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淡然笑了笑,“臣出仕即为东宫之臣,不为殿下着想为何人着想?况且,臣与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殿下兴则臣永为殿下之臣,而殿下亡则臣亦难脱株连之祸。”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又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臣以为,殿下大度雍容、仁孝为先,将来若登圣位,必是贤德之君,当是大唐万民之幸。故而,臣愿辅佐殿下,为天下延续大唐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虽年少,但胸怀报国之志……当务之急,殿下唯有自救,而臣所能做的就是出谋划策、鞍前马后任殿下驱驰而已!”
张?觉得自己这番话已经说得很坦诚了,意思无非是说,我如今跟你太子李亨绑在一颗绳子上,你倒霉我也要跟着倒霉,你掌权我也跟着沾光……利益攸关,助人就是帮己,这种坦诚的说辞显然更有说服力,更能消除李亨心底潜藏的那丝忧虑。
果然,李亨苦笑着望了张?一眼,声音慢慢变得柔和起来,“子瞻啊,话虽是这么说,但……本宫……本宫又该如何呢?”
张?笑了笑,辅佐在李亨下方,举起茶盏小啜了一口道,“臣以为,殿下首要做的是要树立权威,积蓄力量!”
“殿下沉默得太久了,以至于很多臣属都忽视了东宫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征兆。殿下应当尽快敞开宫门,广交内臣外将,争取臣下的支持!”
李亨叹了口气,“子瞻,如此谈何容易。内政权柄被杨国忠一人所把持,此人一向视本宫为大敌;而这些年来,外将藩镇都已有归属,本宫此刻下手,已经迟了呀。况且,父皇那边……”
“殿下,杨国忠其实不足为惧。杨国忠之所以权势冲天,说到底还是因为皇上的宠信。如若失去皇上宠信,杨家的基石一推就倒。”
“当今天下藩镇,安禄山不提,安西节度使、西域大都护高仙芝早已投入他人门下,唯有北庭节度使程千里,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二人,殿下可图之!”
“至于说皇上――殿下不有所为,如何能探知皇上的真心意?以臣之见,殿下的仁孝甚为皇上嘉许,只是殿下的魄力仍不足于取信圣听。只要殿下按制而行,不逾矩、不冒犯皇上,凡事多向皇上禀奏请示,臣以为皇上定会支持殿下。”
李亨眼前一亮。其实张?说的,李亨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他对皇帝的畏惧太深,由此就陷入了唯唯诺诺不敢轻举妄动的心理误区之中――皇帝是向让他安守太子的本分,不要起谋权叛逆的心,但却不是要让他当懦弱的磕头虫。
“好!”李亨沉吟片刻,猛然一拍桌案,脸色的颓废之色尽去,举起茶盏向张?邀饮道,“子瞻……本宫今日与卿定下盟约,若是将来本宫事成,必不负卿!”
“臣当为殿下效死!”张?也神色凝重严肃地举杯回应。
……
……
与张?一席长谈后,太子李亨立即有所行动。在他的授意下,张?一方面整肃东宫的官僚系统,抓内务整顿;另一方面征得皇帝同意,持太子金牌,去兵部换了一纸文书,找上羽林卫大将军霍青,从羽林卫调了一支彪悍骁勇的百人队进入东宫,充作太子亲勋翊卫。
这本是东宫应有的编制,太子应有的礼仪护卫,皇帝没有反对,兵部和羽林卫大将军衙门那边,更是一路绿灯。
短短几天的功夫,得到李亨信任和委托的张?,在东宫议礼制、定规矩、清旧习,采取雷霆手段多管齐下,一时间便将东宫上下调动运转起来,一扫过去那种阴霾重重的落魄景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东宫这边的动作自然引起了大唐朝野的高度关注,而落入了一些有心人眼里,这便马上滋生出了深深的警惕――李亨究竟意欲何为?
皇帝默许了东宫的这一切,这让李亨欣喜若狂,对张?的信赖更加深了一层。
第084章杨国忠的臭棋
第084章杨国忠的臭棋
时光飞逝,转眼间张?入职东宫已经一月有余。WwW、月余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过,对于张?来说,这足以让他做很多事情了。
这一个多月来,他几乎吃住在东宫,很少出宫回府。见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辅佐自己和整肃东宫上面,李亨看在眼里,心有所感,便彻底淡去了心底的最后一丝疑虑。
进入天宝十一载的这个冬天,长安城繁盛喧嚣一如往昔,似乎跟往年也没有什么不同。
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个冬天却不怎么舒畅。杨国忠就是其中一个。
杨国忠至今已经全部掌控起大唐朝廷的局面,朝廷大事小事不经他的手,几乎不能运转。只是杨国忠更加清晰地感知到皇帝对其、对杨家全族若有若无的忌惮和猜忌。
宫里传出消息来,说是皇帝有意免去杨国忠所兼任的剑南道节度使一职。其实杨国忠现在贵为大唐首屈一指、一人之下的权相,掌握大唐中央朝廷权力命脉,这个下层的节度使兼与不兼,无关紧要,但杨国忠主动辞去是一回事,皇帝有意免去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意味着皇帝的猜忌,意味着皇帝想要削他的兵权。
这一日,杨国忠不安于皇帝的猜忌,便进宫去求杨贵妃。
杨玉环这几日身体不太舒爽,或许是因为进入冬季长安天气湿寒的缘故。
原本按照往年的惯例,进入冬季,李隆基早该与杨玉环一起去华清宫温泉过冬了,但今年因为杨玉环的身体不好,不便行动,便耽搁了下来。
杨玉环慵懒无力地半躺在床榻上,杨国忠则神色微微阴沉,趺坐在杨玉环的床榻之下。
“娘娘,国忠有一事相求……”杨国忠犹豫了一会,还是主动开了口。
杨玉环神色不变,其实对于杨国忠的来意早已知悉。李隆基削弱杨家的动作和迹象,还是她首先察觉出来。这一段时间,她明里暗里跟李隆基说了很多次,但李隆基都有意无意,没有真正听得进去。
“三哥有话便说吧,本宫听着呐。”杨玉环心里幽幽一叹。她本不是一个喜欢干预朝政、思量国事的女人,不喜欢这些蝇营狗苟和争权夺利的事情――但杨家关乎她将来的后路,她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来管。
“娘娘,国忠听闻陛下要免去某的剑南道节度使一职……”
杨国忠的话还没有说完,杨玉环就柳眉儿一挑,轻轻插话道,“三哥,汝今贵为一朝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揽朝政,无人能及……至于这下面的藩镇节度使,该让出来的还是让出来吧,兼那么多职也未必就是好事。”
杨国忠心内一急,心道你这娘们说的这是啥话?某家兼职多就意味着杨家权势不倒,皇帝如今想要免某的兼职,表面上看是在削某的权力,其实是针对整个杨家。
“娘娘,国忠绝非是贪恋权力,只是……”杨国忠迟疑了一下,见杨玉环一副无精打采无动于衷的样子,不由就改口道,“国忠愿意辞去剑南道节度使职务,荐举剑南道节度副使鲜于仲通继任……还烦请娘娘在皇上面前通融一二,国忠感激不尽。”
杨玉环皱了皱眉,沉吟了一会才疲倦地摆了摆手道,“好吧,本宫就试试,但是皇上自有主张,本宫向来不干预国事……三哥你要做好思想准备才好。”
……
……
黄昏时分。李隆基脚步沉稳脸色阴沉地走出杨玉环的寝宫,心情有些不爽,甚至可以说有些恼火。
他本想在杨玉环这边安歇,但刚刚落座没说几句话,杨玉环就开始喋喋不休地在他面前为杨家争取权力……他耐着性子听了半天,逐渐就有些不耐烦,终于还是找了一个借口拂袖而去。
他固然宠爱杨玉环,但他毕竟是一个权力**极其强烈、善于弄权和专权、且有些刚愎自用的强势皇帝,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
他已经决定逐步徐徐削弱杨氏,直到杨氏的权势下降到一个他可以忍受的程度才作罢。以李隆基的心性,一旦做了决定就很难改变,很少有人能左右和动摇他的决定,哪怕是他无比宠爱的杨玉环也不行。
在李隆基看来,他已经赐予杨家太多太多,目前来看,杨家的权势竟然隐隐凌驾于皇族李氏之上,这是李隆基所不能接受的。
可他还没有真正做出动作,杨家的“反弹”就起来了,这让李隆基感觉愤怒。
另一方面,杨玉环这些年几乎从来不干涉国事朝政,就算是对杨家这些人,也基本上是李隆基为了讨她的欢心,主动封赏赐爵的。所以,杨玉环最近屡屡“干预国事”,就引起了李隆基的无形反感和抵触。
“混账东西,朕还没拿他怎么着呐,竟然就蹦?起来了……”李隆基站在宫外,回头凝望着杨玉环寝宫那沐浴在落日余晖下的华丽飞檐,冷冷斥道。
站在他身后的高力士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却是没有敢吭声。只是他太了解皇帝的性情作风了,杨国忠此番真是走了一招臭棋,找上杨玉环让她在皇帝面前“求情”,效果适得其反。
皇帝本来还没下定决心免去他剑南道节度使的职务,还有一丝引起朝廷局势不稳的担忧,但如此一来,反倒是让皇帝下定了决心。
“老东西,东宫这边动静如何?”李隆基突然回头来冷冷地瞥了高力士一眼。
高力士躬身行礼恭谨道,“回大家的话,太子爷最近整肃东宫,勤习政务……日日来兴庆宫请安,一如既往。”
李隆基突然笑了,“张?这小厮倒是有几分本事,去了没几日,便让亨儿言听计从……”
“老东西,传朕的口谕,宣李亨和张?去御书房见朕。”
说完,李隆基大步而去。
高力士稍稍迟疑了一下,挥挥手让随身的太监李静忠赶紧去东宫宣召,然后自己也加紧脚步追了上去。
……
……
李隆基借故离开,杨玉环心底非常失望,更加为自己的将来担忧。毕竟她才三十出头,而皇帝已经年近七旬,看上去身体健壮,其实过一日便少一日。皇帝在或许杨家无虞,她的宠爱也不减,但一旦皇帝归天了呢?谁来庇护她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唐歌妃?
第085章替太子索权要官
第085章替太子索权要官
太监李静忠引领在前,李亨和张?在后,直入御书房。wWW、
御书房门外,李静忠恭谨回头一笑,“太子殿下,皇上在内等候,小的就不进去了。”
李亨习惯性地刚要微笑着跟李静忠“寒暄”一声,他一向是如此谦卑的,对于皇帝身边的人哪怕是一个太监都不敢得罪。此时却见张?在一旁皱眉摇了摇头,李亨顿时想起张?连日来的“教导”,便定了定神,淡然一笑,矜持着率先飘然而入。
李亨的这番态度倒是让李静忠有些不适应。太子李亨一向谦卑有礼,如今怎么突然也有了架子了?
李静忠眉梢一跳,张?已经淡然笑着飘然走过他的身侧,投过平和却是居高临下的一瞥。李静忠心神一凛,赶紧又垂下头去。
李亨和张?一前一后走进御书房,见李隆基正高坐龙椅之上,神色湛然地凝视着二人。不敢怠慢,赶紧大礼参拜下去,“儿臣李亨,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张?也跟在李亨身后拜下,“臣张?拜见皇上。”
李隆基淡然一笑,挥了挥手,“罢了,平身。赐坐――张?,汝也归座吧。”
“臣不敢。皇上和殿下面前,哪有臣的位置。”张?谢绝不坐,径自走过去站在了李亨的身后。
李隆基深深地瞥了他一眼,却转头望着李亨笑了笑道,“亨儿,听说汝最近在东宫日日勤习国事,朕心甚慰。”
别看李隆基的话说得漂亮,但他的积威之下,李亨还是心头一个激灵,生怕又引起了李隆基的猜忌,便赶紧诚惶诚恐地又起身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之前疏于礼制,辜负父皇教导期望,心中汗颜惭愧。今恢复朝礼,督促东宫官吏料理政务……”
李隆基笑了笑,“很好。汝能遵从礼制掌理政务,日日勤勉不加懈怠,朕这心里高兴得紧。亨儿啊,朕已老矣,这大唐江山终归还是要交到汝的手里,但汝能不能守住祖宗创立的家国社稷,朕不放心呐……”
“儿臣不敢。父皇英年鼎盛,是大唐万民之福。儿臣愿永为父皇之臣,能日日侍奉在父皇身侧,便是儿臣最大的心愿了。”李亨当然要立即表示“谦让”,类似的话他已经重复了无数遍,而早在十年前李隆基就说要扶植他走上前台掌握大唐权力,但至今却始终都是说说而已。
“亨儿,汝为我大唐储君……朕有些国务迟疑不决,便听听汝的意见。”李隆基突然口锋一转,淡然又道,“杨国忠如今身兼十数职,力有未逮,朕这几日心里思量着,该不该免去杨国忠的剑南道节度使一职,好让其安心朝廷要务。”
这还是这么多年李隆基头一次以商量的口气跟李亨讨论国事,朝臣职务的任免。李亨心中一喜,却是更加警惕和冷静起来,他沉吟了片刻,这才斟酌着言辞小心翼翼地轻声道,“父皇,儿臣以为杨国忠兼职太多,不利朝纲……不若免去杨国忠的节度使职务,另选他人,也好巩固我大唐边防。”
“哦?”李隆基笑着,又望着张?道,“张?,朕也听听汝之意见。”
张?心头一动,却是恭谨地行礼道,“皇上,事关朝廷重臣职务任免,臣职位卑微不敢妄议……”
听到皇帝有意要免去杨国忠的节度使兼职,张?心里马上就意识到李隆基这是准备要削弱杨国忠(或者说是杨家)的权势了,暗暗一喜。
李亨如今的局势很艰难,内有杨国忠这个权臣加压,外有安禄山这种藩镇威胁,还有个别实力雄厚的皇子瞄准太子之位,可谓是内忧外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皇帝打压杨家一脉,对于东宫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
张?明白,李隆基绝非是真的要将杨国忠彻底打压下去,而一定是感觉杨家的势力太大,盖过了皇族形成了潜在隐患,欲要稍稍压制一下。而压制杨国忠又要不能引起杨国忠的“骚乱”,这就需要一个第三方势力来介入制衡――毫无疑问,东宫如今是李隆基最佳的选择。
或者说,当李隆基产生了这个念头之后,东宫的李亨在张?的主导推动下逐步走进了李隆基的视线――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点拨和试探。
以张?对李隆基心性的了解,如果李隆基没有这种心思,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召见李亨并开口说起此事。
“朕恕你无罪,但讲无妨。”李隆基摆了摆手。
张?故作迟疑,却上前一步朗声道,“皇上,臣赞同太子殿下的话。杨相兼职太多,力有未逮,不如另选他人为杨相分忧,更加有利于安定边防。”
张?抬头间,见皇帝似笑非笑的样子,不由咬了咬牙,躬身拜了下去,同时大声奏道,“皇上,臣以为,太子殿下通晓政务又仁孝端方……可遥领剑南道节度使一职!”
张?这话一出口,李隆基还没有太大的反应,反倒是李亨大为震惊,旋即惶恐地起身连连表白,“这万万使不得。儿臣一向安居东宫,不通军务,如何能兼领藩镇节度使要职?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张?此举纯属临时兴起,事前没有跟李亨通气,自然是把李亨吓了一跳。以李隆基往昔对他的排斥和猜疑,他竟敢主动求取藩镇军职,这简直就是“心怀叵测图谋不轨”了。
李隆基默然不语,嘴角浮起了一丝古怪的微笑。
张?回头来望着李亨,轻轻而毅然道,“荣王殿下能兼任遥领陇右节度使,太子殿下品性才能丝毫不输于荣王殿下,遥领剑南道节度使又有何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