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醒狮-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秩序相当混乱。司令部的心理战部立即电令提斯浦尔的城防司令部,绝对不能阻挠民众的撤离,以免激起更大的恐慌;还要尽量增加航渡的能力,以疏导撤离的民众。城内加强特警的巡逻,通过电视和广播安定民心。
5:45第4军报告,攻击敌中央防线高地的第85步兵团和163师的2个团已突破敌军的前沿防线,进抵高地前的攻击阵地。可是随后的攻击却遭到依托坑道工事的敌军顽强的抗击,向山头冲击的部队伤亡惨重。直到7:40这3个团才把这座硕大无朋的“堡垒”包围起来,其后的连续突击仍无进展。除了坑道的保护外,中方的攻击机群时时突击过来,打击印军的炮兵阵地和步兵的突击阵地,在混乱中坑道内的守军就能清除冲上山头的印军。到10:00司令官果断地下令,“暂停攻击立即构筑防御工事,布设雷场,严防敌军的反冲击。”
6:10右翼攻击部队的报告,“已经接近利多的郊区,2辆冲在前方的M1A1坦克一头扎进了覆盖着伪装网的反坦克堑壕,敌军的堑壕既深又宽,这一边还到处是水泥桩,推土坦克无法进行正常作业。”
“我军坦克接连击中堑壕对面隐蔽的敌军坦克,初步统计已有18辆敌坦克起火。4辆栽入堑壕的坦克已被拖出,重新投入战斗。部分坦克已经绕过了第一道堑壕,才行驶了500多米又遇到了第二道长长的堑壕。已经调用运土车来参加填沟作业。敌军的自行榴弹炮对我军的威胁很大,他们有道道堑壕的保护在20公里外机动,在无人侦察机的指挥下,以准确的炮火杀伤伴随攻击的步兵,估计还有留在我军后方的敌侦察兵的指引。”
左翼的攻击部队遭遇也大致如此。大屏幕上前进的箭头犹如蜗牛,与“图上作业”计划的位置差距甚大。
那些冲过堑壕的部队纷纷向上面报告,那些被击毁的敌坦克和装甲车不是木头的、塑料吹气的,就是那些损坏的印军坦克用木板补一下,有些坦克的“炮”居然是一根小树干,这些东西只要粘上铝箔再刷上油漆,旁边都有一个电池拖动的红外发热器以模拟发动机排气。在M1A1的雷达和热成象仪上与真坦克并无区别。不过师长和军长都不急于向上报告这些坏消息。
考拉尔德脸上虽然平静,心里却异常焦急。幸好中国的战略轰炸机至今也没有大规模出动,空军准备了8架米格-31专门来对付它们,至今也没有战果。白天的宝贵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溜过去。“油老虎”M1A1已经加过一次燃油了,在敌前的高速机动中,坦克的燃油消耗是很大的。
11:10中将叫来了参谋长,下令把集结在迪布鲁格尔市南方的预备队第8快速旅投入利多攻击集群。那2个快速旅的突击队只能在地面上推进,印军武装直升机机动性差的弱点彻底暴露出来了。他们的ALH连智能增稳系统都没有怎么敌得过我军的电动直升机呢,更不用说与歼-17搏杀了。司令官只能试图以数量来挽救了。
12:25印军终于先后进入了空无一人的利多、迪格博伊和油田-油井仍然封存着,保持着印度人撤离时的状态。那些冲入城中的官兵都愣住了,反倒小心翼翼地驾驶装甲车巡逻了一圈,既无地雷也无伏击。得到报告考拉尔德总算松了口气,命令163师调一个团负责搜索和警戒。攻击部队继续全速向北推进,务必于天黑之前攻占利多-密支那公路的印度段。尽管已经比计划推迟了1个半小时,中将重新建立起信心。还指令随军记者发布新闻还配发了前方发回来的传真照片。
这一消息立即在印度,乃至世界上广为传播,在互联网的时代新闻以全新的方式在传播。印度时报还一本正经地出了一份号外,以制造声势。今天的早报和电视的早新闻都发布了,印度的“百万大军”在中印边境展开大反击的消息。可是一个上午也没有令记者和评论员激动的消息,都是些凌乱的报道。得到这条信息后,如获至宝地大加发挥了。国防部发言人只是说,印军的攻势作战取得了预定的结果,收复了利多和迪格博伊油田,部分地切断了利多-密支那公路。印军仍在全线推进,不久将收复全部被占领土。
评论员们可比军方大胆多了。印度有线电视的特约评论员――前国防部的高级官员指出,印度次大陆狂暴的雨季切断了敌军的所有重要供应线;而我军拥有便利的后勤支持系统。友好国家的大批先进武器正源源不断地运进各战区;在战区我军不但在兵力上超过对手一倍以上,在东北战区现在的战场是山前区的低矮丘陵地区有利于主战坦克发挥战斗力,这方面我军超过对手一倍都不止。摆脱了两线作战不利局面的我军必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拥有强大的后勤系统和国际援助的我军将保持高强度的攻势作战,敌军土崩瓦解已为时不远了。何时何地停止作战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我军的手中。中国人主动挑起的这场边界战争将以他们的惨败而告终。那个得利的‘邻居’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这篇评论在印度的各大媒体纷纷转播,并反复广播。当然很快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只是到了15:40以后印度媒体突然停止了类似的宣传,民众都有点莫名其妙。考拉尔德可是心中有数,提斯浦尔出了大问题。
拉萨前指7月23日16:50
现在对于我军也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我军在东线尤其是从提斯浦尔到利多一线,兵力只是印军的一半都不到,主战坦克也是这样。如果单纯防御的话以我军所处的地形优势、兵员素质和一定的空中优势完全可以挫败印军的反击,但要歼灭印军的精锐部队难度就很大了。为此,参谋部大胆地作出了将我军的二支精锐――中央突击师和海军第2陆战师在战场大幅度机动的计划。在反击的初期,印军肯定会在利多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我军则避其锋芒,采取诱敌深入再利用防御工事阻击,以挫其锐气。甚至不出动轰炸机,让印军放心大胆地推进。我军则在提斯浦尔方向集中优势兵力,趁印军大军出击的机会,在运动中歼灭之,并夺取提斯浦尔,在精神和舆论上给印军以压力。一旦得手立即把中央突击师和第2陆战师的特种兵团和陆航兵团机动到利多方向,此时应该到了晚上,我军将发挥夜战的优势一举歼灭印军的这支精锐。也就瓦解了印军的反击。
我军的技术专家解开了印军的密码,争取到了10多分钟的宝贵时间。统帅部立即指令在成都、乌鲁木齐、西宁第二线的大批战机飞往一线的机场,作为第二波制空力量。这样一来前线的战机几乎可以扩大一倍,当然只能短期内这么干。前线的战机则立即升空迎战,为了取得最大的战果,我军的战机几乎都在自己的防区上空作战,印军战机是为了掩护攻击机的攻击必须进入我防区。果然在地面雷达和预警机的联合指挥下,空战取得了丰硕的战果。我军的第一波和第二波战机轮番升空作战,在西线的印空军也无优势可言。
在利多一线的防御部队接到警报后,地面部队全部退入坑道和撤到坚固的掩体中。陆航兵团的武装直升机和歼-17则迅即隐蔽地升空移动到有利的位置,准备迎击印军突击部队的直升机群。所以印军二个快速旅的突击部队不但损失了大批的直升机,始终也没有能突入我军的后方。大大地迟滞了印军的推进。由于我机群始终在自己的防线进行防御作战,美国人提供的“阿达茨”系统对直升机的最大射程才8公里,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工程兵和前线防御部队精心构筑的反坦克堑壕这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们不但迫使前锋的坦克绕行,而且把装甲较薄弱的侧面暴露出来,让我军的反坦克导弹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后续的坦克虽然可以在填了土的堑壕上通过,可是那些供油车则必须绕行,这就影响了坦克的冲击速度。伴随进攻的步兵师在突破了我军前沿阵地后,就离开了装甲运兵车,他们不但遭到我远程炮火的攻击,我军的攻击机也不时利用地形接近,然后在远处以集束火箭弹进行打击,因此伤亡很大,推进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也迫使坦克部队不敢高速突进。
提斯浦尔7月23日
在我军集结了大批精锐部队的提斯浦尔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提斯浦尔是一座接近正方形的城市,城区面积相当大,是印度阿萨姆邦的重镇,有一位副专员镇守。当时城北20公里处是我军建立的防线,东边是卡门河,中间还有一座大铁桥连接着,两军隔河对峙。印军虽然在桥面下布设了炸药,但也不舍得炸桥。我军并没有冲过大桥的迹象。城西原来有一个空军基地,由于我军的逼近而撤走了。现已成为第26、第27装甲步兵师陆航大队的基地,各有60架武装直升机,20架多用途直升机。城南是布拉马普特拉河在雨季水深流急,有4个渡口供人员和车辆航渡。城内原有40多万居民,随着我军的逼近大批人员渡河南下暂避战火,只剩十多万了。这几天随着印军部队频繁调动,眼看战火即将再起,避灾的民众再度涌向渡口,渡口又繁忙起来。
我军的侦察机早就发现在城中有多处巨宅已无人居住,利用二个雨夜,由歼-17T搭载了化装成印度人的60多名特种兵直接降落在这几处巨宅的院中,然后安然返航。崔卫东营长将率领他们为即将突入城中的突击队打开通道、准备着陆场所。首先他们利用电话实施心理战,以在城内引起更大的混乱。
这二天,城内居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丽达小姐吗?我姐夫可是市里的秘书官,他说政府准备放弃提斯浦尔了。我们家马上就走了,你和伯父也快到南方去躲一躲吧。…什么,啊,你不是丽达,这…请您无论如何帮我保守秘密,千万不能告诉别人。”他们还通过网络进入电话局的计算机系统,用“串音”的技术,在别人通话时把类似的内容漏入通话人的话机中。其效果十分明显,城中更加混乱,渡口的人潮也更汹涌了。
今天凌晨,崔营长得到了指令,采取了范围更广的心理战行动,并实施第一阶段行动。城外的炮声和空战的炮声一起,他们除了加紧打电话,还把留在豪宅中的汽车开到街上,故意几辆车堵在路口,然后按喇叭制造紧张空气。一时逃难的人群把街道和渡口塞得满满的,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等特警的巡逻车辆出来维持秩序后,他们就把警车引到偏僻的街巷,把他们击晕后关入巨宅的地下室,然后自己穿上防弹衣戴上头盔当起了特警。到8:40他们夺到了12辆特警巡逻车后,立即按预定方案行动。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卡门河大桥。
他们早就从印军战术网络中得知:印军在桥畔的一个小院子中43师有一个连在守卫大桥,实际上只是守卫一个高爆炸药的起爆器,它有有线和无线二条通道可以引爆大桥下的2吨炸药。印军部署的二个SA-17防空导弹连才是防卫的主力,它们分别在桥堍的两侧,距大桥都有1公里多,它们各有一辆照射/导弹制导雷达车和二辆发射装填车,在南侧的连队还有一辆目标搜索雷达车兼作指挥。配备相当强了,一次可以攻击8架武装直升机――这才是印军最担心的,因为雨季的卡门河水量大而流速高人员很难泅渡。这一地区的居民早就全部撤离了,因此显得很僻静。
特种兵找到了为该连拉的军用电话线,把自己的电话接了上去,并随时可以切断他们对上面的电话。然后4辆特警的巡逻车直接开到了小院子的门口。只见出来了一位少尉,他疑惑地问道:“我是特古林少尉,各位有什么事?”
这位“特警中尉”也反问道:“你们没有没有接到通知吗?上面让我们来防守大桥,好让你们归队啊。”
“我们没有接到连长的通知啊。”
“请赶快打电话问一下吧。”
“请稍等。”
原来昨天上面让该连留下一个班看守起爆器,其他人都归队了。这位少尉是带队的,他通过电话得知,“连长去营部了。”还反问他们为什么还未归队,是特警大队的人没有到吗?于是他赶紧出去把那些特警请进来,把起爆器交代给他们。然后到院子中集合部队,可是他们全部被那些擦肩而过的“特警”制服了。
我军成功地控制了一条最重要的通道。崔营长布置好大桥周边的警戒后,立即派2名爆破能手清除了炸药上的引信确保了大桥的安全。然后撤除了大桥上的障碍,迎来了第一批隐蔽过桥的部队,很奇怪一色是印军标记的BMP-3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其实这可是一批经过特别改装的战车,内部完全是电力驱动的,必要时则可以发出柴油机的轰鸣,排气口还会“冒烟”呢。过桥后立即分作二队,各4辆BMP战车和4辆装甲车直奔两侧的防空导弹阵地,崔营长亲自带队去南侧的阵地。
轰鸣的战车自然引起了印军导弹连长的注意,他从指挥所走了出来。崔营长此时已经扮作一位印军营长了,也跳下战车迎了上去。告诉他是奉命前来加强阵地防卫的,与他商量战车的布置。这时不少战士已经下了战车,那位印军连长让他们把战车环形布置在阵地四周,崔连长同意了,一方面命令战车移动,一方面命令战士去阵地内熟悉地形。那位印军连长客气地请崔营长去指挥所喝咖啡。崔营长看到4辆导弹车的门都已打开,那些印军也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我军战士已经站到了位,立即把头盔摘下――这是动手的信号。只见身边的一个战士已经打晕了印军连长,崔营长和另一个战士疾步冲入指挥所,在击毙了一个妄图反抗的印军后,其余人都乖乖地作了俘虏。外面的战士则是3人一组攻击一辆导弹车,1名战士击毙了站在舱门口的印军,另2名则箭步冲入车舱内。8辆战车飞速包围了导弹连的营地。导弹连的作战人员并不多,他们虽然能打击直升机,可是完全不是这些地上“猛虎”的对手,仅半分钟就全部被制服。他们的电话线早就被切断了,无线电通讯也遭到了短暂的压制,由于为时仅半分钟,并未引起印军司令部的注意。在北侧的印军导弹连也同样被解决了。
他们发出信号,对岸立即有2支车队分别急速驶向防空导弹阵地。我军的电子专家和技师直奔指挥车和导弹制导车,立即使用工具电脑解读了搜索雷达主控计算机的敌我识别的询问/应答码。为了慎重核对了二个导弹连的编码,确保无误后,这组珍贵的代码迅即输入了特种兵的这些战车的敌我识别器中。并经加密编码后立即发回了前指。它们将成为我军武器的“威力倍增器”。
实际上这些神勇的特种兵才是我军真正的“威力倍增器”。
邦迪拉前线7月23日
再说说提斯浦尔正面战场的情况。印军提斯浦尔攻击集群的司令官第7军军长塔杰帕尔少将以第6重装甲师、第26装甲步兵师和第43轻步兵师组成了第一波攻击群,一个重炮团跟随前进。低空是第26师的陆航大队的60架武装直升机提供火力支持,并有20架指挥、通讯和救护的多用途直升机执行战场保障任务。第27装甲步兵师和第123师作第二梯队。他们突破我军的前沿阵地后,立即长驱直入猛扑邦迪拉重镇。塔杰帕尔少将的司令部设在提斯浦尔北郊的原143师的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