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写给经理的教科书-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心意相通的友人喝上一杯,是件惬意的事。不过,偶尔与同在一家公司,平时很少说话的人交流一下,或参加公司外部的学习会,与奋战在不同领域的人建立起“松散的关系”,对于拓展新视野,也是大有裨益的事。
  以是否对自己有价值为准绳来挑选交往的人,这种态度本身就显露了性格上的缺失。
  

策略4 将目标锁定为副总经理
一旦坐上副总经理宝座,通常都会有一个不错的收益。其实作为副总经理来说,这是个收入会随跳槽而下降的典型职位。单从技能来说,能当上经理的人大都能够胜任副总经理之职。从人才市场上对副总经理的需求来看,供方不仅有副总经理级的人才,还有经理级的人才。因此,在供大于求的现状下,副总经理的市场价值就容易崩盘。
  晋升副总经理难吗?
  由于副总经理具有相当程度的特权,因此,除了退休等特殊原因之外,很少有人会主动辞职。如此看来,无论经理多么优秀,想晋升到副总经理都是极为困难的。
  经理体会不到的副总经理的难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必须对具有自己不擅长的专业领域知识的部下,进行管理和监督。
  由于单凭自己那点有限的知识,无从指导部下,因此,类似于“责任我来扛,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干吧”这种工作方式,就成了副总经理管理部下的主要手法。反过来,如果不这样做,副总经理极易陷入靠单打独斗难以成事的境地。
  在副总经理之上,还有总经理和经营者。除非自己创业,要以通常的方法,由副总经理擢升为总经理,可依赖的应当主要是“运气”。而副总经理晋升为经营者的方法,实在是无从考究。那么,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由经理升为副总经理呢?有几点值得关注,下面我将逐一阐述。
  其中一种方法是大量领取任务,提升自己部门的业绩。如果能做到这点的话,不仅能为自己的部下提供晋升的机会,也可以将自己的上司——副总经理,推向总经理甚至经营者的高位。
  如此一来,自己就能具备副总经理的素质,并取得作为工薪族来说,梦寐以求的成功。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是经理坐上副总经理宝座的“终南捷径”。许多大企业中,年纪轻轻就当上副总经理的人,正是走了这条捷径。
  活动到即将退休的副总经理手下当经理,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虽然仍面临与其他经理竞争的课题,但副总经理职位空缺是十分难得的宝贵机会。当公司因工作轮换等原因,让你到其他部门当经理时,该部门副总经理的年龄就应当进入你的视野,并依此定夺转换哪个部门。
  还有一点,调动到科室数量较少的分部,这样成为自己竞争对手的经理人数较少,当上副总经理的胜算也就相应增大。
  由于热点部门的业绩增长很快,归属于这样的部门,自然会得到较高的人事评价。
  实际上,所谓顺位录用的人,大多是指那些作为将来的干部储备而配属在热点部门的人。由于是公司内部调整,不仅之前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仍可以继续利用,而且风险也不像跳槽到其他公司那么大,这也正是其最大的魅力。
  跳槽到其他公司,并当上该公司经理的顶头上司——副总经理,不是件轻松的事。可想而知,那些晋升机会被剥夺了的经理们,必然会做出强烈反弹。从这个角度考虑,当上副总经理其实也未必会有多大好处。
  如果仍想大胆一试,不妨将跳槽目标锁定在那些事业规模急剧扩大的中小企业,或外资企业分公司身上。
  在事业急剧扩大的中小企业与外资企业,跳槽者众多。因此,“从天而降”的人才也很多,原来的经理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抵触情绪基本消除。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伊卡洛斯,身披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忘记了父亲的忠告,因飞得太高,翼被太阳烤化,最终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古今中外,劝人不可好高骛远、得意忘形的警示不胜枚举。受到高位“荣耀”的吸引而飞蛾扑火,不是明智之士所为。
  

策略5 做好在经理的岗位上终老一生的准备
当上副总经理远离了现场后,许多人却再也感觉不到工作的乐趣了。实际上,以资深经理的身份与年轻职员打成一片,在处理现场工作的同时,还协助副总经理工作,其中的确存在着只有经理才能体会的乐趣。同时,如果当上副总经理,从事与新员工培训相关的工作机会必将减少,由此学习新一代世界观的机会也将大为减少。
  而现实中,*其他候选人的晋升机会,使自己独占鳌头,操作起来也具有很高的难度。
  放弃晋升的好处
  虽然听上去像是反论,但一旦打定“升职?我看还是算了吧”的主意,往往能以超乎想象的开放性思维投身工作,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业绩,由此获得“意外”的晋升机会。
  当经理放弃晋升且变得大公无私时,自己的上司就很可能会觉得“这位经理不贪功,不是那种一心想夺我宝座的危险人物”。
  其实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大都将大公无私作为优秀管理者的首要条件。
  与其处心积虑地向上爬,还不如帮助更多的同伴,并以受到同伴的信任为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物,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也有人认为,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坚守经理的岗位直至荣退,远比升到副总经理的高位去受苦,风险更小。这是因为当本公司被其他公司并购以后,首先要“清洗”的,就是副总经理。
  并且,由于副总经理的薪水很高,并购时就成为裁员的主要对象。从这一角度来看,与现场保持密切接触的经理是不会轻易被裁员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苦涩的笑话:一位被裁员的副总经理参加面试被问到“你会做哪种工作”时,居然答道:“我会做副总经理。”真正当过副总经理的人听到这个笑话时,却很有种兔死狐悲的无奈感。
  造成经理失业的原因,并非是技能不足
  在即将到来的时代,面临公司破产、外资并购裁员等现实因素,是不能以固守一家公司直到退休为前提来作职业生涯规划的。
  然而,不能因怕这怕那而总是对人际交往畏首畏尾,活得窝窝囊囊。如果我们已经做好了被裁走人的准备,这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
  历史的教训是:不论何时都要未雨绸缪,平时注意磨炼技能,保证自己到了其他公司照样能够风生水起。
  然而在此我们要进行一下逆向思维:多数情形下,能晋升经理职位的人丢掉“饭碗”,其原因并不在于技能不足,而是行业不景气。这种时候,由于同一时期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也正(或将要)发生着危机,因此,即使是相当优秀的人才,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称心的新工作。
  应对这种不景气的手段,只能是储蓄“失业准备金”了。如果可能的话,应储蓄足够两年使用的准备金。这样一来,即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也不至于让生活水平落到谷底。
  两年时间足以使世界性的大规模不景气恢复元气。因此,想必在此之前就可以找到新的工作。正是鉴于这种考虑,我们把时间设定为两年。
  一旦失业准备金不够,请不要挑剔不景气条件下的工作。只有先挺过这段过渡时间才能再谈其他。
  如果有了两年的失业准备金,心理上自然会处于“即使被裁也无所畏惧”的状态,面对问题能够一如既往地果决处置,神态从容,游刃有余。这种遇到困难仍能淡定自若的人,正是应对不景气不可或缺的人才。试想,又有哪个企业甘于自毁长城,舍弃这样的人才呢?
  反之,常执著于心,不懂放下(或迂回)的人,对很多事情的处理都难尽人意。
  在女性看来,已婚男性更具魅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是此阶段的男性心理已日臻成熟。储蓄失业准备金,你将远离失业。
  

策略6 争做公司内部改革的急先锋
世界正在日新月异,那种认为自己的公司肯定不会受到影响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虽然这种说法令人生厌,可越是“稳如泰山”的知名公司,越是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消亡掉。这是因为人本来就是不喜欢变化的生物,那些为过去成功经验所束缚的公司,很难与时俱进地发生改变。
  他们会认为:“我们一直沿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必须改变呢?”
  为了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变成通天坦途,即使明知徒劳无益,也应努力去尝试改变,争做公司内部改革的急先锋。进行改革,意味着首先要学习。至少要能把握住大的趋势,以便对波诡云谲的市场作出预测。
  通常人们对经由别人指摘自己的做法“进行改变”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必须研究此类人的心理力学。
  有了充当改革先锋的经历,并且在改革中经历过诸多摩擦、磨合,不论成功与否,这种经历在人才市场上都会获得极高的认可。因此,投身改革,也就成了自我防卫之术。
  一旦真正当上推进改革的团队领导人,你就会知道:欢天喜地地会聚到这个团队来的人才,无一例外都是浑身带刺的优秀人才。
  这意味着,当你教过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之后,他会源源不断将你所需要的信息汇报给你。在如此有力的团队中开展工作,产生出的刺激感与成就感自不必说,还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到加分作用。
  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会改变工作的品质
  锐意改革不应当忘记的是,要将孩子们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这是因为只有孩子们,才能最敏锐地察觉到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今社会,不同年代间的价值观差异超过了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孩子们不仅是我们身边最难理解的“外星人”,更是新一代的主角。并且(以下是笔者个人的观点),说到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变化,灵活应对全新价值观的人,女性要多于男性。
  正因为平时工作繁忙,设定准时下班的日子,留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度过,才具有超乎想象的重要性。从上述观点来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变革的浪潮正席卷着我们的时代,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唯有自己不变,这是何等危险的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变革。即便改革的方向有误,也能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从而锤炼出在新世界也能存活下来的能力。
  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留下了下面一段话: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策略7 不妨考虑一下自己创业
下定决心创业的人,以30~40岁居多。而根据我在创业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成功的风险投资型企业,其开创初期的员工人数应在10名以上。年龄在30~40岁之间、拥有10名左右的部下,这种条件与经理的条件何其相似。据我推测:在日本创业的人当中,说到离职前的职位,身兼经理的人数最多(令人遗憾的是,眼下我手边一时找不到相关的数据)。
  实际上,能站上经理这个职位的人,既可以充分体会到副总经理和经营者已逐渐淡忘的现场感受,又拥有预算编制等管理经验,因此,可以说经理完全具备了创业者大展身手所必需的一切素质。
  患难兄弟——创业与失败
  决定创业时,有一点必须事先加以强调。这就是“创业几乎都会失败”。
  创业,其实是一项艰苦的挑战,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事业成功并能实现股票上市的公司,每千家中只有两三家。创业三年内即爆发经营危机是普遍现象。
  在事业真正走上正轨之前,通常经营者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因此,在最初的几年,为了避免因没有收入而导致生活窘迫,应至少储蓄两年的准备金。
  如果考虑创业已经提到了你的议事议程,你就必须认识到创业所具有的博彩性。而对博彩来说,“破釜沉舟”的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
  值得一提的是,多得令人惊异的创业点子都因资金不足而胎死腹中。说得实在一点,社会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创业点子。
  在日本,每年打算自己创业的人数约为120万,而落到实处的,一年也就不到20万。即是说每年有超过百万的创业点子被弃置。
  与畅想创业点子的人相比,其实社会更青睐的是那些为了让点子落到实处,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擅长说服他人,并为此而筹集到充足资金的经营者。
  如果被问到“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答道:先有鸡——也就是资金。
  不要只盯着初期投资,应对事业运营成本等项目的支出作出精确计算。同时,应考虑到在今后数年内既见不到效益,也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储蓄充足的准备金,以保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不至于落到谷底。这是事业开展之前必须要考虑周详的。
  

小知识 创业与创意之间的不幸关系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经验之谈”:风险型投资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将事业引向正轨的新奇创意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说到风险投资型企业的创意,在那些每天不断搜寻投资项目的专业人士眼中,好的创意数不胜数。也就是说,风险投资型企业几乎从不缺乏新奇创意。
  按照《风险投资型企业的创造理论与战略——从寻找创业机会到筹集资金的实用方法论》这本有名的创业者教科书的说法,在优秀的创意当中,真正能得到投资的,每百个中不过两三个。
  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意不重要。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企业的创意,与紧接着的产品及服务开发、市场营销活动与销售、买卖合同的严密性、风险管理相比,是非常容易被夸大的危险“工具”。
  一旦某个创意被采纳,企业内部就会激起“这是我们的创意”之类涉及所有权的你死我活的争夺。
  在为了顺应激烈的市场变化而需要不断改变经营内容的商业领域,如果经营决断受到这种无聊的争夺创意所有权意识的束缚,仅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此项风险投资陷入失败的境地。
  决定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并不是创意的优劣,而是经营者的优劣。
  为了对这一点进行明确的说明,最常使用的说法是“A级创意加B级经营者”的组合不会成功;而如果是“B级创意加A级经营者”的组合,则有十足的成功把握。
  当然,辅佐经营者的人才优劣,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对于风险投资企业的经营者来说,“让谁登上宝座”是决定企业前途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反之,如果经营者堪比阿斗,即便能如诸葛,也注定难挽败局。
   。 想看书来

策略8 多读职场书籍,不断提升自我
购买职场书籍来阅读,意味着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他人辛苦得来的职场精华予以吸收。
  实际上,我对职场书籍也情有独钟。平时大量购买、阅读,常常为了腾出书架放新书,而不得不忍痛割爱。
  然而,为了不被时代所抛弃,不在竞争中落下风,在有限的用来读书的时间里,对职场书籍不加选择地乱读一气,是无法形成真正有意义的知识体系的。
  选择好书来读
  我就很有这方面的经验:当泛泛地读过之后,自我感觉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却很难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运用。不知不觉中,就连本该读过的书到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