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风云-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莱特做出了交战决定的时候,罗成刚还没有决定是否与第72舰队交战,因为顾祝同还没有下达命令。
显然,这也是罗成刚不成熟的地方。
所幸的是,罗成刚非常及时的纠正了这个错误。
凌晨一点过,跟第72舰队侦察舰遭遇的“莱州”号轻巡洋舰战沉。十五分钟后,及时赶到的“蓬莱”号轻巡洋舰再次发现了美军侦察舰,并且探测到了后方的重巡洋舰,也就没有与美军战舰交火。
利用较高的航速,“蓬莱”号一直在美舰的炮击范围之外活动。
拖到两点左右,美舰依然没有转向,因此罗成刚初步判断,第72舰队没有返航,依然在向西航行。
凌晨两点,罗成刚下达了战斗命令。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不到一百公里。
显然,罗成刚的决定非常及时,如果他再晚半个小时做出决定,就不可能在与第72舰队主力遭遇之前编排好战斗队列了。
第33舰队已经严阵以待,第72舰队还有望取得突破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战列
原创第三百七十九章战列
凌晨两点半,双方侦察舰之间的战斗结束尽在
此时,双方的侦察舰都用雷达探测到了对方的主力编队,而且都及时发出了报告,双方主力编队的距离还不到六十公里。
因为罗成刚在半个小时前就下达了战斗命令,所以第33舰队已经排好了战列。
前面的,依然是旗舰“河北”号,然后依次是“河南”号、“山东”号、“山西”号与“直隶”号。罗成刚没有把三艘大型巡洋舰编入主力战列,而是与四艘防空巡洋舰组成了第二战列,位于主力战列的侧后方,顺序依次是“北京”号、“天津”号、“柏林”号、“长沙”号、“南昌”号、“广州”号与“台北”号。按照罗成刚的用意,第二战列的任务是对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与重巡洋舰,只有在必要的时候,会让三艘大型巡洋舰参与主力决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当然,罗成刚认为,美军指挥官也会做类似的编排。
事实上,莱特编排的战列与罗成刚的猜测有很大的区别。
在第72舰队里,莱特把八艘大型战舰全都编在了主力战列里面,顺序依次是旗舰“依阿华”号、“泽西”号、“马萨诸塞”号、“亚拉巴马”号、“北卡罗来纳”号、“印第安纳”号、“阿拉斯加”号与“关岛”号。因为早就把四艘重巡洋舰派出去执行侦察任务,所以莱特没有组建第二战列,只是让四艘重巡洋舰返回之后,与四艘轻巡洋舰组成了单独的巡洋舰编队。
显然,莱特的战术意图也很明确,那就是在战列决战中取胜。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莱特编排的战列有优势,如果美军能把握住这个机会,肯定能够重创第33舰队,甚至能够击沉几艘中国海军的主力舰。只是,莱特严重低估了中国海军大型巡洋舰的战斗力。
接近到三十公里左右的时候,罗成刚发现,美军战列里有八艘主力舰。
这个时候,罗成刚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没有把第二战列里的大型巡洋舰抽调出来加强主力战列,而是继续让第二战列单独行动。
后来,有人认为,罗成刚此举是造成第33舰队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
只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罗成刚的决定没有错。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罗成刚已经根据雷达探测到的情况,初步判断出,美军中的两艘大型巡洋舰在战列的后面。也就是说,莱特也是把强的战舰放在了前面,与第33舰队的情况一样。
这样一来,即便罗成刚让三艘大型巡洋舰加入主力战列,局面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要知道,在八对八的情况下,肯定会有一艘大型巡洋舰直接面对美军的速战列舰,而这将是整条战列中薄弱的环节。换句话说,如果这艘大型巡洋舰迅速败下阵来,那么战列的整体性就会遭到破坏。
相反,如果让大型巡洋舰单独作战,也许能够收到预料之外的效果。
这就是,让第二战列集中炮火对付美军战列中后面的两艘大型巡洋舰,争取以火力优势迅速解决掉这两艘战舰。显然,美军不会指望用大型巡洋舰上的十二英寸舰炮来对付中国海军的速战列舰,所以美军肯定会让这两艘大型巡洋舰去对付第二战列,能够用来对付主力战列的就只有六艘战列舰了。
这样一来,双方主力战列的对比成了五比六。
虽然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不明显。按照依次交战的原则,将由两艘实力偏弱的美军战列舰对付位于主力战列后面的“直隶”号。虽然“直隶”号是中国海军五艘速战列舰中舰龄长的一艘,而且在之前参与的海战中表现不算好,但是在一九四三年初的大规模改进之后,“直隶”号的战斗力已经有了大幅度增强。论作战能力,“直隶”号并不比其他四艘速战列舰差。
按照罗成刚的判断,美军六艘战列舰后面的,肯定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
显然,这两艘美军战列舰就算集中炮火对付“直隶”号,也未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干掉“直隶”号。
相反,“直隶”号对“北卡罗来纳”级的威胁非常大。
要知道,“直隶”号的主炮与其他四艘速战列舰一样,也配备了钨合金穿甲弹,火力非常凶猛。在美军的六艘速战列舰中,防护为薄弱的就是“北卡罗来纳”级,在第二次乔治亚海峡海战中,甚至没有能够挡住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就别说应付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攻击了。
当然,优势依然在美军手中。
美军六艘速战列舰,总共有五十四门十六英寸舰炮,如果使用重弹,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掷两超过了六十吨,而中国海军的五艘速战列舰只有四十门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即便使用钨合金穿甲弹,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掷量也不到四十吨。在火力密度上,美军是中国舰队的一点三五倍。
只是,决定炮战胜负的,不仅仅是主炮数量与弹药投掷能力。
在夜间的远距离炮战中,炮击的准确率,也就是火控系统的性能要比主炮数量、以及炮弹重量重要得多。
当然,炮弹的威力也很重要。
虽然六艘美军速战列舰配备的是清一色的十六英寸舰炮,而且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质量超过了一点一吨,但是根据中国海军在战后做的测试,即便用k7型舰炮发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其威力也比不上中国海军的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特别是在射程超过二十公里的时候,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有很明显的优势,且造成的损伤要比十六英寸重弹严重得多。主要就是,在采用钨合金提高炮弹的密度之后,可以相应的增加装药量。中国海军在大战期间获得的第一种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装药量高达七十七公斤,而美军的十六英寸重弹的装药量只有三十四公斤。此外,钨合金属于硬质合金,在高速撞击后很容易破碎,因此钨合金穿甲弹在爆炸之后,能够产生多的破片,对舰体内目标的杀伤力比普通穿甲弹高得多。
当然,关键还是在火控系统上。
虽然美军的六艘主力舰都配备了雷达火控系统,但是在此之前,美军从来没有在战斗中使用过雷达火控系统。也就是说,美军还没有掌握这种火控系统,不清楚雷达火控系统存在的弊端。
显然,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要知道,中国海军使用雷达火控系统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而且参加了多场海战,早就掌握了使用雷达火控系统的技巧。此外,当时配备给大型战舰的,已经是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重点解决了海面杂波干扰,并且具备了直接测量弹道的能力,因此能够精确修正弹道偏差。
与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相比,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的性能先进了许多。
比如,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只能够通过测量炮弹炸起的水柱,来大致确定弹着点的与目标的距离,从而修正弹道。显然,这是很低下的测量方式,而且误差很大,精度根本无法满足炮战需求。
直接测量炮弹的弹道,对提高炮击精度、甚至是提高开火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原因很简单,在测出了炮弹的弹道之后,就能大致计算出弹着点,也就能够大致判断出偏差有多大,从而可以直接修正炮击参数,然后重开火,而不是等到炮弹落到目标附近之后能再次开火。
要知道,在远程炮战中,炮弹的飞行时间并不短。
如果交战距离为二十公里,那么炮口初速在每秒九百米左右的炮弹需要一分钟左右能飞完全程,而战列舰主炮的射速基本上都在每分钟两枚以上。显然,在以往的炮战中,战列舰不可能以速度开火。通过雷达火控系统解决了弹道修正问题之后,就能让战列舰以速度开火。
显然,这是美军战列舰不具备的能力。
如果把开火速度算上,那么美军六艘战列舰的火力反而不如中国海军的五艘战列舰。
也正是如此,罗成刚对这场战斗很有信心。
同样的道理,在用五艘速战列舰咬住美军的六艘速战列舰之后,罗成刚自然有理由让第二战列去对付美军的两艘大型巡洋舰。
事实上,罗成刚把希望就寄托在了第二战列身上。
如果第二战列能够迅速取得胜利,那么至少三艘大型巡洋舰能够参加主力决战,用来对付美军弱的两艘速战列舰,而主力战列里的五艘速战列舰则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另外四艘美军战列舰。
到这个时候,双方的兵力对比将发生反转。
当然,前提条件是,在第二战列取得胜利之前,罗成刚直接指挥的主力战列至少得保持足够的战斗力,绝对不能败下阵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 致命错误
第三百八十章致命错误
最初的时候,莱特也对胜利充满了希望。
发现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里只有五艘战列舰,莱特就想吃了颗定心丸一样,觉得胜利离他已经不远了。
只是,他还没有高兴到几分钟,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这就是,美军战舰上的雷达探测到了位于主力战列侧后方的第二战列,而且发现第二战列里有七艘大型战舰。
虽然莱特知道,那七艘战舰中,只有三艘是大型巡洋舰,另外四艘都是主炮火力差了很大一截的防空巡洋舰,但是这七艘战舰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不但三艘大型巡洋舰能够对美军的大型巡洋舰构成致命威胁,如果那四艘防空巡洋舰也获得了新式穿甲弹,就同样能够对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
此时,莱特已经意识到,中国舰队指挥官的这一编排,根本目的就是要利用强大得多的巡洋舰来对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从而在舰队总体战斗力上获得优势,再集中力量对付美军的快速战列舰。
当然,莱特并不相信中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能够对付快速战列舰。
“依阿华”级与“南达科他”级就不用多说了,其防护标准是针对战列舰级主炮,完全能够应付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的直接攻击。即便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也在改造中把水平装甲的总厚度增加到了接近两百毫米,关键部位甚至超过了二百二十毫米,其防护水平不比“依阿华”级差多少。
问题是,如果巡洋舰编队被击溃,第33舰队肯定打不赢这场海战。
道理非常简单,没有巡洋舰提供的掩护,主力舰很难对付敌人的驱逐舰。到时候,中国舰队肯定会让驱逐舰发起鱼雷攻击,即便攻击失败,没有对美军战列舰造成损伤,也会打乱美军的战列。
只要战列被打乱,美军就不可能取胜。
要知道,任何一艘单独作战的战列舰,都不可能是舰队的对手。如果第33舰队的战列舰失去了统一指挥,中国舰队完全可以分而歼之,逐一消灭掉落单的美军战舰,而美军恐怕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在美军的六艘战列舰中,只有两艘的速度比中国海军的战列舰快。
“南达科他”级与“北卡罗来纳”级的最高航速都不到三十节,而且实际最高航速都在二十七节以内,而中国海军的五艘战列舰的最高航速都在三十节以上,实际最高航速也接近三十节。
也就是说,只要战列被打乱,第33舰队甚至没有机会撤走。
莱特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主力战列的完整。当然,罗成刚一样。两位舰队指挥官都必须尽一切努力来保证主力战列的完整性。
为此,莱特就必须加强巡洋舰编队的战斗力。
问题是,莱特已经把两艘大型巡洋舰编入了主力战列,而且剩下的只有四艘重巡洋舰与四艘轻巡洋舰。
虽然美军轻巡洋舰的战斗力极为强悍,比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强了许多,但是吨位上的差距,让轻巡洋舰根本不可能对付大型巡洋舰与防空巡洋舰,甚至没有资格与这两种战舰交战。
至于重巡洋舰,与大型巡洋舰的差距也很大,只能勉强应付防空巡洋舰。
也就是说,莱特不可能用仅有八艘战舰的巡洋舰编队去对付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必须加强巡洋舰编队。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两艘大型巡洋舰编入巡洋舰编队。
可是,在这个时候,莱特犹豫了。
这是莱特在这场海战中犯的第二个错误。
当时,双方的距离还在三十公里以上,而且双方都在调整航线,因此莱特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调整战列。也就是说,如果他及时做出决定,位于主力战列最后面的两艘大型巡洋舰就完全能够退出去加入巡洋舰编队。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莱特在这个时候把大型巡洋舰编入巡洋舰编队,中途岛海战的结果恐怕将大不一样。主要就是,在两艘大型巡洋舰的率领下,拥有十艘战舰的美军巡洋舰编队不见得比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差,如果再加上几艘擅长鱼雷攻击的驱逐舰,那么美军的优势还较为明显。在战术上,只需要让两艘大型巡洋舰与四艘重巡洋舰咬住中国战舰,然后让四艘轻巡洋舰掩护驱逐舰发起鱼雷攻击,就能够冲散中国间队的第二战列,使第二战列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莱特要做的,就是阻止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参加主力决战。
这样一来,他就能够用六艘战列舰去对付中国海军的五艘战列舰,加上主炮数量上的明显优势,即便把不利因素考虑进去,莱特也至少有一半的胜率。如果受到中国舰队第二战列的干扰与影响,那么莱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六艘战列舰与两艘大型巡洋舰击败总数达到十三艘的两支战列。
犹豫之后,莱特犯了第三个错误。
这就是,他不但没有让两艘大型巡洋舰退出主力战列,反而让四艘重巡洋舰加入了主力战列。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
虽然莱特的初衷是好的,即通过扩大主力战列的规模,迫使中国舰队让第二战列参加主力决战。这样一来,双方将形成十二比十三的兵力对比,而美军多了一艘快速战列舰,加上两艘大型巡洋舰的火力更加凶猛,以及重巡洋舰的八英寸舰炮对防空巡洋舰有很大威胁,因此第72舰队的胜算不会太小。但是莱特忘记了,他的战术要发挥作用,首先就得让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其次得把交战距离缩短到足够近的地步,不然中国舰队指挥官就不会让第二战列参加主力决战,而且美军的四艘重巡洋舰也无法对中国舰队里的防空巡洋舰构成威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