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鼎天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李效可不是孔恒,不会任由我们借道的。我们想要经过他的属地,必然要和李效撕破脸皮,恶战一场。而且,我们也不能拖时间,因为我们并州通过这几年的展,已经可谓是兵精粮足了,而李效虽然势大,新征服的青、兖、徐等地却仍有不少反对他们的力量。若是我们坐等他静下心来把这些问题处理干净,自己却毫无建树,终究只有死路一条!”
    雷喻点头赞成,道:“难得彦明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彻。不错,我们若要进取原,就必须要先与李效进行一场恶战。而且从河内、河南两个司隶属郡突围最是省力。只是,你想过没有,我们如今自家菜园子里的菜都还没有收取,却去采摘别人菜园子里的菜,这样有意义吗?
    我们为什么要攻司隶?按照你说的,要进取原。只是,即使李效也和孔恒同样好说话,任由我们借道之后进取原,我们能做什么呢?南下攻取荆州吗?且不说我们没有水师,根本行不通,就算是我们有一支无敌的水师,我们能向对面起冲锋吗?对方毕竟还是我们名义上的朝廷,只要扬州城内每日的天子临朝还在持续,我们就还是名义上的大汉臣子。作为臣子的,能轻易向天子辖下的地盘动进攻吗?”
    郑行顿时哑口无言,顿了一下子,他忽然嘀咕一声:“有何不可,这小皇帝早已名不副实,还不如让兄长来做!”
    众人一怔。郑行这话应该说,确实是说出了赵平的心理话,但这话大家只能在心下想想,又岂能随便宣之于口?
    赵平脸色一沉,喝道:“彦明,你又灌了黄汤胡说八道了!你且先回去歇下吧,记住了,切不可再胡说了!”
    郑行兀自不敢罢休,轻声嘟囔道:“本来就是!”
    赵平倏地立起身来,断喝道:“还不快走!”
    郑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两位兄长,闻言再也不敢多言,红着脸向后院去了。
    郑行闷闷不乐地来到后院,他的新婚妻子沈氏连忙迎了出来,见到郑行闷闷不乐,她一边帮他解去外袍,一边说道:“夫君为何闷闷不乐?”
    郑行的这个妻子就是沈浩的妹妹,虽然称不上一等一的绝色,却也是很有几分姿容,加上言语得体,举止端庄,不仅他的父母喜欢,就是郑行自己也是颇为喜欢。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初对于婚姻的不屑,他反而暗暗庆幸当初听了两位兄长的劝告,娶了一个好妻子。
    “贤妻有所不知,方才某正和诸位兄长在前面畅谈,本来正说到高兴之处,我却说了一句不当之语,被兄长赶了回来!”郑行垂头丧气的,一脸懊丧。
    沈氏连忙赔笑道:“夫君可否把你说的那句话说与妾身听听呢?说不定妾身能给出个主意!”
    郑行一向对这个妻子颇为敬服。深觉她的智慧丝毫不在其兄沈浩之下,听言也不隐瞒,便把方才前厅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沈氏听。
    沈氏听完,脸上露出喜色,对着郑行裣衽行礼,道:“切身恭喜夫君了!”
    郑行大惑不解:“贤妻啊,为夫被责罚了,哪有什么可喜的?”
    沈氏笑道:“夫君以为小侯爷是真的忠心于汉室,一心一意就想挽住汉室之狂澜吗?”
    郑行略一思忖道:“兄长为人深沉,不曾于我言及,不过,某觉得不至于如此,有机会当皇帝,谁愿意当臣子啊?再说,汉室衰微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来,朽木不可雕。兄长并非不智之人,岂会做出这等蠢事。况且,就算兄长是这样想的,并州上下这么多文臣武将日日,某日日与他们为伴,岂能不知他们所想,大家眼里只有兄长,何曾有一刻想过天子?天子又不曾带领咱们东征西讨,也不曾给我等高官厚禄!”
    沈氏笑道:“既然如此,夫君还有什么可烦忧的呢?这话总是要有人说出来的,夫君是愿意做第一个说的,还是第一百个?”
    郑行愣了一下,忽然“哈哈”狂笑起来,抱住沈氏重重吻了一下,道:“贤妻,你果真是女诸葛,佩服!佩服!”
21。双管
    前院。
    长谈还在继续。众人眼睁睁地看着郑行渐渐走远,眼纷纷露出一丝羡慕和嫉妒之色。在座的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聪明绝顶之人,哪里看不出其关窍。若是赵平没有反意,一心要兴汉室,对于郑行这种大逆不道之言哪里会是斥责这么简单,为了以儆效尤,至少要革职了。
    所以说,郑行这一次倒是憨人有福,歪打正着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不过,众人倒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从这件事情上看穿了赵平的内心,他对汉室,也已经没有了耐心。这就好,但凡乱世,谁都希望自己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而建功立业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拥立,一个人有从龙之功,再加上才具不凡,将来前途自然是无量的。
    这样一来,大家的兴致就越高了。
    陈武率先接着方才的话题说道:“正如晓明所言,即使我们突破了李效势力的重围,也难以继续进取,难道我们就要坐视李效的展壮大不成吗?依某看来,这恐非上计,因为我们不论如何展,不论如何准备,地域已经划定了,不论如何跑不出这个圈,这乃是展的大忌。而李效则是扼住我们所有的出路,也相当于扼住我们所有的命脉。我们当然可以展壮大,但李效同时也会展壮大,而且由于他占据着地势之利,展的度肯定会快于我们。由于他的疆土多半都是新近征伐所得,他最近还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在,但若是我们放任其展,放任其解决这些问题,待得数年之后,他后方完全稳定,则我们和他硬拼实力,绝非对手啊!”
    郑裕点头道:“志勇之言也有理,只是若是现在就和他们硬拼,恐怕我们更难与其为敌啊!”
    除了赵平以外,几个人都皱起了眉头。虽然前一段时间一胜再胜,他们一直都是十分乐观的,没有想到等敞开来谈的时候,却忽然现,事情非但不乐观,反而十分的严峻。
    沈浩低头正在沉思,忽然抬起头来,却看见赵平一脸平静地坐在那里。他忽然眼前大亮,这才想起,今日大家在这里坐了这么久,说了这么多,但小侯爷自己却还是一点意见都没有表呢。以至于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这几个人都有点忘记了小侯爷的存在了。
    而对于小侯爷,沈浩是十分敬服的。其武略自然不必说,称之为当时翘楚绝不为过,而其文治,事实上也不在史上那些谋臣之下。只是,他的武略太过耀眼,以至于遮蔽住了他在文治方才的特长而已。
    其余的几个人一见沈浩这若有所思的样子,都反应了过来,齐齐把目光转向了赵平。
    赵平知道今天大家的智慧都已经开得差不多了,不管再如何压榨,他们也难以想象得更加深远了。这倒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不够睿智,更不是因为他们不够用心,而是因为他们终究都不是处在自己的位置。他们都有各自的岗位。在视线上终究是有狭隘的。
    就拿沈浩和郑裕来说,他们主持着并州的民政,其职责内的事情可以说做得十分好,并州之所以有今日之繁荣,实在和他们密不可分。只是他们终究是长于民生而短于征伐,所想的多半都是稳定展的问题,如何遏制敌人,他们虽然想到了,却还是束手无策。
    而郑行和陈武则相反,他们先想到的是如何遏制敌人。只是他们终究是军人,一想就想到了征伐上面。他们却不知道,有时候有些问题并不是靠着征伐就能解决的,甚至靠着征伐反而不能解决。
    而赵平是个统帅之人,他自己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一制高点就是别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一旦他有了解决之道,就会比眼前这几个人更加完美一些。
    赵平淡淡地说道:“既然诸位都已经畅所欲言,把该说的河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那么就让某也说几句。
    先,诸位的两个结论,某是十分赞同的。一个就是要取下冀州,一则可以将丁绍、王信二人圈于我之后院,二则可以进窥兖、青、司,令李效心头难安。三则,还可以展新州,强大我们的力量。
    还有一个就是要尽快打开通往原的道路。就算是暂时不驱兵南下,也必须要做好这件事。因为,我们可能随时都需要进兵,江东二虎相争,结果终究是要出来的!”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
    如今,后汉的小朝廷偏安江东,刘杲和刘克这两个人一个是过江龙一个是地头蛇,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无一日不在明争暗斗。如今,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激化到了难以收拾的病、地步,谁生谁死,眼看就要见分晓了。
    在这个时候打开进取原的大门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旦江东有变,并州军就可以打着“扶天子,诛奸佞”的名义南下,到时候自然是名正言顺,一泻千里了。
    赵平继续说道:“不过,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集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须知,李效不但是我并州的大敌,也是天下共同的大敌。不管是哪一位诸侯,甚至是当今天子,若是不和我们这个天下第二诸侯联手,终将被他所擒。这点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我们又怎么能不明白呢?”
    众人听得恍然大悟,可不是吗,大家虽然把眼前的问题都想到了,但在思索解决办法的时候,都只考虑到了自身,却忘记了敌人的敌人,也就是自己的朋友这个肤浅的道理。
    赵平继续说道:“此外,此次征伐鲜卑,某还想到了一个其他的策略,那就是细作。想当初,鲜卑往我并州遣来了多少细作,就连我们城的世家都成了他们的细作,某也为此差点丧命。可见细作之力,非同小可。所以,我们也要好好训练细作,潜入敌人的腹心之地,寻机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刀!”
    大家连连点头。又对细节进行了一番商议。
    到了最后,赵平又吩咐道:“不论如何,目前你们最要紧的事情还是新州。”转向沈浩道:“宏飞,我意,你亲自去一趟新州,亲自去抓一下城池建设,牧场设立还有职官的任命这些问题。”
    沈浩点头道:“也好,并州如今诸事已经步入正轨,我正感无聊,小侯爷这道任命,正合我意!”
    赵平点头,转向陈武道:“志勇,你也随宏飞一起去,你去招募鲜卑兵士。条件可以放得宽一点,多招募一些。这些青壮被我们抽走之后,他们即使生出异心,也是无用。”
    陈武点头应诺。
22。李昭
    益州占地广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其地气候宜人,风调雨顺,所以这一片广大的土地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据有蜀之地,以此为根基,出秦川而据天下的。
    而后来,后汉太宗皇帝刘禅也是以蜀为根基,卧薪尝胆,展实力,终于平定天下,延续了刘汉数百年的基业。
    不过,这个地方对于强者来说固然是创业之基,胸无大志或者志大才疏之辈,往往反而会让这块地方成为安乐死的摇篮。原因无他,这个地方太过安逸了,只要天下其他地方还有兵戈,这里基本就会太平。一般来说,雄主在平定天下其他州郡之前,是不会轻易来动这块硬骨头的。但是,这种没有忧患意识的心理往往会早就醉生梦死的君臣、懦弱无能的兵将以及尚虚避实的风气。典型的例子就是世上五代十国的末代君主孟昶,竟然闹下了“十万将士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的笑谈。
    汉郡在益州广袤的土地上并不算一个大郡。其占地虽然不广,却是一等一的险要之地。它东临荆州、北极雍州,可谓益州门户之地。不管是谁取了汉,就可以西望武都,南窥巴西,这两郡都是益州要地,尤其是巴西,若是被占,则成都震动,整个益州都将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对于历来的益州之主来说,不扼汉则不算是完全控制了蜀。当今的蜀主王开就是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益州之主。不过,他能在这乱世之创下偌大基业,也绝非等闲之辈,他曾经对汉采取过几次试探性的攻击。不过,汉地形复杂,加上他手头缺乏大将,而且当今的汉太守李昭自己就是个良将,手下又颇有两员猛将,所以,堂堂的益州竟不能撼动小小的汉。
    后来,他那位寓居蜀的外甥吕澈曾经提出攻取汉以为立足之地,他一来考虑到这位外甥和自己的儿子关系不好,怕他们在一起会惹出麻烦,而来虽然不看好吕澈真的能拿下汉,但想着若是他真的一举功成,也不啻为一件美事了,所以便答应了。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位外甥嘴巴虽然厉害,论兵、论政一张利口都是所向披靡,但到了战场之上却无异于银样蜡枪头,被张昭几番厮杀,损兵折将,很快就败退了下来。
    虽然碍于姐姐的面子,王开也不忍深责吕澈,但任谁都知道,从今日开始,吕澈要想再获得出征的机会,是难上加难了。
    而相反的,汉的张昭却兴奋莫名,大摆筵席和诸将好好地庆祝了一番,他本人也随着诸将好好地高兴了一番。不过,他终究是一个胸有大志之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这一次打退益州兵马,而且还没有损失太多的实力,对于他汉来说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不过,这点损失对于益州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不可能撼动其根本。汉面对着益州还是处在绝对下风。
    而且,如今北方的李效兵锋正盛,李效其人杀伐决断非常人能及,这也是他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席卷原大部分土地的根本原因。虽然内政乃是其不足之处。但若是其人连内政也擅长的话,天下都已经被他所得了。
    虽然从短时间看来,李效对汉用兵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万一他哪一天真的起了取汉之心,必然是泰山压顶,黑云压城,绝不是益州兵马所能比拟的。所以,对于此时的汉来说,还绝不是享乐之时。反应该厉兵秣马,相机扩张地盘才是。
    只是,汉不论是往西往南扩张还是往东往北扩张,面对的都是无比强大的敌人。李昭虽然自恃骁勇,但却仍是自感不敌。他缓缓地走出廊外,听着里面管乐之声悠扬传来,心下却是一阵烦躁。
    “可惜并州赵平南下之路已经被李效完全堵死了!”李昭心下暗忖道:“不然,以此人之盖世悍勇,我若与之结盟,足可于李效相抗衡了。”
    刚刚生出这样的念头,李昭立即又将之抹去。自来大英豪都有大志向,赵平此人虽然还受着大汉天子的职衔,但他在并州的一系列作为都已经证明了并州已经全然独立于大汉朝廷之外,根本不受大汉朝廷的节制了。他的野心,其实根本不在李效之下,只是如今实力尚未到罢了。和这样的人合作真不啻与虎谋皮,就怕连他的合作者被吞进肚子里都不自知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李昭便放开了派人主动前往并州说盟,而是一面苦练兵马,一面派出细作打听天下各州郡的要事,以便天下剧变来临之时不至于仓皇无计。
    这一日,已经是临近岁末,到了傍晚时分,南郑城内忽然飘起了大雪。因今年一切都还算顺利,李昭心情不错,便和几位姬妾在后院一边赏雪,一边饮酒作乐。酒过半酣之际,忽见一名侍卫上前禀报道:“启禀主公,并州使者雷喻前来拜望主公。”
    李昭微微一愣。想当初,他也曾经一度想起过主动联系赵平,和他结盟,共谋李效,只是一念之差,便把这件事情搁下了,没想到赵平竟然主动派了人上门来。
    李昭略略沉吟一下,吩咐道:“领他去驿馆歇息,就说今日天色已晚,他旅途劳顿,让他好生安歇着。明日我亲在府上设宴为他接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