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耕种满田园-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布料实在是珍贵,他可不舍得往前面摆,谁的手要是太粗一些,摸来摸去的,没几回那布就要挂丝了,到时候他可得心疼死了。
“可以,给我拿一匹吧。”刘珍珠看了看,总算是满意的点头,和自家以前用的也没差多少了。一匹足够用了,裁办匹做尿布,剩下的办匹还能做个小褥子小被子什么的。
掌柜也不说让伙计去拿了,自己拎着钥匙串就去了后院,没多久抱出来一匹布,刘珍珠检查了,和刚才看的一样,这才点头,打算付钱。
林秀贞忙抢先问道:“打折吗?我们买了好多好多。”
“对呀,我们买了这么多,掌柜的不给打折吗?”刘珍珠顿住,暂时不掏钱了,掌柜的摸摸胡子:“你们买的确实是多,不过,这一匹布,其实我是不赚多少的,这不然这样吧,就再送你们一些绣花针绣线什么的?”
“那正好,我正少这些呢,那掌柜的送我几包绣花针吧,小号的要三包,中号的要两包,大号的要两包,不对,小号的要五包。”刘珍珠半点儿不客气,掌柜的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夫人,一包绣花针要五个铜板呢,你这要的……”
“我们还买绣线呢,掌柜的可不就又赚了一笔?”刘珍珠笑着说道,讲价嘛,之前听高大嫂说过的,实在不行就降低点儿条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谁说出来的都不一定就是最后的价钱了。
掌柜的虽然心疼的不行,但也知道拉拢回头客的道理,忍着肉疼又送了刘珍珠一捆绣线。反正今儿做的生意够大,光是那一匹布,就顶了好几天的生意了,回头这位夫人用的满意了,指不定要再来买,一捆绣线不过十来个铜板,送的人家高兴了,还愁下回不来?
“好了,今儿多亏秀贞提醒,娘才少花了冤枉钱,多出来的都是奖励秀贞的,秀贞想要什么,娘都给你买!”刘珍珠很是大方,讲价归讲价,那是生活的乐趣,她以前可从不曾知道,讲价有这么多的弯弯道道,要讲事实摆道理,关键时候还得动之以情,口才不好的人还真胜任不了。
可讲价不代表她就舍不得那几个钱了,能省下来哪怕是只能给闺女买一块儿糖呢,她也宁愿给女儿买糖吃。
“那边有冰糖葫芦。”最近林秀贞有点儿像掉牙,嘴里总是痒痒的,想流口水,想吃酸甜的东西,这个季节正好是山楂成熟的时候,街上卖冰糖葫芦的特别多。
“那多买几个,回头你还可以给杏花送去一串。”刘珍珠大方的很,数数家里的孩子,一下子就买了十多串。回头瞧见点心铺子,又带着林秀贞去买点心。
林秀贞则是趁机将铺子里摆放的点心都给研究了一遍,样数真不少,最常见的红豆糕,绿豆糕,红枣糕,鸡蛋糕,白糖糕,核桃酥,椒盐饼,炸八角,全都有。
掌柜的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笑的一脸温和,见林秀贞在店里走来走去的,就拿了白糖糕给她吃:“小姑娘尝尝,看好不好吃。”
林秀贞侧头看刘珍珠,刘珍珠忙笑道:“掌柜的不用管她,她就看个稀罕,你们这里的糕点,都是今儿刚做的吧?”
“夫人一打听就知道了,我刘三的点心铺子,每天都上的新鲜点心,绝不会用隔夜的来糊弄大家。”掌柜的也不生气,挪到柜台后面,用筷子夹了点心放到托盘上递给刘珍珠:“夫人尝尝,若是不好吃,我刘三白送你一斤点心。”
刘珍珠捏来那点心,小小的咬了一口,细细品尝之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确实是好吃,那一样给我来一斤。”剩下的那点儿,塞到林秀贞手里,让她自己站一边去吃了。
林秀贞掰开点心仔细研究,里面没有馅料,应该就是绿豆粉和其他什么掺和起来做的,酥软绵甜,入口即化,十分好吃。和这个一比,自己那天做的所谓的点心,可真是渣渣啊。
不行,回头得好好研究一番,多买点儿东西,自己肯定能早日恢复自己的水平的,那天绝对是因为原料的问题,所以才做的不那么好吃的。
换句话说,看自己在没有原料的情况下都能做出还算能吃的点心,那也是非常高的水平了。
眯着眼睛将剩下的点心一股脑的塞到嘴巴里,出了点心铺子,林秀贞就拧着刘珍珠非得到粮铺去看看。本来就要买米面,所以刘珍珠也没反对。
娘儿俩打听了最大最齐全的粮铺,就慢悠悠的一边逛一边找过去了。
刘珍珠做了一段时间饭,也知道该用多少米面了,三袋子白面,两袋子白米,一袋子小米,半袋子玉米糁,主粮就算是齐全了。
林秀贞在粮铺里转来转去,回头就求刘珍珠:“娘,买点儿绿豆面好不好?我给你们做绿豆糕吃。”
刘珍珠想了想,点头,反正闺女做不了她就自己做,总不会浪费了的。
她宠着闺女,又抱着闺女做不了自己做的念头,但凡林秀贞回头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略带期盼哀求的看她,她就点头,于是,等回过神,铺子门口就已经堆积了七八个袋子,还都是那种装面的大袋子。
娘儿俩视线相对,林秀贞笑的十分讨好,刘珍珠嘴角抽了抽,这得吃到什么时候?放时间长了,不会长虫子吧?前儿高大嫂还说,他们家的大米,放了三个月,里面就长了虫子了。
等林仲修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赶过来,一看到堆放着的几个大袋子,嘴角就有些抽了:“买这么多?”
“杂粮比较多,买了白糖红糖绿豆粉红豆粉红枣红枣核桃芝麻花生仁粳米糯米黑米瓜子仁什么的……”刘珍珠一口气说完,听的林仲修都张大了嘴巴,打开其中一个袋子,里面慢慢的堆放着各种小袋子。
“买这么多?”林仲修惊叹:“你这是打算吃多久?”
“没事儿,咱们家人多,吃几次点心就没了。我想着,君安和君明他们都正在长身体,一日三餐虽然不少,但每天不到饭点儿肯定得饿,以前我弟弟长身子的时候也这样,家里就得常常准备点心什么的。”
林仲修点头:“我倒是没想到这个,还是你想的周全,还用买别的吗?”
“要的,做点心的模具什么的都不能少,我刚才打听了,这些得去杂货铺买,刚才我和秀贞在这里也是干等着,就去那杂货铺看了,已经买好了,就等着去拿了。”
刘珍珠指了指街头,高大力忙赶着牛车过去,林仲修陪着刘珍珠进去拿东西。同样的,一大堆,什么刀具什么案板小刷子小笼子,还有好几样林仲修都不认识。
不过不妨碍他付钱,潇洒的解开荷包给了钱,就又去接了林君安他们回来。这哥仨在书铺站了大半天,有商有量的选定了要买的书,结果结账的时候傻眼了,选太多,之前爷爷给的那银子根本不够,还差了一大截儿。
既然不够,那就排除掉几本书,于是挑来挑去,总是选不定。正好林仲修过来,林君安忙请教:“说是启蒙用的,我瞧着这几本就很不错,还有,咱们既然是在村子里办学堂,那要教些种地的东西,我就又选了几本关于种地的,这个太贵了,一套都得二两银子了,还有律法书是必需的,我也买了一套,这个更贵,都要五两银子一本!”
林仲修大方,荷包里银子多,听林君安说的有道理,立即点头,买买买,全都买!喜的书铺的老板笑的都合不拢嘴,最后又送了一套诗集。
随后,林家就开始热热闹闹的开荒了,得赶在秋耕之前搞定。林仲修买回来的两个妇人还是很能干的,做的饭也算是中规中矩,当然,不能和原先林家的厨子比。
原先林家的厨娘那是家生子,世世代代就是钻研这个的。而这妇人,虽然厨艺上算是有天赋,但做饭太中规中矩了一些。不过,幸好林家的人也都不挑嘴儿,能吃就行。
开荒的时候,林仲修和林叔皓都是去了的,一天下来,晚上回家的时候都萎了,手都快拿不起筷子了,将家里的两个女人给心疼的呀,恨不得饭都喂到嘴里。
“要不然明儿别去了?多你们两个也看不出来什么效果。”刘珍珠一边用针将林仲修掌心的水泡挑开,一边心疼的说道:“你和三弟最有价值的是脑袋,想个点子赚更多的钱,这样一天天累成这样,回来沾枕就睡的,还有什么精力去想养家的营生?”
“别担心,也就这两天。”林仲修打个呵欠,另一只空着的手摸了摸刘珍珠的掌心:“你前段时间不也很辛苦吗?你看,掌心都磨出茧子来了,你能干活儿,我怎么就不能干了?”
“那不一样,我就是在家里做做饭什么的,虽然繁琐,活儿却不是很重。”刘珍珠伸手拿了药膏,给林仲修涂上。林仲修皱了皱眉:“以后还是将这药膏给放起来吧,我这两个水泡,用不着这么好的药膏,这一瓶要是用完了可就没了。”
这药膏还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太医院出品,绝对的精品。买倒是可以买,就是京城太远了,来回得半个月了。而且,价钱太贵,以前林家想买倒是不在乎那几个钱,现在想买,就有点儿超出承受范围了。
“所以说,你和三弟赶紧的别去地里干活儿了,在家想办法赚钱吧。”刘珍珠叹气:“不光是这个药膏贵,还有茶叶什么的,老爷子喝了一辈子的碧螺春,总不能……”
刘家倒是能送一些,可刘家也不能包了老爷子一辈子要喝的茶叶啊。
“嗯,明儿再去一天就不去了 。”林仲修忙表态:“爹爹的意思是,明儿带着君安君明他们到地里干一天的活儿,所以不用担心了,后天就不去了,到时候我一定会想个赚钱的法子的,不用担心好不好?”
“好。”刘珍珠点头,笑靥如花,满脸的信任和依赖,看的林仲修心里一热,倾身就在刘珍珠额头上亲了一口,刘珍珠立马慌了:“秀贞还在呢。”
林仲修转头,就见宝贝闺女正裹在被子睡的跟头猪一样。叹气:“秀贞年纪也不小了,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我瞧着她每天也高兴的很,不像是害怕恐慌了,明儿起,让秀贞一个人睡?”
刘珍珠有些犹豫,林仲修又说道:“就一个院子呢,有什么动静咱们不是立马就能听见了吗?大不了,晚上咱们过去瞧瞧。马上就要七岁了,再和咱们睡也不好。”
“那行,明儿我和秀贞商量商量。”刘珍珠点头应道,伸手将林仲修按到被窝里:“你赶紧睡,我去吹灯。”
到了第二天,林仲修果然是将林君安等人带去地里干活儿了。林秀贞被李淑贤抓住,只能坐在小板凳上绣花,幸好还有个杏花陪着她。
“你们家办学堂的时候,村子里都知道了,大毛和二毛都说要去念书,铁柱也去,不过,好像其他人都不想去。”杏花低声和林秀贞八卦,林秀贞有些不解:“为什么不念书啊?我们家都没有要束脩。”
“那个,读书太耽误事儿了,而且,买笔墨纸砚什么的,那可是一大笔钱。”杏花小声的嘟囔道,有些小尴尬,林家都不要束脩了,结果还没人来念书,实在是……
林秀贞皱皱眉:“很多人都不愿意念书吗?”
杏花点点头:“有很多人去问我娘了,我娘就说不收束脩的,可还是有不少人说不想让家里孩子念书。”
掰着手指给林秀贞算了算:“我知道的肯定会念书的就只有五个,铁柱,大毛,二毛,拴住,哦,你不认识拴住,拴住是村东头的,他上面四个姐姐,就他一个男孩儿,家里宠的不像话,就想着让拴住读书长出息,将来去当大官儿呢。拴住脾气不好,所以我们都不爱和他玩儿,铁柱他们也不爱和拴住玩儿。还有金宝,金宝是里长的小儿子,今年才七岁,本来是打算到镇上去读书的,后来就说要来你们家念书。”
“才五个人啊。”林秀贞眨眨眼,人会不会太少了?
“王大娘,你是不是要去地里送饭啊?”快中午的时候,杏花告辞走人了,林秀贞自己也不想做针线活儿,就到厨房去转悠,看王大娘拎着一大桶的馒头出来,赶忙凑过去问。王大娘和毛大娘就是林仲修请回来的两个妇人,都是三十多岁,很是能干。
王大娘点点头,笑眯眯的看林秀贞:“是啊,秀贞饿了?要不要先吃个馒头?”
“我想和大娘一起去送饭。”林秀贞忙说道,在家里呆着实在是太无聊了,去地里顺便看看他们是怎么开荒的。
“带她去吧,顺便看看君安他们干活儿怎么样。”刘珍珠在厨房里听见声音,赶忙出来:“不过,秀贞,你得带着你的小帽子。”
前几天刘珍珠忽然发现林秀贞黑了很多,立马紧张了,从那天开始,就拘着她不太热昂她出门了,就是出门也选早上或者下午太阳不热的时候。
这时候正是中午,虽然秋天的太阳不热,但光线也是强的很,刘珍珠特意找出来一顶小帽子给林秀贞带上。村里的人自己用稻草编的,今年新编的,还能闻到一股稻草的味道,沿儿很宽大,刘珍珠在上面系了两条丝带,看着就不那么土气了。
不过,带帽子总有些闷热,林秀贞不怎么喜欢戴帽子,可架不住刘珍珠坚持,想出门就只能带着。
出了村子,远远就看见林仲修他们了,太显眼了。林君清眼尖,一下子就看见林秀贞,忙扔下锄头:“我去接妹妹,这地不平,万一妹妹摔跤了就坏了。”
林君明眼巴巴的看着他跑远,转头看林仲修,林仲修伸手揉揉林君安的脑袋:“去吧,到那边树下坐着歇一会儿,吃了午饭再继续。”
说完,扬声喊道:“吃午饭了,吃了午饭再干。”
众人应和了一声,就各自放下自己的农具,回身往地头走。
林秀贞蹲在地头,放火烧过一遍之后,再用大钎深挖,将近两尺深,挖一道沟出来,就埋一行粪肥,下一行挖出来的土再盖上那粪肥,这可都是力气活儿。
所以,一大桶的馒头根本不够吃。王大娘放下这边,转身再回去,这次是和毛大娘一起过来,又抬过来两桶馒头一桶菜异同粥。
林仲修和林叔皓的吃相虽然还不那么糟糕,但那速度,和旁边所有的人都一样,飞快的。林君安他们一边吃,还要一边吹手,一个上午,就磨出了大水泡,可见是没偷懒。
可把林秀贞给心疼的,恨不得将菜桶里的肉通通都夹给自家人,逗的一群人哈哈大笑。
☆、第38章
吃了饭;也不急着下地,众人就围坐在一起说话聊天。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林仲修和林叔皓气势不同;众人说起话来,还是有些拘谨。
不过,有高大力在;总算是没冷场。
“老爷子想办学堂,有没有说;多大年纪的人能来念书?”说着说话;话题就绕到这学堂上面了,林仲修笑着应道:“肯定得在六岁以上;要不然,小孩子不懂事儿,我爹也管不住,他毕竟上了年纪了,孩子们闹腾起来,也吵得慌。六岁以上都可以,怎么,我记得高大哥你那大儿子,今年都十六了是不是?”
“你没记错,今年正好是十六,出来年就十七了,我和你高大嫂想着吧,明年就让孩子回来,别去县城当小二了,再怎么能干,每年也就那么几两银子,吃住花销,能攒下的也不多。反正这年纪也到了,就让他赶紧回来说门亲事。”高大力皱着眉说道:“只是,土里刨食到底有些太辛苦了,若是他这个年纪能念念书,以前他也在县城当过伙计,将来自己开个铺子什么的……”
坐在铺子里安安心心的数钱,和在大太阳下面挥汗如雨的干活儿,哪个更轻省根本就不用比。都是当爹娘的,孩子怎么能过的更好,就是他们永远都放不下的念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