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取代《梅雪》月刊,但这本简单的月刊却承载着他对明天的期望。 虽然不知道《梅雪》的市场到底会怎样,但王静辉仍然决绝了商务印书馆的曾掌柜减少发行量的意见。在曾掌柜看来,《梅雪》最初的设定便是非盈利性的,所以至多是不是亏本儿,如果第一次在不知道行情的情况下就按照王静辉的指示贸然印刷一万册,其风险实在是太高了。对于王静辉来说,要不是他早就许诺在《梅雪》上面不会盈利一文钱,他会印刷的更多,有评审团那些威名赫赫的大文豪的号召力,《梅雪》肯定会只赚不赔。 为此他不得不第一次以强硬的口气命令曾掌柜按照他所说的去做,曾掌柜自从认识王静辉开始就从来没有见过他发脾气,所以有些失落,转身走出了王静辉的书房。王静辉看到曾掌柜的样子,赶上他说道:“曾掌柜,有时候做生意不是必须每一次都要盈利,甚至有时候必须要亏本儿才算是成功!我们是干印刷的,无论是买主还是卖主都与这天下读书人有关系,花点小钱去买他们的欢心,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件一本万利的事情,曾掌柜的生意眼光要看得长远一些才好啊!上次我们承接了皇家御览书籍的刊印,当时你也说不可多印,结果到头来居然卖到断货,可见这世间的生意不是常理和经验所能掌控的,谁又能说今后某一天我们不会以此来盈利呢?” 曾掌柜被王静辉的一套大道理砸下来,都快要失去自己的判断力了:那皇家御览书籍明摆着是件亏本儿的买卖,但到了王静辉手里居然赚翻了天,这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也许自己的东家说的有道理!”曾掌柜的心中想到,脸上的表情也舒缓下来,去办事了。 事实上商务印书馆印制的第一期《梅雪》中的文章大多是收录了最近几十年当中宋朝文人的一些优秀作品,由于准备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些文章相对就比较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一期收录的作品质量是非常高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和梅尧臣等著名文人的代表作品。 在二月二十一日的时候,《梅雪》已经在商务印书馆印刷完毕,第一期《梅雪》是非常厚实的一本书,无论从印刷到装祯都非常精制,王静辉特意留下了几十本,除了留给自己做纪念收藏的一本以外,其他的王静辉开出了一份名单,让管家王福按照名单将第一期《梅雪》送到他们家中。在这份名单中除了以欧阳修为首的十三位评审团成员以外,还有汴都的各位能够叫得上名号的书商,当然末了也不能忘记未来的神宗皇帝赵顼。《梅雪》现在只是刚刚印刷出来,还没有上市出售,所以这将会是一份非常特别珍贵的礼物。 至于送书给那些书商也是为了广开市场销路,王静辉只是把“国外”市场做了安排,“国内”的销售渠道他还没有过问呢!不过现在也还来得及,在送书给这些书商的时候,也附上了商务印书馆曾掌柜的拜贴,希望他们能够明天“锦湘阁”一会。王静辉这次就不亲自出马了,搞定这些书商有曾掌柜已经绰绰有余了。 不过为了防止那些不开眼的书商采取不合作态度,王静辉也给了曾掌柜一个非常霸气的权力:在这件事上不给商务印书馆提供《梅雪》销售渠道的书商就永远不用从商务印书馆这里进货了!王静辉只是想借用书商手中广阔的销售渠道,他坚信只要《梅雪》本身的质量有保证,加上非常顺畅的销售渠道,那销售量是极为客观的,有了销售量的保证,《梅雪》才能一期接一期不断的办下去,否则即便是王静辉的财力再雄厚,那也不过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已,《梅雪》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今后的传媒计划,这一环节不能有任何失误。 这个夜晚,世界杯所有巨星的光芒都比不过老兵齐达内,他又一次重演了历史,这是让人佩服、让人感叹……
第一第三十五章 演戏
第三十五章 演戏 虽然王静辉料到《梅雪》的第一期由于其特殊的意义,再加上其背后有实力雄厚的评审团和作者做后盾,其销售量肯定很可观,但没想到自己准备了一万册的储备,居然被大大小小的书商认购一空,这种销售火爆的场面是他所没有料到的。但他从曾掌柜那里拿到认购书商的名单的时候,回头一细想便明白了:那三个可以对辽国贩运书籍的商人联合认购了两千册,剩下的七千册被与商务印书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书商所认购,剩下的一千册则是分散到其他十几个小书商手里。 “看来老美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用在他们身上正合适嘛!”王静辉看着书商订购单笑着想到,肯定是自己授权给曾掌柜的命令起了作用,不然这些书商那回这么听话!其实王静辉这次可是想错了,曾掌柜根本没有费什么力气去说服那些书商,他们就自动把大把的订单送到商务印书馆来了,让本来想给这些书商一记杀威棒的曾掌柜突然有了一种一拳打在棉花包上的感觉。这些书商之所以订购《梅雪》这么积极,一方面固然因为从商务印书馆所购进的书籍要比江浙一带的要便宜许多,这个大户当然要给面子;另外一方面这些书商更看好欧阳修他们在文坛上的号召力,由他们评选出来的文章肯定是精品,天下的读书人如果不买一本瞧瞧的话,那肯定是要被笑话的。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梅雪》的价格实在是便宜的很,一百文钱的价格就相当于《论语》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价格,书的质量也属上乘,所以才会有王静辉看到的火爆的订购场面。 现在的商务印书馆在这个时代的大宋印刷行业中是一头印刷怪兽,它的效率足以让大宋的印刷同行瞠目结舌: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家大宋的印刷作坊敢承担像《梅雪》这样的文学月刊的刊印,单单是它的雕版就足以使这个时代的任何一家印刷作坊望而却步,由于《梅雪》是月刊的性质,所以雕刻出来的印书雕版只能使用一个月,过了这个月,印刷作坊花费巨资的雕版就会成为废品变得毫无价值,这是任何一家印刷作坊所不能忍受的损失。在印刷同行的眼中,刊印《梅雪》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像《太平御览》那样的超级巨型书籍,毕竟《太平御览》印刷过后,其印刷雕版还可以保存起来等到下次有机会再次使用。 而商务印书馆则可以从容不迫的在短时间内完成排版印刷,尽管《梅雪》的售价只是一百文钱,但以商务印书馆的实力,成本价已经降到了五十文,刨除书商销售所需要的三十文流通费用后,就是王静辉向作者所承诺的二十文钱的润笔费用了。可不要小瞧这二十文钱的润笔费,如果乘以一万册的销售量,那可就是两百贯,当前的米价不过才五百多文钱一石,这样一算下来对一个家境贫寒的读书人来说就相当可观了,不过前提条件是每个月《梅雪》都要保持这样好的销售量才可以。 商务印书馆向来就是现金交易,书商出钱提货概不赊欠,他们也不敢赖商务印书馆的货钱,所以很快曾掌柜便把这两百贯钱交给王静辉,这在曾掌柜的眼里显得非常可笑:他自从来到商务印书馆后,每次经手的生意利润不是少则上千贯,多则数十万贯,这还头一次忙活了一段时间收获这么少,而且这两百贯钱还要交给别人,这样挣钱效率实在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王静辉看到曾掌柜的神色后当然知道他心中有些不痛快,所以便安慰了他一下,说明这样的“长期投资”对商务印书馆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现在看不到利润,将来一定会让你数钱数到手抽筋不可。 王静辉又把评审团的十三个成员召集起来,这次还是在翠玉阁他做东请客。在酒席上,,王静辉当众把这二百贯钱交给欧阳修,让评审团来负责分配这笔润笔费到每个文人身上。由于第一期的《梅雪》作品几乎都是出自酒席上的评审团成员之手,唯一不在的苏洵还是苏偶像他老爹,而他们出于文人特殊的情节坚决推辞,这让王静辉感到很为难。 欧阳修说道:“改之,《梅雪》能够刊印发行这全是你的功劳,我们虽然不知道印一本书要花多少钱,但也知道你在此事上花费不少,这二百贯钱虽然少了点,但也能够给你减少点亏空,你还是不要推辞了!” 王静辉说道:“各位先生,事先我就说过商务印书馆决不会从中获取一文钱的利润,何况这些润笔费用是各位辛勤劳动所得,今天我怎能出尔反尔呢?各位也请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决不会让《梅雪》因为后续资金不足而停刊!不过各位先生,今后你们可要多多费心了,这次是第一期我们准备的并不是很充足,很多后进的文章还没有送到各位的手中审阅,今后我们要在每一期的《梅雪》月刊的文章中都要留有几篇是新人的文章,这样才能使新人更快、更早的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让朝廷发现其中有用的人才。” 司马光说道:“改之的话很有道理,我们是应该让更多的后进新人的优秀作品得以刊印发行,这样也有利于朝廷选材。我们这里也不缺这些钱,不过这次润笔的费用还是留给你作为以后刊印《梅雪》的费用吧。” 司马光和欧阳修的意见得到了众人的拥护,王静辉也不好再做推辞了,不过他又说道:“这些钱我会留着用在更有用的地方,我去年就在城郊不远的地方买了块地建房,打算筹建一所专门收容家境贫寒子弟读书的书院。现在这书院已经快要完成了,但其中的教书先生却还没有着落。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大宋知名的大儒,我想到时候能不能在百忙之中来到书院给学生们讲解经义呢?各位也请放心,你们只要定期来几次就可以了,不会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如果各位有那些饱学大儒的朋友,也可以介绍到我这里给学生们讲课。” 酒席上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显得格外兴奋,都纷纷称赞王静辉高尚的品格,把这个无赖那厚比城墙的脸皮都给夸红了,表示一定在建书院上给王静辉伸出援助之手,而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官职的王安国表示自己随时都可以到书院中去讲课。 “看来还是这些文豪比较可爱些,那个未来的神宗皇帝赵顼可是办事不牢靠啊,都几个月了也没有给我介绍一个可以到书院来教书的先生。看来出版《梅雪》这样文学月刊使这些文豪对我相当有好感,连帮忙都这么爽快!”王静辉心中想到。 当王静辉听王安国表示可以到书院来当老师,心中十分高兴想到:“虽然王安国在变法中和自己的哥哥王安石有点不对路,但他毕竟是王老头的弟弟,不看僧面看佛面,有王安国在手,王安石和他的新党成员们应该对这所书院有所宽松吧!”不过这个推测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但王安国的来书院当老师那是最好不过的,虽然不清楚王安国为什么率试不第,但既然他的文才受到大家的推崇想必以他的水平当个教书先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治平二年三月,王静辉终于等到了任命他为校正医书官任命的圣旨,朝廷的征召是非常低调的,由颍王赵顼携带圣旨直接到平民医馆给他下圣旨后就可以上任,而不用像惯例一样还要见皇帝。王静辉很痛快的接受了圣旨,任命他为校正医书官的同时,英宗皇帝赵曙还赏赐给他金鱼袋、赐紫,这也算是非常优待了。 颍王赵顼在我接受了圣旨后对王静辉简单的说明了一些他担任校正医书官要注意的事项,但其中最让他高兴的便是他这个校正医书官时间比较自由,可以不上班。这就给王静辉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不过他是不会消极怠工浪费这样一次整理古代中医书籍的好机会的。 第二天王静辉便迫不及待的直奔位于城东皇城边的校正医书局去上班了,当他向校正医书局报道的时候,却出人意料的被其中一个官员带到了一个独立的院落,说是去见校正医书局的提举。 王静辉听后感到很吃惊,因为按照历史的发展,北宋校正医书局的第一任老大是三朝元老名相韩琦啊!这实在是让他太惊讶了,一朝宰相不过是在这里挂个名罢了,那会抛下繁重的政务跑到这个校正医书局的小院子里面空耗时间呢?难道这个韩琦也是个医道出色的家伙?韩琦在医学上的建树还没有到历史留名的高度吧?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王静辉终于在一个厢房中见到了这个传奇中的三朝元老,不过韩琦现在只是两朝宰相,谁也没有想到英宗皇帝赵曙会死的那么早,在位时间短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韩琦,字稚圭,相州人。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和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抵御西夏、庆历新政等。在仕途上,韩琦曾有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时期,也有被贬在外前后长达十几年的地方任职生涯。但无论在朝中贵为宰相,还是任职在外,韩琦始终替朝廷着想,忠心报国。”王静辉在路上努力从他那点儿可怜的历史知识里面回忆有关韩琦的一切资料。 公元1058年,宋仁宗拜五十岁的韩琦为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自此,韩琦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宰相生涯。“不过这个家伙最厉害的便是拥立皇帝,英宗赵曙、神宗赵顼能当上皇帝和他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拥立之功恐怕是满朝官员谁也比不了的,更何况去年他成功的帮助英宗赵曙实现亲政,在政治山现在应该是他最鼎盛的时候。与他十几年前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黜汴都长达十一年在外任地方官员的经历相比,简直就是一天一地啊!不过他最终还是栽在了神宗身上,神宗是个好斗的公鸡,心中满怀着宋朝中兴利剑横扫天下的心思,而韩琦在军事上和富弼一样主张缓和政策。平心而论,这样的主张虽然让人听起来不很舒服,但相对于宋朝当时的国力来说还是一条正确的策略,但由于和神宗皇帝意见向左而被贬官。看来宋朝的皇权虽弱,但皇帝老儿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碰上神宗赵顼这个年轻气盛又很好斗的家伙,以后可要小心些!”韩琦医生的遭遇让王静辉心中给自己与赵顼相来往定下了一个基调。 走进厢房,王静辉便看到了一个身穿紫色蟒袍的老头儿,一把雪白整齐的胡须,养身得当;一双下垂的眼皮,透出这个老家伙的心机深沉,这便是北宋名相韩琦了。此时他正在书案旁聚精会神的看着一本书,王静辉一眼便认出了正对着自己的书皮封面上写得书名:《外科正宗》。 如果说王静辉来到这个时空后给医学界带来最大的改变便是外科手术了,华陀虽然号称中医外科始祖,但他的医书都失传了,他的医术在历史长河中也成为了令后人向往的一时传奇绝响,但王静辉又再一次使外科手术重现人间。虽然王静辉只做了很少的几例非常简单的外科手术,但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足以振动了这个时代的医学界,这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望,仅仅凭此一术,王静辉便跻身为当世名医之一,他所写的《外科正宗》出版后,也是他写的四本医书中卖的最好的。不过书卖的好并不代表有人敢和他一样给病人做手术,虽然所需用的药物和手术器具王静辉都在书中毫无保留的给写了出来,但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听说过哪家医馆的郎中敢做手术,汴都开封的病人如果真的需要做手术不可,那会得到所就医医馆的郎中推荐到平民医馆来做手术。 旁边引路的官员进入厢房后说道:“相公,王先生已经带来了!” 正在看书的韩琦抬起头朝他们看过来,见到王静辉已经来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站起身走到王静辉身旁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