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坤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毓宁正是调皮好玩的年纪,打破了惠妃宫中的琉璃地灯塔。惠妃瞧着委委屈屈、害怕偷顾的站在她身前的小豆丁毓宁哭笑不得。“毓宁是皇子,打破了琉璃地灯也该勇敢承认,怎么能指示宫奴替你顶错?”
  突然从无人理会的小娃儿变成万人瞩目的惠妃子,小六殿下尚未适应过来,也不敢在这位母妃面前多说话,小眼睛通红,马上就能多云转雨。
  这么可爱的点大娃娃惹起了慧妃满心的母爱,忙将毓宁拉入怀中哄弄,最后才道“毓宁啊,母妃是因为爱惜你才对你多加管束教导,等你长大知事了可不能白白糟蹋了母妃这番心意。”
  毓宁小鸡啄米一样点头,看得不请自来的皇帝心中涌上一股名为亲情的暖流。
  只可惜,宫闱之中,权欲横流,这一副母慈子乖的温馨剪影也不知道能够在惠妃和小六殿下保存多久……
  不过皇帝是喜欢了,甚至深深地阴刻到了心中,惠妃不仅美貌聪慧也很慈爱呀!
  打那之后,皇帝总是隔三差五地来到清凉殿看看惠妃母子,有时也宿在殿中。借着皇帝常来的机会,清凉殿中一个美貌的宫奴得幸,怀孕后晋才人。
  这事出的,岂不招人恼怒,淑妃得知后,暗使人欲将新才人推入井中溺死,被皇后所阻。事迹败露后,淑妃毫不留情地将重罪推卸到身边的大宫人身上。说是宫人有意讨好她所以自作主张,假传她命做出欲溺死新才人的事!
  皇帝震怒,将淑妃身边的大宫人、管事姑姑和太监全部仗毙,这才让淑妃老实了一段时间。身边除了一直跟着自己的蔡姑姑,得力宫人都被仗毙,心高气傲的淑妃如何能忍下这口气?独据于凌澜殿的淑妃喃喃自语“皇后呀,皇后。”
  她身边的人可不能白死,淑妃娘娘暗下了决心,皇后,咱们走着瞧!
  转眼间又过一年,自家三嫂家大侄女满三岁。惠妃赐下丰厚的礼物。就在这一天夜里,大嫂产下一女,江老爷开心地赐命婉蓉。
  如今大魏的皇帝姬幸和,**之中宠爱淑妃曹氏,朝堂之上宠溺幸臣张郭二人。自打元熙元年二十六岁的姬幸和御极以来,他这两大爱好就颇为朝臣诟病,屡屡上折劝谏。可惜皇帝不予理会。
  江府的小婉蓉满月宴后某日朝堂突然传来消息,南面山岳之地的轺国派使者为皇长子求娶魏国公主。惠妃听后,微微一笑,眼望中宫若有所思。
  果然不出几日,便传出由于淑妃的举荐,皇后所出嫡长女,年仅十一岁的公主福瑞被皇帝许婚于轺国皇长子,四个月后远嫁他国。
  皇后一下子便病了,直到女儿出嫁也没有好利索。福瑞也是福薄,半途之中感染疟疾不治而亡。轺国皇帝觉得晦气,直接改求另一大国公主。魏国这次即失了公主又失了国体,一时间皇帝与皇后同时病倒了。
  皇后这一次病势汹汹,多日不出中宫,便将宫务交给惠妃打理。惠妃借此机会小心地替换宫奴和太监,安插自己需要的眼线。
  皇帝辍朝五日后,带病上朝,下朝后皇帝并没有去中宫也没有去淑妃那里,而是直接驾临清凉殿。“这段日子安排了不少眼线吧?”皇帝陛下的龙眼中带着血丝,也带着质问。
  惠妃无惧皇帝深沉莫测的凝视和凶狠的质问,自若地道“说什么眼线,不过预备着将来传递些无关紧要的消息。这皇宫是陛下的家,能够主持宫务的是陛下少年结发的中宫皇后;深得陛下宠爱怜惜的凌澜殿的淑妃;徽音进宫十余年才因为不争和懂事得到陛下的信任,怎能轻易舍弃?
  只是陛下,臣妾已经失去三子,对于养在身边的毓宁更是疼爱看重。安排几个人传递些不轻不重的消息也只是期望能够守住儿子!
  陛下,新才人的那事,臣妾一点都不希望发生在毓宁身上啊!”
  “胡说什么,难道朕还不能保全你们母子?”皇帝大不悦道。
  “臣妾怀长子的时候,就是因为不小心踩踏了淑妃娘娘的爱花被罚跪在御花园两个时辰,孩子才没保住的。当时那孩子都四个多月了。
  陛下难道忘记了?”
  皇帝大怒“你这是在提醒朕偏心?还是在怨恨朕当年没有为你讨回公道?你由一个小小的美人晋位为嫔,凭什么?还不是因为朕补偿你失去了孩子!”
  惠妃忽而跪下,扣首伏地道“臣妾不敢。”
  皇帝深深地看着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抬的惠妃,即怒其不识抬举也愧疚当年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其实皇帝心知肚明,惠妃的三个儿子夭折都跟淑妃有关。
  只是,淑妃是他心中所爱,即便她手段凌厉,即便她爱使小性,他还是喜欢她!
  即便是这次和亲,他最宠爱的嫡长女折了,他也只在心中怨恨轺国不合时宜地要求和亲,而没有责怪当初举荐人选的淑妃。
  最后,皇帝恼羞成怒地甩袖而去。而惠妃悄然地在侧殿摆着三个儿子牌位的供奉桌前点燃一支佛香。香灰在香炉之中堆积了一层又一层,那袅袅的佛香陪伴着低头抄经的女子告别深夜迎来破晓。半掩残妆剪香烛,平明浅风动纱橱;低声喃语无人侧,举头侍儿满华屋!
  儿子们啊,若是你们当真在天有灵,就保佑母妃大事遂愿吧!!~

  第02章 回京
  不是冤家不聚头,但唯孽缘难相守……
  随着三房嫡出的三个孙儿辈渐渐懂事,且都展露出灵慧来,江老爷子便开始琢磨了。三儿总是外任不是个事儿,三媳妇还年少,总不好让俩夫妻总这么俩地分隔的。况且嫡出的子女若是长久不长在生父身边,还能有啥感情?
  就算儿子再需要事业吧,孩子这头也不能不顾呀!~若是让三媳妇带着孩子们追着夫君去外任上……囧,三郎愿意他老头子也不放心呀!当然老爷子不放心也是有缘故的。
  么的办法了,只要把三郎弄回京来!元熙十七年底,郑夫人的夫君江三郎外任期满,根据江老爷的谋划和宫中惠妃的央求,被皇帝下旨诏回京中任京官,他索性带着美妾幼女回归华京,升任礼部郎中,领正四品衔。
  只是,这时候的大魏国,大道是土,送信常堵。望山跑死马,进城磨破鞋。这种囧囧雷人的交通状况,常常让各地需要交流的人士们欲哭无泪。所以直到江三带着阖家回京入府叩见家长的时候,江老太爷才瞅见江三郎身边的某妾究竟长个什么模样,一瞅之下,老江半天木有言语,最后无奈地挥挥,赶紧闪吧!!~
  江三郎冲着自家老爹讨好地笑笑,便转手将妾室庶女交托给闻讯而来的老娘和嫡妻郑夫人。且不谈另外一头老江狠狠地训斥了三儿一顿,严厉地叮嘱他以后一定好好待郑氏,好好地教养几个嫡出的儿女……
  且说这头江府上的老太君之前原本没有见过江三在任上所纳之妾,待到小妾抱着女儿来见才发现竟是少有的绝色女子。要知道,当年江徽音入宫,赢得帝眷凭的也是出色的容貌。
  江夫人仔细端详了庶孙女的容貌,极为满意便和蔼地对小妾白氏道“这孙女我喜欢,今后就养来我这里吧。
  我瞧着你也是会过日子的,还是趁着年轻多生儿子才是正理。毕竟女儿是要出嫁的,在娘家要是没有能够撑腰的兄弟即便是出嫁了,也容易受欺负。”
  白氏腼腆地羞应下,那副模样端是惹人怜爱。一旁的郑氏赶紧摆出了贤惠正房的范,在江夫人面前,将内院俗务安排的井井有条,断是丝毫不肯薄待了白氏母女。
  白氏细听了心中很是满意,布置好院子就打算请了江三,一家人像以前一般吃晚饭。哪知晚饭江老爷请了,即没她的份也没她女儿的份。
  而后连着十余日,江三忙着应酬,仅有的在家时间也被老爷同郑氏瓜分,她竟然连三郎的面都见不上一面。白氏觉得十分委屈,哭了一场又一场。
  江三得了信,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她房中安慰。晚饭却仍旧摆在郑氏那。吃饭的时候白氏见到元熙十二年出生的江三嫡长子,已经六岁的舒齐;元熙十四年出生的江三嫡长女,已经三岁的婉菱;元熙十五年出生的江三嫡次女,刚满二周岁的婉蓁。
  舒齐很是有礼貌,无论是风仪还是功课都很好,难得的是他的两个小妹妹,一个三岁另一个两岁,竟然不用保姆妈妈喂食而自己用饭。真真让白氏惊讶了一把。她女儿也是刚满二周的婉藜还得保姆妈妈喂呢,看来得让女儿自己学着吃东西了。
  家庭用餐是难得的父子父女见面的机会,尤其是儿子聪慧,女儿伶俐。江三这十几日都在小心地观察着小小婉蓁,不大点的小娃娃居然已经养成了一身娴雅清贵的气质。江三不知道的是他观察他家最小的嫡女的同时,那原本众人皆认为不懂事的小丫头,连日来也同样在偷偷观察他,还时不时地摇摇头,小嘴中扁过弱弱的叹息!
  这爹亲可不招人待见!!!~
  一家人看似气氛和谐地尚未吃晚饭,二房就来报庶长子没了。那孩子比舒齐大上三岁,今年已经九岁了,还有一年就可以序齿了。
  江家人得信后都聚集到了江老太爷那里,老江十分伤心,不过这时代幼儿活到成年的十之一二,早夭本是常例。家中简办了孩子丧事,听说孩子的亲娘仅是容貌普通的通房丫头,生了儿子也没有抬了位份。孩子下葬的时候她也跟着殉了。
  白氏原是小户良家子,哪见过江府这样死个夭折的庶子竟然需要花费三百两银子的简办。不过妯娌道是通过这事熟识,尤其是二房的两个宠妾李氏和孙氏。
  李氏和孙氏接近白氏本就另有所图,几日套话就将白氏的老底摸透。原来白氏在生女的时候,产前调理和产后调养都没有打理好,致使她大亏了身子,三五年内都不可能再有身孕。白氏不过十七岁多一点,见到同样“被正室压制”的李姐姐和孙姐姐,自然亲近地说了些自己的事。
  不想,不到几日功夫,就连老太君都知道了“白氏不能再孕”的传言。老太君立马招来郑氏和白氏,得知短期内白氏不能再孕后,就将自己身边两个美艳的丫环赐给江三为妾。
  这两个丫环都是家生子,父兄都在府内外做管事,背景深,脾气也娇贵。到了江三的院子后,日日挤兑得白氏抹泪。
  一日,白氏又被言语挤兑得流泪,正巧被郑氏撞见,心中的委屈一时难以压下便冲着郑氏责问道“你身为正室就看着她们欺负我吗?”
  “首先你应该自称婢妾而不是我,你还没有那个自称我资格;其次,你们都是夫君的妾侍,不过相互之间闲聊几句,她们是打你了,还是骂你了,怎就能说是欺负?
  再有,我是正室不假,可是身为正室我有义务相夫教子,打理内务,照顾夫君的妾侍。却没有偏帮妾侍们争宠的道理!
  你若聪明,就该把心思多放在夫君身上,而不是为了三言两语在我面前时小性子,和其它的妾侍们置气。
  说到底是小户出身,你这通身的小家气也到时候该改一改了。”
  郑氏讲完便领着丫鬟们走,心中窃笑,自诩为自己这次端了一回完美的夫人范儿!~
  ……这些日子惨受挤兑,又平白遭到郑氏的训斥,还言里言外地指着自己的出身不好。腿若灌铅一般地回到自己屋子,白氏一头栽倒在地。
  再次清醒的时候,白氏见到夫君握着自己的手痴痴地守候在床边。见到自己清醒了,难以掩饰眼中的惊喜和怜惜。
  白氏见了,情丝涌动,即便是受了再大的委屈也值了。“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虽是不知出处的,但却最能表达她如今的心意。
  江三眼中有内疚,心中在忏悔。“玥,如今只有你生下儿子我们才能长久地在一起。家族联姻的郑氏我不能动,母亲所赐的妾我也送不回。
  玥,我可以尽最大努力地护着你,可是只要你没有儿子。母亲和郑氏都会变着法的排挤你。
  你……”
  “三郎,你无需再说。玥什么都懂,为了你我会坚强起来的。”白氏用白细的小手堵着夫君的嘴,阻止他将那些为难的阴私事讲出口。
  她终于明白了,这是大世家,这里的女人都不是好惹的。这一回,她终是首先被人算计了。
  “夫人那里我会去道歉,三郎,玥不会让你为难的。只要你的心在玥这里,玥就什么都不怕。”
  江三将白氏狠狠地抱入怀中,掩饰着眼中的贪恋和抱歉。有些事,有些人,纵是有情也伤人!
  又五年元熙二十二年初春,白氏终于成功诞下儿子,江三欢喜到被幼子扯掉数根美髯仍旧抱着儿子不肯撒手。却不曾想,心腹管事突然来回报说,他正室妻子郑氏的父亲一直驻守边关,长兄却因为战功积累调任华京任骁骑营将军。圣旨已经颁发,很快郑家大兄就要入京了。
  江三听罢皱了皱眉头,还是命人赶紧通报了郑氏知晓。
  郑氏得知好不开心,几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给长兄整理房子,打理家居上。一心一意地期待着兄妹重见之日。而郑氏不知道的是,跟随长兄郑守仁一同进京的还有郑氏暗卫首领鬼面。

  第03章 序齿
  元熙二十二年的秋,郑守仁将军一行人正走在入京的路上,京中江府的郑夫人也忙碌于隔三岔五地跑跑年久失修的京中郑府。
  某只一穿到她肚子的小妞,也从当年抓周的小婴儿婉蓁儿一转眼变成了扎着包包头的小娃娃!
  郑氏嫡长子入京,正是大风扬兮,妞不知~!
  话说某妞所住的雁璋阁是一处独立的院落,紧邻着芳菲园。阁中央是连在一起的三座小楼,中间的叫雁璋阁,左边的叫抱余楼住着婉菱,右边的叫暖厢榭住着婉蓁。
  由于以前住过姑祖母,所以雁璋阁的陈设摆件都是些雅致金贵的物品。当年江老太爷直接把雁璋阁所有的物件及内库中存放的一些常用物品都转赠给了两个小孙女。
  后来,大房长媳也添了嫡女,江老太爷一高兴就将惠妃原来闺阁芳菲园中的玲珑阁转给新生的小孙女。芳菲园的面积是雁璋阁院子的数倍,园子里也不只一个玲珑阁。只不过,大夫人看着好,就在老太君的默许下占据整个芳菲园。这就红果果地侵吞公众财产呀~~
  这位大夫人穆氏说来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江府三个年长的庶孙都没有活过十岁,而大夫人所出的嫡子家中排行第四的舒翰终于活到十岁,下个月初就要进宗祠祭告,正式序齿。成为府里新一代的大公子。
  江老太爷在朝中挂的是闲差,三五个月不上朝是常事。这次嫡长孙序齿,是家族大事。江老爷为了郑重起见,满朝的姻亲故旧能赶上的都发了帖子。
  到了正日子,前院人潮涌涌,内院香风阵阵。
  一个身穿藕色绸缎,头扎着一对小包包,眼神慧黠的小姑娘提着一个小巧的篮子,篮子里放着四个精致的小碟,碟内摆放着几样小点心。小姑娘大约六七岁,小心地避过人群闪入芳菲园内竹林假山内。
  曲径通幽的假山内是一座小巧的天井,干净的石桌上摆放着围棋一副,四个小石墩上都放着草编的垫子。另一个七八岁大点的小姑娘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妹妹怎么才出来,我都等你好一阵子了。”
  提篮子的小姑娘无奈地翻翻眼睛“薰姐姐前年没了,可是茹姐姐如今已经十一岁了。祖母一门心思想将茹姐姐送入宫中伺候老皇帝。可我瞧着茹姐姐未必愿意,这不身边的几个丫头都被她打发到前院去探听哪家的公子合适了。”
  稍大一点的小姑娘冷哼了一声“茹姐姐的心思大着呢,这世家子弟怕是入不了她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