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月东升-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明白就好。”苏翎缓缓说道,“我用人,只要有本事,能做事,我便不管其以往出身如何。眼下我们这些兄弟,以及那些管事们,都不是什么高贵出身,我也不看重身份。在我的麾下。不会用朝廷上的那一套。这个,你以后会见得更多。”
    “是。”李永芳答道。不用以后,眼下就已经很多了。
    “有一点,那便是跟了我以后,绝不允许再叛。否则,天下之大,哪儿都不会有活命的地方。”苏翎紧盯着李永芳说道。
    “是。属下明白。绝不会三心二意。”李永芳内里已有汗水。天下之大,目前也只有苏翎能给其活命地地方,尽管明白苏翎只是随意说说,可还是不由自主的紧张。
    苏翎看出李永芳的心思。便又舒缓了语气,说道:“不必如此。在我这里做事,只看本事。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后,你也要如此。有话直说,就事论事。”
    “是。”李永芳再次欠身。
    苏翎看了看赵毅成,然后又问李永芳,说:“努尔哈赤的八旗贝勒们,你觉得谁有可能继承努尔哈赤的位置?”李永芳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属下猜不出。”
    赵毅成便问道:“大哥,你的意思是,努尔哈赤这回真不行了?”
    苏翎沉吟片刻,说道:“我是估算。按理这块一个月了,努尔哈赤怎么也该有所动作。辽阳至今消息全无,那么李永芳的这些消息便是属实。但。。。。。。”
    苏翎仰头向窗外望去,接着说道:“这种情形。想必努尔哈赤也未必预料得到。不过,只要他能开口说话。这种混乱迟早会被其消除。若是努尔哈赤康复,便不用说了。若是还不能骑马,他这份基业,总要找个人来担。再说,他都六十多了,经此一病,就算好了,怕也活不了几年了。”
    赵毅成若有所思,缓缓说道:“大哥,你说这努尔哈赤的八旗这么乱下去,对我们是好是坏?”
    听了这话,李永芳心里似乎也有了什么想法。跟刚才那一句一样,这明显不单单是为了辽东一件事。
    苏翎似乎也觉得这件事不好估测,说道:“努尔哈赤赤手空拳打下这份家业,八旗兵又是久经战事,就这么败下去,万万不会这么简单。这一个月,算是乱上一阵子,不仅我们,辽阳的袁大人也有时间重新调集兵马。这算是有利地部分。”“但不会一直乱下去,”苏翎话音一转,说道:“不论是努尔哈赤重新上马,还是八旗内斗分出个输赢,都会有一个人出来掌总。真若如此,这一个月也算够了。八旗兵的大部分都在,仍然能够再克辽阳,只要有人统领,这仗便停不了。”
    赵毅成说道:“那这便还是咱们原来的路子了?”
    苏翎点点头,说道:“如今已快五月,这地里再不抓紧时间,这一年地收成便没指望了。这么久了,就算是八旗内斗,那些旗主贝勒们,也该都明白这一点。所以,这结果说不定已经出来了。”
    赵毅成便问李永芳,说:“你还有人在那边么?”
    “还有人在。事先我便安排过,让他们分批回报。”李永芳答道。
    “嗯,你也算想得周全。”赵毅成点头说道。
    苏翎说道:“沈阳一带,这几日必定会有动静。我还是先去辽阳,还有胡秋青的事情,也得去催一摧。”
    “大哥,这里交给我便是。”赵毅成说道。
    “好。”苏翎说道,“余彦泽那边地消息,也要随时注意。万一努尔哈赤孤注一掷,说不定千山堡便是他的首选。”
    “是。”赵毅成答道,“胡显成已经将那一带布置好了。郝老六在太平哨城有不少准备,就算是八旗全数过来,也能支持几日。”
    这时,李永芳又插言道:“将军,赫图阿拉一带,等于已经废弃了。八旗兵只是巡查了一番,将剩余的女真人都带往界凡与萨尔浒,赫图阿拉没有留下兵马。”
    苏翎眉毛一扬,这倒是意料之外,看来八旗铁定是要走出山去了。
    这唯一的去处,便只有沈阳一带。
    正文 第五十章 逃亡官兵
     更新时间:2009…9…14 17:18:07 本章字数:5002
    天启元年四月二十六日,苏翎抵达弓长岭。
    此行苏翎只率二千黑甲骑兵出行,剩余的两千黑甲骑兵则奉令驻守镇江堡。另外,苏翎自返回镇江堡后,便由各部选调骑兵五百,再于各地招募五百骑兵,以充实黑甲骑兵营的五千之数。这新来的一千骑兵,均是精挑细选,在剩余的黑甲骑兵带领下日夜操练,以便尽快融入。苏翎仍将黑甲骑兵营作为最精锐的武力予以整备。
    苏翎中途过凤凰城之后,仍然巡视了田大熊的披发军。见其一切就绪,且已经开始按千山堡的模式练习军阵,其一应哨探、布防以及扎营都在磨练之中,这才勉励几句,再询问粮草等事宜之后,留下一些银子算做田大熊赏赐士卒之用,这才奔赴弓长岭。
    弓长岭上,顾南与郭杰中已经将原来的小村子,改建成一座木寨。由辽阳往镇江堡的驿道就从寨中经过,算是牢牢掌控住了这条命脉。所有经驿道往南的行人、骡马驮队,都将被严加询问。木寨前方挖出的五道壕沟,均有士卒把守,架设在壕沟上的是一层厚实的木桩,用绳索捆紧,并铺上一层土石,可供人马、大车通行。若是有敌来袭,只消稍稍用力,便可撤掉木桩,用火焚毁,已形成迟滞敌方行进的效果。
    按照千山堡的惯例,顾南与郭杰中还向南北两个方向都派出了游骑哨探,前哨远达二十里。另外值得一说的是,顾南与郭杰中自觉自己这一部人马过少,所以一面派人到附近山中招募,一面往辽阳、海州一带去搜寻散兵游勇,若有合意的人,便一律收归己用。
    这些兵有不少都散落在山中,大致如同王德水救回袁应泰的路线上,便有上千散兵游勇。时隔一月,大部分的士卒都在看见辽阳城墙上依旧是明军旌旗时。便返回辽阳,这也容不得不去,能收集到的吃食早已吃光。顾南与郭杰中总计寻得近五百人,各自分到营中,按规矩操练、管带。另外招募的壮士也有三百多人,便一齐宣读军纪。入队出操。
    这种行为并未经苏翎允许,但却受到苏翎的肯定。最初苏翎对顾南与郭杰中独立带兵的能力,始终没有太大的信心,尤其是管带大部分降兵地那几日。此刻见二人将这一部人马管带得与千山堡其余的营相差无几,才彻底放了心。至于战力,眼下还谈不上,不过,总算有个好的开始。
    苏翎率黑甲骑兵只停留了两个时辰,吃过午饭。也给顾南与郭杰中留下一些银子,便直奔辽阳而去。
    过了这么些天,辽阳城已经有所改变。城墙的缺处已进行了修整。虽然还没有完全修复,却也算没有漏洞,不经城门,是无法进出辽阳。尤其是那炸塌了的东门处,完全重修还做不到,但显然袁应泰是花了些功夫,将城外一侧易于攀爬的零碎石块做了番处置,形成一道两人多高地陡坎,上面再架设了一道木栅栏。勉强与两边的城墙连上。这虽不能算是一个城的防御,不过防备奸细出入还是有用的。
    苏翎率队一直奔至辽阳东门,黑甲骑兵的明显标志显然已被城门处的明军守军记住,苏翎认不到他们,但这些人可是牢牢记住了这位年轻的将军。如今辽阳城内最有名气的人,不是袁应泰袁大人,而是这位带着黑甲骑兵重新收复辽阳的苏林。由此,苏翎带队直入东门,连问都没有人问一声。
    进入辽阳。苏翎率队缓步而行,留心观察。
    见辽阳城内显然多了许多人。比他离开时地冷清截然不同。不仅那些酒肆依然座无虚席。且大街上行走地百姓也要多出不少。苏翎心中疑惑。这些人是哪里来地?多出来地明军官兵倒情有可原。但这百姓呢?难道是那些迁移出城地百姓又有返回地?
    辽阳城迁居到镇江堡地大户、商贾、百姓。粗略统计下来。也只有辽阳城地四成。其余地。苏翎原本是以为迁移到别处。可如今看来。到真像是有部分人返回了辽阳。若是如此。苏翎给袁应泰讲述地策略。便要花上更大地代价。不过。苏翎更为疑惑地。是辽阳城哪儿有这么多粮食?难道袁应泰还真想出了驻守辽阳地好办法?
    想到这里。苏翎便命金正翔、彭维晓去与留在辽阳地钟维泽联系。以便安排大军在城内地住宿。自己在带着几名护卫。直奔袁应泰地经略行辕。因辽阳城内空房较多。钟维泽在苏翎临走时。便已圈出一大片民宅。作为苏翎所部地军事禁区。这一点。有何丹旭在袁应泰身边帮手。做起来毫无困难。
    袁应泰地经略府当初也是经历过一番战火。此时也已修整一新。袁应泰已经得报。说苏翎带队入城。此时正在府衙中等着。见苏翎进入府衙。那张日夜操劳地脸上立即展现笑容。
    “袁大人。”苏翎只拱手作揖。算是行礼。
    “苏将军。”袁应泰伸手示意苏翎作下。
    此时厅里只有袁应泰与苏翎,再加一个何丹旭。那何丹旭当即给苏翎斟上茶,也没等袁应泰吩咐。
    苏翎望着袁应泰,见其面色消瘦,眼圈也隐隐发黑,便说道:“袁大人,此时辽东可都指望着你来管带,且勿操劳过度。”
    这句有些无礼,却又含着关切的话,让袁应泰深为触动。
    袁应泰当即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事情太多,分身乏术。若是苏将军留在辽阳,也可助我一臂之力啊。”
    这话还是想让苏翎留守辽阳。
    苏翎张嘴欲再解释,想了想,却又罢了,转而问道:“袁大人,辽阳城可又有援兵抵达?”
    “有。”说道这个,袁应泰有些喜色,说道:“这些天我连发数道催兵援辽军令,总算是将广宁一带的兵马又又调集一部分。总兵官姜弼、鲍承先、侯世禄、李秉诚等先后赶到,并沿路收集溃兵,总数有一万五千余名。”
    加上这一万五千兵马。辽阳城内可就有近三万人。
    苏翎又问道:“袁大人,这粮草?”
    果然,袁应泰一听便皱了眉头,说道:“已快接济不上。不过,朝廷最近给拨付了一万石粮草,已运至海州沿岸。正在搬运。”
    “哦?”苏翎有些意外,这速度未免太快,朝廷可从未有过这样快速地补给。
    “你哪里知道难处。”袁应泰也对此有些无奈,说道:“就为这一万石粮食,我足足写了十五道求援奏书。朝廷这才严令天津派出沙船数百,赶至广宁,将广宁原积压在海岸上的粮草用船运至辽河口,为此,皇上还派缇骑逮了几名督运粮草的官员。这才此时赶到。”
    苏翎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看着袁应泰,朝廷会用如此力度办事?若是如此,当初为何迟迟不动?
    “如今在广宁右屯卫一带。还存储有米二十二万一千多斛,粟米五千二十多斛,这次派出的沙船,若是转运及时,辽阳便不愁粮草供应。”袁应泰继续说道,“眼下我只能再守辽阳,其余的只有慢慢再做打算。”
    有这么多?苏翎再次不解。这些消息、数据,可不是哨探们能打听的到的。也唯有袁应泰这一级别的官员,才会有这些数据。
    袁应泰凝神看了看苏翎。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你觉得少见,也在情理之中,连我也未想到能做到这一步。广宁一带粮草堆积如山,却无法再进一步运送。那些官吏只晓得禀报说无人、无骡马大车,索要脚价银。若是都如此时这般做事,辽东又怎会一败至此。看来,皇上也觉得该整治一下这些官吏了。”
    这会儿整治,来得及么?苏翎心中所想。不觉便在脸上表露出来。袁应泰见了,倒没说什么,朝廷上地弊端,袁应泰并非此时才知道,不过,是在见了苏翎之后,这看问题地角度,才有所变化。
    袁应泰从桌上翻出一份邸报,递给苏翎。说道:“你先看看这个。”
    苏翎接过一看。却是一份天启皇帝写给兵部地圣谕。
    丙寅,谕兵部:“国家文武并用。顷承平日久,视武弁不啻奴隶,致令豪杰解体,志士灰心。今边疆多故,东夷荐食,大风猛士,深轸朕怀。卿部便张挂榜文,通行天下。凡山林草泽之间,有素怀忠义,夙抱韬衿,臂力过人,猿臂善射,可效一旅之用者,在京赴兵部报名,在外赴抚按衙门验实伴送来京,朕皆不次擢用。卿部再查祖宗旧制,文物各有职掌,互相弹压,不得仍前牵制,庶展豪杰之用,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苏翎看完,抬头望向袁应泰。
    袁应泰苦笑着说道:“看到了吧,皇上也觉得现在的将官、士卒难以胜任收复辽土之事。这道圣谕,便是要招揽人才,以图大用。”
    苏翎不置可否,将文书放在桌上。天启皇帝态度倒是与前任皇帝不同,但,这也毕竟不是一两日便能办妥地。若是再往前十年,或许能避免辽事糜烂的趋势。
    袁应泰接着说道:“自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起至泰昌元年九月止,朝廷共发过银二千一十八万八千三百六十六两,这便是将朝廷府库搬空也不够用啊。为此,不得已加征辽饷,算是勉强够支。但。。。。。。”
    袁应泰为将话说完,又从桌上翻出一份文书,递给苏翎,说:“你看看吧。”
    苏翎再次接过细看。这是山东登州海防道按察使陶朗给朝廷地奏书,称:山东登州接到原任监司府佐将领胡嘉栋、张文达、周义、严正中等大小官员共五百九十四员名,毛兵、川兵及援辽登州旅顺营兵三千八百余名,金、复、海、盖卫所官员及居民男妇共三万四千二百余名,各处商贾二百余名。
    苏翎随心知辽东南四卫的大小官员一概逃亡,这也正是其希望的局面,但此刻却是头一次看到这般详细的数目。这可不真的是逃空了?
    袁应泰接着说道:“你看到了吧,这便是辽东。这些我属下管辖的官员,竟然连留在金州都不肯,直接跨海去了山东。南四卫,我是指望不上了。”
    苏翎缓缓将文书搁在桌上,想了想,说道:“袁大人也只有等待关内的援兵了。”
    “那些援兵?”袁应泰嘴角**了一下,像是触到了痛处,说道:“这些银子,大半都花在调集各镇官兵,招募士卒上了。安家银,马价银,铠甲兵器银子,哪一个不是都给全了的?可兵呢?去年调集出关的,到今日还未抵达山海关。你说我指望什么?”
    苏翎说道:“广宁一带还有多少兵马?”
    袁应泰说道:“除去我已经调集到辽阳地,算上那些溃兵,也还有四、五万吧。我已奏明皇上,升任宁前道参议王化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事务。并一再请求由海运输送粮饷,皇上已升太仆寺少卿毕自严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驻扎天津,备兵防海,并兼管粮饷事宜。”
    苏翎听见王化贞,便追问一句;“那广宁一带的粮饷便由巡抚王化贞专责?”
    “是的。”袁应泰看了看苏翎,补充说道:“你放心,你那一部胡秋青所要地粮草、器械,我以发文给王化贞,要其给予办理,现在想必已经拨付了。那王化贞一向与西虏。。。。。”
    说道这里,袁应泰顿了顿,该了口,以便与苏翎的习惯一致,说道:“就是蒙古部族,联络甚密。王化贞一直请求朝廷拨付赏银,以便利用蒙古人牵制建奴侧翼。这与你的布置是一致的,所以这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王化贞与蒙古人?”苏翎问道。
    “嗯。”袁应泰说道,“他与虎蹲兔、炒花等部一向都有联系,有专门的通事往来其间。朝廷上有关蒙古人的消息,他提供的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