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下官委实不清楚。”蔡温稍稍犹豫,又接着道:“日本各藩的火器配置在二成左右,幕府条件稍好点,应该在三成左右,他们多是火枪,火炮却是极少。”
三成,那也就只六、七千的火枪兵,没有火炮压制,再多也是炮灰!
胤祥略一沉吟,便问道:“琉球有多少兵力?”
尚敬自然知道这一问意味着什么,却是毫不迟疑的道:“琉球总兵力就三千,全部任由十三皇子殿下调遣。”
“有志不在年高,好气魄!”胤祥赞了一句,便沉声道:“既是如此,也不用藏着掖着,大清不日就要进攻日本的江户,你们准备下,跟着去分一杯羹,你们岛上有没有日本人?不要走漏风声。”
尚敬看了程可正、蔡温二人一眼,激昂的说道:“既有天朝上国为琉球撑腰,还有何可惧!欲雪国仇家恨,在此一举,事不宜迟,连夜出动兵丁,将所有的日本人斩了!”
第489章 出征
一见尚敬如此冲动,程可正不由暗暗叫苦,清国的海军是强大,可日本也不是如此好征的,当年元蒙不同样是强大无比,可最终也是惨败而归,跨海征战,不可预知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总得给琉球留条退路不是。
不过,尚敬这个国王既然是发了话,又是当着宗主国十三皇子面,他不敢有丝毫的违抗,连忙恭身道:“微臣尊命,立刻点齐兵将连夜清剿。”起身后,他又对胤祥一揖,道:“琉球孤悬海外,造船不易,十三皇子殿下能否卖与琉球几艘风帆战舰?”
胤祥知他这是预留退后,便含笑道:“我带来的这种小型辅助舰,连船带炮六十万两银子一艘,你们进京册封去恳求皇太子,皇太子对琉球素来重视,曾多次提及琉球,卖与你们三、五艘应该没问题。”
有五艘风帆战舰完全足够抵御萨摩藩的进攻,再多了也买不起,程可正连忙道谢,心里登时就踏实多了,正欲告退出去。
胤祥却是转头吩咐林卫道:“你调集一千人协助琉球清剿日本人。”
林卫知道,十三爷这是想彻底的断绝琉球的退路,忙起身行礼,道:“尊命。”
日本萨摩藩在琉球不仅派驻有穷困的武士也就是所谓的浪人,更有不少商人,这些日本人大都聚集在那霸港,平日里在琉球皆是做威做福,竭尽所能的盘剥敲诈当地的军民商贾,琉球国官府都是敢怒不敢言,更何况是小民百姓,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清剿岛上日本人的行动一展开,立刻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众百姓闻听消息之后,纷纷燃起火把协助官兵,带路、指认。并乘机报仇,一时间整个那霸港都沸腾起来。
经过一夜清洗,杀了五百多日本人,胤祥留下了四艘战舰并约定了出发时间和会合地点。便率舰队赶回上海。
五月初一,朝廷颁诏天下,建南洋、澳北、澳南三个行省,随着京报的宣扬,立刻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沿海各港,尤其是东南沿海各港口皆是锣鼓喧天。海外建省,而且是三大地域辽阔的行省,不仅宣示了大清的强盛,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朝廷从此将大力发展海军和海运贸易。
如此一来,根本就不用再担心朝廷会禁止海贸,粤闽江浙鲁隶各省港口立时就吸引了来自内地的大量商人,谁心里都清楚。如今最好做的生意就是海贸,沿海的大造船厂生意也更加火暴起来,大海船的订单已经排到几年后了。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八旗绿营的一众将领皆是忧心忡忡,海军本来就已经出尽风头,海外一建省,朝廷对海军肯定会更加倚重,他们在无形可就变成了小娘养的。
西北各蒙古的王公贵族同样是忧心忡忡,海外建省,是不是意味着朝廷的注意力和重心从此转向了海外,会不因此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无形中降低他们在朝廷心目中的地位?不少蒙古的王公贵族纷纷打着探望康熙病情的幌子前往京城探听虚实。
胤祥在五月初二回到上海,海外建省早在预料之中。他根本就没心思理会,一上岸,回到海军学院,他便召来施世骠、隆科多,付安定、富翰三人,他便将琉球之行和江户的基本情况说了一遍。
听闻江户是一座没有城墙。人口上百万的大城,而驻扎的兵力也仅仅只有二万二千余人,施世骠三人都是又惊又喜,付安定立时就说道:“既是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就咱们六千火枪兵就能够横扫江户。”
胤祥含笑道:“此次东征,不仅事关我大清国威,海军的军威,亦关系到皇太子的声誉,咱们须得谨慎从事,江户驻扎的兵力是不多,不过,江户的武士不少,至少在三成以上。
倭子国是武人政治,咱们的士农工商,其中的士是士子,是读人,是文人,倭子国也是分为士农工商,不过,他们的士,是指武士,他们的武士跟咱们的八旗子弟差不多,皆是自小学习武艺,不可有轻视之心。”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楞了一下,三十万的武士是什么概念?这仗如何打?胤祥却是最清楚,京城里的八旗子弟也有数十万,可能上战场的有多少?见几人沉默不语,他笑了笑道:“武士只是身份而已,扣除老小,能上战场的还能有多少?再说,未经历战阵训练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没什么值得担忧的。”
林卫亦接着道:“倭子国已经太平了百余年,能够上战场的武士,怕是不会太多。”
隆科多是才赶来上海的,他也是带兵之人,当即便直言不讳的说道:“倭子国的武士既是与八旗子弟一般,根本就无须担心,大清才太平二十余年,八旗子弟还有多少骑得烈马、挽得硬弓?太平了百年,这些武士基本已经是一群废物。”
听的三人这一说,几人都不由暗松了口气,施世骠略一沉吟,便沉声道:“诚如十三爷所说,东征倭子国事关重大,必须小心为上,倭子国既然火炮少,咱们就多带轻便火炮弹药以防不测。”
付安定点头附和道:“轻便火炮除了12磅的山地榴弹炮还有12磅的野战炮,有这两种足以让他们没有还手之力。”
林卫却是关心的道:“小口径的火炮不带?”
“不用。”付安定自信的道:“有这两种火炮,再加上火枪,完全可以远近搭配,统一口径,就是为了统一炮弹,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说到这里,他看向富翰道:“不过,火炮多了,炮手就明显不足,我得抽调一批新兵充当低等炮手。”
一听要抽调新兵,富翰登时就来了精神,连忙说道:“这批新学员的素质很不错,虽然才训练几个月时间的队列,不过,纪律性很强,装填炮弹之类的活,绝对能够胜任。”
见富翰兴奋异常,胤祥不由笑道:“抽调新兵而已,何必如此兴奋?”
“回十三爷,这些新兵第一次上战场,难免情绪紧张,末将得一路跟着安抚他们不是。”富翰立即眼巴巴的望着胤祥说道。
胤祥微微笑了笑,道:“得,成全你便是。”
“谢谢十三爷体恤。”富翰真没料到,竟然事到临头,得以参战,立即响亮的回道。
五月十日,南洋舰队的二十艘大小战列舰、八艘辅助舰还有十余艘大沙船充当的补给船浩浩荡荡的开出了上海。
畅春园,青溪屋后院。
康熙在两名太监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的挪动着,坚持走了近一个月,又经过太医每日的推拿针灸,康熙如今行走已经不如之前痛苦,右侧身子已渐渐恢复了一点知觉,不再是之前那般麻木无知,这让他心里大为振奋,看来,老十四说的不错,坚持行走是大有益处的。
虽然每日走下来仍满身是汗,疲累不堪,不过康熙却是乐此不疲,每日里除了见见胤祯,便是坚持行走和练习左手写字。
身体有进展的事,康熙却是瞒着一众人,负责为他治疗、针灸、推拿的太医,身边的太监,他都着人严密的控制起来,不允许与闲人接触,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古天家无亲情,小心谨慎一些,对他对老十四来说都是好事,他如今实在是不想节外生枝。
胤祯仍是每日如常前来请安,禀报,如今朝中无大事,他处理政务也是日趋熟练,不过,见康熙的偏瘫仍是没多大进展,他心里不由暗暗有些着急,虽然康熙没有多少语言障碍,落下半身不遂的可能不大,但时间一长,天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内心里,胤祯最怕康熙落下残疾,瘫痪的康熙性情必然会变的乖戾、暴躁、猜疑,那不仅对他是个灾难,对整个大清而言,都是一场灾难,这实在是他最怕见到的局面,他实在不愿意去逼迫康熙退位,倒不是珍惜名声,而是风险太大,万不得已,他不愿意行此险招。
进入青溪屋后院,给康熙请安见礼之后,胤祯在下首坐定后,便开口说道:“皇阿玛,儿臣最近打听到,常浸温泉对皇阿玛的康复有极大的益处,小汤山温泉堪称天下温泉之首,距离京城又极近,儿臣恳请皇阿玛前往尝试一下。”
“这季节温泉?”康熙不由一楞,讶然问道。
“回皇阿玛,在温水中浸,可以舒筋活络,而且在水中活动也很有益。”胤祯欠身说道。
康熙登时沉吟不语,小汤山温泉就在顺天府昌平州,距京不过五十里,他每次前往清东陵祭拜顺治帝的孝陵,都会驻留小汤山行宫,只是老十四这提议究竟是出于对他病情的关心,还是另有目的?先的问问太医,看看是否有益。
想到这里,康熙点了点头,道:“回头朕让太医斟酌一下。”说着,话头一转,问道:“东征倭子国,应该快了?”
第490章 以礼立国
听闻康熙问起东征日本一事,胤祯点了点头道:“十三哥胤祥已于前日率领南洋舰队大小战舰十四余艘,海军一万三千余人自上海启程东征”略微顿了一下,他才接着道:“十三哥同时还让琉球郡国一同出兵。”
琉球一同出兵?琉球那丁点地方,能有多少兵?康熙不由微微一怔,疑惑的看向胤祯。
胤祯忙说道:“十三哥用的是飞鸽传书,说的很简洁,儿臣猜想,应该是琉球熟悉江户的情况。”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也唯有这个原因了,略一沉吟,他才问道:“飞鸽传书是你新建的?”
胤祯倒是不介意给老四上点眼药,当下就实打实的说道:“儿臣是捡的四哥的便宜。海军的发展迫切的需要发展信鸽,南洋、澳洲也需要大力发展信鸽,儿臣下一步准备发展西北。”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而后道:“信鸽毕竟不稳定,只能做为辅助手段,切不可舍本逐末。”
这倒是实话,这年头,老鹰、鹞子多,信鸽极易丢失,特别是西北,一旦建立信鸽体系,重大事情,必须要多放几只,他忙躬身道:“儿臣一定谨记皇阿玛教诲。”
康熙点了点头,默然半晌,见胤祯并不言声,知道朝中无事,微微沉吟,他才加重语气问道:“朝中无事?”
听的康熙语气隐隐有诘问的意味,胤祯不由微微一怔,快速的脑中回想了一遍,最近确实没什么事情,也无疏漏之处,虽是不解,他仍是谨慎的道:“儿臣初次监国,若有疏漏之处,还请皇阿玛点拨。
“尸位素餐。”康熙咕哝了一句,才道:“几位上书房大臣都是做什么的?如此大事竟然无人提醒?”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朕这段时间精力不济,疏忽了祭祀,他们也不提醒于你。”
原来是祭祀,还以为疏漏了什么大事,胤祯绷紧的神经不由松懈下来,康熙瞥了他一眼,知道他没引起重视,不由语重心长的说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乃国之根本,礼崩则乐坏,岂容轻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身为储君,你岂能重戎而轻祀?”
胤祯感觉后背开始冒汗,对于祭祀,他是真没放在心上,从来就未意识到祭祀对一个国家竟然如此重要,当即诚恳的道:“皇阿玛训诫的是,儿臣知错,必定潜心研读礼学。”
康熙微微颌首,沉吟半晌才道:“传旨,遣一等侍卫觉罗外山,祭长白山、医无闾山等处。内阁侍读学士殷扎纳,祭辽太祖陵。副都统马云霄,祭南海。副都统王臣,祭颛顼高阳氏等陵。
内阁学士蔡升元,祭黄帝轩辕氏等陵。内阁侍读学士查弼纳,祭西岳华山、及江渎等处。内阁侍读学士拉都浑,祭南镇会稽山。”
胤祯听的暗自心惊,祭陵也就算了,山岳都要祭祀?略微停顿,康熙又继续说道:“詹事周起渭,祭禹陵、及明太祖陵。侍郎孙柱,祭东岳泰山等处。侍郎廖腾煃,祭少昊金天氏等陵、孔子阙里。侍郎李先复,祭中岳嵩山等处。
副都御史明安,祭太昊伏羲氏等陵。左通政罗瞻,祭南岳衡山。参议陈汝咸,祭炎帝神农氏等陵。内阁学士邹士璁,祭女娲氏等陵。太常寺卿李敏启,祭北岳恒山等处。并兼赏赉直隶各省、绿旗兵丁。”
见康熙对这些要祭祀的陵墓、山岳倒背如流,一众官员也是张口即来,未尾还要众人赏赉各省八旗、绿营官兵,真真是应了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休息了半晌,康熙才接着道:“你一直以来重于戎,重于商,而轻乎礼,为臣尚可,为君便是大忌,历朝历代,皆是以礼立国,依礼治国,以法导民,礼法相补,礼乃重中之重,你身为储君,万不可稍有轻忽。
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进行解释。你回去务必细读,朕要随时考问。”
“儿臣尊旨。”胤祯恭敬的回道,心里却是郁闷无比,又要背书?我都做皇太子了,还要背书?
康熙说了这半晌,感觉有些累,休息了一阵,却是转了话头,道:“旗务整顿,策划旗民生计,你可有具体计划?”
胤祯心里暗自腹诽,我一天到晚忙到黑,哪有时间考虑,不过,说没考虑,显然不妥当,略微沉吟,他便发现这是一个极好试探康熙的机会,当下便欠身道:“皇阿玛,儿臣窃以为,必须革新八旗制度,否则,旗民生计便是一个无底洞。”
革新八旗制度!康熙听的心头一震,老十四还真是胆大包天,这可是涉及到满人的根本利益,整顿旗务尚且都是如履薄冰,遑论是革新?
见康熙默然不语,胤祯小心的跪了下来,鼓起勇气道:“皇阿玛,八旗制度乃是太祖高皇帝一手创建,儿臣斗胆妄言,八旗制度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而建立的,实际上仅仅只是一种战时的制度,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八旗制度已经不适应大清的发展,必须随之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八旗制度是战时制度!康熙登时一楞,他从来未听过有人如此评价八旗制度,感觉颇为的新颖,细细琢磨一下,八旗制度本身的确是一种兵民合一,全民皆兵的,集军事、行政、经济等方面的一种制度,说它是战时制度也确实不为过。
这个老十四,很久未听闻他有惊人之语了,没想到这次居然敢拿八旗制度开刀,不知道他有何新奇想法?旗民生计如今已成了老大难问题,能用的办法都用尽了,仍然毫无成效,随着丁口日增,如今已经成为朝廷一个巨大的包袱,再不妥善解决,迟早会将朝廷拖跨。
康熙想的一阵头痛,赶紧的打住,缓缓问道:“具体如何革新,你可有章程?”
这事,胤祯哪里敢乱开口,忙躬身道:“儿臣如今并无具体想法,此事关系到大清根本,儿臣不敢深想。”
“还有你不敢想的?”康熙微微笑了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