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八百年-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的蒙古人冲击的力量和速度都极其有限,正面做战,简直就与送死差不多。
那些守在江岸处的蒙古人很快就背后被自治区的护**特遣部队要么赶下了江,要么就抓了俘虏,与蜀地的抵抗军一道,将这些蒙古人从东部向西部赶去,一路赶向吐蕃一带,将这个麻烦扔给了吐蕃人,反正现在吐蕃也在蒙古人的控制之下,只不过数量较少罢了,而护**现在也不具有入藏做战的能力,那地方海拔太高了,占不占政治意义要大于军事意义,而孙阳对这地方也不太热心,投入与产出根本就不成正比,这地方也没什么值得获取的,再者说,这地方一直都是称臣,自治区没必要在军事力量还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去啃这个硬骨头。
蜀地的局热一度变得明朗了起来,这一明显,大宋也动了起来,蒙古人都赶走了,是不是也该收回蜀地的控制权了?自古以来,蜀地都是一片丰饶的盆地,当年三国乱战之时,蜀汉便在此兴起,而在三国当中,正史奉魏为正统,但是到了大宋这里,却奉蜀汉为正统,所以从某方面来说,蜀地对于大宋来说,也有点心腹之地的意思。
“我擦”孙阳气得将手上的情报重重的砸到了桌子上,在另一张桌子上办公的李平抬头看了看他,没吱声,但是孙阳却怒吼了起来。
“他们倒底想干什么?这边还打得昏天黑地呢,他们那头就想伸手摘桃子了,也不怕烫着,娘了个皮了,蜀地可是咱们自治区军事支援,武装支援打下来的,他们怎么就好意思去伸手”孙阳怒道。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可别忘了,自治区只是自治区,在法律意义上,自我可是大宋的臣子,我们要受大宋节制的,虽然他们从来都没有节制过,或者说节制也不管用”李平不紧不慢的说道。
李平的话让正在挥舞着拳头的孙阳一下子愣住了,确实如此,只不过自治区高度自治的模式让孙阳有的时候都要忘记了大宋的存在,这让孙阳不由得冒出了一头的冷汗,自己……好像越走越远,越走越偏了,甚至有了要争雄天下的野心,这还是自己吗?这还是当初给自己定下了目标的自己吗?
孙阳捂着额头缓缓的坐了下来,重新回忆起了当初自己预定的目标,自己从来都不是以一个争雄天下的枭雄角色出现的,哪怕是自治区能够发展到今天,大宋驻派官员出力不小,若是仅靠他们这一帮亡命之徒,一帮没什么知识文化的无产者,能真正的建立起今天的自治区吗?只怕早就要像暴发户一样的得意忘形了吧,或许从古至今,哪怕是一直到了现代,也没有哪个时代敢说在行政管理上谁能够超越大宋,新中国更不行,相比之下更像个小丑。
大宋从不缺优秀的管理者,只是在军事方面走得太过于偏差了,则自治区的成立,或许正是为了弥补大宋的军力不足,自治区之所以高度自治,还不是因为蒙古人在一旁虎视眈眈,自己所做的一切,还不都是为了能够让军事力量顺利的运转起来?
“怎么了?”李平轻声问道,揉捏着他的肩头。
“没事,或许我做错了什么,幸好,反省得为时不晚”孙阳苦笑着说道,同时也长长的出了口气,接着闭目沉思了起来,或许,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
蜀地重新收回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所以一些事情也必须要提上日程了,大宋方面固然可以要回蜀地,但是孙阳也不会白给。
很快的,一封由自治区发出的洽谈信送到了大宋高层的手里,邀请大宋派出能说得上话的淡判人员前往长安商谈关于蜀地的最终问题。
自治区以属臣的身份发出这份洽谈信,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但是却没有人敢小看自治区的能量,自治区三十余万精锐军队可以把蒙古人打得抱头鼠窜,这就是实力,这就必须要让大宋正视起来,自治区这个怪胎的存在一向让大宋高层伤透了脑筋。
人家不忌宋官,怎么派都成,但是军事力量不受控制,一支游离于大宋政本之外的军事力量就成为他们最忌讳的存在,只要这支军事力量一天不散,大宋就不敢轻视纂以中区的存在,人家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在正面战斗当中取下了重兵防御石门,俘虏数万蒙古人,这可是十几名大宋军事观察员亲眼所见,一点都做不假的。
而大宋方面也很有诚意的发来了同样的上信,现在一级公路已经修了一半,书信交流的速度也变得快了起来,前后不过半个月的功夫,这一来一往的书信交流就完成了。
大宋方面却邀请孙阳前往临安府商讨蜀地的归属问题,孙阳犹豫了一下,倒底是去还是不去呢?当年的岳王爷可是前车之鉴啊,自治区上下一致反对,但是孙阳却一个劲的摇着头,还有谁能够代替自己呢?也只有自己前往才是最有力的筹码,而且孙阳也意图在蜀地这个新攻下来的旧土上实行他的想法,所以孙阳还是决定亲往临安一次,他孙阳与岳飞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孙阳没有岳王爷那么愚忠,而且他对自治区的军队,也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 '
228 争议
228争议
孙阳这一决定,也让自治区的军事力量发生了变化,东部战区的防御做出了调整,几乎东部战区的所有精锐全部南移,南部战区的部队也开始向东运转,西、北两大战区也各派出了一个主力师,集四万兵力赶往了长安以东,绕过潼关,直接赶往长安通往临安的公路上,做出了攻击姿态,直到这些兵力调集完成,孙阳才剩坐着他那辆特殊制造的,舒适平稳的四**马车踏上了前往临安的大路,而在他的身边保护的是护**体系当中最精锐的游骑兵,五百游骑兵几乎到齐了,反正现在处于休整防御阶段,游骑兵也基上算是闲了下来。
孙阳摆出如此大的阵仗,不用说进行了调整的各大主力部队,仅仅是做为护**系统当中公认的战斗力最强的五百游骑兵就足以护着孙阳在数万大军当中杀个三进三出了。
游骑兵绝对是这个时代的陆地全能型军队,绝对的特种部,他们都是从各部队里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他们能征善战,至少也要经过三场以上的战斗才有资格加入其中,而且还要十中选一,绝对的兵者之王,精锐中的精锐,当然,待遇也是一等一的,清一色的尉级以上军官组成,散出去就可以拉起一支超过五万的大军出来,游骑兵当中的一名少尉待遇与中校持平,相当于团级等遇。
同时游骑兵也是装备最好的一支部队,左轮手枪如今只是小批量的生产,只有少量将级,现在是中将以上级别的军官侍卫部队,或是行政院等少数高级部门才配有,而游骑兵是第一个全员装备的。
膛线火枪,骑兵刀之类的武器更是多不可数,这些游骑兵的要求是在马匹的奔驰当中可以做到五九步枪在一分钟之内打十发子弹,这个成绩对于步兵来说仅仅是合格,可是对于骑兵来说却是难上加难,但是游骑兵做起来却是游刃有余。
孙阳出使大宋,后方的大部队摆出这样的一个姿态,并不是要进攻大宋,只是传递一个信息,别把咱爷们当成傻子,只要老子出一点事,你们也不好过,自治区三十万精锐护**可不是摆设。
护**摆出这副玉石俱焚的攻击姿态,让大宋方面极其紧张,没有人可以承受得住护**疯狂的攻击,在孙阳还走在修了一半的一级公路上的时候,大宋方面就传来了询着呢的圣旨,责问孙阳,自治区的护**摆出这副架式倒底个什么意思。
孙阳当然不会承认是为了防备大宋了,有些事情哪怕都摆到明面上来了,可是也不能说出来,只是回信说是正常的军事调动,护**正在进行军事力量防区的正常调动,对大宋毫无敌意。
开玩笑,这话谁会信,自治区护**的调动使得大宋方面也明白,想要让孙阳赶到临安来有多么的不现实,只怕孙阳还没等走到临安,消息传递稍有遗误,护**的大军就要向大宋腹心地带猛冲了,若是护**东进,谁能挡得住这支虎狼之师?
在孙阳慢悠悠的赶路的时候,双方的书信往来不断,而且采用的都是八百里加急的模式,最终定在了一级公路现今所修到了尽头处,已经修到了一半,今天的武汉沿江的一个李家小村,这个从来都没什么名气,人口不过几十户的小村,注定要被载入了史册。
自治区对外工作之时,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不扰民,哪怕这里将会成为自治区与大宋进行军政合作开端的一个谈判之地,也不会扰民,就连修建一级公路所需要一些少量占地,都要给予极为丰厚的补偿呢。
孙阳邀请了当地的地方官,与这个李家村的族长做了沟通,讨要到了村外的一片根本就没有办法种庄植的荒地,而且这片荒地还不是白要的,做为报酬,属于自治区所有的劳工队做为李家村的水利灌溉系统做一次具体的维护。
地点定了下来,孙阳的这支庞大的使团就地驻扎,十几辆马车一定排开,经过简单的拼装,就是一个大房子,这是孙阳的居住之地,而游骑兵也是就地扎营,但是斥候四处侦察却一点都没有放弃,一千名轻骑兵充当着大范围的侦察兵角色。
而一支两万人组成的劳工队伍也赶了回来,这本就是一级公路经过之地,距离公咱还不过十里远,只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一条简易的公路就修建完成,铺上现成的厚重的水泥砖,就是一条临时的二级公路,这条公路也将会保留下来。
那片荒地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大量的水泥砖用那些重型车辆直接拖拽进来,然后打上地基,用水泥浆一层层的磊了起来,一根根粗装的水泥柱子也立了起来,竟然在极短的时间之间内建起了一座临时的会议场所来,再简单的装修那么一下子,倒也有点大气磅礴的模样了。
大宋使节团也来了,为首的竟然还是一名右相,宰相啊,看着眼前这个可以用帅来称呼的老头,孙阳一个劲的咂巴着嘴,据说古代科考并不仅仅是以成绩取仕,还要以貌取人,长得歪瓜裂枣的人,是无法登堂入室的,不过右相就右相吧,虽然在古代是以左为尊,但是能派个右相来已经算是相当的不错了。
谈判并没有孙阳想像中的那么激烈,自治区只抓住了两条,双方共同管理蜀中这片天府之国,一,大宋与自治区一同派出民政官员管理地方事务,各自支付官员的薪金,自治区的官员监查署将进驻蜀地。
二,大宋与自治区则派出联合军队进行军事驻守警戒,而一切双方各自提供,在军队的调动上,将由大宋的枢密院与自治区的总谋部一同执行调动,而且军队将不参与民间的一切事务,包括所谓的平叛之类。
仅仅是这两条,其它的细则,比如商业贸易,甚至是税收都是小事,孙阳只是牢牢的抓住这两条,在蜀地的天府之国先进行一次双方在军政两方更深的合作,在军队的控制上,也有了那么一点军队国家化的意思。
孙阳所提出的条件,倒是让大宋派来的这些官员们大惑不解,他们占不着便宜,可是孙阳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啊,难道只是要白玩?
经过为期半个月的谈判,孙阳死抓着以上的两点不放,其它的你们随便,只要不怕蜀地的军民起义之类的,哪怕你们在税收上刮地皮我都不管,前提是将来政事合并之后,你们还能如此是你们的本事。
随着谈判的深入,更多是在一些细节上的敲定了,这方面就没孙阳什么事了,林子善已经带着下属各部门的官员赶来了,只是如此一来,更是让大宋方面感到气氛之极,原来不过就是一些七八品的小官,现在竟然和他们这些四品大员平起平坐了,这成何体统,但是自治区方面扔回来的回答却把他们噎得要死,这些人可都是你们派来的,现在我们这也是一部之长,要么就是一局之长,若是按独成一国来算的,也相当于一二品大员了,怎么就不能平等对话了。
谈判当中,自治区方面那些大宋派来的官员不过就是走个过场而已,你可以不说话,但是却不可以偏离立场,几乎每天都有官员被监察署的人员请走,然后再换上其它人,备用的就带来了三十多个。
而大宋方面的官是越谈越郁闷,在某些方面来说,他们远远没有更加务实的自治区官员们的言词来得犀利,来得更切实际,这也是双方在行政管理体系当中的第一次碰撞。
只是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蜀地,是行史大宋律法,还是自治区的临时宪法?虽然自治区的法律也是脱胎于大宋律法。
大宋坚持大宋的正统地位,而自治区则坚持自治区的法律详细的优势,双方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就连大宋皇帝都对此极为关注,而孙阳,早就撂了挑子返回长安去了,他才不在这里吃灰呢。
孙阳看来,只要最初的两条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双方的碰撞了,碰吧,撞吧,争吧,不争怎么能看得出真理来,只要能够把蒙元打回草原去,并保持一定的军整个成势,大宋就不缺争论与寻找发展道路的时间,所以在这方面,孙阳不急,一点也不急,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如果步子迈大了,就容易扯着蛋,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
并不一定要先破后立,有的时候寻求妥协,寻找稳妥发展的道路也很重要。
若是孙阳所处的是明朝的话,那么肯定要先打再说,大明朝太刚性,经历了蒙元的践踏之后,大明王朝刚性得一点弯都折不了,而大宋不一样,大宋对于妥协与退让还是很有造诣的,在某方来说,让华夏汉人恨得牙痒痒,但是在某方面来说,大宋能够在全世界都沦陷之后再坚持如此之久,与其妥协退让,保存了大量的实力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孙阳的这一套,也只有在执政相对温和的大宋才能行得通,嗯,或许在民国也能凑合一下,在其它的时代,根本就是死胡同,而且孙阳这么做,也有点欺负大宋兵弱的意思在里头,弄得孙阳自己都有点不太好意思了,直接就躲回长安去了。
就在双方进行谈判的时候,自治区方面已经开始研究如何修整一样直接蜀地腹心,天府之国大盆地的道路问题了,天下丝稠,蜀锦最优,而且在蜀地还能获得大量的藏药之类的好东西,绝对很有商业价值。
只不过四川多山,要修建这么一条公路出来,需要消耗多少资金?在山区当中开路,可不像在平原那样容易。
这样一条翻山越岭的公路凭自治区自身的力量是绝对修不起的,再加上每年都要预留出一部分军事费用,这份军事预算是雷打不动的,剩下的钱就没多少了,这下怎么办?
自治区的执政方针与大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大宋会对自治区另看一眼,甚至是当做自己的一份子看待的原因,二者都执行的是藏富于民的政策,典型的民富国穷。
虽然自治区才草创不过五年,但是民间资本的积累已经是相当的可观了,在林子善将这个难题推到孙阳头上来的时候,孙阳第一个想法就是调用民间资本。
“要加税?”林子善听了孙阳的提议之后不由得一愣。
“加税?怎么一提民间资本就想到加锐呢?你怎么跟某党似的呢”孙阳怒道,某党刮地皮的本事绝对是当世第一,无人敢称第二。
“某党是什么?”林子善被孙阳骂得一愣,孙阳翻了翻白眼,你要是知道才有鬼了。
“算了,为了某书童的书不被封,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得太久”孙阳摆了摆手,“我就问你,行政院在民间的公信力如何?就是说老百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