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魂(闪烁)-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陆战队正在做最后的登陆准备。”郝东觉放下了电话,“韩绍锋询问我们的第二批轰炸机什么时候可以到达。”
“按照计划性动,让这批轰炸机在八点到达登陆场上空。”谈仁皓朝郝东觉看了过去,“告诉韩绍锋。他们有半个小时的直接空中掩护,希望陆战队在这半个小时里能够冲上海滩,接下来的行动,就让他跟魏东北直接联系,我们将脱离战斗。”
郝东觉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了电话地话筒,把谈仁皓的话直接转达给了韩绍锋。
“舰队什么时候进入预定航道?”
“还有半个小时。”航海参谋回答了司令官的问题,“现在正在调整编队,在第一批轰炸机返航之前,舰队就能进入预定航道了。”
谈仁皓回到了海图桌旁,此时,第二批轰炸机正在陆续起飞,郝东觉也去了航空作战中心。
在舰队补给的时候,谈仁皓全面详细的思考了这次作战行动。第五舰队还没有出现,至少没有被证明已经出现了,他就不得不兵行险招。
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谈仁皓一直在试图按照斯普鲁恩斯的思路来猜测与判断第五舰队的行动,而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要干掉第五舰队,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让登陆舰队蒙受一定的损失,而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特混舰队必须要出现在一个斯普鲁恩斯所料想不到的地方,让斯普鲁恩斯找不到第一特混舰队,认为第一特混舰队对其没有多大威胁的时候去轰炸登陆舰队,而第一特混舰队则利用这个机会把第五舰队干掉。
海图上已经标出了精确的参数,包括航线参数,以及加德纳岛上的美军所能够发现舰队距离的参数。航海参谋甚至用黄色与红色线条标出了危险,与暴露区域的范围。而第一特混舰队就是擦着加德纳岛南面的海岸线航行的。
按照谈仁皓的判断,第五舰队最有可能出现在加德纳岛南面海域,而且距离加德纳岛应该在200到250海里范围之内。如果斯普鲁恩斯没有找到第一特混舰队,那么就会攻击登陆舰队,而到时候,第一特混舰队就可以攻击第五舰队。另外,第五舰队还有可能出现在加德纳岛的北部海域,而第一特混舰队贴近加德纳岛航行,而且帝国海军轰炸机的打击半径要比美国海军的多50海里,这足够让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飞到第五舰队去了。最后一种可能,那就是第五舰队在加德纳岛东部海域,如果斯普鲁恩斯真想避战的话,那么第一特混舰队就有足够的机会与其决战了。
找到第五舰队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在安排轰炸机支持陆战队的同时,安排好侦察任务也最为关键。
在第二批轰炸机出发之后,三艘航母上的侦察机,也陆续出发了。
而护航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在天亮前一个半小时就已经上路了。这些水上飞机的巡逻半径达到了250海里(最大巡逻半径),主要负责在舰队的南面,以及东面搜索,只有部分被派遣到了北面进行搜索。如果斯普鲁恩斯想要攻击第一特混舰队的话,就得进入水上飞机的搜索范围,那么谈仁皓就有足够的机会找到第五舰队,而不是遭到第五舰队的突然打击。
“侦察机出发了。”郝东觉回到了司令舱,“按照你的要求,重点搜索南面海域。另外,韩绍锋也来了电话,他可以为我们的水上飞机提供燃料补给,不过,现在陆战队那边忙不过来。在陆战队上岸之后,他将首先建立水上飞机基地,从中途岛那边转移一批水上飞机过来,负责对北部海域进行搜索,不过,这至少得到明天,如果登陆作战不顺利的话,也许得等到后天了。”
“让他们抓紧就行了。”谈仁皓沉思了一下,“等到杨勤凯回来之后,让飞行员都去休息,把第五舰队的情报发下去,让飞行员先了解一下敌人的情况。给航空部门打个招呼,尽快完成轰炸机的再出发准备工作。”
“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这两天大家都挺紧张的。”
“就这样吧,我们现在只能继续等待侦察机的消息了。”谈仁皓坐了下来,“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摆好了架势,斯普鲁恩斯有没有胆色来跟我们决战,就要看他到底想怎么打这场战斗!”
郝东觉也坐了下来,现在陆战队那边已经快要出发了,也许最后能够迫使斯普鲁恩斯前来决战的因素正是陆战队攻上加德纳岛吧。这也正是斯普鲁恩斯唯一的致命缺陷,他不得不协助防御加德纳岛。
第三十一节 窒息效应
七点半,登陆前的炮火密度达到了最高潮,五艘火力支援船,二十多艘巡洋舰与驱逐舰几乎都在漫无目的的朝着岛上开火,大部分的炮弹根本就没有打中什么目标,只是落上去,在美军阵地上爆发,产生一个巨大的弹坑而已。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在浪费宝贵的弹药,可这是帝国海军在发动了众多登陆战役之后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
相对而言,登陆作战的难度远超过了其他的地面战斗,如果用用直接一点的语言来形容的话,冲上海滩的陆战队官兵就是在背水一战,进则胜,败则亡,没有其他的选择。而这也是登陆作战中最艰难的阶段,陆战队在上岸的时候会遭到敌人轻重火力的猛烈打击,而他们的身后就是大海,根本就没有退路,只能前进。因此,陆战队能不能在上岸之后夺取海滩阵地,能不能迅速歼灭敌人部署在第一线的防御部队,拓展阵地的纵深,能不能巩固阵地,这直接决定整个登陆作战能否获得成功。
这是登陆作战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部分,特别是在火炮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之后,登陆作战比任何战斗都更为血腥与残酷。
帝国陆战队成立的时间不比海军晚多少,甚至在海军正式成军之前,陆战队就已经出现了。而在风帆时代,陆战队的主要用途是维持战舰上的秩序(相当于是战舰上的宪兵,当时还没有被称为陆战队),以及在战舰靠港停泊的时候保护战舰的安全。后来。随着帝国向海外殖民,陆战队肩负起了拓展殖民地,以及保护移民。殖民据点地工作。
当帝国踏上远征之路后,陆战队更是成为了帝国海军的急先锋。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帝国陆战队官兵的身影。特别是在帝国远征欧洲的时候,陆战队就是当时帝国能够动用的唯一地地面兵力。
到了铁甲舰时代,以及后来的大舰巨炮时代,陆战队的作用更为明显。而且直到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登陆作战才出现在了战场上。
在大战之前,最有名的登陆作战就是“八丈岛战役”,以及在日本东京湾地登陆行动。可真正让陆战队成为海战主角的却是这次大战,航空兵的出现改变了海战的面貌,同时也确定了陆战队在海洋战场上的主力位置。
在航空兵主宰海洋之前,海战有两中主要的方式。一是在双方兵力基本对等的情况下,以舰队决战来决定胜负,比如上次大战时的“八丈岛海战”,“阿南巴斯海战”等。如果双方的兵力不对等。占有优势的一方会主动封锁对方地港口,迫使对方的舰队出来决战,或者是直接将对方的舰队摧毁在港口内。最终夺取制海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在舰队获得了胜利之后,让陆战队上岸取得最后的战果。
在航空兵出现之后。封锁敌人的港口变得异常困难,特别是在敌人的港口周围部署有大量的作战飞机的时候,舰队甚至无法靠近港口。另外,舰队决战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双方不再用巨炮对轰,而是用轰炸机来投掷炸弹。而海战的基本形式也就发生了变化,岛屿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那些处于战略要地,能够修建机场,部署大量兵力的关键岛屿,在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马里亚纳群岛,所罗门群岛,夏威夷群岛等等岛屿,都是战场上的关键点。
也就是说,海战中,除了通过舰队决战来确定制海权之外,夺取岛屿,利用岛屿来控制周围海洋,这成为了另外一个主战场。而要夺取岛屿,那么就得用上陆战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登陆作战已经成为了最为普遍的战斗方式,交战双方都在努力的控制重要岛屿,而且正是通过控制重要岛屿逐步推进战线,打击敌人。
也正是如此,陆战队成为了太平洋战场上与舰队同样重要的作战部队,甚至可以说,陆战队的地位比舰队还要重要!
新技术决定新战术,而新的战术决定了基本的战争方式。在太平洋战场上,四年多来,不但有交战双方的舰队在大洋上纵横驰骋,抛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爆发了数次大规模海战,而在另外一边,交战双方的陆战队也在围绕着重要的岛屿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战斗。
从琉球群岛开始,到所罗门群岛,帝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动了大大小小数十次登陆作战,在取得了胜利的同时,帝国海军陆战队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陆战队一共才15个师的兵力,而到了25年中期的时候,帝国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75个师,其中在前线作战的就达到了40个师,超过60万的帝国陆战队官兵在各个战场上浴血奋战。
在规模得到了巨大扩张的同时,帝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战争初期,前两次反攻琉球岛就彻底失败了,虽然第三次反攻成功,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数万帝国陆战队官兵倒在了琉球岛上。这其中除了海军本身的问题之外,陆战队缺乏有效的战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攻占硫黄岛,小笠原群岛,以及后来美国参战后,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等等战斗中,帝国陆战队的表现都不怎么样,每一次的胜利都是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换来的。特别是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陆战队的损失极为惊人,这甚至影响到了后来进军西南太平洋的作战行动,导致陆战队严重缺乏有足够实战经验的优秀官兵。
直到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时候,帝国陆战队才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并且很快就应用到了实战之中。比如“跳岛战术”,以及陆战队与舰队,航空兵等部队的合理。有效地配合。当然,在这些经验中。最为宝贵,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登陆作战中最重要的就是火力支援,特别是在陆战队上岸之前几个小时内地火力支援。
可以说,强大的火力支援是登陆作战地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当陆战队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战术后。就提出了一个标准,即在陆战队上岸之前的火力支援分成了两个阶段。一是前期火力准备,这至少需要三天到五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在这一期间之内,主要由舰队,航空兵来完成火力打击任务,摧毁敌人地纵深防御工事,海滩防御阵地,迫使敌人撤出一线阵地,阻止敌人向防御阵地增援兵力。打击敌人的持续作战能力,重点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等等。而后一个阶段就是在陆战队上岸之前半个小时到几个小时内的直接火力准备,该阶段的火力准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彻底的打垮敌人的抵抗意志,破坏敌人的指挥系统,让敌军无法在陆战队上岸的时候组织起有效地抵抗,而等到敌人反应过来的时候。陆战队就已经攻占了海滩阵地,成功的完成了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关键地作战行动。
有人给这几个小时的火力打击取了一个极为形象的名字——“窒息效应”。而其含义就是,在这半个小时到几个小时之内,强大,猛烈,密度极高的火力打击导致整个敌军瘫痪,就如同人窒息了一样,失去了行动能力,甚至是抵抗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短时间之内,将大量的弹药投掷到敌人的阵地上去,不再追求打击的精度与准确率,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猛烈得不能再猛烈的炮火让敌人彻底的瘫痪掉,失去抵抗意志,试图抵抗能力,无法有效的执行作战行动!
这条经验实际上是从登陆莫尔兹比港的战役中总结出来的,当时谈仁皓指挥的第一特混舰队(没有航母),在陆战队登陆之前向海滩上投掷了数百吨炮弹,导致美军指挥失控,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上岸的陆战队,结果陆战队顺利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登陆行动。而帝国陆战队很快就把这个经验给总结了出来,并且开始在后面的登陆作战中给用了上去,而为登陆舰队直接配备火力支援船就是具体的表现。
在七点半到八点半这一个小时之内,二十多艘舰船向美军登陆场上一共倾泻了12000余发炮弹与火箭弹,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还投下了数百枚炸弹。而在这一个小时内的弹药投掷量就达到了1100吨,而这些弹药几乎全都落在了长三公里,纵深半公里的登陆场上,也就是说,在这快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投下了1100吨弹药,平均每平方米内都有两到三发炮弹落下!
如果身临其境的话,完全可以感受到这是多么密集的炮火打击,而对于身处其中的美军官兵来说,也许连地狱里也没有这么恐怖吧。猛烈的炮火准备,最终使大部分美军短时间的失去了作战能力,很多躲在地下工事里的美军甚至被大口径炮弹给直接震晕。登陆场就如同坐落在火山口一样,大地在震动着,炮弹在咆哮着,好像整个世界都要毁灭了一样。而当美军的官兵反应过来,当美军的指挥系统调整过来的时候,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已经乘坐登陆艇冲上了海滩,登陆作战正式开始了!
八点四十分,第一批两个团的陆战队官兵就冲上了海滩。韩绍锋没有投入更多的冲滩部队,毕竟登陆场就那么宽,两个团的兵力足够夺取海滩阵地了。
在第一批登陆的陆战队官兵冲向美军防御阵地的时候,登陆艇返回舰队运送第二批登陆部队,而支援舰船则开始为陆战队官兵提供精确火力支援,那几艘火力支援船则开始向美军防线的纵深地带进行覆盖式打击。
在前半个小时里,美军只进行了零星抵抗,而且都很快就被陆战队给解决掉了。直到九点十分之后,美军好像才猛然醒悟了过来一样,抵抗火力也逐渐密集了起来,可此时陆战队官兵已经冲入了美军阵地,双方开始争夺阵地上的每一条战壕,每一个碉堡,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十点刚过,第二批的三个团的陆战队官兵被送上了海滩,其中两个步兵团立即投入到了前线的作战行动中去,而那个工程兵团则开始在海滩上构筑基础设施,按照韩绍锋的要求,工程兵首先修建的不是临时码头,也不是去清理海滩上的废墟,而是搭建起一座简易水上飞机基地,好为等下即将到来的水上飞机补充燃料。
到十二点左右,已经有两个陆战师上岸,登陆作战的第一阶段基本上结束。而此时韩绍锋也从美军的抵抗强度,以及增援部队的规模上大概判断出了加德纳岛上的美军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人。
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也许第三个陆战师根本就不需要派上去,用两个陆战师,两万多名官兵就足够攻占加德纳岛了。
地面战斗仍然在继续进行,到傍晚的时候,炮击编队返回外海准备接受弹药补给,而陆战队建立起了一块宽三公里,纵深在500到800米之间的登陆场。也就是说,整个加德纳岛的西部地区都落入了陆战队的手里,美军全部退守岛屿东部地区。
韩绍锋也在傍晚的时候把司令部转移到了海滩上,此时已经有两个团,4000多名工程兵在海滩上修建基础设施了,那条简易码头正在搭建之中,大概在夜晚能够完成,到时候运输船只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