部队的拥戴。最令拉多高兴的是,杜阿勒不但把国防军扩大到5万8千人,而且冒着危险潜入北部地区,招募了3千乌兹别克民兵和4千多原伊斯兰促进会的塔吉克武装。于是拉多让他们分别恢复了伊斯兰民族运动和伊斯兰促进会的名义,如此一来,他的政府又成了“联合政府”。现在伊朗已经通过限制武器装备供应来限制拉多的扩军了,拉多很是不满。现在国防军有3个军,每军4个旅,每旅5个营,好在杜阿勒的部队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尤其是拉多、这位司令和各军长的卫队都是特种兵的装备,一长一短还有防弹背心,临时首都赫拉特的城防部队也装备精良。
就在拉多及其主子在兴高采烈搞“政府”时,阿中联军于8月16日凌晨调集重兵,以独3师、独4师和第2陆航集团军的4万大军突然向伊朗的西北重镇马什哈德发起猛攻,这一下把伊朗打懵了。世界上就有这种怪事,伊朗自己入侵阿富汗深入阿境近5百公里,却认为阿富汗不会进攻自己。马什哈德不仅储存了数量极大的武器和军需物资,而且有112装甲步兵师、241、252步兵师,还有3万预备役部队和1万革命卫队,还有大批的坦克和重炮。他们大都驻扎在城东南的营地和桑巴斯特镇,还负责守卫巨大的铁路仓库。在西郊的空军基地不但有运输机,还有战机和直升机,当然也有巨大仓库。令人咋舌的是这些部队大都是为了补充前线损失的,并未全部组成坚固的防御系统。
第2陆航集团军是原来中央突击师的底子,擅长搞奇袭。15日深夜他们已经潜入空军基地,作了部署。5:25总攻一开始,首先是机场遭殃。北部哈扎尔马斯杰德山区“滑出”了一批直升机,转瞬间就支持特种兵先遣队,歼灭了飞行员和机场的警卫部队控制了机场。将营地设在机场的241师压到了基地的西端。城东南营地中的伊朗军也遭到围攻乱成一团。最要命的是巨大的铁路库也被敌军突入攻占。原来这两个仓库都有阿富汗“圣教军”的代表处,经常有圣教军车队来提取物资的。有这支奇兵作内应,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吗。
此时,伊军城防司令穆比中将的指挥已经乱了套,他并不能指挥所有这些部队,只有252师和5千人的“革命卫队”归他直接指挥,再说现在他在城内的指挥部已经遭潜入城内的敌军突击。直到10:00他才得到德黑兰的任命,指挥全部的驻军,可惜此时的“全部”要去掉1万多官兵了,而且这些部队已经被包围在4块地方,根本无法集中。关键是伊朗军根本就没有一个有效的防御的预案,也没有一个高效的参谋班子来调度。穆比中将搞得汗流夹背也未能搞清自己部队的现状、敌军的部署,这个仗怎么指挥啊。
直到8月20日伊朗军才集中了7万大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收复了马什哈德,损失的单子报到伊军总部令总参谋长拉斯德上将十分的沮丧,那些战机、直升机、坦克、自行火炮、战车等就不用说了,最惊人的是敌军以运油机弄走了1万5千吨航空煤油,以临时敷设的野战输油管和运油车运走了2万多吨柴油。那几天马什哈德电站和机场备用发电机都满负荷发电以满足敌军电动运输工具的电能需求。中国战机掌握了制空权后,出动了大批的H-6、Q-6投掷的弹药量惊人,导致驻扎在马什哈德地区的6万国防军、革命卫队、预备役被歼,是开战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
可怕的是敌军撤走时并未破坏萨拉赫斯的油田和马什哈德及机场的设施,似乎希望我们再装满东西后,可再来夺取。上将知道敌军根本不是被击退的,而是主动撤走的,自己的反击部队并未能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战场的实际明确地告诉他,伊朗军根本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在古代,强盛的波斯军队没有机会同中国军队作战,历史学家只能猜测谁强谁弱,也没有一个定论。不过现在,只要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波斯军队的后代不是中国军队后代的对手。可是军队注定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领袖并不认输,他以智者的身份教导军队,伊斯兰革命的精神是无敌的。
总参谋部只得让这支追击的部队继续向东方追杀过去,于是双方又在帕鲁帕米苏斯山的北部拉开了新的战场。伊朗军不但攻占了古勒兰、卡拉巴格,而且6万大军一举深入阿富汗境内120公里夺取了库什卡。可是始终未能打通穿越帕鲁帕米苏斯山脉的通道,只能与赫拉特一线的部队隔山相望。拉斯德上将不想背上新的沉重包袱,再三向总统陈述厉害关系,大军才未继续东进。这样一来就有二支伊朗军共16万陷入了阿富汗。
李强知道总部的这一部署不但得到了战术上的战果,而且为下一步的战役展开创造了条件。当阿中联军攻占马什哈德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多数战略家认为中国是为了攻占萨拉赫斯的油田以缓解后勤危机。由于伊朗入侵阿富汗在先,没有任何理由指责阿中联军的越境反击。伊朗上层只能煽动宗教极端份子掀起反华浪潮,围攻我国大使馆。不过4天后,伊朗军又取得了胜利,事情又作罢了。我国则强烈抗议后,将双方使馆人员都减少到5人,以一个班的陆战队守卫。随着第二支入侵军在阿富汗的推进,伊朗的媒体又唱起了高调,大肆叫嚣“伊斯兰革命是不分国界的”。
所以“激流行动”的一切障碍都消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